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同步练习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某种有害物质相的含量,假如它们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则该食物链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299145945433_ST/SYS201904230922299145945433_ST.001.png" width="178"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会增加,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p><p>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假设图中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该食物链为:甲→乙→丁→丙,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下列分析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df7bed86/SYS201904220926273728326403_ST/SYS201904220926273728326403_ST.001.png" width="164"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水稻→昆虫→青蛙→细菌可构成一条食物链</p><p>B. 昆虫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p><p>C. 图中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p><p>D. 细菌属于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br />(2)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线段不能代替箭头。<br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p>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不包含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A错误;<br />图中食物链包含:水稻→昆虫→青蛙,水稻→昆虫→食虫鸟;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是青蛙和食虫鸟,B错误;<br />图中生物只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C错误;<br />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用食物链来表示,正确的是</p><p>A. 大鱼→小鱼→虾 B. 阳光→水藻→虾→小鱼→大鱼</p><p>C. 虾→小鱼→大鱼 D. 水藻→虾→小鱼→大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大鱼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并把大鱼、小鱼、与虾米的捕食关系弄反了,故A错误;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包括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故B错误;虾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故C错误;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水藻与大鱼、小鱼、虾米它们之间捕食的关系,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四组概念图中,错误的是</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e7ce5766/SYS201904151038328929786588_ST/SYS201904151038328929786588_ST.001.png" width="127"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e7ce5766/SYS201904151038328929786588_ST/SYS201904151038328929786588_ST.002.png" width="131"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e7ce5766/SYS201904151038328929786588_ST/SYS201904151038328929786588_ST.003.png" width="137"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e7ce5766/SYS201904151038328929786588_ST/SYS201904151038328929786588_ST.004.png" width="130"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A错误;<br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①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它们控制的生物性状就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②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③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三者的包含关系,如图: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e7ce5766/SYS201904151038328929786588_DA/SYS201904151038328929786588_DA.001.png" width="336" height="2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正确;</p><p>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正确;<br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 B. 包含食物链:阳光→稻→虫→蛙</p><p>C. 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 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故A正确;<br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非生物成分(阳光)。故B错误;</p><p>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农作物→虫→食虫鸟,虫吃农作物,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虫的体内,食虫鸟吃虫,虫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食虫鸟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故C正确;</p><p>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属于分解者。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p><p>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p><p>C. 州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p>D. 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因捕食关系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丁会大量增加,甲会大量减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A正确;“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分解者,B正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动物、植物只是生物部分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食物链: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丁缺少天敌,短时间内会大量增加,而甲因缺少食物会大量减少,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fff6d7eb/SYS201904151035446263880645_ST/SYS201904151035446263880645_ST.001.png" width="180"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p><p>B. 丙表示肉食性动物或杂食性动物</p><p>C. 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p><p>D. 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图1可表示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所以甲为生产者;乙以甲为食,是消费者,A正确;<br />丙能分解甲、乙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入生态循环,丙是分解者,B错误;<br />甲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C正确;<br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如图可构成最大的生态系统,故图中可表示生物圈,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6f74acb8/SYS201904141945558408261356_ST/SYS201904141945558408261356_ST.001.png" width="276"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p><p>B. 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p><p>C.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p><p>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递减的,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低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数量越少。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第一营养级绿色植物,最少的生物是营养级最高的鹰,A正确;</p><p>图中食物链有:绿色植物→食草籽的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杂食性的鸟→鹰,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的鸟→鹰,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B正确;</p><p>杂食性的鸟吃昆虫,但是杂食性的鸟和昆虫又都吃绿色植物,说明它们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C错误;</p><p>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p><p>A. 阳光→草→牛→虎 B. 鼠→蛇→鹰</p><p>C. 鹰→蛇→青蛙→昆虫 D. 草→兔→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题目可知,草→兔→鹰,符合食物链的书写要求。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物链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p><p>A. 起点是任何一中生物,终点是任何一中生物</p><p>B. 起点是绿色植物,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动物</p><p>C. 起点是绿色植物,终点是分解者</p><p>D. 起点是无机环境,终点是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br />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绿色植物),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38741177974_ST/SYS201904230922338741177974_ST.001.png" width="308"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动物属于_____。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_____。</p><p>(2)该系统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该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p><p>(3)图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图中含有无脊椎动物的一条食物链:_____。</p><p>(4)从进化的角度看,该生态系统中,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消费者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捕食和竞争太阳能5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或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鼠</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水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水稻属于生产者,蝗虫、青蛙等动物都属于属于消费者。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2)该系统中猫头鹰捕食蛇,属于捕食关系,猫头鹰和蛇又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该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p><p>(3)图中食物链有:水稻→鼠→猫头鹰,水稻→鼠→蛇→猫头鹰,水稻→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因此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图中含有无脊椎动物的一条食物链: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或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p><p>(4)从进化的角度看,该生态系统中,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鼠,鼠属于哺乳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1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2表示图1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5c842b1a/SYS201904210924172859159039_ST/SYS201904210924172859159039_ST.001.png" width="470"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图1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能力。</p><p>(2)图2表示图1中的一条食物链,其中乙对应图1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1)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自动调节; (2)鼠; 捕食。</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br />(2)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p><p>(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r />(2)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对应甲图中的食物链为:草→鼠→蛇→鹰,所以图2中的乙对应的生物是鼠,鹰吃鼠属于捕食关系。</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