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地球人是从外星球来的 B.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p><p>C. 上帝创造了人 D. 女娲创造了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p>许多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体发育发生明显变化,下列不属于身体上的变化是</p><p>A.身高突增</p><p>B.性器官迅速发育</p><p>C.心肺功能明显增强</p><p>D.内心世界逐渐复杂</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身体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同时心理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心世界逐渐变的复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应多吃含下列哪种营养物质多的食物?( )</p><p>A. 无机盐 B. 脂肪 C. 糖类 D. 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p><p>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钙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多吃含蛋白质、钙、磷含量丰富的食物。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p><p>A. 肝脏 B. 胰腺 C. 胃腺 D. 肠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由位于消化道外大消化腺和位于消化道内的小消化腺。</p><p>人体内的消化腺由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其中,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促进脂肪的消化。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消化液中对脂肪起乳化作用的是( )</p><p>A. 唾液 B. 胃液 C. 胰液 D. 胆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p><p>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促进淀粉的消化,故A不符合题意;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故B不符合题意;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故C不符合题意;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使吸入的空气( )。</p><p>A. 温暖 B. 湿润 C. 清洁 D. 以上三项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 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 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B. 呼气时,膈顶部下降</p><p>C. 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 D. 呼气时,肺内气压相应增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肺泡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p><p>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腔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腔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肺内气体排出体外,形成被动的呼气过程。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血液中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 )</p><p>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三种血细胞的功能是不同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有些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 功能;当人体内的某处血管受损后,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堵塞血管,再者,血小板破裂所释放的一些物质,能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这两种情 况都可以堵塞伤口而止血。因此血液的成分中具有止血作用的是血小板。</p><p>考点: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属于毛细血管结构特点的是( )</p><p>A. 血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 血管壁厚,弹性大</p><p>C. 血管壁薄,管腔大 D. 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2e96a66d/SYS201904260926279410817439_DA/SYS201904260926279410817439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AB血型的人因失血过多,急需大量输血, 下列可采用输血的血液是( )</p><p>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首先必须明确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p><p>红细胞中含凝集原,血清中含凝集素,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因此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某人的血型是AB型,给他输血的血型只能是AB型。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体循环和肺循环分开进行 B. 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p><p>C. 体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 D. 血液循环的唯一结果就是实现了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2e96a66d/SYS201904260926281963463135_DA/SYS201904260926281963463135_DA.001.png" width="342" height="2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p><p>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故A错误,B正确;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故C错误;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而不是血液循环的唯一结果就是实现了气体交换。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取某健康人体内不同部位液体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g/100mL)请分析表中数据,判断样品2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7/e446fd82/SYS201904121755122135108481_ST/SYS201904121755122135108481_ST.001.png" width="469"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血液 B. 血浆 C. 原尿 D. 尿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从表格中看出,样品1中含有葡萄糖、蛋白质,因此样品1是血浆;样品2中含有葡萄糖,蛋白质微量,因此样品2是原尿;样品3中没有葡萄糖、没有蛋白质,而含有大量的尿素,因此样品3是尿液,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做试卷时,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p><p>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脊髓 D.脑干</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等;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如谈虎色变等。完成审题、思考等活动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因此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结构属于中耳的结构是( )</p><p>A. 耳廓 B. 鼓膜 C. 耳蜗 D. 听神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p><p>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是( )</p><p>A.神经元 B.脊髓 C.脑神经 D.脊神经</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神经系统的组成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94a7b92/SYS201712302319578227626479_DA/SYS201712302319578227626479_DA.001.png" width="255" height="2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缺乏下面哪种激素可导致人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p><p>A. 生长激素 B. 胰岛素 C. 甲状腺激素 D. 肾上腺激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可能造成一定的疾病。若某人的甲状腺出现肿大,可能缺碘。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p><p>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不属于酸雨危害的是( )</p><p>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p><p>B.危害植物的芽和叶</p><p>C.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p><p>D.使动物中毒</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 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还可以腐蚀建筑物及其他物品.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 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化的水源威 胁人们的健康,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因此被称为“空中死神”。</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2e96a66d/SYS201904260926286127880269_ST/SYS201904260926286127880269_ST.001.png" width="427"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 应选用 __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试验,变量是 ______________ 。</p><p>(2)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p><p>(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试验。</p></div></div>
