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工程的应用实例( )</p><p>A.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p><p>B.科学家把美洲拟蝴蝶鱼的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培育出了抗冻番茄</p><p>C.我国农业科学家培育的抗虫棉</p><p>D.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连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上,培育出了能生产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可以培养优质、高产、抗性好的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还可以培养出具有特殊用途的动、植物;例如抗冻番茄、抗虫棉;基因工程药品的生产:基因工程生长激素、基因工程干扰素等通过基因工程实现工业化生产,均为解除人类的病苦,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p><p>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不同水稻的基因不同,通过有性生殖过程进行自然的随机的基因重组,然后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形成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不属于基因工程.</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的四个阶段是( )</p><p>A.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B.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p><p>C. 南方古猿、森林古猿、能人、智人 D. 森林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台风鲇鱼登录福建,致宁德河水水位上涨,农田中的作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p><p>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p><p>C.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2016年9月,台风鲇鱼登录福建,致宁德河水水位上涨,农田中的作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环境因素是水分,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浓度如下表所示,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316f2cd7/SYS201712310036414013341219_ST/SYS201712310036414013341219_ST.001.png" width="347"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B→C→D B. D→B→C→A C. A→C→B→D D. B→D→A→C</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的,因此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越少。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有毒物质有机汞从少到多依次是A 0.05、C 0.51、B 7、D 68,因此食物链是A→C→B→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政府引种我国的野生大豆,以改良美国的大豆品种,这是利用了</p><p>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生物因素的多样性</p><p>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基因的多样性</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大豆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大豆和美国栽培大豆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如美国政府引种我国的野生大豆,以改良美国的大豆品种,这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表明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克隆多种多利羊的长相与下列哪只羊非常相似</p><p>A. 提供细胞核的母羊 B. 提供去核卵细胞的母羊</p><p>C. 提供子宫的母羊 D. 无法确定</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因此小羊多莉长的像供细胞核的母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地层里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如下:甲地层有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有马、象牙、犀牛.丙地层有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依照年代从远到近的排列顺序是( )</p><p>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乙、丙、甲 D. 丙、甲、乙</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化石),始祖鸟属于古代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过渡类,动物较高等,因此地质年代较近;乙地层(马、大象、犀牛),马、象、犀牛属于哺乳动物,动物最高等,因此地质年代最近;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虫),寒武纪的节肢动物三叶虫,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乌贼是软体动物,动物都低等,因此地质年代最远,故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丙、甲、乙,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表格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类群</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哺乳动物</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鸟类</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爬行类</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鱼类</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祼子植物</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被子植物</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已知种数</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342</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73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30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9056</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50~94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60000</p></td></tr></table><p> </p><p> </p><p>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p><p>C.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 环境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资料直接反映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使鲜牛奶变成酸奶的生物是( )</p><p>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醋酸菌 D. 曲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p><p>A. 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p><p>B. 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p><p>C. 人类是消费者的主体</p><p>D. 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态系统是一定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态系统,其生产者的数量少于消费者的数量。</p><p>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主要的消费者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c316e92/SYS201712310032550475636693_ST/SYS201712310032550475636693_ST.001.png" width="516"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______。</p><p>(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______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p><p>(3)图③说明_______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_____的个体被淘汰掉。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______作用。</p><p>(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_______改变而引起的。