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中考模试卷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下列与植物向光生长的现象具有相同特征的是( )</p><p>A. 缩手反射 B. 种子萌发成幼苗</p><p>C. 排出尿液和汘液 D. 母鸡孵卵</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向光生长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缩手反射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正确;种子萌发成幼苗体现生物能够生长,B错误;排出汗液和尿液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错误;母鸡孵卵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各种生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 )</p><p>A. 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p><p>B.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p><p>C. 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p><p>D. 都有细胞膜和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除病毒外,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p><p>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细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以各种生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草履虫叙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p><p>A. 伸缩泡具有排泄作用 B. 食物泡内部储藏有营养物质</p><p>C. 表膜只具有保护和排泄作用 D. 纤毛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及功能如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76014840484_DA/SYS201904230922376014840484_DA.001.png" width="382" height="2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伸缩泡能排出细胞内的废物,有排泄作用,A正确;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在食物泡内消化和吸收,并不能储藏营养物质,B错误;表膜具有保护、排泄和呼吸的作用,C错误;草履虫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没有器官,草履虫借助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生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靠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完成</p><p>B. 被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一定有细胞的分化</p><p>C. 在人的生长过程中,一定有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p><p>D. 在水绵的生长过程中,也有细胞的分裂和分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br />(2)细胞分化: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p><p>多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共同结果,A正确;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而器官是由组织构成的,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所以被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一定有细胞的分化,B正确;人属于多细胞生物,在人的生长过程中,一定有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C正确;水绵为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所以在其生长过程中不可能有细胞分化过程,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不正确的是( )</p><p>A. 当物像不清晰时应微调细准焦螺旋</p><p>B. 在对光时应用低倍目镜、物镜对光</p><p>C. 在镜筒下降时,应该用左眼看目镜</p><p>D. 调节反光镜或遮光器来调节视野亮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使用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观察。</p><p>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物像不够清晰,应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A正确;对光时,应用低倍目镜、物镜正对通光孔,B正确;在镜筒下降过程中,两眼应注视物镜,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而不是看目镜,C错误;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反光镜能调节光线强弱,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两个部分组成</p><p>B. 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p>C.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且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强</p><p>D. 在生产者的体内,某有毒物质生物富集的浓度是最高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br />(2)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p><p>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A正确;一个生态系统在一般情况下能保持相对平衡,是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C正确;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中,生产者的体内,某有毒物质生物富集的浓度是最低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82751903314_ST/SYS201904230922382751903314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是生产者, B、C、D等生物都是消费者</p><p>B. B一定是植食性动物,在消费者中它的能量最多</p><p>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光能开始</p><p>D. 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减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A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A是植物,是生产者,B、C、D是动物,属于消费者;A正确;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B、C、D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B一定是植食性动物,在消费者中它的能量最多,B正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C错误;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澧县某橘农所栽培柑橘在五月份出现大量落果现象,此时应施( )</p><p>A. 含氮的无机盐 B. 含磷的无机盐 C. 含钾的无机盐 D. 含钙的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是植物生活需要最多的无机盐。</p><p>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钾肥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因此柑橘在五月份出现大量落果现象,应施用含磷的无机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春天移栽树苗时,常常要剪掉部分枝叶,其目的是( )</p><p>A. 降低蒸腾作用 B. 降低呼吸作用 C. 降低光合作用 D. 促进水吸收</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故选A。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人体几个系统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p><p>A.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p><p>B.