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32:11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单元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p><p>A. 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p><p>B.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p><p>C. 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p><p>D.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要保护珍稀物种,A不正确;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做好记录,B不正确;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C正确;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做好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D不正确。<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p><p>A. 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p><p>B. 小伟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小伟把它记录下来</p><p>C. 小梅发现一只毛毛虫,觉得太恶心了,不记录</p><p>D. 小明调查记录中有青蛙,其他同学都没有,小明决定把它删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考查调查,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调查的注意事项进行回答。</p><p>A、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小军的做法损伤了植物,不正确;</p><p>B、小伟在观察时如实记录了观察到的生物,做法正确;</p><p>C、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小梅的做法错误;</p><p>D、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轻易删除观察到的生物,小明做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  )</p><p>A. 燕子育雏    B. 子女与父母不同</p><p>C. 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 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燕子育雏说明生物能够繁殖,A不符合题意;子女与父母不同说明生物都能遗传变异,B不符合题意;种子萌发长成幼苗说明生物能够生长,C不符合题意;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阳春三月,樱花、桃花、梨花等竞相绽放,人们难以区分。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下列未运用的科学方法是</p><p>A. 观察    B. 比较    C. 生物分类    D. 对照实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可采用观察法,明确花的颜色,花瓣、萼片、雄蕊,雌蕊的数目等,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从而进行分类。可见该过程没有用是实验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实验小组要进行“蚂蚁的食性”的调查活动,最好应在(      )进行</p><p>A. 罐子内</p><p>B. 室内</p><p>C. 笼内</p><p>D. 野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实验小组要进行“蚂蚁的食性”的调查活动,最好应在野外(自然环境)进行,不能在认为设定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蚂蚁爱吃哪些食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体现了生物</p><p>A. 需要营养    B. 能进行呼吸</p><p>C. 能生长繁殖    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br />(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p><p>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化梅山龙宫,天然溶洞,壮观而秀美。钟乳石上常长苔藓,需要维护人员定期清洗。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提出了以下观点,你不能同意的是</p><p>A. 洗掉苔藓钟乳石更美观</p><p>B. 离灯光越远,越阴暗的地方苔藓长得越多</p><p>C. 清洗苔藓是为了防止钟乳石被腐蚀</p><p>D. 溶洞开发前钟乳石上可能不长苔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钟乳石生成于溶洞中,当含有碳酸钙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因水分蒸发和二氧化碳的逸出,使水中的碳酸钙淀积下来,并自上而下增长而成,钟乳石上常长苔藓,清洗苔藓是为了防止钟乳石被腐蚀,洗掉苔藓钟乳石更美观,我不同意B观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一月流感的大面积爆发,全国各地的儿童医院都人满为患,患者以发热为主要症状。本次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在一段时期内,中、小学校、托幼园等集体单位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科学家认为乙型流感病毒属于生物的判断依据是</p><p>A. 有细胞结构    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C. 能繁殖    D. 能导致人患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乙型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属于生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p><p>A. 能够生长和发育    B. 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p><p>C. 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D. 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这是梧桐对低温环境的反应,从而减弱蒸腾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解凤眼莲(又叫水葫芦)对我市淡水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市内各县各区进行实地考察,走访相关人员。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下(&#xa0;&#xa0;&#xa0;&#xa0; )</p><p>A. 实验法&#xa0;&#xa0;    B. 推测法    C. 调查法&#xa0;    D. 测量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A错误;</p><p>B、推测法是利用上下文推测词义.或配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常识来判断其义,推测出逻辑的条件和结论,B错误;</p><p>C、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C正确;</p><p>D、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够</p><p>A. 进行呼吸    B. 生长和繁殖    C. 新陈代谢    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野外调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野外调查只需对动物的种类、数量进行观察</p><p>B. 野外调查是研究野生动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p><p>C. 通过野外调查可以了解某一区域的野生动物资源状况</p><p>D. 野外调查为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指定某一计划比较全面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p><p>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但调查不能仅对动物的种类、数量进行观察,A错误;<br />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然后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必须如实记录,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野外调查是研究野生动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野外调查,我们可以了解某一区域的野生动物资源状况;野外调查为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BC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不包含生命现象(   )</p><p>A.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    C.夜来风雨声    D.春风吹又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夜来风雨声诗句中,不包括生物,所以不包含生命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了了解近年来西昌市初中学生近视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p><p>A. 调査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比较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量法等;要了解某地青少年的近视率,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p><p>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为了了解近年来西昌市初中学生近视的情况,应采用调查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p><p>①生物能生长</p><p>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p><p>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③②&#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获取营养物的特点,“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生物的变异特性,故选C。</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_____。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①_____、②收集与问题相关信息、③_____、④设计实验方案、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等重要步骤。</p></div></div>
