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40:26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八年级中考二模试卷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中,下列哪一阶段的营养物质总量在逐渐减少(  )</p><p>A. 种子的萌发    B. 植株的生长    C. 开花    D. 结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和自身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就会萌发,种子的萌发过程,还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种子贮存的有机物.导致种子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的根具有向地、向肥和向水生长的特性.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是:(  )</p><p>A. 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需从外界获取营养</p><p>B.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p><p>C. 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p><p>D. 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根具有向地、向肥和向水生长的特性。说明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处于吸水状态时,土壤溶液浓度(T)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X)的关系是:</p><p>A. T小于X    B. T等于X    C. T大于X    D. 与T、X大小无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说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或者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即T小于X。</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p><p>A. 袁隆平    B. 施莱登    C. 弗莱明    D. 罗伯特•胡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p><p>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A正确;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细胞学说,B错误;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C错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各项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的是(  )</p><p>A. 导管、马铃薯    B. 甲状腺、主动脉</p><p>C. 皮肤、果皮    D. 肝脏、神经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的结构层次是: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多了系统。</p><p>导管属于输导组织,马铃薯是茎,属于器官,A错误;甲状腺属于内分泌器官,主动脉属于循环器官,B正确;皮肤属于人体最大的器官,果皮属于保护组织,C错误;肝脏属于消化器官,神经元是细胞,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卵巢是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    B. 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子宫</p><p>C. 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    D. 睾丸能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卵巢是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A正确;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B错误;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睾丸是男性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杨宇同学测了三次肺活量,数据分别是:3200mL、3400mL、3600mL.他的肺活量是(  )</p><p>A. 3200mL    B. 3400mL    C. 3600mL    D. 10200mL</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衡量肺功能的重要标志。</p><p>测量肺活量时,为了减少误差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所以杨宇同学测了三次肺活量,数据分别是:3200mL、3400mL、3600mL,那么他的肺活量是3600mL。</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分不一定会经过的器官是</p><p>A. 下腔静脉    B. 肾动脉    C. 肾静脉    D. 肺静脉</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人喝进体内的水在消化道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路线是小肠毛细血管→小肠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肾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c553f6f/SYS201712302310257838776143_DA/SYS201712302310257838776143_DA.001.jpeg" width="54" height="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流出血液循环)肾小囊腔→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即在肾小球处,一部分水滤过到肾小囊腔成为原尿的一部分,原尿中的一部分水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随尿液排出体外,这部分水就不经过肾静脉而排出了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其根本原因是(  )</p><p>A. 大气污染    B. 人口过度增长    C. 臭氧层空洞    D. 温室效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资料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大,导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p><p>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可见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过度增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0aebe8ee/SYS201904210925053251708278_ST/SYS201904210925053251708278_ST.001.jpeg" width="507"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兔会因为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数量剧增,但草的数量有限,很快,兔又因为食物不够死亡,数量又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p><p>B. 生物进化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陆生到水生</p><p>C. 在新近地层中只有高等生物的化石</p><p>D. 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但也可找到低等生物化石。</p><p>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 A错误;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错误;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但是也有低等的,C错误;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进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p><p>A. 蜘蛛结网    B. 蚯蚓走迷宫</p><p>C. 老马识途    D. 马戏团小狗钻火圈</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正确;“蚯蚓走迷宫”、“老马识途”、“马戏团小狗钻火圈”,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B、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最高和最低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p><p>A.门、界   B.界、科     C.纲、种     D.界、种</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也越近。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p><p>A. 蒲公英    B. 苍耳    C. 大豆    D. 虞美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种子的传播有两种方式:一是借助外力,如风力、水力、动物和人类的携带;二是依靠自身所产生的力量。</p><p>蒲公英的果实数量特别多,细小、可以随风飘散,因此属于风力传播;苍耳的果实上有小勾可以钩挂在动物身上,是依靠动物传播果实种子;大豆是依靠豆荚裂开弹射来传播种子;虞美人是依靠风力传播种子。所以,蒲公英、苍耳、虞美人的果实和种子是借助外力传播,而大豆种子依靠自身所产生的力量传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描述,错误的是(  )</p><p>A. 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疾病</p><p>B. 是一种可由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病</p><p>C. 严重时,患者红细胞破裂造成贫血</p><p>D. 在氧气浓度较高时细胞变成镰刀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血红蛋白分子遗传缺陷造成的一种疾病。病人的大部分红细胞呈镰刀状。它是一种遗传性贫血症,属隐性遗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血红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的一种分子病。患者的红细胞缺氧时变成镰刀形(正常的是圆盘形),失去输氧的功能,许多红血球还会因此而破裂造成严重贫血,甚至引起病人死亡。</p><p>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疾病,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病,A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可由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病,B正确;严重时,患者红细胞破裂造成贫血,C正确;患者的红细胞缺氧时变成镰刀状,而不是在氧气浓度较高时细胞变成镰刀状,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成功的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连接到烟草细胞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能力,这个事实可以说明</p><p>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都可以遗传</p><p>C.人与植物的基因相同      D.