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36:51

秋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16章单元评价检测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p><p>A.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B.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p><p>C.躯干和尾的左右摆动     D.所有鱼鳍的共同协调配合</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鲫鱼的鳍有尾鳍、臀鳍、背鳍、腹鳍、胸鳍.其中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左右方向的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背鳍有保持竖直方向的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运动的方向.鱼在游泳时,前进的动力来自于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各种鳍是相互协作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活动范围最大的是(  )</p><p>A. 游泳    B. 行走    C. 跳跃    D. 飞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鱼类的运动方式是游泳,活动范围只能在水中,A错误;行走只能在陆地上,B错误;跳跃只能在陆地上,C错误;飞行在空中,动范围最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折后骨会很快愈合,在骨愈合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下图中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df7bed86/SYS201904220926418678476753_ST/SYS201904220926418678476753_ST.001.png" width="113"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一骨松质内的红骨髓</p><p>B. ②——骨密质内的成骨细胞</p><p>C. ③一骨髓腔内的红骨髓</p><p>D. ④一骨膜内的成骨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 骨松质内的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与骨的愈合无关,A不符合题意;骨密质内不含成骨细胞,成骨细胞位于骨膜内,B不符合题意;骨髓腔内的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与骨的愈合无关,C不符合题意;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和骨的长粗具有作用,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节的什么结构既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摩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p><p>A. 滑液    B. 关节腔    C. 韧带    D. 关节软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B、关节软骨,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荡;C、关节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更加牢固;D、关节囊,包绕着整个的关节,将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连接起来;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p>①骨骼肌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p><p>②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p><p>③骨骼肌收缩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p><p>④骨骼肌的两端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p><p>A. ①②③④    B. ③④</p><p>C. ②③④    D. 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p><p>①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说法正确。<br />②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说法正确。<br />③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说法正确。<br />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可见,“骨骼肌的两端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的说法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p><p>A.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p><p>B. 关节能够活动</p><p>C.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p><p>D. 运动都是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一般要跨域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p><p>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A正确;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能够活动,B正确;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C正确;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上臂处于如图所示时,相关肌肉的状态分别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7188b82e/SYS201806202243202028281613_ST/SYS201806202243202028281613_ST.001.png" width="111" height="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收缩、②收缩    B.①舒张、②舒张    </p><p>C.①收缩、②舒张    D.①舒张、②收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p><p>解: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p><p>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上臂处于如图所示时,属于屈肘动作,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或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没有骨骼是蚯蚓不能快速运动的重要原因</p><p>B. 鸟的胸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发达的胸骨上</p><p>C.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p><p>D. 大象营群体生活,具有一系列社会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因此,不能快速运动,A正确;鸟发达的胸肌一端都附着在胸骨上,另一端附着在翼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不正确;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复杂,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C正确;大象营群居生活,群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具有社会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p><p>A、孔雀开屏 B、老马识途 C、蜜蜂采蜜 D、小鸡长大</p></div></div>
<div><p>【答案】 D</p><p>【解析】</p><p>试题A、孔雀开屏属于生殖行为,A正确;</p><p>B、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B正确;</p><p>C、蜜蜂采蜜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p><p>D、小鸡长大不属于动物的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货属于</p><p>A. 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p><p>C. 社会行为    D. 取食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小狗拉车并不是生来就会,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属于学习行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  )</p><p>A. 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p><p>B. 惊弓之鸟、尺蠖拟态、鹦鹉学舌</p><p>C. 蜜蜂采蜜、小猫吃奶、小鸡啄食</p><p>D. 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br />(2)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都属于先天性行为,A错误;惊弓之鸟、鹦鹉学舌属于后天学习行为,尺蠖拟态是先天性行为,B错误;蜜蜂采蜜、小猫吃奶、小鸡啄食,都属于先天性行为,C错误;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都属于后天学习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蜘蛛结网”这种动物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p><p>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蜘蛛能够结出复杂的蛛网,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①属于先天性行为。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秃鹰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将动物的大骨骼抓到空中,扔在岩石上摔碎,便于吞食,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与此类似行为是(  )</p><p>A. 羊羔跪乳    B. 孔雀开屏    C. 雄鸡报晓    D. 山雀偷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小秃鹰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将动物的大骨骼抓到空中,扔在岩石上摔碎,便于吞食,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后天性学习行为。</p><p>羊羔跪乳、孔雀开屏、雄鸡报晓,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A、B、C错误;山雀偷奶是动物出生以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学习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语花香、飞禽走兽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源泉。“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这句歌词中描述的动物行为是 (  )</p><p>A. 节律行为    B. 防御行为</p><p>C. 攻击行为    D. 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p><p>节律行为有昼夜节律、季节节律等,“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这句歌词中描述的是大雁随着季节迁移的行为,属于季节节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许多动物具有一系列社会行为.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p><p>A. 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B. 丛林中摘果子的狒狒群</p><p>C. 水中嬉戏的鸭群    D. 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行为,解答时可以从社会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分析解答.