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38:33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对其中某一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p><p>A. 草→兔→狐    B. 光→草→兔</p><p>C. 兔→狐→细菌    D. 兔→草→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草、兔、狐正确表示了三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A正确;</p><p>光是非生物成分,食物链中不包括非生物成分,B错误;</p><p>食物链中的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兔为消费者;细菌为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fff6d7eb/SYS201904151035446263880645_ST/SYS201904151035446263880645_ST.001.png" width="180"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p><p>B. 丙表示肉食性动物或杂食性动物</p><p>C. 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p><p>D. 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图1可表示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所以甲为生产者;乙以甲为食,是消费者,A正确;<br />丙能分解甲、乙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入生态循环,丙是分解者,B错误;<br />甲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C正确;<br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如图可构成最大的生态系统,故图中可表示生物圈,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  )</p><p>A.草→食虫鸟→兔→鹰 B.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p><p>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草→食草昆虫→鼠→青蛙</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兔是食草动物,吃草不吃食虫鸟;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鼠是食草动物,吃草不吃食虫鸟.所以,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c3049bb9/SYS201904270921223033412878_ST/SYS201904270921223033412878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p><p>B. 若丙由于人为因素物种消失,而且甲这种生物只以它为食,那么甲这种生物也会随之灭绝,因此我们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p><p>C. 若该图表示的是这四种生物类群所含的能量多少,那么它们的食物关系是:丙→甲→乙→丁</p><p>D. 若该图表示的是这四种生物类群所富集的某种物质的多少,那么它们的食物关系是:丁→乙→甲→丙</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构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由于甲的被捕食增多,则会引起甲减少、丁食物充足,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增多,故A错误;若丙由于人为因素物种消失,而且甲这种生物只以它为食,那么甲这种生物也会随之灭绝,因此我们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们的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故B正确;根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营养级越低所含能量越多.若该图表示的是这四种生物类群所含的能量多少,那么它们的食物关系是:丙→甲→乙→丁,故C正确;根据生物富集的特点,有毒物质随营养级的升高,会积累越多,若该图表示的是这四种生物类群所富集的某种物质的多少,那么它们的食物关系是:丁→乙→甲→丙,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p><p>B. 食物网是指不同种类的多条食物链平行连接起来形成的简单结构</p><p>C.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它与能量流动无关</p><p>D. 食物链和食物网破坏不会影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成熟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稳定的食物链:甲→乙→丙→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A. 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p><p>B. 该食物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次级消费者,丁属于第四营养级</p><p>C. 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丁灭绝,丙的数量是先增加再减少</p><p>D. 若该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则丁体内的农药浓度最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能量沿食物链是传递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p><p>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所以此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A正确;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因此在食物链甲→乙→丙→丁中,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丁属于第四营养级,B错误;丁以丙为食,若丁灭绝,丙会因失去天敌数量先增加,后因食物缺乏数量再减少,C正确;污染物是沿着食物链积累的,在食物链甲→乙→丙→丁中,丁位于最高营养级,因此该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丁体内的农药浓度最高,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p><p>B. 草是所有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p><p>C. 具有一定限度的自我调节能力</p><p>D. 受到DDT污染后,草中的DDT含量最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A正确;</p><p>草是所有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B正确;</p><p>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限度的自我调节能力,C正确;</p><p>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受到DDT污染后,草中的DDT含量最少,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c3049bb9/SYS201904270921225745381498_ST/SYS201904270921225745381498_ST.001.png" width="180"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生物成分还应该有_________。</p><p>(2)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p><p>(3)在此农田生态系统,鸟与昆虫之间是_________关系。</p><p>(4)若由于农田周边的树木被砍伐,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而造成农作物减产。这说明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div>
<div><p>【答案】分解者蛇、鸟、蛙捕食和竞争自动调节</p><p>【解析】</p><p>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的链条,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生物成分还应该有分解者。</p><p>(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叫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叫营养级。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植物→昆虫→蛙→蛇;植物→昆虫→鸟→蛇;植物→鸟→蛇;植物→鼠→蛇。综上分析,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蛇、鸟、蛙。</p><p>(3)生态系统中,鸟捕食昆虫,获取所需要的能量,鸟和昆虫还都以农作物为食,所以昆虫与鸟的关系为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p><p>(4)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若由于农田周边的树木被砍伐,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而造成农作物减产。这说明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不同生物体内农药的积累量,发现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鹊和田鼠。为尝试解释上述现象,某同学绘制了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下图。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c3049bb9/SYS201904270921227377252937_ST/SYS201904270921227377252937_ST.001.png" width="247"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_____部分。</p><p>(2)图中较长的一条食物链是:玉米→蝗虫→_____→雀鹰。</p><p>(3)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鹊和田鼠,原因是_____。</p><p>(4)这些农药还可以随着雨水进入水体,再进入鱼虾体内,通过_____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p><p>(5)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理由是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非生物    喜鹊    农药中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这样就积累在生物体内;雀鹰的营养级别比喜鹊和田鼠高,雀鹰一生会吃掉许多喜鹊和田鼠,这些喜鹊和田鼠体内的有毒物质都积累在雀鹰体内,结果导致雀鹰体内有毒物质积累量比喜鹊和田鼠的多    食物链    生物圈    </p><p>【解析】</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br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br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示为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r />(2)图中食物链包括:玉米→喜鹊→雀鹰,玉米→蝗虫→喜鹊→雀鹰,玉米→田鼠→雀鹰,共三条,较长的一条食物链是:玉米→蝗虫→喜鹊→雀鹰。<br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雀鹰的营养级最高,所以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雀和田鼠。<br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br />(5)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因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生物七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同步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