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32:55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 陆地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A. 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B.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生物影响环境</p><p>C.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p><p>D. 秋风扫落叶是植物适应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的一部分,不能说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错误;</p><p>“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B正确;</p><p>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正确;</p><p>秋天植物叶衰老被秋风吹落是环境中的风对生物的影响,是植物对寒冷冬季的适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范围除了水圈的大部还包括(    )</p><p>A.大气圈、岩石圈的表面   B.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p><p>C.大气圈、岩石圈的下部   D.大气圈的下部、岩石圈的下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p><p>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p><p>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p><p>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p><p>D.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物圈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是黄巢咏菊诗中的名句,诗中影响开花的因素是(&#xa0;&#xa0; )</p><p>A. 光照强度    B. 光照时间    C. 温度高低    D. 氧气和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p><p>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菊花在生长的过程中,影响其生存的因素有多种,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桃树春天开花,菊花秋天开花,这种差别主要是日照的长短造成的。但是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肥料和氧气与水分均不是主要的影响菊花开放的因素。由于菊花属于长日照植物,所以每年的最后开放。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的小麦都是在初冬播种的,如果改为春季播种,则小麦不抽穗结实这主要是由于哪种非生物因素影响所致(&#xa0;&#xa0; )</p><p>A. 温度    B. 光照    C. 肥料    D. 水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春季补种冬小麦,将会只长苗而不开花和结实,其中的原因是春季温度相对冬季高,夏季光照时间长,不利于小麦的开花和结果。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的小麦都是在初冬播种的,若改为春季播种,则不能抽穗结实,这主要是受温度影响。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上海世博园内,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日光将透过亚克力杆照亮“种子殿堂”的内部,并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些有生命力的种子保存在亚克力杆中不萌发,被控制的种子萌发条件是( )</p><p>A. 空气、水    B. 温度、光    C. 空气、光    D温度、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不需要光照(种子不会进行光合作用)。这些有生命力的种子在亚克力杆中具备适宜的温度,但没有充足的空气和水分,所以不能萌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据报道.截至2010年4月8日,中国西南旱情: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农作物受旱死苗达7907万亩。此报道中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p><p>A. 水分    B. 阳光      C.温度    C. 土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干旱导致死苗,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水分是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生态系统,它能维持稳定状态的原因是</p><p>A. 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    B.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C. 生产者总数是最多的    D. 人工控制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xa0; )</p><p>A. 森林里的所有松树    B. 湖泊中的所有生物</p><p>C. 地球上所有的人    D.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海沟底部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地球环境条件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和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p><p>B. 生物既受环境的影响,也能影响环境</p><p>C.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p><p>D.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A正确;“生物既受环境的影响,也能影响环境”,如干旱导致蚯蚓死亡,蚯蚓改良土壤,B正确;“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能看做一个生态系统,C错误;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农场面积约140平方百米,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xa0;&#xa0;&#xa0;&#xa0; )</p><p>A. 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p><p>B.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平方百米</p><p>C.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中物种数量减少</p><p>D. 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个体往往有性别、大小、年龄等特征。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总体特征,这些指标多为统计指标,大体分为三类:种群密度,它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结构和种群增长率等。</p><p>生物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等,在上述生态系统中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故A正确;由题干可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平方百米,故B正确; 由题干可知,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是鹰前来捕食,但不能说明该农场群落中物种数量减少,故C错误;在上述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是植物→鼠→鹰,因此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p><p>A. 太阳    B. 地球    C. 蛋白质    D. 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完成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分析作答。</p><p>由分析可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完成了两个转化,一个转化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另一个转化是能量转化,在这一过程中,绿色植物把太阳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一部分辐射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所贮存的能量几乎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初源泉。现阶段,人们所需要动力的大约90%,是依靠煤、石油、天然气、泥炭和薪柴来取得,而所有上述这些动力资源,都是从古代或现今的植物光合作用中积累下来的,由此可见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xa0;故选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它一步被划分为__、__、__三大类生态系统,我们熟悉的沼泽于__.