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33:47

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六中学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p><p>A. 人    B. 蘑菇    C. 青蛙    D. 电脑病毒</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电脑病毒不是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p><p>A. 遗传和变异    B.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C. 生活需要营养    D. 生长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植物被火烧之后,又能重新生长出来,说明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5资阳)小红同学在学习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列举了以下实例。其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p><p>A.生物都能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需要营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生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选D。</p><p>考点定位:生物的基本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试验,在设计对照试验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p><p>A.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B.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变量都不相同</p><p>C.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D.所有的变量都相同</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除自变量外,所有的无关变量都应相同,A错误;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实验变量,其他条件均相同,B正确;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C错误;自变量不同,但无关变量都要相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活在绿草地中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说明(  )</p><p>A.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p><p>C. 生物具有应激性    D. 生物具有遗传特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首先应该明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外部形态有重要关系.</p><p>解答:解: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昆虫的体色往往与它们所处环境中的枯叶、绿叶、树皮、土壤等物体的色彩非常相似.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其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这样不易被敌害所发现,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也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水稻田中常生一种杂草“稗”,它与水稻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那么水稻与稗之间的关系是(&#xa0;&#xa0;)</p><p>A. 合作关系    B. 竞争关系    C. 捕食关系    D. 寄生关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p><p>生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叫生物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有:阳光、空气、水分、一定的生存空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因此,水稻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重要一员,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p><p>解: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消费者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有机物,人在生物圈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br />故选:B</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 </p><p>(2)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p><p>(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和非生物因素,后者包括光、温度、空气 、____________ 等。</p><p>(4)食物链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的。</p><p>(5)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物质能量自动调节生物因素水(土壤等)生产者(植物)数量和比例</p><p>【解析】</p><p>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所占的比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p><p>(1)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因此,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2)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3)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4)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食物链是从生产者(植物)开始的。</p><p>(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508e572c/SYS201904280927293608224093_ST/SYS201904280927293608224093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鼠、兔、蛇、鹰都是动物,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者。</p><p>(2)以上的生物中,总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它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_。</p><p>(3)如果受到DDT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p><p>(4)写出图中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如果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上述生物外,还需要_________和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消费草太阳(阳光)鹰草→鼠→蛇→鹰分解者非生物部分</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因此,图中草属于生产者,鼠、兔、蛇、鹰是动物,为消费者。 </p><p>(2)通过(1)分析可知,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数量也最多。因此,以上的生物中,总量最多的生物是草,它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p><p>(3)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被排出和分解,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DDT作为一种剧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积累,而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鹰的体内DDT的含量最多。</p><p>(4)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参与形成食物链。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本条食物链的最高消费者结束。图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鼠→蛇→鹰,草→鼠→鹰,共三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p><p>(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上述生物外,还需要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六中学度七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