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42:23

9月9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卷君之每日一题君上学期七年级生物人教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下列能够正确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方向的是(  )</p><p>A. 草→食虫鸟→兔→鹰    B. 草→鼠→蛇→鹰</p><p>C. 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 草←食草昆虫←鼠←蛇←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指向捕食者。</p><p>A、草原生态系统中,兔子是植食性动物,不会捕食食虫鸟,故A选项的食物链无法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C与D选项的食物链起始点错了,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也表达错误,B选项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p><p>A.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p><p>B. 某些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地积累</p><p>C. 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p><p>D.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A错误;某些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地积累,B正确;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C正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一个由水稻、蝗虫和青蛙组成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青蛙被大量捕杀,能表示蝗虫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如图):(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ad65da2/SYS201712302304187961117792_ST/SYS201712302304187961117792_ST.001.png" width="151"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ad65da2/SYS201712302304187961117792_ST/SYS201712302304187961117792_ST.002.png" width="131"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ad65da2/SYS201712302304187961117792_ST/SYS201712302304187961117792_ST.003.png" width="124"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ad65da2/SYS201712302304187961117792_ST/SYS201712302304187961117792_ST.004.png" width="127"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上面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蝗虫是以水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是以蝗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所以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水稻→蝗虫→青蛙.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条食物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青蛙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而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水稻的数量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会减少,所以将青蛙杀绝,蝗虫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e7ce5766/SYS201904151038078553941353_ST/SYS201904151038078553941353_ST.001.png" width="241"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乙表示生产者</p><p>B. 丙处于第二营养级</p><p>C. 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p><p>D. 丙→甲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由图和分析可知,乙的有毒物质最多,属于最高级消费者,A错误;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甲→丙→乙,丙处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甲→丙→乙,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C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传递的效率是10%-20%,是甲→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A→B→C→D是一条捕食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p><p>A. 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    B. C与D之间是捕食关系</p><p>C. BC是消费者,D为分解者    D. 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中含量最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含物质和能量越少,营养级越低,含物质和能量越多,A正确;</p><p>从食物链中看出D吃C,因此C与D间是捕食关系,B正确;</p><p>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因此D是消费者而不是分解者,C错误;</p><p>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该食物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D,因此,若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中含量最多,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p><p>A. 农田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池塘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包括</p><p>A.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的表面</p><p>B. 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p><p>C. 水圈、土壤圈</p><p>D. 水圈、土壤圈、岩石圈</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p><p>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指</p><p>A.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p><p>B. 地球上层大气圈中分布有生物的范围</p><p>C. 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地点</p><p>D. 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一薄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p><p>B. 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p><p>C. 海洋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p><p>D. 淡水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故A错误;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自动调节能力差,故B正确;</p><p>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故C错误;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是</p><p>A. 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p><p>B. 阳光普照所有生态系统</p><p>C. 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发现了DDT</p><p>D. 迁徙的大雁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无法证明生物圈是一个整体,A符合题意;</p><p>阳光普照所有生态系统,说明森林、海洋、农田、草原等生态系统都受到光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生物圈中的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生物圈是一个整体,B不符合题意;</p><p>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其中有害物质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等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C不符合题意;</p><p>大雁的迁徙跨越了森林、海洋、农田等多个生态系统,说明生物圈中的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生物圈是一个整体,D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40bc76f9/SYS201904131131180668825725_ST/SYS201904131131180668825725_ST.001.png" width="411"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水草、浮萍、水绵等植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p><p>(2)下列是表示该池塘中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一条是</p><p>A.阳光→水草→虾→鱼</p><p>B.水草→虾→鱼→微生物</p><p>C.水草→虾→鱼</p><p>D.虾→小鱼→大鱼</p><p>(3)如果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大黑鱼(肉食性),则短期内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减少,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生物的数量又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p><p>(4)如果该池塘被难降解的有机磷农药污染,则农药中的有毒物质会通过__________不断积累。</p></div></div>
<div><p>【答案】分解者C自动调节食物链</p><p>【解析】</p><p>(1)水草、浮萍、水绵都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鱼、虾、水蚤都是动物是消费者;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p><p>(2)阳光属于非生物成分,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成分,A错误;</p><p>微生物属于分解者,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p><p>水草→虾→鱼,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C正确;</p><p>虾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错误。</p><p>(3)对于大黑鱼和小鱼的关系可以用食物链表示:水草→虾→小鱼→黑鱼。从这条食物链可以看出,黑鱼是以小鱼为食的,所以若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会因为大黑鱼的捕食数量将会减少,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生物的数量又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p>(4)如果该池塘被难降解的有机磷农药污染,则农药中的有毒物质会通过 食物链不断积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9月9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卷君之每日一题君上学期七级生物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