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38:54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备考: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的湖泊中,存在着“藻类→小鱼→大鱼”这条食物链。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p><p>A. 大鱼>小鱼>藻类    B. 藻类>小鱼>大鱼</p><p>C. 小鱼>藻类>大鱼    D. 小鱼>大鱼>藻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积累,所以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大鱼>小鱼>藻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和所占比例最少的生物是(&#xa0;&#xa0;&#xa0;&#xa0;)</p><p>A. 食肉动物    B. 食草动物    C. 细菌    D. 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肉食性动物在食物链中级别较高,能量较少,数量和所占比例最少,A正确;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多于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B错误;细菌数量较多,C错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数量最多,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森林中,鹿的尸体不会影响其他动物的正常生活,是因为尸体会被</p><p>A. 树叶覆盖    B. 分解者分解    C. 雨水冲掉    D. 风吹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此解答。</p><p>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一部分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的产物不包括(  )</p><p>A. 二氧化碳    B. 水    C. 无机盐    D. 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故葡萄糖不是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的产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能组成生态系统(  )</p><p>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阳光、空气、水</p><p>C. 植物、动物、细菌    D. 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据此答题。</p><p>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只组成了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组成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p><p>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只组成了非生物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能组成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p><p>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细菌属于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只组成了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组成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p><p>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构成了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p><p>A. 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p>C. 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生物部分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据此解答。</p><p>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 </p><p>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属于生物成分,缺少非生物成分,B不符合题意; </p><p>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既有生物成分又有非生物成分,C符合题意; </p><p>生物部分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缺少非生物成分,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湖泊中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湖泊生态系统</p><p>B.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p><p>C.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生态系统</p><p>D. 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能及时净化人类排放的废水、废气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它由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组成。</p><p>湖泊中的所有生物,只是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缺少非生物部分,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 </p><p>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B正确; </p><p>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家园,C错误; </p><p>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外界干扰超过其调节的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p><p>A. 红水河中的水草    B. 红水河中的鱼</p><p>C. 红水河中的所有生物    D. 红水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p><p>“红水河中的水草”,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p><p>“红水河中的鱼”,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p><p>“红水河中的所有生物”,只有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p><p>“红水河”,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右图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40bc76f9/SYS201904131131378617911351_ST/SYS201904131131378617911351_ST.001.png" width="191"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A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p><p>B.B为消费者,它和C的关系为消费关系        </p><p>C.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p><p>D.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A能吸收二氧化碳,那么A是绿色植物,是生产者,B与C都能产生二氧化碳,B直接以植物为食,C间接以植物为食,它们都是动物,B与C的关系是捕食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  )</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淡水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草原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海洋、森林、湿地、城市、农田、淡水、草原生态系统等。</p><p>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广阔的地球表面,地形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别很大.就形成了不同的环境,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与各种环境条件相适应,不同地方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海洋、森林、湿地、城市、农田、淡水、草原生态系统等,题干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形象的描绘出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景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消费者取食生产者的一项是(  )</p><p>A. 黄牛吃青草    B. 猎豹吃羚羊    C. 麻雀吃蝗虫    D. 大鱼吃小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黄牛是动物为消费者,青草是植物为生产者,因此“黄牛吃青草”属于消费者取食生产者,A符合题意; </p><p>猎豹、羚羊、麻雀、蝗虫、大鱼、小鱼都是动物为消费者,因此“猎豹吃羚羊”、“麻雀吃蝗虫”、“大鱼吃小鱼”,都属于消费者取食消费者,B、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遭受镉污染的稻田里生存的下列生物中,体内积累镉最多的是(  )</p><p>A. 水稻    B. 蝗虫    C. 青蛙    D. 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p><p>(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p>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水稻、蝗虫、青蛙、蛇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蝗虫→青蛙→蛇。 </p><p>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食物链“水稻→蝗虫→青蛙→蛇”中,营养级最高的是蛇,所以,“在遭受镉污染的稻田里生存的生物中”,体内积累镉最多的是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p><p>A. 阳光→草→昆虫    B. 草→昆虫→细菌    C. 草→昆虫→食虫鸟    D. 青蛙→昆虫→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所以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据此解答。</p><p>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 </p><p>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能包括分解者,B错误; </p><p>起点是草,属于生产者,终点是食虫鸟,属于消费者,而且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逻辑关系,C正确; </p><p>起点是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终点是草,为植物属于生产者,不是消费者,箭头标反了,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  )</p><p>A. 小麦←蝗虫→青蛙    B. 小麦→蝗虫→青蛙</p><p>C. 阳光→小麦→蝗虫→青蛙    D. 小麦→蝗虫→青蛙→细菌和真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A错误; </p><p>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 </p><p>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C错误; </p><p>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绿藻→剑水蚤→蜻蜒的幼虫→小鱼→大鱼”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p><p>A. 绿藻    B. 剑水蚤    C. 蜻蜓的幼虫    D. 小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所以只有绿藻属于生产者,剑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属于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如果草被有毒物质污染了,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5689d536/SYS201904220924112782370765_ST/SYS201904220924112782370765_ST.001.png" width="201"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草</p><p>B. 鼠</p><p>C. 蛇</p><p>D. 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p>有毒物质DDT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因此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百色范围内没有的生态系统是</p><p>A.森林生态系统&#xa0;B.淡水生态系统</p><p>C.沙漠生态系统&#xa0;D.