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42:37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p><p>B. 无性生殖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更具有遗传的优势</p><p>C. 植物的组织培养利用的是无性生殖原理</p><p>D. 梨、桃等许多果树可以利用嫁接繁育优良品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p><p>有性生殖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A正确;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具有母本的优良性状,B错误;组织培养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C正确;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梨、桃等许多果树可以利用嫁接繁育优良品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那么“毛毛虫”与“蝴蝶”分别处于发育的哪个阶段</p><p>A. 幼虫、卵    B. 若虫、成虫    C. 幼虫、成虫    D. 蛹、若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蝴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的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蝴蝶是成虫。因此,“毛毛虫”与“蝴蝶”分别处于发育的幼虫、成虫,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刚孵出的小蝌蚪</p><p>B. 生殖季节青蛙进行抱对是为了完成体内受精</p><p>C. 民谚“不打春日三月鸟”原因是鸟正处于育雏期</p><p>D. 养鸡场笼养的鸡产的卵,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也可发育成小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鸟类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伴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p><p>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A错误;生殖季节青蛙进行抱对是促进排卵,提高受精率,B错误;民谚“不打春日三月鸟”原因是鸟正处于育雏期,C正确;养鸡场笼养的鸡产的卵,不是受精卵不能发育成小鸡,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p><p>B. 鸟卵中的卵白是胚胎发育的部位</p><p>C. 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p><p>D. 果实的果皮由雌蕊中的柱头发育</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2)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p><p>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后代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鸟卵中的胚盘是胚胎发育的部位,B错误;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果实的果皮由雌蕊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p><p>A.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不同的性状     </p><p>B.人们总是通过性状区分出不同的生物</p><p>C.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p><p>D.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p><p>B、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人们总是通过性状来区分出不同的生物。</p><p>C、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p><p>D、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p><p>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染色体片段</p><p>B.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23对基因</p><p>C. 基因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D. 基因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p><p>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错误;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无数对基因,B错误;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C正确;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来就惯用右手与生来就惯用左手(都不包括后天的矫正和练习)是一对相对性状。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他们生了一个惯用右手的儿子。据此作出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p><p>A. 惯用右手一定是显性性状</p><p>B. 假如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惯用左手</p><p>C. 难以判断哪一个是隐性性状</p><p>D. 假如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惯用左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通过题干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他们生了一个惯用右手的孩子不能判断惯用右手一定是显性性状,A、D错误;由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他们生了一个惯用右手的孩子这一事实不能确定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哪个性状是隐性性状,B正确;不管惯用左手是显性性状还是惯用右手是显性性状,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都有可能,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性别决定叙述错误的是(  )</p><p>A. 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p><p>B. 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p><p>C.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中,男女比例大致是1:1</p><p>D. 男女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A正确;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生男还是生女是由男性精子的性染色体决定的,B错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中,男女比例大致是1:1,C正确;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小组在进行测定花生果实长度取样时,提出了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方法是</p><p>A. 从大花生中取40枚较大的,在小花生中取40枚较小的</p><p>B. 从大花生中取1枚较大的,在小粒花生中取1枚较小的</p><p>C. 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便取出1枚</p><p>D. 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便取出35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p><p>A. 化石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p><p>B. 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p><p>C. 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p><p>D.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B正确;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错误;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小体型到大体型,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p><p>B. 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适应环境,且永远对生物的生存有利</p><p>C. 米勒的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氨基酸等有机物</p><p>D. 在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A错误;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并非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B错误;米勒的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氨基酸等有机物,C正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而低等的生物化石相对较少。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但是不能太绝对,因为由于地质作用可能把地质年代较老的地层粉碎后变质成较新的地层,常见的是沉积岩,因此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有可能有低等生物化石,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的进化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p><p>B. 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p><p>C. 家养动物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它可以加快生物的演变过程</p><p>D.