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p>C. 内分泌系统由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组成</p><p>D. 消化系统由消化腺和消化道组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组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p><p>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A正确;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B正确;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组成,C错误;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小明检查时的血液涂片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86334498933_ST/SYS201904230922386334498933_ST.001.png" width="110"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血液由1、2、3组成</p><p>B. 图中2能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p><p>C. 在异型之间输血时,常常发生3凝集成团</p><p>D. 若1过少,医生建议他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1红细胞,2血小板。3白细胞。</p><p>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A错误;图中3是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在异型之间输血时,常常发生1红细胞凝集成团,C错误;1是红细胞,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贫血的病人应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87214743373_ST/SYS201904230922387214743373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肾单位由图中的3、4、5三个部位组成</p><p>B. 3是肾小球,血液流经它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p><p>C. 3和4组成肾小体</p><p>D. 4中液体与流出5的液体的主要区别是4中液体含有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由图可知:1、入球小动脉,2、出去小动脉,3、肾小球,4、肾小囊,5、肾小管,6深静脉,7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8肾动脉。</p><p>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5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3肾小球和4肾小囊组成,A正确;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了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没有发生气体交换,仍然是动脉血,B错误;3肾小球和4肾小囊合称肾小体,C正确;4中的液体是原尿,5内的液体是尿液,尿液中不含葡萄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的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p><p>B.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p><p>C.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p><p>D.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径增大,使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人体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肋骨向下向内移动,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缩小,此时膈顶上升,引起胸腔上下径缩小,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是呼气过程。</p><p>人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径增大,使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A正确,C错误;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肋骨向下向内移动,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缩小,此时膈顶上升,引起胸腔上下径缩小,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呼气过程, B、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眼的结构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389486966144_ST/SYS201904230922389486966144_ST.001.png" width="178"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通过8的调节,使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p><p>B. 1因为是白色,所以俗称“白眼珠”</p><p>C. 7的作用是调节瞳孔的大小</p><p>D. 视觉在5形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图示中各结构的名称:1是巩膜,2是脉络膜,3是视网膜,4是玻璃体,5是视神经,6是睫状体,7是虹膜,8是晶状体,9是角膜。</p><p>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6睫状体调节8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A正确;1是巩膜,白色,有保护作用,俗称“白眼珠”,B正确;7虹膜的作用是调节瞳孔的大小,C正确;视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产生的原因,对应无误的是( )</p><p>A.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p><p>B. 佝偻病﹣﹣儿童缺铁或缺维生素B</p><p>C. 侏儒症﹣﹣﹣﹣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p><p>D. 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对维生素和激素的需要量很小,但作用却很大,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疾病。</p><p>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A正确;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钙造成的,B错误;侏儒症是由于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C错误;夜盲症是由于人体缺维生素A引起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苔藓植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有茎和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p><p>B. 无根、茎、叶的分化</p><p>C. 有根、茎、叶的分化</p><p>D. 有茎和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的分化,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p><p>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有了茎和叶的分化,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有分工与合作,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p><p>A. 两只公鸡格斗 B. 田鼠在洞内堆放粮食</p><p>C. 蜜蜂跳“8”字舞 D. 母鸽哺育幼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两只公鸡格斗属于攻击行为,A错误;田鼠在洞内堆放粮食属于贮食行为,B错误;蜜蜂发现蜜源跳“8”字舞,告诉其它工蜂前去采蜜,体现了蜜蜂个体之间有分工,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C正确;母鸽哺育幼鸽属于繁殖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脊椎动物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能使关节运动灵活</p><p>B. 骨骼肌的结构包括两端的肌腱和中央的肌腹两个部分</p><p>C. 它们的运动,一定是通过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运动系统完成</p><p>D. 