农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沙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土壤贫瘠,荒漠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临沂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比较专业的会写成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秋季节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气温14.1℃,极端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11.1℃,年降水量849毫米,全年无霜期200天以上。所以百色市范围内不可能有沙漠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漳州范围内没有的生态系统是(  )</p><p>A. 森林    B. 淡水    C. 沙漠    D. 农田</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土壤贫瘠,荒漠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漳州是福建省内地处“闽南金三角”,富有亚热带风光的海岸地区,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青山碧水,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物产丰饶。所以没有的生态系统是沙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5689d536/SYS201904220924115374339385_ST/SYS201904220924115374339385_ST.001.png" width="376"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p><p>B. ②处的水质比①处水质有所改善</p><p>C. 湿地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p><p>D. 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污染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p><p>湿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A不符合题意;</p><p>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所以②处的水质比①处水质有所改善,B不符合题意;</p><p>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湿地中的所有生物只是生物成分,没有非生物成分,所以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p><p>芦苇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之一,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净化水源的作用,所以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污染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p><p>A. 喇叭沟门的原始森林    B. 野鸭湖的湿地</p><p>C. 颐和园的昆明湖    D. 动物园的猴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等);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片森林、一块稻田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喇叭沟门的原始森林、野鸭湖的湿地、颐和园的昆明湖都属于生态系统,而动物园的猴群只有消费者,缺少生产者,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不属于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中的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0/10/5c8050a2/SYS201904101028156592753038_ST/SYS201904101028156592753038_ST.001.png" width="254"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草→斑马→狮子    B. 土壤→草→斑马</p><p>C. 狮子→斑马→草    D. 斑马→狮子→细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其表示方法:生产者→消费者。在图中食物链是草→斑马→狮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下面关于水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xa0;&#xa0;&#xa0; )</p><p>A. 水稻种子萌发时必须要借助肥沃的土壤</p><p>B. 水稻植株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镁、钾</p><p>C. 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p><p>D. 水稻能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水稻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不需要借助肥沃的土壤,A错误;水稻植株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B错误;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C错误;水稻能进行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开发区生态系统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5689d536/SYS201904220924117816562156_ST/SYS201904220924117816562156_ST.001.png" width="181"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一条食物链是:乙→丙→丁</p><p>B. 能量最多的是乙,毒素最多的是丁</p><p>C. 丁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光能</p><p>D. 若丁灭绝了,丙的数量会长期持续增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甲是分解作用、乙就是生产者,丙、丁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①是光合作用,②是呼吸作用。</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图中一条食物链是:乙→丙→丁,A正确; </p><p>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所含的能量越少,所包括的动物数量越少,因此能量最多的是乙生产者;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因此毒素最多的是丁,B正确; </p><p>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因此丁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光能,C正确; </p><p>若丁灭绝了,丙的数量会失去天敌的控制先增加,后因食物不足而减少,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简图,请你直接用图中代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5689d536/SYS201904220924119798609261_ST/SYS201904220924119798609261_ST.001.png" width="161" height="2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______ 。 </p><p>(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失最少的食物链是 __________________ 。 </p><p>(3)若次此生态系统被含汞、铅等有毒物质的废旧电池污染,则在 ___________&#xa0;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p><p>(4)对促进此生态系统的水循环有着重要作用的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甲(2)甲→丁(3)戊(4)甲</p><p>【解析】</p><p>(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r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br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传递的效率是10%-20%;<br />(4)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p><p>(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br />(2)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例如:第一营养级:草,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千焦,则第三营养级最多能获得多少千焦?(40千焦);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由此可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流入猫头鹰体内能量最少的那条食物链是最长的那条食物链,即:甲→丁。<br />(3)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戊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它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br />(4)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庞大的根系不但可以从土壤深处吸收大量的水分,还可以固定土壤,利用根系的这种特点可以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为几种微小生物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5689d536/SYS201904220924121949979290_ST/SYS201904220924121949979290_ST.001.png" width="570"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以上几种生物的营养方式大多数都属于_____。在生态系统中充当的角色是_____。</p><p>(2)图A是_____的形态结构图,与其他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离不开_____。</p></div></div>
<div><p>【答案】(1)异养 &#xa0;&#xa0;分解者(2)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xa0;D酵母菌</p><p>【解析】</p><p>图示中A代表细菌;B代表曲霉;C代表蘑菇,D代表酵母菌;E代表青霉,解答即可。</p><p>(1)A代表细菌,B代表曲霉,C代表蘑菇,D代表酵母菌,E代表青霉,它们的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在生态系统中充当的角色是分解者。<br />(2)图A是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离不开D酵母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5689d536/SYS201904220924124022126396_ST/SYS201904220924124022126396_ST.001.png" width="492"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食物链起始的生物是____________。</p><p>(2)图中甲、乙都具有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p><p>(3)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_作用,能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它是在细胞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p><p>(4)绿色植物的气体进出和水分的散失都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  (1)乙  (2)呼吸作用  (3)光合  叶绿体  (4)气孔</p><p>【解析】</p><p>答案应为:(1)乙(2)呼吸作用(3)叶绿体(4)气孔</p><p>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及各成分的生理活动.解答此题的关键有四点,一是要知道食物链的正确写法以及食物链各成分间的数量关系;二是要明确呼吸作用组成;三是光合作用;四是蒸腾作用.</p><p>解答:解:(1)食物链表述了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于生产者,止于消费者.所以图中食物链起始的生物是乙.</p><p>(2)甲是动物,乙是植物,它们都具有的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植物特有的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p><p>(3)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中①②表示呼吸作用,③表示光合作用,④分解作用.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p><p>(4)根吸收的水分只有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p><p>故答案为:(1)乙</p><p>(2)呼吸作用 </p><p>(3)叶绿体</p><p>(4)气孔</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八级第二学期备考: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