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是( )</p><p>A. 培养基要经过高温灭菌处理</p><p>B. 在接种后,迅速盖好培养皿</p><p>C. 若探究手上菌类要将培养皿放入37 ℃下恒温培养</p><p>D. 这个实验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培养基要经过高温灭菌处理,以防止培养基内的细菌真菌对实验的干扰,影响观察效果,A正确;在接种后,迅速盖好培养皿,可以避免空气中的细菌、真菌或孢子落入培养皿,影响实验效果,B正确;细菌、真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若探究手上菌类要将培养皿放在37℃下恒温培养,C正确;设置对照组是为了和实验组做对比 更好的说明实验组的科学性和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因此这个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护士在给患了感冒的小朋友注射药水的时候,用酒精棉球擦拭将扎针处的皮肤,这样做的目的是( )</p><p>A.减轻注射时的疼痛 </p><p>B.使药水顺利进入体内</p><p>C.杀灭皮肤上的细菌或真菌 </p><p>D.使药水尽快被身体吸收</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酒精能够消毒,能将皮肤上的细菌或真菌杀灭,所以在注射前用酒精棉球擦拭将扎针处的皮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有一区域没有细菌生长.该区域可能生活着( )</p><p>A. 酵母菌 B. 甲烷菌 C. 大肠杆菌 D. 青霉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 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因此,在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有一区域没有细菌生长。该区域可能生活着青霉菌,其产生的青霉素杀死了该区域的细菌。</p><p>考点: 真菌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或温暖的地方培养,目的是( )</p><p>A. 便于观察</p><p>B. 防止被其他细菌或真菌污染</p><p>C. 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p><p>D. 防止培养基变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培养细菌的一般步骤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p><p>细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或温暖的地方培养,目的是这种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你认为哪一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p><p>A. 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p><p>B. 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p><p>C. 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p><p>D. 将树叶灭菌后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后放在无菌条件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要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在实验过程中,要设置对照试验,以细菌为变量,然后观察不同条件下同种植物遗体的分解情况。</p><p>A、树叶未进行灭菌,甲组和乙组树叶上均有细菌,因此,A选项不够严谨。</p><p>B、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也就是除了变量以外,其余的条件和处理都要相同,甲组进行的灭菌处理,乙组却没有,因此,B选项不够严谨;</p><p>C、C组的实验处理一样,也是以细菌的有无为变量,但乙组和甲组的培养条件不同,因此,不合理。</p><p>D、D组的实验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除了变量外,其余条件都一样,最能说明问题。</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分布广泛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细菌无处不在,甚至在我们的体内都有细菌存在</p><p>B. 在生产食盐的蒸发池中,由于盐浓度过高,没有细菌</p><p>C. 在火山口,由于温度过高,没有细菌</p><p>D. 在深海的海底,由于压力过大,没有细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体积小,分裂速度快,能形成芽孢度过不良环境,因此,细菌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无处不在。</p><p>A、细菌无处不在,甚至在我们的体内都有细菌存在,例如人体内的大肠杆菌等,A正确。</p><p>B、有些耐盐的细菌,也能在生产食盐的蒸发池中生长。B错误。</p><p>C、有耐高温的细菌能够在火山口附近生活,C错误。</p><p>D、在深海底部火山口周围的热泉附近,生活着大量的硫细菌,故C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农村在砌沼气池时,要特别注意使它密封不透气,这是由于甲烷菌在无氧的情况下才能将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p><p>A. 不同的细菌对氧的需求不同</p><p>B. 甲烷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p><p>C. 所有的细菌的生活都不需要氧</p><p>D. 沼气如果泄漏,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根据题文提示“这是由于甲烷菌在无氧的情况下才能将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可以知道,甲烷菌是厌氧菌,能够分解有机物,属于分解者。</p><p>A、甲烷菌是厌氧菌,也有很多其他的好氧菌,由此可知A说法正确。</p><p>B、甲烷菌是厌氧菌,只能生活在无氧环境中,在有氧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B说法正确。</p><p>C、细菌中既有好氧菌,也有氧菌,还有兼性厌氧菌,故C错误。</p><p>D、沼气池内产生大量的甲烷,如果泄漏,遇到氧气,甲烷可能会发生爆炸,引发安全事故。D说法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p><p>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p><p>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p><p>实验设计:</p><p>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p><p>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p><p>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p><p>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p><p>(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p><p>(2)设计3号的目的是 ,它最适合与 号实验组合成对照试验,其实验变量是 。</p><p>(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 </p></div></div>
<div><p>【答案】手和教室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样多吗 形成对照 2 是否接种细菌 不能 打开1号培养皿用无菌棉棒接种时空气中的细菌也进入,因此有两个变量 </p><p>【解析】</p><p>细菌、真菌分布广泛,适应能力强,因此通过实验,发现教室空气中、人的手上都存在细菌和真菌,该实验步骤是四步: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接种以后再灭菌会把接种的微生物杀死,导致实验失败。。</p><p>(1)根据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和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可以提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人的手上有细菌吗?<br />(2)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设计2号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它最适合与1号实验组合成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否接种细菌。<br />(3)2号和1号,打开1号培养皿用无菌棉棒接种时,空气中的细菌也进入,因此有两个变量。科学地讲,2号不能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p><p>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p><p>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p><p>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p><p>(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应是__.</p><p>(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p><p>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p><p>(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请你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只要求答要点).</p><p>(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__(细菌、真菌)菌落.</p><p>(5)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__.</p></div></div>
<div><p>【答案】 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不一样多 D→B→A→C 取相同的两组培养基,洗手前、后分别进行接种,然后在恒温下培养 细菌 洗手前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多,洗手后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少</p><p>【解析】该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知识和对照实验的设计。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为:先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接种,培养,观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粘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的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下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025144ec/SYS201904191041189903474023_ST/SYS201904191041189903474023_ST.001.png" width="309"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你认为______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___。 </p><p>(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________。 </p><p>(3)放在28 ℃环境中培养是因为___________ 。无菌操作是为了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乙 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而乙同学设置了对照实验 培养基 这个温度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p><p>【解析】实验的假设是: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因此,应该以洗手与不洗手为变量,进行实验。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试验,不够严谨,乙同学设置了,因此,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更合理。</p><p>(1)乙同学的设计合理,因为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而乙同学设置了对照实验。</p><p>(2)培养基中有牛肉汁,可以为细菌的生长提供营养。也就是说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培养基。</p><p>(3)细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28℃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单一变量,细菌几乎无处不在,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需要在无菌环境中操作。</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