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具有许多特征,下列哪一项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 )</p><p>A. 需要营养和自由运动</p><p>B. 由细胞组成和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p><p>C. 生长和繁殖</p><p>D. 能进行呼吸和自由运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p><p>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但植物不能自由运动,A不符合题意;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不符合题意;能够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的都具有的特征,C符合题意;生物能够进行呼吸,但植物不能自由运动,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297033575404_ST/SYS201904230922297033575404_ST.001.png" width="126" height="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p><p>B. 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p><p>C. 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p><p>D. 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水。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p><p>据图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A错误;为了减少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该随机挑选10个鼠妇,不要特意选择,这样才是最真实的值,放一只鼠妇存在偶然性,B错误;据图可见: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C正确;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减少误差,因此要多做几次实验计算平均值,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某种有害物质相的含量,假如它们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则该食物链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299145945433_ST/SYS201904230922299145945433_ST.001.png" width="178"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会增加,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p><p>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假设图中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该食物链为:甲→乙→丁→丙,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要经过各种生理过程,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哪一生理过程的结果?( )</p><p>A. 分裂 B. 分化 C. 生长 D. 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根据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解答。</p><p>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外出游玩时采集到一些苔藓植物,你认为他应该是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采集到的( )</p><p>A. 清澈的溪流中 B. 树林或山野的潮湿环境中</p><p>C. 向阳干燥的田野中 D. 阴暗无光的山洞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苔藓植物是靠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据此答题。</p><p>苔藓植物的受精必须借助于水,由于卵的成熟,促使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的破裂,精子游到颈卵器附近,通过破裂的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而与卵结合,其受精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花生油和面粉分别来自下列种子的哪﹣﹣部分?( )</p><p>A. 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 B. 花生的胚乳、小麦的胚乳</p><p>C. 花生的子叶、小麦的胚乳 D. 花生的子叶、小麦的子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花生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小麦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p><p>花生油由花生种子加工而成,面粉由小麦种子加工而成。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子叶两片,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小麦都属于单子叶植物,子叶一片,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所以花生油来自花生的子叶,面粉来自小麦的胚乳,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大豆的果实,下列关于大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07182381111_ST/SYS201904230922307182381111_ST.001.png" width="185"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属于被子植物</p><p>B. 种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p><p>C. 果皮是由子房发育来的</p><p>D. 果实的形成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p><p>据图可见:大豆种子由果皮包被,所以大豆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B正确;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C错误;果实的形成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使用酒精和稀碘液的作用分别是( )</p><p>A. 染色、染色 B. 脱色、染色 C. 脱色、漂洗 D. 漂洗、染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碘遇到淀粉变蓝色,检验是否产生淀粉用碘液。因此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使用酒精和稀碘液的作用分别是脱色和染色,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男女生殖系统中最主要性器官分别是阴茎和阴道</p><p>B.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成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是受精卵</p><p>C. 胎儿在子宫内血液与母体是相通的</p><p>D. 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会有遗精,女孩会有月经,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男女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分别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吸收营养物质进行胚胎发育,分析作答。</p><p>男女生殖系统中最主要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A错误;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是胚泡,B错误;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但是胎儿与母体的血液并不是直接相通的,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循环系统。胎儿的血液经脐动脉及其分支流入胎盘绒毛膜的毛细血管时,由于胎盘屏障的隔离作用,使母体与胎儿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不能通过胎盘屏障相互混合,C错误;进入青春期以后,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出现遗精等生理现象,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13698121017_ST/SYS201904230922313698121017_ST.001.png" width="159"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有机物是蛋白质</p><p>B. 该有机物被消化的场所是口腔和小肠</p><p>C. 参与消化该有机物的消化液是胆汁中含有的酶</p><p>D. 该有机物被消化的最终产物是麦芽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p><p>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该有机物从口腔开始被消化,说明是淀粉。