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3.6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p><p>A. 环境优美,旅游价值高 B. 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有利于健康</p><p>C. 山中有金矿银矿可开采 D. 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价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有利于健康。虽然我国物种非常丰富,但各种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我们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金山银山指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包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可见C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热带雨林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p><p>B. 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丰富,叶片终年常绿</p><p>C. 我国的台湾、海南、云南都有热带雨林分布</p><p>D. 热带雨林的植物往往在春、夏季开花,冬季不开花</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我国主要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解答时可以从热带雨林地区的气候特点、植物特点、种类方面来分析</p><p>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约北纬10度、南纬10度之间热带地区的生物群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和众多太平洋岛屿。热带雨林地区长年气候炎热,雨水充足,终年高温多雨,正常年雨量大约为1750毫米至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气温超过18℃,季节差异极不明显,植物四季长青,全年都有植物开花,是地球上过半数动物、植物的栖息居所,动、植物种类丰富。我国在气候上属于热带地区的有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的南部和西藏东南部.除海南岛外,其余地区均位于20°N以北,处于热带的北缘,这些地域全年高温多雨,适于雨林植被的生长.我国的这种非典型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河口、西双版纳景洪一带的河谷地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的低山河谷地区,但以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为典型,受季风热带气候的影响,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比较简单,是雨林的北部边缘类型或将之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之间的“常绿季雨林”。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谚语、俗语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A.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p><p>B.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p><p>C. “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环境影响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A正确;<br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B正确;<br />“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错误;<br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碳—氧平衡被破坏是导致酸雨多发的重要原因</p><p>B. 大规模植树造林是减缓碳—氧平衡被破坏的根本措施</p><p>C.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与维持碳—氧平衡无关</p><p>D. 藻类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贡献率最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而人类的工业生产和对植物的破坏是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A错误;<br />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是调节气候,有利于维持措施碳-氧平衡,B错误;<br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与维持碳-氧平衡有关,C错误;<br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对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贡献最大的植物是藻类植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我国面临的植被问题的是( )</p><p>A.植树造林、绿化荒山</p><p>B.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仅为16.55%</p><p>C.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p><p>D.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是世界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p><p>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人类因社会发展而大量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影响环境.</p><p>解: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森林面积人均占有量少,是一个少林国家;②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③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生态化境遭到破坏.因此,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保护植被能够减少水土流失.</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 )</p><p>①光合作用旺盛,改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p><p>②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p><p>③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增多</p><p>④为更多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色物通光合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要而且是动物和人食物来以及多种工原料的;光合作用储在有机物中能量,是物身和其生物进生命活所需的能量来源;作用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维持了生物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同植树林还可以为物提供栖地生产环,因此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p><p>A. 植树造林 B. 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p><p>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 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植树造林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我国植物种类很少</p><p>B. 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p><p>C. 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p><p>D. 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A错误;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5公顷,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5,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B正确;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C正确;我国的草原植被由于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沙化的面积在逐年扩大,土地沙漠化已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严峻威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p><p>B. 对森林的不合理运用,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退化趋势</p><p>C. 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p><p>D. 我国的森林资源丰富,是多林国家</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世界平均水平,不符合题意;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不符合题意;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严重,符合题意;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太低,只有16.55%,低世界平均水平,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叶片只所以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因为它有一系列的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图1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光照充足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来源和去路。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55632288623_ST/SYS201904121023255632288623_ST.001.png" width="347"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1中①所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内有运输__________的导管。</p><p>(2)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化器是____________,请写出叶绿体内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从图2中可以看出,有些气体可以直接在叶绿体和线粒体间交流,图中⑧所示的气体是__________。如果在黑暗的条件下,图2中哪些箭头所示的活动不存在或大大减弱________(填写序号)。</p><p>(4)当今,人类活动致使全球CO2含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人类的哪些活动所致?(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减缓温室效应?请写出一条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叶脉 水和无机盐 线粒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 ⑤⑦⑨ 焚烧秸秆 工业废气 植树造林</p><p>【解析】(1)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据图可知, 图1中的①所示结构的名称是叶脉, 内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 </p><p>(2)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都没有线粒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所以,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请写出叶绿体内发生反应的反应式,其表达式为: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55632288623_DA/SYS201904121023255632288623_DA.001.png" width="439" height="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不断的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一部分进入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一部分散发出去。因此 图2中箭头⑧所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在黑暗的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利用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因此⑤⑦⑨的生理活动大大减弱。</p><p>(4)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焚烧秸秆、工业废气,以及煤炭、石油等 燃料的大量使用、乱砍滥伐等;防止这种现象的可行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者多植树造林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入冬以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已给农业带来不利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贺冬仙就雾霾对植物的影响做了实验,发现植物的光合作用大幅度下降。雾霾中的细微颗粒物会堵塞叶片的门户——气孔,气孔的闭合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为探究雾霾造成的昏暗天气对植物是否有影响,小英同学作出“雾霾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无影响”的假设,并做了如下实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8edd9fa/SYS201712310041275430612863_ST/SYS201712310041275430612863_ST.001.png" width="218"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①取一盆盆栽天竺葵,在A叶片的正反两面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会把叶片的气孔堵住)。②用两个干燥的塑料袋分别套住叶片A、B,并把袋口扎紧。(1)设计叶片A、B是为了形成一组_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p><p>(2)把该盆天竺葵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小英同学发现A塑料袋袋内仍是干燥的,B塑料袋袋内出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来自植物的________。</p><p>(3)下午,打开A、B袋口,分别迅速把一支即将熄灭的火柴伸迸袋内。A无明显现象,B火柴复燃,说明B袋内________较丰富,这是植物________的结果。</p><p>(4)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就打开A、B袋口,分别迅速伸进一支燃烧的火柴.A无明显现象,B火柴熄灭了,说明B袋内________较丰富,这是植物________ 的结果。</p><p>(5)小英同学多次重复实验, 为了________________。 多次实验后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由此可以下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p><p>(6)小英同学陷入深深的忧患之中,让我们和怡然同学一起为环保出谋献策吧!请写出一条自己在生活中采取的环保措施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对照 有无气孔 蒸腾作用 氧气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 减小误差 气孔是水蒸气散失的窗口 ①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②减少喝瓶装水和饮料,③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p><p>【解析】(1)本实验为对照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有涂凡士林的A叶片和未涂凡士林的B叶片,在A叶片的上、下表面涂凡士林的目的是密封气孔,使气体无法出入植物体,所以实验的变量是气孔。</p><p>(2)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而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水蒸气则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所以B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而A塑料袋内由于叶片的气孔用凡士林封住,植物体内的水无法散失出去,所以不会有水珠出现。</p><p>(3)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p><p>(4)夜晚无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使口袋中的氧气减少,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燃着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熄灭了。</p><p>(5)多次进行重复实验,可以减小误差,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气孔是水蒸气散失的窗口.</p><p>(6)①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②减少喝瓶装水和饮料,③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④重复使用纸张,双面打印,⑤外出时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⑥亲近大自然,参加植树造林活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