<div><p>【答案】  实验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p><p>【解析】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方法步骤: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作出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p><p>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是的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该方法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设计并完成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重要步骤。</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学习小组准备对淮安地区不同水域环境中的鱼类生存状况进行探究,他们预测“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类的生存”,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p><p>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制订计划    D. 得出结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作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某学习小组已经根据鱼类的生存状况作出预测: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类的生存,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作出假设。</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调查时首先要明确________和________,制定合理的________。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________,调查过程中要如实________。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________和________,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p></div></div>
<div><p>【答案】  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方案;  抽样调查;  记录;   整理;  分析</p><p>【解析】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判断题</p><p>(1)在进行田野动物调查时,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蝗虫的体色往往是褐色的。(____)</p><p>(2)科学家调查田野动物的目的仅是研究它们有无价值。(______)</p><p>(3)调查田野动物时,尽可能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活。(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错  错  对</p><p>【解析】(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绿色草地中生活的蝗虫的体色与环境一致绿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为一种保护色,若是白色等不是绿色容易被敌害发现而吃掉,故说法错误;(2)在调查田野的动物时,应该调查内容的是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动物的形态结构以及分布特点等,动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要保护动物,故说法错误;(3)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指定某一计划比较全面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调查时要爱护小动物,保护动物,不要伤害它们,尽可能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活,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野外调查植物种类时,为了更详细记录,可以尝一尝野菜的味道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调查时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品尝野菜不仅损伤植物,也有可能有毒,出现中毒事故。因此题干的说法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调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活动中所拍摄的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7/5f16afd3/SYS201904121756159309915032_ST/SYS201904121756159309915032_ST.001.png" width="288"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__________和调查对象。根据照片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小组的同学是在__________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p><p>(2)从营养物质的来源看,蚂蚁和凤眼莲的最大不同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请对上述六种生物进行简单归类:</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7/5f16afd3/SYS201904121756159309915032_ST/SYS201904121756159309915032_ST.002.png" width="263"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调查目的  淡水及陆地  凤眼莲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蚂蚁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  ①④ ②③⑤⑥ ②⑤ ①④⑥ ③</p><p>【解析】试题分析: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p><p>(1)在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同学是在淡水及陆地环境中开展调查的。(2)从营养物质的来源看,蚂蚁和凤眼莲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凤眼莲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蚂蚁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3)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很多,如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动物和植物,图中的①凤眼莲和④荷花是植物,②蚂蚁、③青蛙、⑤蜻蜓、⑥虾都是动物;根据生活习性,可分为水生生物、陆生生物,①凤眼莲、④荷花、⑥虾是水生生物,④蚂蚁、⑤蜻蜓是陆生生物,③青蛙属于两栖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照片。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24/10/2c1f2265/SYS201808241007313916254491_ST/SYS201808241007313916254491_ST.001.png" width="440"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如海洋、淡水水域、陆地等)? 请对调查的具体地点进行简要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_写出你的分类依据: _________列出你的分类结果: 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淡水水域  水分富足,生物种类繁多,温度适宜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根据形态、结构:动物和植物; 根据生活习性:水生生物、陆生生物</p><p>【解析】(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有:莲、虾、蛙等,可知该同学是在淡水水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从拍摄的照片中可知这里的生物种类繁多,并且生长旺盛,可见这里的水分富足,温度适宜。<br />(2)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很多,如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动物和植物;根据生活习性,可分为水生生物、陆生生物。</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单元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