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在小肠内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中,甲、乙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丙为肺容积在某一时间内的变化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15299569530_ST/SYS201904230922315299569530_ST.001.png" width="414"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图演示吸气,肺容积为a到b</p><p>B. 乙图演示呼气,肺容积为b到c</p><p>C. 甲图演示呼气,肺容积为b到c</p><p>D. 乙图演示吸气,肺谷积为b到c</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分析上图中甲图为呼气,膈肌收缩,膈顶上升,肺回缩;乙图为吸气,膈肌舒张,膈顶下降,肺容积扩大;丙图ab段表示吸气过程,肺的容积逐渐变大,bc段表示呼气过程,肺容积逐渐变小,据此解答。</p><p>A甲图表示呼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上升,肺回缩,肺的容积逐渐变小,如丙图中的b到c的过程,A错误;乙图表示的吸气过程,膈肌舒张,膈顶下降,肺容积扩大,如丙图中的a到b的过程,BD错误;A甲图表示呼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上升,肺回缩,肺的容积逐渐变小,如丙图中的b到c的过程,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哺乳动物心脏内部结构及与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17131763893_ST/SYS201904230922317131763893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是主动脉血管,其内流的是动脉血</p><p>B. ⑤中的血液流向④</p><p>C. ③是右心室,其内容纳的是鲜红的动脉血</p><p>D. ②中流的是静脉血,从该血管送出的血流向肺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观图可知:①是主动脉,②是肺动脉,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⑤是右心房,据此解答。</p><p>①是主动脉血管,其内流的是动脉血,A正确;血液通过⑤右心房流向④右心室再流向肺动脉,其内流的是静脉血,B正确;③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其内流动的是鲜红的动脉血,C错误;②肺动脉留动的是静脉血,从该血管送出的血流向肺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人的下列液体中不含有葡萄糖的是( )</p><p>A. 血浆 B. 原尿 C. 尿液 D. 无法判断</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健康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如下表:(克/100毫升)</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18402136742_DA/SYS201904230922318402136742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分析原尿、血浆和尿液的成分可知,原尿、血浆中都含有葡萄糖,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所以ABD不正确;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没有葡萄糖,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同学在学习了《人体对外界世界的感知》一节后各自的观点,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p><p>A. 甲同学认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p><p>B. 乙同学认为巩膜无色、透明,能支持、保护眼球</p><p>C. 丙同学认为,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过短,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p><p>D. 丁同学认为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形成物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内膜(视网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外膜(角膜和巩膜)三部分。</p><p>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A错误;巩膜白色、透明,能支持、保护眼球,B错误;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C错误;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能形成物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组成</p><p>B. 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馒头迅速松手,这个过程没有神经系统的参与</p><p>C. 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佝偻病</p><p>D. 男同学到青春期喉结突出属于激素调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2)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激素调节;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p><p>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A错误;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馒头迅速松手,这是有脊髓里的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佝偻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影响人体对钙、磷的吸收而引起的,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C错误;进入青春期,由于性激素的分泌,男孩出现了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如男生喉结突出、出现遗精,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涡虫身体属于左右对称</p><p>B. 蛔虫体表的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p><p>C. 蝗虫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p><p>D. 家鸽的气囊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能进行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2)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3)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4)鸟类的体内有许多气囊可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p><p>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属于左右对称,A正确;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体表的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B正确;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外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C正确;家鸽的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但不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失去雏鸟的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与体内的遗传物质有关</p><p>B. 属于学习行为</p><p>C. 属于先天性行为,有利于生存</p><p>D. 这种行为能遗传给后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失去雏鸟的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能遗传给后代,可见B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p><p>B. 将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这属于接种过程</p><p>C. 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为了方便涂抹要把培养皿的盖完全打开</p><p>D. 