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几种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一组是( )</p><p>①狗 ②狐 ③龟 ④蜥蜴 ⑤扬子鳄</p><p>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狗和狐属于哺乳动物,龟、蜥蜴和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河蚌的运动器官是图中标号<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d39668a/SYS201712310116535050310442_ST/SYS201712310116535050310442_ST.001.png" width="167"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A. 1</p><p>B. 2</p><p>C. 3</p><p>D. 4</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软体动物的足常因生活方式不同,而形态各异、各具特色,通常位于身体的腹侧,为运动器官,有的足部发达呈叶状、斧状或柱状,可爬行或掘泥沙;有的足部退化,失去了运动功能,如扇贝等;固着生活的种类,则无足,如牡蛎;有的足已特化成腕,生于头部,为捕食器官,如乌贼和章鱼等,称为腕足;河蚌的足是斧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骨笛”是笛子的一种,也是古代最早的乐器,一般笛管长25cm左右,用中空、既轻又坚固的长骨制成。你认为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p><p>A. 鲫鱼的骨骼 B. 老鹰的骨骼</p><p>C. 猫的骨骼 D. 乌龟的骨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鸟的骨骼的特点就利于飞行,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腔内充满空气,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可见老鹰的骨骼适合做骨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软体动物中有很多成为人工养殖的对象</p><p>B. 牡蛎、扇贝、鲍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p><p>C. 珍珠可用作装饰品,不能入药,否则会造成中毒</p><p>D.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软体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软体动物中有很多成为人工养殖的对象。中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A正确;<br />软体动物的有些种类如牡蛎、扇贝、鲍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B正确;<br />珍珠不仅可用作装饰品,珍珠粉等还可以入药,C错误;<br />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寄主,人若进入含钉螺的水域可能感染血吸虫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类细菌,它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类细菌属于( )</p><p>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生产者和消费者</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产者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所以其营养方式必须是自养,只要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其营养方式就是自养,它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所以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这类细菌的营养方式为自养,是生产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爬行动物的是</p><p>A. 蜥蜴 B. 青蛙 C. 鳄鱼 D. 海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蜥蜴、鳄鱼、海龟都是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三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属于爬行动物。</p><p>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爬行动物是指( )</p><p>A. 能在陆地上爬着行走的动物</p><p>B. 体表有鳞片,用肺呼吸,在陆上产卵,卵外有坚韧卵壳的一类脊椎动物</p><p>C. 体表有鳞片或硬壳的动物</p><p>D. 四肢短小,行动缓慢的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观察水螅的体形和生活状态,以下最适于进行实验的一组是( )</p><p>A. 新鲜的自来水中,生有芽体的饥饿的水螅</p><p>B. 井水中,生有芽体的饱食后的水螅</p><p>C. 放置几天后的自来水中,不生芽体的饥饿的水螅</p><p>D. 蒸馏水中,不生芽体的饱食后的水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放置几天后的自来水,氯气逸出、氧气增加,有利于水螅生长;不生芽体的水螅便于观察水螅的形态;饥饿的水螅便于观察水螅的捕食和运动,所以放置几天后的自来水中,不生芽体的饥饿的水螅利于观察水螅的体形和生活状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p><p>A. 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p><p>B. 体表有外骨骼</p><p>C. 头部有触角、口器、单眼、复眼等取食和感觉器官</p><p>D. 有翅可以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而节肢动物蛛形纲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p><p>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p><p>节肢动物中有的头部有触角,有的有触须。</p><p>有三对足是节肢动物中昆虫的特征,比如其它动物如蜈蚣、蝎子等就没有三对足,但也属于节肢动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提高题]腔肠动物身体内有几个腔?相当于我们身体的哪一个腔( )</p><p>A. 1 个;腹腔</p><p>B. 多个;口腔,食道及肠腔等</p><p>C. 1 个;消化道腔</p><p>D. 2 个;胸腔和腹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腔肠动物体内只有一个由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吸收,我们人体在消化道内将食物消化吸收,因此,水螅的消化腔相当于我们身体的消化道腔,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蝗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头部的触角是感觉器官,口器是摄食器官</p><p>B. 复眼、单眼都既能感光,也能成像</p><p>C. 胸部是运动中心,有3对足、2对翅</p><p>D. 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昆虫的头上长着一对分节的触角,有触觉和嗅觉作用,用来探路、寻食、辨别方向和求偶;复眼一对长在头的两侧。它是由很多小小的小眼睛所集合而成的。复眼的功能和我们的眼睛一样,用来看东西的;单眼是一个非常不明显的构造,位在两个复眼之间。它虽然是眼睛的一种,但是昆虫并不用它来看东西,而是用它来帮助复眼辨别物体明暗。</p><p>蝗虫的头部是感觉和摄食中心,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单眼三个、用于摄食的口器一个,故A正确;蝗虫有1对复眼,3只单眼,复眼的功能是能成像,复眼成像时,每个小眼只形成物体的一部分画面,整个物体的像由各个小眼拼凑而成。三个单眼具有感光功能,故B错误;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其上有三对足,两对翅,故C正确;蝗虫的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此外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某生物放置于有水的透明容器中,密封后给予阳光照射,并开始记录容器内氧气(O2)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根据此图推测,此生物最可能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8/10/de989056/SYS201904181032369662154404_ST/SYS201904181032369662154404_ST.001.png" width="123"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珊瑚 B. 海带 C. 酵母菌 D. 