</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大气陆地海洋陆地</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据此作答。</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这三部分里面都有生物的生存。生物圈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大气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我们熟悉的沼泽于陆地生态系统。因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一步被划分为大气、陆地和海洋三大类生态系统,我们熟悉的沼泽于陆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海带、大黄鱼一般分布在______生态系统中;而兔、田鼠、蝗虫一般分布在______生态系统中;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海洋草地生物圈</p><p>【解析】</p><p>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不同的生态系统结构不同,据此解答。</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因此,海带、大黄鱼一般分布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而兔、田鼠、蝗虫一般分布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广阔的地球表面,地形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别很大。与各种环境条件相适应,不同地方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_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__________与其__________的总和,是一个统一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______________,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的改变,生物也不断________,适应环境。它们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草原    湿地    生物    环境    整体    生物圈    进化    生物圈    </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广阔的地球表面,地形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别很大,就形成了不同的环境,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与各种环境条件相适应,不同地方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海洋、森林、陆地、湿地、城市、农田、淡水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环境,而且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绝灭是一种______现象,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______受到破坏,所以生物灭绝的速度也______了,______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______因素。</p></div></div>
<div><p>【答案】自然栖息地(生存环境)加快栖息地关键</p><p>【解析】</p><p>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p><p>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为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栖息地被破坏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量开采和利用,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因此,生物的绝灭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栖息地(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所以生物灭绝的速度也加快了,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如你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中遥望地球,映入你眼帘的将是一副由蓝色、蓝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美丽图案。蓝色的是_______,绿色是广袤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云彩。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生存的______构成了________,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p></div></div>
<div><p>【答案】海洋环境生物圈</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据此解答。</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绿色是地球上的植物颜色,代表岩石圈,蓝色是海水的颜色,代表水圈,白色是大气在阳光下的白茫茫,代表大气圈。因此,假如你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中遥望地球,映入你眼帘的将是一副由蓝色、蓝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美丽图案。蓝色的是海洋,绿色是广袤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云彩。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生存的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它进一步可划分为___、___、___生态系统,荒漠属于__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  生物圈   陆地  海洋  湿地  陆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夏天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原因是_______,由此可以设想捕捉蚯蚓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但雨过天晴后,我们在马路上又经常会发现被晒死的蚯蚓,原因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洞穴中充入了大量的水分,隔绝了蚯蚓体表与空气的接触,蚯蚓无法呼吸向洞穴内灌水天晴后,部分蚯蚓未能及时回到洞穴中,体表水被晒干,无法呼吸而死亡</p><p>【解析】</p><p>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粘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摩擦。</p><p>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中充满水,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氧气不足,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到地面上来呼吸.可以采用灌水法来捕捉蚯蚓,如在某个蚯蚓大量生长的干沟或干塘内,灌满水,蚯蚓就会纷纷向坡上逃命,提一小桶,沿沟或塘边寻找,爬上坡1条,就捕捉1条,直到全部捕获为止。有条件者可利用废沟废塘养殖蚯蚓,一旦需要收获,随即采用灌水法。因此,夏天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原因是洞穴中充入了大量的水分,隔绝了蚯蚓体表与空气的接触,蚯蚓无法呼吸,由此可以设想捕捉蚯蚓的一种方法是向洞穴内灌水,但雨过天晴后,我们在马路上又经常会发现被晒死的蚯蚓,原因是天晴后,部分蚯蚓未能及时回到洞穴中,体表水被晒干,无法呼吸而死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了植物的生活需要    和肥料中的          。</p></div></div>
<div><p>【答案】水 无机盐</p><p>【解析】</p><p>试题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           、           等。</p></div></div>
<div><p>【答案】阳光、温度、水(或空气)</p><p>【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都会有影响.比如阳光不仅影响植物的生存,还影响植物的分布,同时还影响动物的分布和生长发育,再如地球上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真正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小,过热或过冷的环境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育。</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明养了一盆菊花,每天早上搬到阳台上,晚上又搬到屋里,有时还给这棵菊花浇水、松土,请你说出菊花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p></div></div>