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该技术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运用说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乙肝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原被清除后,抗体还将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下图为人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其中最为正确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89c801ce/SYS201808081123532496118088_ST/SYS201808081123532496118088_ST.001.png" width="102"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89c801ce/SYS201808081123532496118088_ST/SYS201808081123532496118088_ST.002.png" width="97"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89c801ce/SYS201808081123532496118088_ST/SYS201808081123532496118088_ST.003.png" width="89"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89c801ce/SYS201808081123532496118088_ST/SYS201808081123532496118088_ST.004.png" width="86" height="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体注射乙肝疫苗前,体内没有抗体,因此抗体是0;注射乙肝疫苗后,乙肝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逐渐多,当抗体累积到一定数量时,抗原被抗体清除,因此抗原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后为0;抗原被清除后,抗体还将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所以人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其中最为正确的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可用于生产鸦片、吗啡、海洛因的植物是</p><p>A.罂粟    B.虞美人    C.夹竹桃      D.咖啡豆</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罂粟是罂粟科植物,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同时其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如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的种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广泛的类群,我们所熟悉的花生就是其一。</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0aebe8ee/SYS201904210925059467272518_ST/SYS201904210925059467272518_ST.001.png" width="534"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花生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_____发育来的;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_____是花生种子萌发需要的必要条件。</p><p>(2)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_____。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图甲中结构_____(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_____(填生理过程);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图乙中的_____(填字母)。</p><p>(3)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p><p>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移动。</p><p>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走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叶片_____,说明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受精卵   胚  叶绿体  ④  蒸腾作用  f  左  A不变蓝、B变蓝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解析】</p><p>甲图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气孔。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图丙中水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水由叶脉中的导管运输,切断叶脉后,叶片上半部分A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因此叶片的上半部分A和下半部分B形成以水分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p><p>(1)花生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br />(2)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点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减少,是因为中午温度过高导致甲图中④气孔一部分关闭,这样有利于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发生萎蔫现象。f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b点,植物进行了一晚上的呼吸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少。<br />(3)①关闭阀门,并放置在黑暗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红墨水在外界气压作用下,向左移动;<br />②切断叶脉后,叶片中的A部分和B部分,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A部缺乏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B部有水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蓝。因此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0aebe8ee/SYS201904210925061499319623_ST/SYS201904210925061499319623_ST.001.png" width="324"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生理过程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混合,二是食物中大分子有机物在_____的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例如牛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经过上述过程最终分解为_____。</p><p>(2)进行⑤过程时,膈肌_____,膈顶部下降。</p><p>(3)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还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如血液中白细胞吞噬病菌是保卫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凝集成团,毛细血管会被堵塞,这是因为毛细血管具有管径很细,只允许红细胞_____的特点。</p><p>(4)正常人体内,血浆中有多种物质,这些物质来源多样。下列选项中,符合“列举的物质都可以在血浆中被检测到”这一条件的选项是_____(多项选择)。</p><p>A.水、氧、二氧化碳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C.水、无机盐、尿素D.氨基酸、胰岛素、血浆蛋白</p><p>(5)王大爷体检报告显示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正常,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该结果可能是图中_____(填数字)表示的生理过程异常所致。</p><p>(6)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人体形成视觉的部位是_____的视觉中枢。</p></div></div>
<div><p>【答案】  消化酶  氨基酸  收缩  二  单行通过  ACD  ⑦  大脑皮层</p><p>【解析】</p><p>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包括消化与吸收、吸气和呼气、血液的功能、尿液的形成过程等,①-⑦表示生理过程,其中①消化过程、②吸收过程、③胰岛素进入血液、④呼气、⑤吸气、⑥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的过滤作用、⑦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1)生理过程①(消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混合(物理性消化);二是食物中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化学性消化)。例如牛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经过上述过程最终分解为氨基酸。<br />(2)进行⑤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外界气体进入肺泡。<br />(3)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还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如血液中白细胞吞噬病菌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毛细血管的特点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所以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凝集成团,毛细血管会被堵塞。<br />(4)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物质,血浆具有运输功能,所以还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及激素等物质,没有淀粉、麦芽糖。所以ACD正确。</p><p>(5)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因此王大爷的体检报告显示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正常,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该结果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即⑦表示的生理过程异常所致。</p><p>(6)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倒像,刺激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着视觉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观察如图,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0aebe8ee/SYS201904210925063771689652_ST/SYS201904210925063771689652_ST.001.png" width="281"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观察图中生物可知,没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_,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_____构成,这种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p><p>(2)人们利用酵母菌酿酒的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为_____。</p><p>(3)除噬菌体外,其他四种都是单细胞生物,其中没有细胞壁的是_____,它依靠_____进行呼吸。</p><p>(4)大肠杆菌能够引起人患病,在传染病学中被称为_____,大肠杆菌与其他具有细胞结构生物最主要的不同点是细胞内_____。</p></div></div>