</p><p>解: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p><p>丛林中摘果子的狒狒群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花盆下的一群鼠妇、水中嬉戏的鸭群、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也没有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行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p><p>A. 蚂蚁和蜜蜂不具有社会行为</p><p>B. 鹦鹉学舌属于后天性行为</p><p>C.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p><p>D. 猫捉老鼠的行为能遗传给后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A、蚂蚁和蜜蜂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具有社会行为,A错误。</p><p>B、鹦鹉学舌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后天性行为,B正确。</p><p>C、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C正确。</p><p>D、猫捉老鼠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能遗传给后代,D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蜂巢中,蜜蜂的数量可达几千只,蜂后负责产卵,雄蜂交配,工蜂采蜜。这些行为从发生看是先天性行为,从功能看是社群(社会)行为,判断这两种行为的依据分别是(  )</p><p>A. 与生俱有,数量多    B. 与生俱有,分工合作</p><p>C. 学习获得,数量多    D. 学习获得,分工合作</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蜂群为蜂王、雄蜂、工蜂三种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因此,判断蜜蜂这两种行为的依据分别是与生俱有,分工合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蜜蜂告诉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的“语言”是(  )</p><p>A.触觉    B.声音    C.舞蹈    D.激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p><p>蜜蜂在发现蜜源以后,就会用特别的“舞蹈”方式(如“8”字形摆尾舞),向同伴通报蜜源的距离远近和方向.因此蜜蜂告诉和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的“语言”是舞蹈动作.</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研究动物的行为下列可采用的方式有( )</p><p>①实验室中 ②在家养的状态下 ③野外的自然状态下 ④笼子里</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的。选项①②④均可采用实验法研究动物的行为,而③野外的自然状态下不能采用实验法的方式研究动物的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d39668a/SYS201712310116091617825122_ST/SYS201712310116091617825122_ST.001.png" width="366"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填出图中各部分名称。</p><p>①___,②___,③___,⑥___,⑦___。&#xa0;</p><p>(2)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___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___活动的。&#xa0;</p><p>(3)关节对运动的意义:在运动中起到___的作用。&#xa0;</p><p>(4)伸肘时(图甲),肱二头肌___,肱三头肌___;屈肘时(图乙),肱三头肌___,肱二头肌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肌腱  肌腹  肱二头肌  关节头  关节窝  推开  配合  支点  舒张  收缩  舒张  收缩</p><p>【解析】图中①肌腱、②肌腹、③肱二头肌、④肱骨、⑤关节、⑥关节头、⑦关节窝、⑧关节囊、⑨关节腔、⑩关节软骨、11肱三头肌。</p><p>(1)图中①肌腱、②肌腹、③肱二头肌、⑥关节头、⑦关节窝。<br />(2)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收缩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br />(3)在运动中,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br />(4)伸肘时11肱三头肌收缩,③肱二头肌舒张、屈肘时③肱二头肌收缩,11肱三头肌舒张。</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试分析回答:</p><p>(1)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p><p>(2)幼猩猩生下来就会吸奶,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它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物质所决定的,是动物学习行为的基础。请再列举两个动物的先天性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一些刚孵化出来的小鸭会学着认识并跟随它所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并认定那是它们的母亲,这就是印随行为。印随行为一般在刚刚孵化后立即发生。实验人员选择了6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p><p>①实验人员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结果甲组小鸭都跟随气球走,这种行为属于 (____)</p><p>A.先天性行为B.偶然行为C.取食行为D.后天学习行为</p><p>②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____)</p><p>A.实验模型B.作为对照组C.作为实验组D.一个变量</p><p>③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____)</p><p>A.变成猫</p><p>B.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p><p>C.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p><p>D.认为气球是它们的母亲</p></div></div>
<div><p>【答案】后天学习行为遗传孔雀开屏、飞蛾扑火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ABC</p><p>【解析】</p><p>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p><p>(1)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因此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这种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br />(2)由分析可知: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例如:孔雀开屏、飞蛾扑火、蜜蜂采蜜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r />(3)学习行为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br />(4)①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跟随气球走,为先天性行为。<br />②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为实验组,而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和甲组形成对照作用,为对照组,变量为是否和母亲在一起。<br />③如果将甲组的小鸭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的录音,小鸭就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中,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等。请注意观察图示,这些动物在做什么?各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将相应序号填在横线上。</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df7bed86/SYS201904220926437365969471_ST/SYS201904220926437365969471_ST.001.png" width="332" height="2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属于取食行为的有______________。</p><p>(2)属于繁殖行为的有______________。</p><p>(3)属于防御行为的有______________。</p><p>(4)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行为。</p><p>(5)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先天性行为是动物____________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p><p>(6)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p></div></div>
<div><p>【答案】④⑦⑧①⑤⑥②③先天性后天学习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生来遗传物质⑨</p><p>【解析】</p><p>(1)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br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④狗熊捕鱼、⑦猫头鹰捕鼠、⑧虎捕鼠野猪,都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属于取食行为的有④⑦⑧。<br />(2)①小鸟喂鱼、⑤雄鸟孵蛋、⑥小鸟筑巢,都是与繁殖后代有关,因此属于繁殖行为的有①⑤⑥。<br />(3)②乌贼释放墨汁、③尺蠖拟态,都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因此属于防御行为的有②③。<br />(4)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为两大类,即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br />(5)如图所示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br />(6)如图所示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有⑨。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p><p>(2)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p><p>(3)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El去吞,不过,大野蜂螫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p><p>(4)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p><p>(5)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了。</p><p>(6)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p><p>根据以上现象回答问题:</p><p>实验l、2、3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____行为。</p><p>实验4说明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_行为</p><p>实验5说明了蟾蜍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仍较____.</p><p>实验6证明了蟾蜍在实验3、4、5中确实建立起新的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先天性行为  学习  低  学习行为</p><p>【解析】试题分析:(1)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是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p><p>(2)实验④中,没有吃饱的蟾蜍对于大野蜂不予理睬,是因为以前被大野蜂蛰过舌头,这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p>(3)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等动物的能力低。</p><p>(4)实验⑥证明了蟾蜍在实验③④⑤中确实建立起了学习行为。</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北师大版八级生物上册:第15、16章单元评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