</p><p>(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生存下来,_____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变异(差异) 长颈 长颈 短颈 (自然)选择 基因 生存斗(竞)争 适者 不适者 自然选择</p><p>【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长短的差异,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这是适者生存。</p><p>(3)图③说明长颈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短颈的个体被淘汰掉。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选择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定向的,即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p><p>(4)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是适者生存。</p><p>(5)达尔文把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湿地是“地球之肾“。郓城正在建设南湖湿地公园。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p><p>(1)湿地生态系统中,能够净化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主要是_____,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p><p>(2)浮游动物草履虫体内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_____。</p><p>(3)若郓城南湖人工湿地选择种植荷花和芦苇两种植物,是因为它们对_____这一非生物因素有着共同的适应。</p><p>(4)小鱼可以限制藻类植物的过度繁殖。食物会引来各种鸟类如以鱼为食的翠鸟入住。请写出南湖生态系统中的该条食物链_____。</p><p>(5)人工湿地较适用于人口较少的农村和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因为人工湿地物种还不够丰富,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较弱,目前的技术还无法用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p></div></div>
<div><p>【答案】 细菌和真菌 分解者 太阳能 水 藻类植物→鱼→翠鸟 自动调节</p><p>【解析】根据题干的内容可知,主要考查的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答题。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p><p>(1)生活中的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其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p><p>(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归根结底是来自太阳能,太阳能被生产者固定在有机物中,才能被其他生物利用。</p><p>(3)荷花和芦苇都能很好的适应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二者都是水生生物,对于水这一非生物因素有着共同的适应。</p><p>(4)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中一般不包含分解者。因此,“小鱼可以限制藻类植物的过度繁殖。食物会引来各种鸟类如以鱼为食的翠鸟入住。”这句话包含的食物链是:藻类植物→鱼→翠鸟</p><p>(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有关,生态系统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还不够丰富,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目前的技术还无法用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分析回答:</p><p>(1)树根处代表原始生命,它诞生在_____中.</p><p>(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的_____.</p><p>(3)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_____.最早出现根、茎、叶分化的植物类群是_____.</p><p>(4)种子植物是真正的陆生植物,它包括被子植物和[ ]_____,二者结构上最显著的区别是_____.</p><p>(5)观察进化树,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p><p>A.图中所示脊椎动物中,两栖类是最低等的</p><p>B.C与蕨类的亲缘关系较苔藓植物近</p><p>C.鱼类的心脏结构比B的简单</p><p>D.生物进化遵循从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010473378141_ST/SYS201904201033010473378141_ST.001.png" width="263" height="2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原始海洋 单细胞动物 哺乳类 蕨类 C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而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 A</p><p>【解析】试题(1)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p><p>(2)由进化树可以知道,单细胞动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p><p>(3)根据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的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类,可知哺乳类是最高等的动物,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和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所以说最早出现根、茎、叶分化的植物类群是蕨类植物。</p><p>(4)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但这两类植物又有重要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裸子植物它没有果实,只有种子,它的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被子植物有真正的果实和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p><p>(5)根据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的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类,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是鱼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012405425246_ST/SYS201904201033012405425246_ST.001.png" width="344"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1中的_____,所代表的生物成分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p><p>(2)图1中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物有_____(填字母)。</p><p>(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___。</p><p>(4)若图2表示图1中A、B、C三种生物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则乙对应的是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若乙大量减少,则一段时间内甲的数量变化是_____。</p><p>(5)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镉的污染,重金属通过_____传递和积累;则图中_____的体内重金属镉的含量最高。</p></div></div>
<div><p>【答案】A生产者 第二营养级 ADCB 逐级递减 C 先增加后减少 食物链 C </p><p>【解析】</p><p>图1表示的某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中,A既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能释放二氧化碳,由此判断,A是生产者,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通过D分解,由此判断,D是分解者,BC则是消费者。图2中,根据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判断丙是生产者,甲乙是消费者。</p><p>(1)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根据分析可知,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是:A→B→C。因此,B属于第二营养级。</p><p>(2)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基本特征,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来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维持生命活动,因此,ABCD都具有呼吸作用。</p><p>(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随着食物链流动的,其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p><p>(4)若图2表示图1中A、B、C三种生物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则丙表示的是A生产者,甲表示的是B这种动物,乙表示C。图2的食物链是丙→甲→乙。因此,若乙大量减少,则一段时间内甲的数量会因天敌减少而大量增加,随后由于甲大量增加导致丙减少,缺少食物而接着减少,即其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p><p>(5)镉属于重金属污染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积累的镉就越多,也就是C体内含量最多。</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