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2.3 社会行为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白蚁群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雌蚁专职产卵 B. 兵蚁颚大,保卫蚁穴</p><p>C. 工蚁建筑蚁巢,喂养幼蚁 D. 白蚁群体包括蚁后、兵蚁和工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雌蚁的职能是产卵,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A正确;</p><p>兵蚁颚大,主要是保卫蚁穴,B正确;</p><p>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C正确;</p><p>在白蚁的群体中,包括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白蚁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p><p> A .社会行为 B.取食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p><p>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p><p>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p><p>在白蚁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役,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以下动物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p><p>A. 牧羊犬看护山坡觅食的羊</p><p>B. 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p><p>C. “雁阵”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p><p>D. 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可知,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 物、“雁阵”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体现了群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而牧羊犬看护山坡觅食的羊属于学习行为,不具有社会行为的特点,不属于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p><p>A. 所有的节肢动物都有社会行为</p><p>B. 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p><p>C. 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p><p>D. 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成员间有明确分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有的节肢动物就没有社会行为,如蝗虫,A错误;<br />有社会行为的群体,组织内一定有传递信息的语言,如蜜蜂群体,通过舞蹈动作进行信息交流,B正确;<br />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C正确;<br />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成员间有明确分工,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p><p>A. 老虎捕食野猪 B. 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p><p>C. 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有配偶 D. 群体生活的狒狒由健壮、凶猛的雄狒狒担任“首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p><p>老虎捕食野猪属于捕食行为,不是社会行为,A符合题意;</p><p>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蜂、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蜂王由工蜂喂养,体现了蜜蜂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属于社会行为,B不符合题意;</p><p>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这体现出了群体中的等级,属于社会行为,C不符合题意;</p><p>群体生活的狒狒由健壮、凶猛的雄狒狒担任“首领”,这体现出了群体中的等级,属于社会行为,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p><p>A. 山洞中居住着一大群蝙蝠</p><p>B. 母鸡带领一群小鸡觅食</p><p>C. 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动物</p><p>D. 蜂群中的蜂王和兵蜂由工蜂喂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p><p>山洞中居住着一大群蝙蝠,动物个体间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因此没有社会行为,A错误;母鸡带领一群小鸡觅食,动物个体间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因此没有社会行为,B错误;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动物,不是同一个物种如马、牛、羊,因此它们不属于社会行为,C错误;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峰、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农业上常采用在田间释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你认为这样做的道理是( )</p><p>①干扰雌雄虫的通讯,使雄虫无法找到雌虫进行交配</p><p>②雄虫不喜欢性引诱剂的味道而逃走</p><p>③雄虫依靠“气味”语言,用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来寻找配偶</p><p>④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p><p>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p><p>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雄虫依靠“气味”语言,用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来寻找配偶,交配后,雌虫即停止分泌。性外激素具有专一性,即只招来同种的异性个体,不会引来其他种类的生物,用性引诱剂,吸引雄性昆虫前来,从而诱杀农业害虫,这样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p><p>A. 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p><p>B. 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p><p>C. 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p><p>D. 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故A错误。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故B正确。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故C正确。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这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及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大山雀偶然打开门外的奶瓶盖喝到牛奶,属于学习行为</p><p>B. 乳腺生物反应器是模仿动物的某种结构和功能发明的仪器设备</p><p>C. 把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鸭蛋,母鸡继续孵化,该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p><p>D. 某些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喝到牛奶,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性行为,因此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大山雀偶然打开门外的奶瓶盖喝到牛奶,属于先天性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目前“乳房生物反应器”是人们认为动物中最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可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但不能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任何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假鸡蛋,它仍继续孵化”,这是母鸡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母鸡的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故C符合题意;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引诱雄虫前来交配,用性外激素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是利用昆虫之间的通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往往有组织、有分工、还有等级.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森林中的一群狒狒就具有社会行为。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狒狒群体中有严格的等级有首领,因此森林中的一群狒狒就具有社会行为。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蜜蜂是由许多个体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它们彼此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这是一种社会行为。(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社群行为是指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因此蜜蜂是由许多个体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它们彼此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这是一种社会行为,说法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存在神奇的制约关系。下图表示发生在植物、毛毛虫和某种黄蜂之间的故事。请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4/09/a2b31172/SYS201904240924545325538814_ST/SYS201904240924545325538814_ST.001.png" width="486"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植物属于生产者,毛毛虫属于________。毛毛虫啃食植物叶片,从中获得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对植物造成伤害。</p><p>(2)据图可知,植物被毛毛虫啃食后,会产生________,吸引黄蜂前来产卵。</p><p>(3)黄蜂的发育类型属于________发育,其幼虫可生活在毛毛虫体内,直至发育成________,从卵到蛹所需的营养均来自毛毛虫。两者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p><p>(4)植物巧妙地利用黄蜂来保护自己,减少毛毛虫伤害,这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一种生存策略。绚丽多彩的自然界中,物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制约关系,物种越丰富,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越强。</p></div></div>
<div><p>【答案】(初级)消费者(挥发性)化学物质(或化学信号)完全变态踊寄生自我调节(或自动调节)</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解答即可。</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植物属于生产者,毛毛虫属于消费者。</p><p>(2)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因此,据图可知,植物被毛毛虫啃食后,会产生(挥发性)化学物质(或化学信号),吸引黄蜂前来产卵。</p><p>(3)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因此,黄蜂的发育类型属于完全发育,其幼虫可生活在毛毛虫体内,直至发育成蛹,从卵到蛹所需的营养均来自毛毛虫。两者的种间关系是寄生。</p><p>(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因此,植物巧妙地利用黄蜂来保护自己,减少毛毛虫伤害,这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一种生存策略。绚丽多彩的自然界中,物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制约关系,物种越丰富,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或自动调节)能力越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据此回答:</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rowspan="2" style="width:13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组别</p><p>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p></td><td style="width:62.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甲</p></td><td style="width:62.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乙</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10个月中的存活率(%)</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43</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72</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2"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5月25日-6月16日</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0→6.2</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0→31.0</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6月17日-8月3日</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6.2→10.2</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31→72.9</p></td></tr></table><p> </p><p>(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p><p>(2)比较10个月中金合欢幼苗的存活率,有蚂蚁栖居的比没有妈蚁栖居的提高了______%。</p><p>(3)从幼苗生长的高度看,______组的金合欢生长速度更快。</p><p>(4)该实验表明,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______(填“有害”、“有利”或“没有影响”)。</p><p>(5)蚂蚁属于节肢动物,它的身体表面有坚韧的______,蚂蚁营群体生活,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从功能上看,这种行为称为____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有无蚂蚁29乙有利外骨骼社会</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共生是指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p><p>(1)从表格中看出,甲乙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蚂蚁,其它条件都相同,甲组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起对照作用。</p><p>(2)比较10个月中金合欢幼苗的存活率,有蚂蚁栖居的比没有妈蚁栖居的提高了 72%-43%=29%。</p><p>(3)从表中信息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故乙组的金合欢生长速度更快。</p><p>(4)该实验表明,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利的。</p><p>(5)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群的动物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各种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蚂蚁属于节肢动物,它的身体表面有坚韧的外骨骼,蚂蚁营群体生活,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从功能上看,这种行为称为社会行为。</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