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册 7.3.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同步练习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性从本质上讲指(   )</p><p>A. 永远不会再生</p><p>B. 人类用多少就少多少</p><p>C. 人类永远无法加快其再生速度</p><p>D. 相对目前人类历史与技术而言,无法再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各种矿物、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故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性从本质上讲指相对目前人类历史与技术而言,无法再生。故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p><p>A. 石油 B. 水稻 C. 水泥 D. 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石油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A正确;水稻是人为种植的农作物,不属于自然资源,B错误;水泥是人为制成的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不属于自然资源,C错误;钢是人工制成的铁碳合金,不属于自然资源,D错误。故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的是(   )</p><p>A. 森林 B. 水 C. 煤 D. 太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各种矿物、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故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p><p>B.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量不足</p><p>C. 我国森林覆盖率很高</p><p>D.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量少。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相匹配。截止2015年12月底,我国森林总面积已达到近2.08亿公顷,森林蓄积总量近15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 可见我国森林覆盖率不高。故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自然界中的自然资源数量巨大,因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p><p>B. 我们如果合理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可以实现对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p><p>C. 矿产资源可以循环使用</p><p>D. 我们如果珍惜和节约使用,也可以实现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A错误;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我们如果合理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可以实现对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B正确;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可以循环使用,C错误;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不能永续利用,我们对不可再生资源要遵循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的原则,D错误。故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p><p>A. 不剥夺后代人享有同等发展的权利 B. 坚持以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追求健康的生活</p><p>C. 不以耗竭资源,破坏生态的方式求得发展 D. 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不剥夺或破坏后代人合理享有同等发展与消费的权利,A正确;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是一种坚持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B正确;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坚持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发展,不以耗竭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方式求得发展,C正确;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于过渡消耗并得到补充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以“掠夺”的方式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可采取的措施是( )</p><p>A. 大力开垦荒地 B. 积极围湖造田 C. 大肆乱捕滥猎  D. 退耕还林、还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自然资源开发的目标,是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和永续利用,并使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对可再生资源要遵循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的原则。要努力扩充资源,避免资源生产率下降,防止资源的破坏和流失,确保永续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要遵循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的原则。确保资源的储采比,合理调节有限资源的耗竭速度。故大力开垦荒地、积极围湖造田和大肆乱捕滥猎都不符合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要求,更不符合保护自然资源的要求。退耕还林、还草可以保护土地资源。故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正确的是( )</p><p>A. 十分珍惜利用 B. 寻找新的代替品 C. 节约利用、综合利用 D. 最大限度地加以开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对不可再生资源要遵循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的原则。确保资源的储采比,合理调节有限资源的耗竭速度。例如,矿产资源的开采,用一点儿就少一点儿。因此,必须珍惜使用,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避免浪费资源,并积极寻找新的代替品。最大限度地加以开采不符合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要求。故答案为:D。</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想长期发展,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故答案为: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筷子是由木材制成的,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会耗费很多木材,不能节约能源。不符合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故答案为: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可再生资源要遵循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的原则。(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自然资源开发的目标,是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和永续利用,并使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对可再生资源要遵循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的原则。要努力扩充资源,避免资源生产率下降,防止资源的破坏和流失,确保永续利用。故答案为: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我国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df77f84e/SYS201904191039029457116975_ST/SYS201904191039029457116975_ST.001.png" width="252" height="2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分析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_____。</p><p>(2)联系实际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方法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①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②植被破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土随风而起;③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防风固沙能力下降。 积极营造防护林,并妥善养护;②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防止土壤裸露;③退耕还林还草 </p><p>【解析】</p><p>试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比1987年草地、森林面积减少,荒漠面积增多,导致沙尘暴天气出现的次数增加。</p><p>(1)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植被遭破坏使土壤裸露并荒漠化,森林防风固沙能力下降,有风便起风沙,导致大风天气形成沙尘暴。</p><p>(2)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保护草原,控制牲畜的饲养量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