<div><p>【答案】光照温度水分(或空气)</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p><p>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因此,小明养了一盆菊花,每天早上搬到阳台上,晚上又搬到屋里,有时还给这棵菊花浇水、松土,请你说出菊花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光照、温度、水分(或空气)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多种多样,农田中的杂草和庄稼之间是______关系,蜜蜂中的各种蜂之间是______关系。</p></div></div>
<div><p>【答案】竞争合作</p><p>【解析】</p><p>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p><p>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农田中的杂草和庄稼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无机盐等,属于竞争关系。蜜蜂中的各种蜂之间是合作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生物与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8/10/670a2bd3/SYS201904181033371004746959_ST/SYS201904181033371004746959_ST.001.png" width="450"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④&#xa0;&#xa0;&#xa0;&#xa0; B—①&#xa0;&#xa0;&#xa0; C—②&#xa0;&#xa0;&#xa0;&#xa0; D—③</p><p>【解析】</p><p>试题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①老虎吃羚羊,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D.捕食关系;②许多蜜蜂在酿蜜,需要密切配合,属于A.合作关系;③同一片森林中的树木,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阳光等,属于B.竞争关系;④动物与身体上的跳蚤,跳蚤从动物身上获取营养物质,属于C.寄生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8404d460/SYS201904280928481287393902_ST/SYS201904280928481287393902_ST.001.png" width="128"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______.</p><p>(2)如果在该草原上过度放牧,破坏草场植被,会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p>(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草5草→鼠→蛇→鹰自动调节生物圈</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数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向上到最高级消费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应该是生产者。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是指各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数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向上到最高级消费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应该是生产者。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因此,图中生产者是草,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草→鼠→蛇→鹰。</p><p>(2)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使一些草原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草原上牧草受到危害,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可见生态系统的稳定受人为因素影响,也并不是草原上放牧越少就越好,要始终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因此,如果在该草原上过度放牧,破坏草场植被,会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p>(3)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作物秸秆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多种用途.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秸秆中的糖类可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发酵后形成酒精,再加工即可制成燃料酒精,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还可用于培育蘑菇和生产沼气等.如图为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8404d460/SYS201904280928482929412599_ST/SYS201904280928482929412599_ST.001.png" width="254"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p><p>(2)沼气中的细菌可在无氧的条件下,经过__作用将秸秆分解转化沼气.</p><p>(3)输入到鸭子体内的能量提供呼吸作用释放出来,除用于鸭子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还有一部分__形式散失.</p><p>(4)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和蔬菜大棚连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增产的原因最可能是__</p><p>(5)该生态农业比传统的能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能量角度看,它实现了对能量的__,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p></div></div>
<div><p>【答案】水稻、杂草→害虫→鸭子发酵热能蘑菇为蔬菜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多级利用</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应该是生产者。沼气发酵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有效措施,生产沼气的原理是沼气池里的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厌氧微生物甲烷细菌利用,甲烷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或发酵、或无氧呼吸),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可燃性的甲烷气体(沼气),可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还可以利用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形成的高温杀死人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从而达到无害的目的。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迹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无机物回归到环境中,供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p><p>(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图中有两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杂草→害虫→鸭子;水稻、杂草→鸭子。</p><p>(2)沼气发酵又称为厌氧消化、厌氧发酵,是指有机物质(如人畜家禽粪便、秸秆、杂草等)在一定的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各类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可燃性混合气体(沼气)的过程。沼气中的细菌可在无氧的条件下,经过发酵作用将秸秆分解转化沼气。</p><p>(3)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体外.所以,输入到鸭子体内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除用于鸭子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还有一部分热能的形式散失。</p><p>(4)腐生细菌和真菌(如蘑菇等)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是蔬菜光合作用的原料,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因经,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和蔬菜大棚连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增产的原因最可能是蘑菇为蔬菜光合作用提供原料。