<div><p>【答案】噬菌体内部遗传物质酒精和二氧化碳草履虫表膜病原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解析】</p><p>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衣藻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用孢子繁殖后代。</p><p>(1)生物界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因此没有细胞结构的是噬菌体,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这种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br />(2)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人们利用酵母菌酿酒的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br />(3)除噬菌体外,其他四种都是单细胞生物,其中没有细胞壁的是草履虫,它依靠表膜进行呼吸。<br />(4)大肠杆菌在传染病学中被称为病原体,大肠杆菌与其它具有细胞结构生物最主要的不同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8分)果蝇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朝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有眼色、翅型、体色等多种性状,是遗传学的模式生物。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此为实验材料,揭示出了遗传学重要定律。请分析回答:</p><p>(1)1910年5月,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为                 。</p><p>(2)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请写这只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p><p>(3)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果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袭性状及数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772502b2/SYS201904141946100596120162_ST/SYS201904141946100596120162_ST.001.png" width="212"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果蝇长翅和残翅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                 </p><p>②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p><p>③亲代的基因通过               作为“桥梁”传递给子代。</p><p>(4)果蝇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其发育过程属于</p><p>(5)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 --37℃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                  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l)变异  (2)3对_--XY(6+XY)  (3)①长翅  ②Aa  AA、Aa(缺一不可)</p><p>  ③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4)完全变态  (5)遗传物质(基因)和环境</p><p>【解析】</p><p>试题(1)指差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现象,所以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变异。</p><p>(2)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所以则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3对+XY。</p><p>(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由表中所示的遗传结果可知: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有长翅和残翅两种性状,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即长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亲本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都是Aa.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或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p><p>(4)果蝇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5)由于两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二所处的温度不同,导致表现型也不同,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步骤</p></td><td style="width:9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A缸</p></td><td style="width:154.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缸</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00mL池塘水</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00mL自来水</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②</p></td><td colspan="2"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③</p></td><td colspan="2"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④</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加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⑤</p></td><td colspan="2"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其它条件均适宜蝌蚪生长</p></td></tr></table><p>&#xa0;</p><p>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p><p>(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一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加以改进完善:_____。</p><p>(2)在A缸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内不加,其目的是_____。</p><p>(3)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缸中的蝌蚪提前发育为成蛙。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_____。</p><p>(4)在某一偏僻山区的小溪里发现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很少,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也较高,由此可以推断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____(病)的可能性较大。</p><p>(5)针对此种情况,请你为该地的居民推荐两种食物_____。</p></div></div>
<div><p>【答案】第一处是第①步,应在两个玻璃缸内都加入1000ml池塘水(或在两个玻璃缸内加入等量的相同水质的水);第二处是第②步,加入1只蝌蚪太少,应加入同时期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若干只形成对照(作对照)A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呆小症海带、紫菜等</p><p>【解析】</p><p>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1)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该实验小组设置的实验中出现了两个变量,即水质、甲状腺激素。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实验变量,所用的水质应是一样的池塘水;实验中用一只蝌蚪,结果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可用10只蝌蚪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蝌蚪会更好,但增加了实验的难度。所以实验步骤完善如下:第一处是第①步,应在两个玻璃缸内都加入1000ml池塘水(或在两个玻璃缸内加入等量的相同水质的水);第二处是第②步,加入1只蝌蚪太少,应加入同时期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若干只。<br />(2)在A缸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内不加,目的是形成一组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br />(3)由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A缸加上了甲状腺激素制剂,能够使得蝌蚪更快的生长,快速发育成小型的青蛙。所以预期的实验结果是:A缸中的蝌蚪提前发育为成蛙。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br />(4)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成人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即大脖子病。如果人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所以在某一偏僻山区的小溪里发现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很少,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也较高,说明这个地区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合成不足呆小症。<br />(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地区缺碘,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p><p>(1)(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p><p>此探究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要_____。</p><p>(2)(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p><p>蚯蚓属于_____动物(填动物类群);主要依靠_____和_____运动,体表的黏液也有助于蚯蚓的爬行。</p><p>(3)(实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p><p>实验用于装蔬菜的塑料袋的颜色是_____;实验中将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_____。</p><p>(4)(讨论: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p><p>实验装置中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_成分;米勒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_____。</p><p>(5)(探究: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p><p>通过实验可知,保存食品的原理是:_____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水(或水分)  相同(且适宜)  环节  肌肉   刚毛  黑色  变浑浊  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  杀灭(或杀死)  生长、生殖</p><p>【解析】</p><p>(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br />(2)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p><p>(1)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水分。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要相同。<br />(2)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而在粗糙表面,刚毛能够把住不至于后退的作用,因此蚯蚓在粗糙纸板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快。所以蚯蚓主要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体表的黏液也有助于蚯蚓的爬行。<br />(3)绿色植物在光下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如果二者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就会被光合作用消耗,使实验效果不明显。因此要防止实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实验用于装蔬菜的塑料袋的颜色是黑色。实验中将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r />(4)米勒实验装置内输入的气体是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气,是模拟原始大气成分。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r />(5)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八级中考二模试卷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