实验中留一个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是为了做对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设计,包括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因为经高温灭菌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A正确;空气中有微生物,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此过程中空气中的微生物落入培养皿中,故相当于接种,B正确;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打开另一套培养皿的皿盖,为了防止其它杂菌落入,只要方便涂抹即可,不能把培养皿的盖完全打开,C错误;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实验中留一个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是为了做对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27541275085_ST/SYS201904230922327541275085_ST.001.png" width="442"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制泡菜时用到的是A生物</p><p>B. 从B生物中提取的物质可以杀死某些D生物</p><p>C. 有细胞核的是A和D生物</p><p>D. 进行分裂生殖的生物是A和D,进行孢子繁殖的是B和C</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A是酵母菌,B是青霉,C是蘑菇,D是细菌。</p><p>制泡菜时用到的是D乳酸菌生物,A错误;从B青霉生物中提取的青霉素,可以杀死某些D细菌生物,B正确;有细胞核的生物是ABC,D没有真正的细胞核,C错误;分裂生殖的生物是D细菌,A进行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进行孢子繁殖的是B和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B. 将生物进行分类只需要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上的相似程度</p><p>C. 同属中的共同特征比同科中共同特征少</p><p>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30083820780_DA/SYS201904230922330083820780_DA.001.png" width="430"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A错误;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是主要的分类依据,B错误;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同属中的共同特征比同科中的共同特征多,C错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78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1997年第一只克隆动物“多莉”问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试管婴儿”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属于有性生殖</p><p>B. 克隆动物“多莉”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p><p>C. 试管婴儿”后期的胚胎发育是在母体的子宫中</p><p>D. 克隆动物“多莉”和提供细胞核的羊十分相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据此答题。</p><p>“试管婴儿”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其原理是有性生殖,A正确;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B错误;“试管婴儿”后期的胚胎发育是在母体的子宫中,C正确;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克隆羊,性状上和供核的母羊几乎一模一样,因为其遗传基因来供核母羊,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一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图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34036162249_ST/SYS201904230922334036162249_ST.001.png" width="184"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体细胞内有22对染色体</p><p>B. 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都相同</p><p>C. 该体细胞可形成两种类型的精子</p><p>D. 该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X</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p><p>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因此正常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A错误;人的体细胞内常染色体中每一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都相同,而性染色体不一定相同如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大小结构不同,而女性的性染色体相同是XX,B错误;图中的第23号性染色体中,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性别是男性,该体细胞可形成两种类型的精子,C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细胞的第23对性染色体一大一小、形态不同,因此这是一男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Y,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某生态环境中有不同毛色的同种兔子栖息其中,调查其数量所得的结果如图甲,多年后再调查,所得的结果如图乙。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35467758020_ST/SYS201904230922335467758020_ST.001.png" width="375"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黑色兔</p><p>B. 深灰色兔一定是由浅灰色兔突变而来</p><p>C. 白色是一种有利于生存的保护色</p><p>D. 由甲到乙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保护色;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p><p>从图中的数据可知:甲图中白色兔最少,而乙图中没有白色兔,这说明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白色兔,A错误;兔子体色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白色兔不适应环境逐渐被淘汰;黑兔适应环境,生存下来,C错误;分析图中的数据可知:甲图中浅色兔子更容易生存,而乙图中,黑色兔子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时即具有保护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由甲到乙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2月,我市出现了大面积流感,关于该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属于传染源</p><p>B. 对流感患者注射青霉素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p><p>C. 对健康人注射的流感疫苗属于抗体</p><p>D. 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对教室消毒通风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p><p>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流感病毒不属于传染源,属于病原体,A错误;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注射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感染的疾病,不能治疗病毒引起的疾病,B错误;对健康人注射的流感疫苗属于抗原,C错误;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对教室消毒通风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38741177974_ST/SYS201904230922338741177974_ST.001.png" width="308"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动物属于_____。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_____。</p><p>(2)该系统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该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p><p>(3)图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图中含有无脊椎动物的一条食物链:_____。</p><p>(4)从进化的角度看,该生态系统中,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消费者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捕食和竞争太阳能5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或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鼠</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水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水稻属于生产者,蝗虫、青蛙等动物都属于属于消费者。