<div><p>【答案】1号和2号 唾液1号1号试管中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遇碘不变蓝1号和3号</p><p>【解析】</p><p>(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由图可知,该同学设置了二组对照实验:1、2号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 1、3号试管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p><p>(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应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试验,2号试管为对照组。通过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比较,说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因此,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 应选用 1号和2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试验,变量是唾液。</p><p>(2)实验结果是 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1号试管中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遇碘不变蓝。</p><p>(3)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并振荡就是模拟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试验。3号为对照组.3号试管遇碘变蓝,说明唾液与馒头块没有充分混合,将淀粉没完全分解。比较1号试管3号试管可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够促进淀粉的消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2e96a66d/SYS201904260926287788428784_ST/SYS201904260926287788428784_ST.001.png" width="357" height="2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食物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p><p>(2)B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在③过程中进入B系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该气体是由图中________ 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的。</p><p>(3)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 。它是由100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三部分构成。正常情况下,在该器官中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___________ ,大部分的_____ ,部分 ________ 被重新吸收回血液。</p><p>(4)经过②③的气体交换后,图中循环系统中的血液变为______________血,经过④⑤的气体交换后,图中循环系统中的血液变为 __________________ 血。(选填“动脉”或“静脉”)</p><p>(5)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是在 _______________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小肠吸收肺二氧化碳组织细胞肾脏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葡萄糖水无机盐动脉静脉神经</p><p>【解析】</p><p>图中结构名称: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②、④表示氧气,③、⑤二氧化碳,A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p><p>(1)食物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p><p>(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B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在③过程中进入B系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气体是由图中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的。</p><p>(3)肾脏(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组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在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时,全面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它是由100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构成。正常情况下,在该器官中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 ,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p><p>(4)经过②③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经过④⑤的气体交换后,图中循环系统中的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p><p>(5)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完成的,以神经系统的调节为主,激素的调节为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回答下面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2e96a66d/SYS201904260926290101651555_ST/SYS201904260926290101651555_ST.001.png" width="238"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我们常说的黑眼珠指的是图中的[ ] _______,它中间的孔称为________,在光线强的时候变小,在光线弱的时候变大。</p><p>(2)在广场上放风筝,我们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风筝,主要是因为眼球中[ ] ____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p><p>(3)小王放风筝时忘了戴近视眼镜.他看远处的风筝时,物像成像在[ ]__________的前方,因为对其上的感光细胞刺激减弱,产生的神经冲动不强烈,致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产生的视觉是不清晰的。</p><p>(4)眨眼反射属于__________(简单、复杂),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9 虹膜 瞳孔8 晶状体5 视网膜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简单反射弧</p><p>【解析】</p><p>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图中1角膜、2瞳孔、3睫状体、4脉络膜、5视网膜、6视神经、7巩膜、8晶状体、9虹膜、10玻璃。据此解答。</p><p>(1)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说人眼的“黑眼球”实际上指的是虹膜。瞳孔的变化是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的。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以避免过强的光线刺伤了眼睛;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球,便于看清黑暗中的物体。因此,我们常说的黑眼珠指的是图中的虹膜,它中间的孔称为瞳孔,在光线强的时候变小,在光线弱的时候变大。</p><p>(2)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因此,在广场上放风筝,我们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风筝,主要是因为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p><p>(3)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通过佩戴凹透镜纠正。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7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小王放风筝时忘了戴近视眼镜.他看远处的风筝时,物像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因为对其上的感光细胞刺激减弱,产生的神经冲动不强烈,致使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处产生的视觉是不清晰的。</p><p>(4)反射的类型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眨眼反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