脊椎动物的运动,只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p><p>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能使关节运动灵活,A正确;骨骼肌的结构包括两端的肌腱和中央的肌腹两个部分,B正确;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C正确;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p><p>A. 动物都能进行有性生殖,受精方式可分为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p><p>B. 只要是一个完整的鸟卵就能发育成一个雏鸟</p><p>C. 菜青虫的发育方式是不完全变态,家蚕的发育方式是完全变态</p><p>D. 因为生殖和发育不需要水,所以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绝大多数动物进行有性生殖,但受精方式有所不同,可分为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br />(2)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完成后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鸡;<br />(3)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br />(4)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摆脱了对水的限制。</p><p>动物不一定都能进行有性生殖,比如在美洲有一种蛇就是可以孤雌生殖的。无脊椎动物中,原生动物、腔肠动物都是无性生殖的,A错误;只有受精卵才能孵出雏鸟,不是一个完整的鸟卵就一定能孵出雏鸟,B错误;菜青虫和家蚕的发育均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C错误;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已离开水的限制,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双眼皮(由B控制)和单眼皮(由b控制)是一对相对性状。爸爸单眼皮,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儿子。爸爸、妈妈和儿子的基因型分别为( )</p><p>A. bb、BB或Bb、BB B. bb、BB或Bb、Bb C. bb、BB、Bb D. bb、BB、BB</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由题干可知,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受基因B控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受基因b控制。爸爸是单眼皮,基因是bb,儿子是双眼皮,其中一个基因来自爸爸,一定是b,所以儿子的基因是Bb,妈妈是双眼皮,基因组成是BB或Bb。所以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产品或成果与对应的生物技术相符的是( )</p><p>A. 沼气﹣﹣﹣﹣﹣﹣﹣发酵技术 B. “多莉羊”﹣﹣﹣转基因技术</p><p>C. 超级鼠﹣﹣﹣﹣克隆技术 D. 抗虫棉花﹣﹣植物组织培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p><p>沼气利用的是发酵技术,A正确;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B错误;超级鼠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C错误;抗虫棉花属于转基因技术,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对应有误的是</p><p>A.酵母菌—制作面包 B.醋酸菌—制作泡菜</p><p>C.乳酸菌—制作酸奶 D.甲烷菌—生产沼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酵母菌可以用于制作面包、馒头和酿酒,醋酸菌用于制作醋,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甲烷菌制作沼气,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p><p>A. 狗在受伤后不停的用舌添伤口</p><p>B. 白细胞吞噬病菌</p><p>C. 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p><p>D. 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流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组成,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属于特异性免疫。</p><p>唾液中含有溶菌酶,溶菌酶使细菌溶解死亡,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白细胞吞噬病菌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癌症是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癌症是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既癌变)而产生的</p><p>B. 癌症的治疗方法一般有外科疗法、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p><p>C. 癌症因为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以癌症都没有方法治愈</p><p>D. 长期吸烟的人其肺癌患病率会大大增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诱发癌症的因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如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吸烟、不喝酒等。</p><p>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经知道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即细胞的分裂受到致癌因素的影响而失去控制,A正确;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是外科疗法、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B正确;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还是癌细胞,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会改变,C错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原因。第一位就是吸烟,长期吸烟患肺癌的几率增大,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大豆植物部分器官的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405270414576_ST/SYS201904230922405270414576_ST.001.png" width="542"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乙图的结构是由甲图中的_____发育而来。图乙中的b属于_____组织。</p><p>(2)图丙中7的作用是_____。</p><p>(3)图丁中的水,由丙图中的_____运输而来。</p><p>(4)在图丁中,生理活动C能在图丙_____(填图中数字)的细胞中进行。</p></div></div>
<div><p>【答案】B分生控制气孔的开闭5叶脉2、3、7</p><p>【解析】</p><p>观图可知:甲图中A是花芽、B是叶芽;乙图中a是幼叶、b是生长点、c是芽轴、d侧芽;丙图中1是上表皮、2是栅栏组织、3是海绵组织、4是下表皮、5是叶脉、6是气孔、7是保卫细胞;丁图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B表示光合作用。</p><p>(1)乙图是芽的结构图,是由甲图中的B叶芽发育而来。图乙中的b是生长点,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br />(2)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7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br />(3)叶脉有支持和输导的作用,所以图丁中的水,由丙图中的5叶脉运输而来。<br />(4)C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2栅栏组织、3海绵组织和7保卫细胞里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的部分器官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407362461680_ST/SYS201904230922407362461680_ST.001.png" width="539"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我们可通过_____判断它的左右。</p><p>(2)B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它的表面有_____,使其吸收面积大大增加。</p><p>(3)在C中,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实现的。</p><p>(4)D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从它的剖面来看,是由_____几个部分组成。</p><p>(5)E是肝脏,它能分泌胆汁,能乳化脂肪,属于_____消化。</p></div></div>