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2)该系统中猫头鹰捕食蛇,属于捕食关系,猫头鹰和蛇又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该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p><p>(3)图中食物链有:水稻→鼠→猫头鹰,水稻→鼠→蛇→猫头鹰,水稻→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因此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图中含有无脊椎动物的一条食物链: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或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p><p>(4)从进化的角度看,该生态系统中,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鼠,鼠属于哺乳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中,甲为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乙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41493899335_ST/SYS201904230922341493899335_ST.001.png" width="489"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图中,若该过程表示呼吸作用,则②代表的物质是_____,乙图中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_____。</p><p>(2)若甲表示光合作用,则②代表的物质是_____,物质②产生于叶肉细胞的_____(填细胞结构);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p><p>(3)若甲表示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运输②的结构是_____。</p><p>(4)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甲中物质①②进出通道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二氧化碳B氧气叶绿体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41493899335_DA/SYS201904230922341493899335_DA.001.png" width="53"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水蒸气气孔</p><p>【解析】</p><p>(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3)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4)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制造有机物的多少与光合作用的时间长短有关。</p><p>(1)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甲图中,若该过程表示呼吸作用,则②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乙图中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B。</p><p>(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若甲表示光合作用,则②代表的物质是氧气,物质②产生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填细胞结构);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41493899335_DA/SYS201904230922341493899335_DA.002.png" width="47" height="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p><p>(3)若甲表示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运输②的结构是水蒸气。</p><p>(4)从叶片的结构分析,气体进出叶片的窗口是气孔,图甲中物质①②进出通道是气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b、c、d、e表示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43875222107_ST/SYS201904230922343875222107_ST.001.png" width="365"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F代表组织细胞,则物质b是_____,在B中是由_____运输的。</p><p>(2)②过程所表示的生理过程叫作_____。在A内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_____。物质c进入B后是由_____运输。</p><p>(3)若物质d表示尿液,则在E中的要经过_____和_____两个生理过程才能形成。如果_____分泌不足,则d中会出现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氧气红细胞吸收小肠血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胰岛素</p><p>【解析】</p><p>分析图示可知:A表示消化系统,B表示循环系统,C表示呼吸系统,D表示皮肤,E表示泌尿系统;过程①表示肺的通气,②表示汗液的形成与排出;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c是营养物质,d是尿液,①表示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②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据此解答。</p><p>(1)若F代表组织细胞,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判断物质b是氧气,B血液循环系统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p><p>(2)营养物质通过A消化系统的消化后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叫吸收,因此②过程所表示的生理过程叫吸收。在A消化系统内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小肠,物质c进入B血液循环系统后是由血浆运输。</p><p>(3)若E为泌尿系统,则d是尿液,尿的形成经过了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其作用是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液中血糖的浓度维持在0.1%,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的话,血糖的浓度超过0.16%,肾小管就不能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导致尿中出现葡萄糖,俗称“糖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新交规中的“酒驾禁令”已让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经从宜传警示语变成了绝大多数人自发遵守的内心约束。但仍有少数人对此置若罔闻,因酒驾或醉驾造成很严重的人生悲剧。下图中甲是人眼的结构示意图,乙是人脑的组成示意图,丙是反射弧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46107592136_ST/SYS201904230922346107592136_ST.001.png" width="524"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外界光线→_____→6(填图中的数字),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在图中的_____(填图中的数字)。</p><p>(2)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乙图中的_____(填图中数字)。</p><p>(3)司机看到红灯亮时会踩利车,这属于_____反射,是通过丙图中的部分结构完成的,能把神经中枢产生的刺激传给效应器的是_____(填图中数字)。</p><p>(4)某人因酒驾造成腰椎部受伤,致使下肢瘫痪,肢体不能运动,大小便失禁,则是因为脊髓的_____功能丧失。</p><p>(5)喝酒的司机在开车时遇到警察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因体内_____分泌量明显增加的缘故。</p></div></div>
