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有一个圈层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这个圈层是</p><p>A. 大气圈的底部</p><p>B. 水圈的大部</p><p>C. 岩石圈的表面</p><p>D. 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 )</p><p>A. 珊瑚虫、萝卜、机器人、鼠妇 B. 长颈鹿、珊瑚、海豚、斑马</p><p>C. 仙人掌、钟乳石、香菇、瓢虫 D. 病毒、丹顶鹤、水杉、蚂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br />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br />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不符合题意;<br />病毒、丹顶鹤、水杉、蚂蚁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p><p>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生物都能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p><p>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生物能进行呼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符合题意;<br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进行呼吸,都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B、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p><p>A.花开花落 B.北雁南飞 C.孔雀开屏 D.潮涨潮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花开花落属于植物的生长现象;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现象;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现象;潮起潮落是自然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是( )</p><p>A.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导致植物死亡</p><p>B.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p><p>C.狼的数量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p><p>D.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植物的光合作用过弱,制造的有机物过少;少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植物不能生长,时间长了导致植物死亡.体现了环境中的光、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符合题意;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胡桃树、小草是生物,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狼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狼、兔子是生物,狼以兔子为食,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是牲畜过多,吃的草过多,导致草大量减少,使牧场退化.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p><p>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p><p>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固沙,这说明( )</p><p>A. 生物能影响环境</p><p>B. 生物能适应环境</p><p>C. 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p><p>D. 生物既能影响环境,也能适应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沙蒿在西北干旱的土壤中生长,表明沙嵩能适应干旱的环境,且能固沙,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p><p>A. 林奈 B. 哈维 C. 达尔文 D. 沃森和克里克</p></div></div>
<div><p>【答案】AD</p><p>【解析】</p><p>此题是关于部分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的选择,思考解答。</p><p>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A不符合题意;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B不符合题意;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C符合题意;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组对照实验条件( )</p><p>A. 阴暗、潮湿 B. 潮湿、干燥</p><p>C. 温暖、寒冷 D. 食物多、食物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根据分析可知:在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在实验盒的一边放湿土,另一边放干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设计对照。此实验中除了水分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如光照、温度等都应当相同。也就是说只有水分是不同的,水分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变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珠穆朗玛峰上生物稀少,生物生存主要受到哪种因素的制约?( )</p><p>A.营养物质 B.温度 C.水 D.阳光 </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而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因此珠穆朗玛峰上温度极低,最低可达-60度左右不适于生物生存,导致珠穆朗玛峰上生物稀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是( )</p><p>A. 哈维 B. 孟德尔 C. 林奈 D. 克里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林奈是瑞典自然学者,创立了双名法,据此解答。</p><p>哈维,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A不符合题意;</p><p>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B不符合题意;<br />林奈,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C符合题意;<br />1951~1953年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合作,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阶段,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做“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p><p>A. 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p><p>B. 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p><p>C. 研究响尾蛇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p><p>D. 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验组</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在“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有无标记,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是牧场的一大片牧草又矮又小,那才急死人呢!后来偶然发现牧场内有一小片牧草长得非常茂盛,原来是微量元素钼的微妙作用,这一过程最初是使用了科学探究的哪一种基本方法?( )</p><p>A. 分析资料 B. 调查</p><p>C. 收集资料 D. 观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牧场的一大片牧草又矮又小,后来偶然发现牧场内有一小片牧草长得非常茂盛,这一过程使用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西瓜“爆炸”事件发生后,西瓜膨大剂进入民众视野。有人将健康状况良好的小白鼠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喂膨大剂以探究其对动物有无影响。这种方法属于</p><p>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测量法 D. 实验法</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该题是用的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实验法,进行对照实验,通过对变量的控制,了解单一变量下的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从而说明问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p><p>A. 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p><p>C.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 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生物现象与其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用线连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508e572c/SYS201904280927363591203572_ST/SYS201904280927363591203572_ST.001.png" width="333"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508e572c/SYS201904280927363591203572_DA/SYS201904280927363591203572_DA.001.png" width="347"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合作、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竞争。</p><p>狮子是以斑马为食,它们二者之间应是捕食关系;田里的水稻与杂草,杂草的长势直接影响水稻的长势,它们二者之间应是竞争关系;猫是以老鼠为食,它们二者之间应是捕食关系;雄梅花鹿为了争夺配偶,发生争斗,应属于竞争关系;蚂蚁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寻找食物,搬家时也各负其责,它们二者之间应是合作关系;海葵与某些蟹存在着共生关系:如有种叫海葵蟹的,他生活在海葵上面.蟹可以为海葵引来食物,海葵可以保护蟹。</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1747年,有位科学家将12名病情严重的坏血病患者分组,其中2人每天给2个橘子和1个柠檬,其他10人不给橘子和柠檬。结果,进食橘子和柠檬的2个人6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天后两人都恢复了健康,另外10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后来,科学家从柠檬汁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取名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p><p>(1)你认为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是哪种研究方法?</p><p>_______________</p><p>(2)你能用一句话表述这位科学家要研究的问题吗?</p><p>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实验法 橘子和柠檬对治疗坏血病是否有效</p><p>【解析】试题分析:(1)该科学家在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2人每天给2个橘子和1个柠檬,其他10人不给橘子和柠檬,变量为:橘子和柠檬;结果,进食橘子和柠檬的2个人6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天后两人都恢复了健康,另外10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这是实验法。</p><p>(2)该科学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橘子和柠檬对治疗坏血病是否有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请利用如下材料,设计一个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模拟试验,并进行分析。</p><p>试验材料:4m2的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各一块,数量相等、活力相近的绿蝗虫3组(每组50只)家鸡3组(每组3只)</p><p>(1)提出问题:什么环境中的蝗虫不易被鸡发现?</p><p>(2)作出假设: </p><p>(3)设计实验方案:①将3组家鸡和3组绿蝗虫分别放到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上。②每隔2min统计蝗虫剩余的 ,共统计10min,并设计表格,将统计结果填到设计好的表格中。</p><p>(4)预期实验结果: </p><p>(5)结果分析:蝗虫的身体呈绿色,这是一种保护色,是 的结果。</p><p>(6)结论:生物能够适应环境。</p><p> </p></div></div>
<div><p>【答案】(2);</p><p>(3)数量;</p><p>(4)绿色纸板上的蝗虫不易被鸡发现,剩余数量最多</p><p>(5)自然选择。</p><p>【解析】</p><p>试题分析:(2)本题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环境中的蝗虫不易被鸡发现?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蝗虫是绿色的,与绿纸板颜色相似,不易被鸡发现。</p><p>所以做出的假设应该是:绿色纸板上的蝗虫不易被鸡发现。</p><p>(3)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可信,因而我们要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得出数据,便于分析。</p><p>(4)预期结果:相同时间内,红、白两块纸板上的蝗虫被鸡吃掉得多,绿色纸板上的蝗虫被鸡吃掉得少。</p><p>(5)结果分析:①蝗虫的绿色体色是一种保护色.②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保护色是蝗虫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蝗虫的草绿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