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47:25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三章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解凤眼莲(又叫水葫芦)对我市淡水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市内各县各区进行实地考察,走访相关人员。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下(&#xa0;&#xa0;&#xa0;&#xa0; )</p><p>A. 实验法&#xa0;&#xa0;    B. 推测法    C. 调查法&#xa0;    D. 测量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A错误;</p><p>B、推测法是利用上下文推测词义.或配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常识来判断其义,推测出逻辑的条件和结论,B错误;</p><p>C、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C正确;</p><p>D、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努力建设美丽新濮阳过程中,为了解濮阳各地植被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p><p>A. 资料分析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p><p>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调查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为了解濮阳各地植被情况,应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龙凤湿地    B. 黎明湖中所有的鱼和水草</p><p>C. 燕都湖中所有的生物    D. 杜尔伯特草原上的羊</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范围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片森林 一块稻田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选项A中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能构成生态系统。选项B还需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选项C还需非生物部分,选项D还需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可见,它们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采用人工浮床(如图)治理水体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025144ec/SYS201904191041449377604859_ST/SYS201904191041449377604859_ST.001.png" width="164"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植物通过根尖分生区吸收含氮、磷等元素的污染物,净化水体</p><p>B. 植物根系上吸附的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p><p>C. 图中包括一条食物链:植物→食草鱼→野鸭</p><p>D. 人工浮床通过遮挡阳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能防止水华</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植物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含氮、磷等元素的污染物,净化水体,A错误;植物根系上吸附的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B正确;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包括一条食物链:植物→食草鱼→野鸭,C正确;浮床通过遮挡阳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能防止水华,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p><p>A.农田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A错误.</p><p>B、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B错误.</p><p>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正确.</p><p>D、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土壤贫瘠,荒漠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p><p>A. 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p><p>B. 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p><p>C. 人类是消费者的主体</p><p>D. 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态系统是一定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态系统,其生产者的数量少于消费者的数量。</p><p>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主要的消费者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的无机物的是(  )</p><p>A. 消费者    B. 分解者    C. 生产者    D. 太阳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下列哪项</p><p>A. 大兴安岭森林    B. 扎龙自然保护区    C. 中国南海    D. 青藏髙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所以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大兴安岭森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阳春三月,樱花、桃花、梨花等竞相绽放,人们难以区分。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下列未运用的科学方法是</p><p>A. 观察    B. 比较    C. 生物分类    D. 对照实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可采用观察法,明确花的颜色,花瓣、萼片、雄蕊,雌蕊的数目等,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从而进行分类。可见该过程没有用是实验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你具有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手偶然碰到钉子后,感到疼痛,说明脊髓具有产生感觉的功能</p><p>B.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p><p>C. 呆小症、贫血、侏儒症都是人体激素分泌异常产生的疾病</p><p>D. 玉米种子和花生种子的子叶数目和功能相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手偶然碰到针尖后,马上缩回是简单反射由脊髓完成,神经冲动由脊髓传到了大脑的躯体感觉中枢,然后才感到疼痛,这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A错误;<br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B正确;<br />C、呆小症﹑侏儒症都是人体激素分泌异常产生的疾病,贫血是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C错误;<br />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花生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p><p>A. 农田中的全部动、植物和微生物    B. 黄河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p><p>C. 竹林中的全部熊猫和他们的食物    D. 沙漠及沙漠中的全部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D</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p><p>农田中的全部动、植物和微生物,只构成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不正确;<br />黄河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能构成生态系统,B正确;<br />竹林中的全部熊猫和他们的食物,只有部分动物、植物,没有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不正确;<br />沙漠及沙漠中的全部生物,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能构成生态系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04432378492_ST/SYS201808101008304432378492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p><p>B. 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①→②→③→④→⑤</p><p>C. ②③④都属于消费者</p><p>D. ⑤是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AD</p><p>【解析】阳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A正确;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p><p>被吃的关系,而且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所以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②→③→④,B错误;②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③④都属于消费者,C错误;⑤细菌、真菌等是分解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 芽都能发育成枝条</p><p>B.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丧失了吸收的99%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p><p>C. 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到其他器官的</p><p>D. 沼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BC</p><p>【解析】不同部位的芽发育结果不同,如:花芽将发育成花,叶芽发育成叶,有的芽发育成侧枝,顶芽发育成主干,混合芽发育成枝和叶或叶和花,A错误;<br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丧失了吸收的99%的水分,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B错误;<br />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根所吸收的无机盐只有溶解于水中,才能被植物体所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C错误;<br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降解污染、净化水质,还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p><p>A.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 一条小河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p><p>C. 一片草原    D. 一座小山</p><p>&#xa0;</p></div></div>
<div><p>【答案】CD</p><p>【解析】“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A错误;“一条小河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只有生产者、消费者,没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错误;“一片草原”、“一座小山”,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C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多种多样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农田生态系统</p><p>B. 草原生态系统一般分布在干旱地区,水是影响生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p><p>C.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p><p>D. 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不容易产生环境问题</p></div></div>
<div><p>【答案】AD</p><p>【解析】</p><p>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不同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同,据此解答。</p><p>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故A错误;草原生态系统一般分布在干旱地区,水是影响生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故B正确;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故C正确;城市生态系统也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等组成.但是,生产者的数量较少,制造的有机物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需要从城市外购进大量的农副产品,才能保持平衡;由于人特多,产生的废物特多且集中,而分解者的比例偏低,因此需要建设垃圾废水处理厂,所以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但会破坏环境,故D错误。故选A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制作的一个封闭生态瓶,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cdd3d718/SYS201904220923227304207210_ST/SYS201904220923227304207210_ST.001.png" width="131"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没有光照,生态瓶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p><p>(2)该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非生物部分)是_____________。(至少答2个以上)</p><p>(3)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绿萍和金鱼藻死亡,进而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空气、水、阳光、温度等  绿萍和金鱼藻  虾、螺狮</p><p>【解析】</p><p>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分析解答。</p><p>(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阳光,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所以若没有光照,生态瓶将会出现的现象是:绿萍和金鱼藻死亡,进而整个生态系统崩溃。<br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p><p>(3)绿萍和金鱼藻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虾、螺狮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其排泄物或遗体经过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进入生态循环,因此,真菌和细菌是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示A,B两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别为食物网A和B,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53979539/SYS201904191040041509113829_ST/SYS201904191040041509113829_ST.001.png" width="503" height="2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比较A与B两地的食物网,A地的物种数目较________.在食物网A中百舌鸟与袋猫属于________关系.如果A,B两地的叶蝗虫都被人为灭绝,对________(食物网A或食物网B)影响较大.    </p><p>(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除图中的成分外,还包括非生物环境和________.    </p><p>(3)在城市建设中应借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具有物质循环与________的功能等生态学知识,保持各成分适当的结构比例,以便发展和维持城市的宜居状态.</p></div></div>
<div><p>【答案】  多  捕食和竞争  食物网B  分解者  能量流动</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比较A与B两地的食物网,A地的物种数目较多。在食物网A中袋猫吃百舌鸟属于捕食关系,百舌鸟与袋猫都吃知更鸟属于竞争关系,因此百舌鸟与袋猫属于捕食和竞争关系。如果A、B两地的叶蝗虫都被人为灭绝,对食物网B影响较大,因为食物网B的营养结构单一。<br />(2)图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除图中的成分外,还包括非生物环境和分解者。<br />(3)在城市建设中应借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具有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功能等生态学知识,保持各成分适当的结构比例,以便发展和维持城市的宜居状态。</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科版七级上册生物 第三章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同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