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46:39

人教版秋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三单元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章末复习测试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可能不利于保护植被</p><p>A. 植树造林    B.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p><p>C. 大力发展畜牧业    D. 节约用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植被,A不符合题意;一次性筷子的原材料是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有利于保护植被,B不符合题意;大力发展畜牧业,会浪费资源,不利于保护植被,C符合题意;纸的原材料是树木,纸节约用,有利于保护植被,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p><p>A. 禁止砍伐树木,防止生态平衡被破坏</p><p>B. 根据需求随意采伐树木</p><p>C. 有计划、有选择地采伐树木</p><p>D. 一次性采伐、一次性造林,省工省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森林是可再生资源,我们要保护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甚至大于采伐量。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是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单纯的林种中生物种类单一,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差,生态平衡易被破坏,不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封山育林,禁止砍伐只能够在短时期内保护森林植被;乱砍滥伐只能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持续利用好草原、长期发展畜牧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p><p>A. 大力兴修草原水利</p><p>B. 尽量增加牧畜头数,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草原</p><p>C. 在适宜的地方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p><p>D. 改良牧草,推广良种牧草</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大力兴修草原水利,有利于牧草的生长,A正确;尽量增加牧畜头数,会破坏草场,对可持续利用草原不利,B错误;在适宜的地方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能防风固沙,起到保护草场的作用,C正确;改良牧草,推广良种牧草,有利于放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关于树的生态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p><p>C.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D.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而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但维持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还减少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弱了温室效应。同时绿色植物还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为绿色植物本身和其他生物提供无机物</p><p>B. 只为绿色植物本身提供能量</p><p>C.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p><p>D. 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候</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A错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B错误;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C正确;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候是蒸腾作用的意义,D错误。</p><p>考点: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p><p>A. 植物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其原因是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p><p>B. 化石燃料燃烧、植物、人和动物呼吸都可以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p><p>C. 对森林和草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能引起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失调</p><p>D. 温室效应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有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p><p>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A错误;<br />大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矿物燃料的燃烧;死亡动植物的腐烂;工业上使某些矿物如碳酸钙等受热分解时都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br />长期以来对森林、草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引起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失调,C正确;<br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大量增加,这正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森林绿化面积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实验小组试图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指标。最简便的装置组合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40bc76f9/SYS201904131131120615906104_ST/SYS201904131131120615906104_ST.001.jpeg" width="554"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②对照组合,控制变量是有无金鱼藻,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②③对照组合,控制变量是有无光,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②④组合,控制变量有光和金鱼藻,控制变量不唯一,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③④组合,控制变量是金鱼藻,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可是该组合缺少光照的条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A. 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p><p>B.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p><p>C.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决定着生物圈中的水循环</p><p>D. 绿色植物的生长为生物圈中的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但不决定着生物圈中的水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错误的是</p><p>A. 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p><p>B.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p><p>C.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决定着生物圈中的水偱环</p><p>D. 绿色植物叶片承接雨水,可以大大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其中它合成的有机物不仅 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如植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同时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其它生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A正确;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B正确;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还有很多方式参与水循环,比如水分蒸发,所以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并不决定着生物圈中的水循环,C错误;绿色植物叶片能够承接雨水,能够大大减弱雨水对地面的冲刷,D正确 。</p><p>考点: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p><p>A. 环境优美,旅游价值高    B. 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有利于健康</p><p>C. 山中有金矿银矿可开采    D. 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价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有利于健康。虽然我国物种非常丰富,但各种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我们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金山银山指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包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可见C是错误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5/09/fe16efab/SYS201904250921364397381991_ST/SYS201904250921364397381991_ST.001.png" width="287"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________(气体)。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该实验中,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是为了设置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p><p>(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________中的导管自下往上运输来的。</p><p>(3)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由此得出结论: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出________(气体)。</p></div></div>
<div><p>【答案】氧气光合对照实验有无光照蒸腾木质部二氧化碳</p><p>【解析】</p><p>(1)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2)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p><p>(1)甲图中,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若换成黑色塑料袋,则不透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p><p>(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水分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由叶片的气孔散失凝结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往上运输来的。</p><p>(3)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没有光照,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气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p><p>如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我国出现多次的沙尘暴天气有很大的帮助:</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191764773382_ST/SYS201904121023191764773382_ST.001.png" width="231"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调查结果,你观察到1987年和1996年我国北方地区的森林、草地和荒漠面积有何变化?    </p><p>(2)请你分析植被和沙尘暴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p><p>(3)你认为应该怎样治理沙尘暴?</p></div></div>
<div><p>【答案】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比1987年草地、森林面积减少,荒漠面积增多,导致沙尘暴天气出现的次数增加  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植被遭破坏使土壤裸露并荒漠化,森林防风固沙能力下降,有风便起风沙,导致大风天气形成沙尘暴  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保护草原,控制牲畜的饲养量</p><p>【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比1987年草地、森林面积减少,荒漠面积增多,导致沙尘暴天气出现的次数增加。<br />(2)根据柱形图分析,当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植被遭破坏使土壤裸露并荒漠化,森林防风固沙能力下降,有风便起风沙,导致大风天气形成沙尘暴。<br />(3)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保护草原,控制牲畜的饲养量;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防治沙尘暴。</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蒙山位于蒙阴、平邑、费县三县交界处,其植被丰富,森林茂密,既是一座“绿色水库”,又是一座“天然氧吧”.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即使在干旱季节,山上的溪流也不干涸.蒙山还是避暑胜地,七月平均温度只有26℃,比县城低7﹣9℃.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p><p>为什么说蒙山既是一座“绿色水库”,又是一座“天然氧吧”?__________  夏天,蒙山的气温比县城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树木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分别是通过根的___________、茎的___________、叶的气孔等结构进行的. 为了增加我国森林面积,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___________”.大家应该积极参加这项活动,亲手建设美好的绿色家园.</p><p>&#xa0;</p></div></div>
<div><p>【答案】  森林能涵养水源,增加降水,被称为“绿色水库”,森林的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又被称为“天然氧吧”  蒸腾作用能降低温度  根毛  导管  植树节</p><p>【解析】(1)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森林能缓解水资源危机,森林可以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所以有“绿色水库”之称。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放出大量的氧气,因此又是一座“天然氧吧”。<br />(2)森林的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可以降低温度,因此夏天,蒙山的气温比县城低。<br />(3)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④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①根内的导管→⑤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②叶肉细胞→③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树木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分别是通过根成熟区的根毛、茎的导管、叶的气孔等结构进行的。<br />(4)为了增加我国森林面积,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秋七级上册生物 第三单元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章末复习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