</p><p>(5)该生态农业从能量角度看,它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比传统的能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p><p>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敏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p><p>(1)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名称。</p><p>(2)请说明判断依据。</p><p>(3)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    因素。其中前者包括      关系,后者包括      。</p><p>(4)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    而生存。</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皂荚树、桑树、蝉、黄蜂、菜花、叫天子(云雀)、草、油蛉、蟋蟀等;</p><p>(2)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且具备了: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生物的基本特征;</p><p>(3)非生物;竞争关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 阳光、空气、水、温度等;</p><p>(4)环境。</p><p>【解析】</p><p>试题分析:(1)文中所描述的皂荚树、桑树、蝉、黄蜂、菜花、叫天子(云雀)、草、油蛉、蟋蟀等都是生物。</p><p>(2)材料中的生物,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且具备了: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生物的基本特征。</p><p>(3)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p><p>(4)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王凯同学设计下面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下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8404d460/SYS201904280928484670284037_ST/SYS201904280928484670284037_ST.001.png" width="167"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_______________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直至死亡。</p><p>(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p><p>(3)本实验设置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p><p>(4)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p><p>(5)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   </p><p>①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_______________。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_______________。</p><p>③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_______________呼吸的。</p></div></div>
<div><p>【答案】乙瓶水分对照作用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标号为甲、乙,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湿润肥沃且洒有农药的土壤。然后在甲、乙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并观察粗糙刚毛慢   体壁</p><p>【解析】</p><p>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近身体前端有几个体节愈合形成一个宽大且光滑的环带;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用手触摸蚯蚓近腹面处,有粗糙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突起,这是刚毛,它能协助蚯蚓运动,据此分析解答。</p><p>(1)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呼吸作用,所以乙瓶中由于缺少水而使蚯蚓无法完成呼吸,最后窒息而死。</p><p>(2)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水分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p><p>(3)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本实验设置甲瓶的作用是对照作用。</p><p>(4)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标号为甲、乙,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湿润肥沃且洒有农药的土壤。然后在甲、乙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并观察。所以据此提出问题:土壤中的农药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吗? 做出假设:土壤中的农药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p><p>(5)①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是刚毛,协助运动的作用。</p><p>②蚯蚓依靠肌肉与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难以固定支撑,蚯蚓无法运动或运动速度缓慢。因此,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慢。</p><p>③蚯蚓无专门的呼吸器官,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湿润的体壁(体表)呼吸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完成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8404d460/SYS201904280928486763183884_ST/SYS201904280928486763183884_ST.001.png" width="105"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水蚤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结构,你看到水蚤跳动的心脏是在下图中的____(填A或B)处。</p><p>(2)水蚤的心率因个体不同差别很大,大约在100-350次/分之间!因此我们选择用来实验的几只水蚤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a0;。</p><p>(3)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浪中计数水蚤的心率。前后顺序__________(能或不能)颠倒,因为_________</p><p>(4)全班同学完成实验后,为了减少误差,我们对全班同学的实验数据应该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A个体大小一致不能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实验结果计算全班同学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解答是可以从水蚤心脏的位置、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方面来切入。</p><p>(1)水蚤的心脏在附肢基部,身体的背部中央稍靠前的位置,可以看到一缩一舒的跳动。因此,水蚤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结构,你看到水蚤跳动的心脏是在下图中的即图中A处。 </p><p>(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实验条件相同的实验,为了保证只有一个变量烟草浸出液的浓度不同,其它实验条件相同。水蚤的心率因个体不同差别很大,大约在100-350次/分之间。因此,我们选择用个体大小一致,活力相同的水蚤。 </p><p>(3)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因此,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计数水蚤的心率。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因为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实验结果。</p><p>(4)全班同学完成实验后,要计算全班同学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目的是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可信度。</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生物七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同步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