<div><p>【答案】用手捏心室壁,厚的一侧是左侧,薄的一侧是右侧皱襞和小肠绒毛气体的扩散作用皮质、髓质和肾盂物理性</p><p>【解析】</p><p>图示中:A是心脏,B是小肠,C是肺,D是肾脏,E是肝脏。</p><p>(1)心脏主要有心肌构成,心肌具有自动收缩的特点,能够自动有节律地自动跳动,因此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我们可通过用手捏心室壁,厚的一侧是左侧,薄的一侧是右侧来判断它的左右,因为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p><p>(2)B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p><p>(3)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br />(4)D是肾脏,肾脏由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构成,皮质位于表皮,里面是髓质,皮质和髓质构成肾实质。<br />(5)E是肝脏,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能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属于物理性消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所学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狗的品种很多,这指的是生物的_____多样性。</p><p>(2)在生物分类中,根据生物的“异”把生物分开,根据“同”对生物进行合并。现将下列生物:大肠杆菌、酵母菌、水螅、蝴蝶、甲藻、水杉进行分类,若“异”是生物的营养方式,则将大肠细菌、酵母菌、水螅、蝴蝶合并为一类,则对它们合并的依据是_____。</p><p>(3)我国有很多的珍稀动植物的,其中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是_____。</p><p>(4)现在生物的灭绝速度大大加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p><p>(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遗传异养白鳍豚破坏或改变了野生生物的栖息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p><p>(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狗的品种很多,其本质是基因(遗传)多样性。</p><p>(2)大肠细菌属于细菌、酵母菌水真菌、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蝴蝶属于节肢动物,它们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都是异养。所以若“异”是生物的营养方式,则将大肠细菌、酵母菌、水螅、蝴蝶合并为一类,则对它们合并的依据是异养。</p><p>(3)白鳍豚是我国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br />(4)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破坏或改变了野生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现在生物的灭绝速度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p><p>(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部分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411206703148_ST/SYS201904230922411206703148_ST.001.png" width="632"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乙两昆虫在发育过程中都有蜕皮现象,这里所指的“皮”是_____;</p><p>(2)甲、乙两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危害农作物的主要时期分别是_____;</p><p>(3)写出丙生殖与发育的特点_____;</p><p>(4)丁是鸟类生殖过程。一般鸟类都具有的生殖过程有_____;</p><p>(5)甲、乙、丙、丁生殖的共同点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外骨骼成虫和幼虫期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求偶、交配和产卵有性生殖</p><p>【解析】</p><p>观图可知:甲图为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其中A是成虫、B是受精卵、CD是幼虫;乙图为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其中a是成虫、b是受精卵、c是幼虫、d是蛹;丙图中青蛙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丁图中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p><p>(1)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这里所指的“皮”是外骨骼。<br />(2)在甲图所示昆虫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A成虫,成虫食量大,活动范围广,因此危害大;在乙图所示昆虫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c幼虫,幼虫以植物叶为食危害较大,而成虫以少量植物汁液为食危害较小。<br />(3)丙是青蛙,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蛙的发育的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所以丙生殖与发育的特点是: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br />(4)鸟类的生殖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其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几个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有这些繁殖行为,例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所以一般鸟类都具有的生殖过程有求偶、交配和产卵。<br />(5)甲、乙、丙、丁四种生物都是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条件反射不是生来俱来的。而是动物体生活经验积累的结果。李红同学在学习条件反射的有关知识后,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在鱼缸的1/3处加一块隔板,在隔板下面事先开一个小洞。左边投饵料的小滑轮上悬吊一个饵料夹,鱼缸左侧再悬挂一盏小灯泡,如图所示。②将饥饿一天的金鱼移入鱼缸中,让它熟悉环境一小时。开灯1﹣2次,金鱼对光没有明显反应③随后再开灯,在灯光刺激5一10秒后,由滑轮吊下饵料夹投放饵料,吸引金鱼游过孔洞取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强化训练2次。④在一段时间后,经过灯光和饵料的多次结合,即只给灯光,金鱼也会游过孔洞取食。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413238750253_ST/SYS201904230922413238750253_ST.001.png" width="197"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李红的实验,你认为她提出的问题是_____?</p><p>(2)从实验过程来看,由灯光刺激引起金鱼游过孔洞取食属于_____反射。通过实验说明,该反射是在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p><p>(3)从实验的过程可以看出,使金鱼建立“灯光﹣﹣游过孔洞取食反射”的重要条件是_____。</p><p>(4)要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应该怎样做?_____。</p></div></div>
<div><p>【答案】金鱼会对灯光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吗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使之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重复试验</p><p>【解析】</p><p>(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br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根据材料可知:开始金鱼对光没有明显反应。一段时间后,经过灯光和饵料的多次结合,即使只给灯光刺激,金鱼也会游过孔洞取食。因此根据李红的实验设计,她提出的问题可能是:金鱼会对灯光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吗?<br />(2)从神经调节的角度来看,由灯光刺激引起的金鱼游过孔洞取食属于条件反射。该类型的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br />(3)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使金鱼建立“灯光-游过孔洞取食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使之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br />(4)在实验中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应该重复试验。</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