<div><p>【答案】3→2→8III条件④传导肾上腺激素</p><p>【解析】</p><p>甲图中1虹膜,2晶状体,3角膜,4睫状体,5巩膜,6视网膜,7视神经,8玻璃体;乙图中I大脑、II小脑;图丙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p><p>(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3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2晶状体和8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6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I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2)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人醉酒后受到麻痹的是II小脑。</p><p>(3)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司机看到红灯亮时会踩利车,这属于条件反射。是通过丙图中的部分结构完成的,能把神经中枢产生的刺激传给效应器的是④传出神经。</p><p>(4)某人因酒驾造成腰椎部受伤,致使下肢瘫痪,肢体不能运动,大小便失禁,则是因为脊髓的传导功能丧失,排便排尿反射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p><p>(5)喝酒的司机在开车时遇到警察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由于大脑促进了肾上腺激素的分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甲、乙两瓶内装有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丙图),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请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48339385090_ST/SYS201904230922348339385090_ST.001.png" width="499"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乙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为_____。</p><p>(2)未打断瓶颈时肉汤没有变质的是_____瓶,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_____。</p><p>(3)预防食物腐败的根本原理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细菌的有无甲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杀死细菌和真菌,或者抑制它们的繁殖</p><p>【解析】</p><p>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p><p>(1)(2)A瓶煮沸,将肉汤内原有的细菌等微生物杀死了,瓶子的“鹅颈”阻挡了空气中的细菌进入,所以肉汤一直保鲜。将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引起腐败变质。乙瓶的变质是因为肉汤中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引起的。所以,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细菌的有无。</p><p>(3)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则预防食物腐败的根本原理就是杀死细菌和真菌,或者抑制它们的繁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分析资料,回答问题。</p><p>资料一 美国白蛾又称秋幕毛虫,你很难相信,美丽的白蛾竟是由令人讨厌的“毛毛虫”变来的,它是一种农林害虫,曾肆虐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它以园林、经济等各类阔叶植物叶片为食,给当地农林带来极大危害,为防治该屁虫,临沂园林曾租用飞机喷洒农药治理和防御。目前,通过基因技术防治美国白蛾已经取得重大突破。</p><p>资料二 美国某地盛产甘蔗,但是鼠害严重,为控制老鼠,当地引入鼠类的天地(一种肉食类动物),鼠害慢慢得到控制,但随着獴的大量繁殖,撵也大量的捕食鸟类,造成鸟类的锐减,导致甘蔗甲虫迅速增加,甘蔗产量急剧下降。</p><p>(1)在资料一中,美国白蛾的发育属于_____发育,与使用农药防治害虫相比,利用基因技术防治美国的白蛾优势是_____。</p><p>(2)在资料二中,恒温动物有_____与猿的食性相适应的牙齿特点是_____。</p><p>(3)甘蔗甲虫与白蛾都属于节肢动物,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_____。</p><p>(4)上述资料中,当地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都属于_____。</p><p>(5)如果该地区把危害甘蔗的鼠和甲虫全部杀灭,会造成_____多样性的丧失。</p></div></div>
<div><p>【答案】完全变态减少农药使用,无污染鼠、獴、撵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犬齿发达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外来生物入侵生物种类</p><p>【解析】</p><p>(1)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2)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p><p>(1)美国白蛾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与使用农药防治害虫相比,利用基因技术防治美国的白蛾优势是减少农药使用,无污染。</p><p>(2)哺乳动物与鸟类属于恒温动物,在资料二中,恒温动物有 鼠、獴、撵与猿的食性相适应的牙齿特点是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犬齿发达。</p><p>(3)甘蔗甲虫与白蛾都属于节肢动物,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p><p>(4)上述资料中,当地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都属于外来生物入侵。</p><p>(5)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如果该地区把危害甘蔗的鼠和甲虫全部杀灭,会造成生物种类多样性的丧失。</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表是一对黑色雄、雌豚鼠交配产下的后代的遗传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52803654966_ST/SYS201904230922352803654966_ST.001.png" width="391"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该遗传图解可以看出,显性性状的是_____色,子代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是_____。(用B、b表示)。</p><p>(2)如果用子代黑色雄豚鼠与棕色雌豚鼠交配,产下的后代中,是棕色鼠的几率是_____。</p><p>(3)用染料把棕色豚鼠染成黑色,则它们的后代会出现黑色吗?_____。原因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黑色Bb50%不会遗传物质没有改变</p><p>【解析】</p><p>生物的某一性状一般由一对基因控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生物某一性状的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某一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基因时,生物就表现为显性性状。据此解答。</p><p>(1)亲代棕色个体,体内一定有棕色基因,其体内的棕色基因有可能传到子代。而子代全都是黑色,可推知子代个体中,具有棕色基因的个体,其棕色基因决定的性状也没有表现出来,因而棕色是隐性性状,黑色则为显性性状。假如用B、b表示基因的显隐性,子代基因分别由亲代双双各提供一个,因此子代黑鼠的基因一定是Bb。</p><p>(2)决定豚鼠毛色为黑的基因(B)是显性基因,决定豚鼠毛色为棕的基因(b)是隐性基因。则子代棕鼠的基因组成是bb,图中所示子代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均为Bb,遗传图解如图:</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52803654966_DA/SYS201904230922352803654966_DA.001.png" width="383"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从遗传图解看出,子代中棕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是bb,是棕色鼠的几率是50%。</p><p>(3)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变异可分为不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用染料把棕色豚鼠染成黑色,则它们的后代不会出现黑色,原因是遗传物质没有改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p><p>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p><p>(1)从病毒分类看埃博拉病毒属于_____病毒。</p><p>(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埃博拉病毒属于_____,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属于_____。</p><p>(3)如果用研制出的疫苗给健康人注射来防治该传染病的流行,那么,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的疫苗属于_____,免疫类型是_____免疫。</p></div></div>
<div><p>【答案】动物病原体控制传染源抗原特异性</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p><p>(1)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埃博拉病毒使人患病,因此属于动物病毒;该病毒结构简单,仅由 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p><p>(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埃博拉病毒属于病原体,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属于控制传染源。</p><p>(3)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狂犬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注射疫苗的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