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在剧烈的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p><p>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并非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A错误;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因此生物要为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进行斗争,B正确;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通过遗传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人工选择的速度较快,许多家养动物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它可以加快生物的演变过程,C正确;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说明</p><p>A.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B.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p><p>C.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p>D.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黑猩猩与人类非同类生物,不能表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A不符合题意;<br />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B符合题意;<br />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不符合题意;<br />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健康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能保持良好状态。我们要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增进健康的是(  )</p><p>A.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体质</p><p>B. 受到挫折时,可以向老师、家长诉说,寻求帮助</p><p>C. 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的越多越好</p><p>D. 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目的是说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脏产生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习惯,如果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p><p>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体质,A正确;受到挫折时,可以向老师、家长诉说,寻求帮助,B正确;尽管蛋白质本身也参与供能,但是多余的蛋白质作为“燃料”给燃烧掉了,并且会产生酸性物质,导致身体更加疲劳,因此并不是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的越多越好,C错误。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目的是说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脏产生的影响,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社团调查了校内620名同学及其父母的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情况,根据父母的性状组合方式,将其分为三组:第一组,父母的大拇指均能向背侧弯曲;第二组只有母亲一方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第三组,父母的大拇指均不能向背侧弯曲。三种组合的子代性状表现及数据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01175908753_ST/SYS201904201033501175908753_ST.001.png" width="403" height="2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是一对_____,其中,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是_____性状。用大写字母B表示。</p><p>(2)根据示意图数据分析推测,第一组父母的基因组成:父亲_____,母亲_____。第二组父母的基因组成:父亲_____,母亲_____。</p><p>(3)第一组中的某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孩子的几率为_____。</p><p>(4)父母并没有把他们的性状直接传给孩子,而是通过_____和卵细胞将各自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孩子。</p></div></div>
<div><p>【答案】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Bb  Bb  bb  Bb  25%  精子</p><p>【解析】</p><p>(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一对相对性状。从第1组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双亲均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而子女中出现了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控制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基因,一定来源于父亲和母亲,控制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基因在父母那里没有表现出来,只表现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因此控制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控制拇指能向背侧弯曲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即拇指能向背侧弯曲是显性性状,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是隐性性状。</p><p>(2)如果用B与b分别表示决定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基因组成是bb,拇指能向背侧弯曲的基因是BB或Bb,父亲或母亲遗传给后代的基因一定是b,所以第一组父母拇指能向背侧弯曲的基因组成是Bb,第二组只有母亲一方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且子代孩既有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和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因此第二组父亲的基因组成是bb,母亲的基因组成是Bb。</p><p>(3)第一组中的某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孩子,所以第一组父母拇指能向背侧弯曲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01175908753_DA/SYS201904201033501175908753_DA.001.png" width="262"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孩子的几率为25%。</p><p>(4)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生活现象,回答问题</p><p>小李的父亲经常咳嗽,午后低热,晚上出冷汗,咳时痰中带有血丝,医生为其检查后确诊为肺结核,马上住院治疗,并及时给小李接种了卡介苗,小李的姐姐刚好出差没有接种卡介苗。住院期间,姐弟俩轮流照顾护理父亲。后来小李和姐姐在医院进行体检,发现姐姐感染上了肺结核。</p><p>(1)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从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小李父亲应该属于_____,小李父亲通过呼吸道喷出含有大量结核杆菌的飞沫,飞沫通过空气传到健康人体内,此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哪个环节_____。</p><p>(2)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时,一般都会洗手、消毒和带口罩等防止病原体侵入,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p><p>(3)从免疫学角度来说,肺结核杆菌属于_____,小李进行预防接种,体内产生了抵抗肺结核杆菌的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称为_____,这种免疫叫作_____免疫。</p><p>(4)在传染病流行的几个环节中,小李的姐姐属于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传染源  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抗原  抗体  特异性  易感人群</p><p>【解析】</p><p>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p><p>(1)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小李父亲属于传染源,小李父亲通过呼吸道喷出含有大量结核杆菌的飞沫,飞沫通过空气传到健康人体内,因此属于传播途径。</p><p>(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时,一般都会洗手、消毒和带口罩等防止病原体侵入,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p><p>(3)从免疫学角度来说,肺结核杆菌属于抗原,小李进行预防接种,体内产生了抵抗肺结核杆菌的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称为抗体,这种免疫叫作特异性免疫。</p><p>(4)在传染病流行的几个环节中,小李的姐姐是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属于易感人群。</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八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