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同步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p><p>A.农田生态系统</p><p>B.湖泊生态系统</p><p>C.草原生态系统</p><p>D.森林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自动调节能力不如热带雨林强,选项A不正确。湖泊属于水域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原因使得湖泊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使之自动调节能力减弱,选项B不正确。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选项C不正确。热带 雨林雨量充沛,终年高温多雨,土壤肥沃,丰富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自动调节能力最强,选项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蝗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关系,但不构成食物链,根本原因是</p><p>A. 无生产者 B. 无分解者 C. 无能量流动动 D. 无物质循环</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蝗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螳螂、蝉和黄雀之间的捕食关系,这三者都是消费者,食物链应该包括生产者,故不能构成食物链。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靑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到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p><p>A. 青虫→燕子 B. 植物→青虫→燕子</p><p>C. 青虫←燕子 D. 植物←青虫←燕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A错误;</p><p>由诗句可知,题中食物链为:植物→青虫→燕子。植物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青虫是初级消费者,燕子是次级消费者,B正确;</p><p>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p><p>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p><p>C、消费者 D、分解者</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描述的是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具体为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但这里面只包含了动物,即消费者,要想使之成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因此 这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生产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e7ce5766/SYS201904151038078553941353_ST/SYS201904151038078553941353_ST.001.png" width="241"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乙表示生产者</p><p>B. 丙处于第二营养级</p><p>C. 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p><p>D. 丙→甲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由图和分析可知,乙的有毒物质最多,属于最高级消费者,A错误;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甲→丙→乙,丙处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甲→丙→乙,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C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传递的效率是10%-20%,是甲→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p><p>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p><p>C. 州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p>D. 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因捕食关系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丁会大量增加,甲会大量减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A正确;“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分解者,B正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动物、植物只是生物部分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食物链: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丁缺少天敌,短时间内会大量增加,而甲因缺少食物会大量减少,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p><p>A. 双向流动,逐级递截 B.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p><p>C. 循环流动,逐级追增 D.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的、逐级递减的,并且是不循环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9/09/03d4fd29/SYS201904290930490094669116_ST/SYS201904290930490094669116_ST.001.png" width="244"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它能进行______制造有机物。</p><p>(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食物链。</p><p>(3)图中消费者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蛇和______。</p><p>(4)图中兔与鼠之间属于______关系。</p><p>A.捕食     B.竞争      C.合作     D.寄生</p></div></div>
<div><p>【答案】草光合作用5鹰B</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哺乳动物的特征是胎生和哺乳等。</p><p>(1)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动物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因此,图中生产者是草,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p>(2)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每条食物链必需从生产者开始,直到没有其他消费者可以吃它为止,从左到右食物链有草→兔→鹰; 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食物链。 </p><p>(3)兔、鼠、狐、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蛇属于爬行动物,鹰属于鸟类。因此,图中消费者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蛇和鹰。 </p><p>(4)图中,兔与鼠之间相互争夺食物草,属于竞争关系。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图一表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p><p>(1)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_____。</p><p>(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p><p>(3)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种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植物→昆虫→蜘蛛→X→蛇→鹰”,X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_____。</p><p>(4)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_____。</p><p>(5)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p><p>(6)若一段时间内鼠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会引起植物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地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d515ecd8/SYS201904171036392529677848_ST/SYS201904171036392529677848_ST.001.png" width="260"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食虫鸟 昆虫、鼠 鹰 自动调节</p><p>【解析】试题(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p><p>(3)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食物链有:植物→昆虫→蜘蛛→青蛙→蛇→鹰,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蛇→鹰,所以X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食虫鸟。</p><p>(4)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鼠、昆虫。</p><p>(5)有毒物质随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图二中的甲有毒物质最多,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最高级别的是鹰。</p><p>(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5分)滇池附近一水池中有绿藻、螺蛳、鲫鱼等生物,螺蛳和鲫鱼均以绿藻为食,鲫鱼还捕食螺蛳,请回答:</p><p>(1)画出这3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2分)</p><p>(2)上述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鲫鱼和螺蛳的关系是_________。</p><p>(3)由于某种原因,水池中绿藻爆发,其他生物陆续死亡,其中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2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9/09/03d4fd29/SYS201904290930492796637736_DA/SYS201904290930492796637736_DA.001.png" width="232"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2)绿藻 捕食和竞争(回答不完整不得分) (3)氧</p><p>【解析】食物网是由食物链构成的,食物链的书写要按照“吃和被吃”的关系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动物排在后面,并在它们之间画上箭头,箭头必须指向后面的动物,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鲫鱼以螺蛳为食,所以是捕食关系,鲫鱼和螺蛳又都以绿藻为食,所以两者又存在着竞争关系,绿藻爆发,会造成水中缺氧,其他生物会死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江清水,一岸葱茏”,污染防治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下图为某水体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CO2,表示二氧化碳),请分析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f10d2626/SYS201904161038043869808626_ST/SYS201904161038043869808626_ST.001.png" width="379"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_________(填代号)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部分,它直接决定了流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少。</p><p>(2)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以_________的形式循环。 </p><p>(3)生态系统的重要要功能是___________和物质循环。</p><p>(4)母亲河长江是一个生态系统,上图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补充___________。</p><p>(5)长江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功能日趋弱化,白鳍豚在长江几乎绝迹。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在长江沿线视察时,作出“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的重要指示,为响应号召,治理长江,请你为政府提一条可操作建议,来保护白鳍豚: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A 二氧化碳 能量流动 环境 关停沿岸化工厂、惩治非法排污、禁止捕猎、投放食物、建立自然保护区(最有效)、建立繁育中心 </p><p>【解析】</p><p>试题图中有一条食物链:A→D→C,其中①光合作用、②③呼吸作用。</p><p>(1)图中的A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部分,它直接决定了流入本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少。</p><p>(2)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p><p>(3)生态系统的重要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4)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母亲河长江是一个生态系统,上图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补充环境。</p><p>(5)长江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功能日趋弱化,白鳍豚在长江几乎绝迹。习总书记在长江沿线视察时,作出“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的重要指示,为响应号召,可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治理长江,保护白鳍豚,如关停沿岸化工厂、惩治非法排污、禁止捕猎、投放食物、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繁育中心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