大肠杆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由图可知 ,在阳光照射下,放置了某种生物的密闭容器内氧气增多。可知此种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p><p>珊瑚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p><p>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符合题意。</p><p>酵母菌是真菌,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p><p>大肠杆菌是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和真菌是生物界的两大类群,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鹅颈瓶实验”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p><p>B. 蘑菇个体大是真菌,酵母菌单细胞是细菌</p><p>C. 做泡菜时利用乳酸菌,酿酒时需要用到酵母菌</p><p>D. 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鹅颈瓶实验”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A正确;蘑菇个体大是多细胞真菌,酵母菌单细胞真菌,而不是细菌,B错误;做泡菜时利用乳酸菌,酿酒时需要用到酵母菌,C正确;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水母、海蜇、珊瑚虫和海葵是常见的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p><p>A、草原中 B、海洋中 C、森林中 D、土壤中</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腔肠动物都是生活在水中,腔肠动物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体壁有两胚层,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体内没有骨骼(无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珊瑚虫、海葵、海蜇、水螅、水母都是腔肠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蜥蜴只靠肺的呼吸作用就能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 )</p><p>A. 皮肤干燥且粗糙,表面覆盖无数角质细鳞</p><p>B. 不进行剧烈活动,需氧量少</p><p>C. 大气中氧气充足,能满足肺的气体交换</p><p>D. 肺泡数目多,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能力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p><p>蜥蜴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蜥蜴体表覆盖着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蜥蜴具有较为发达的肺,肺泡数目多,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能力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陆地生活对氧气的需求,这些都说明了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动物。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业上用来防治病虫害的灭瘟素是以下哪种微生物的产物( )</p><p>A. 酵母菌 B. 放线菌 C. 乳酸菌 D. 青霉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利用酵母菌发酵可酿酒,蒸馒头等,A错误;放线菌可产生抗生素,如链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等,B正确;制作酸奶和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得,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奶和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C错误;青霉能产生青霉素,制作酸奶不用青霉,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最科学的是( )</p><p>A. 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利用了酵母菌</p><p>B. 乳酸菌发酵过程中能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p><p>C. 干制贮存食品的原理是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p><p>D. 保持正常的呼吸是贮存生活状态食品的重要方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酿酒时主要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A正确;</p><p>乳酸菌发酵过程中只能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p><p>干制食品的原理是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C错误;</p><p>降低呼吸是贮存生活状态食品的重要方法,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p><p>A. 幼体植食性,成体肉食性</p><p>B. 幼体和成体都是营水陆两栖生活的</p><p>C. 幼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p><p>D.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分析作答。</p><p>两栖动物的幼体一般都是吃水中的浮游生物,成体也是杂食性动物,故A错误;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故B错误;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故C错误;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主要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鱼类特有的主要特征是( )</p><p>A.终生生活在水中</p><p>B.用鳃呼吸</p><p>C.身体背部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p><p>D.用鳍游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 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而鱼类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具有保护作用,这是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这不是鱼类的主要特征,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步骤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cdd3d718/SYS201904220923509338172233_ST/SYS201904220923509338172233_ST.001.png" width="156" height="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取一条活蚯蚓,可以发现其身体是由许多环形的_______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如图所示,_______端是蚯蚓的前端,理由是肥厚且体节颜色与其他不同的________靠近身体的该端。</p><p>(2)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颜色较深的腹面处,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这些小突起叫________。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小突起,可发现它们朝向身体的后方,具有辅助________的功能。</p><p>(3)用手触摸蚯蚓,还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________。故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使其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用________来呼吸。</p><p>(4)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体节 B环带刚毛运动黏液体壁放归自然环境</p><p>【解析】</p><p>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由许多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靠近身体前端有几个体节愈合形成一个宽大且光滑的环带。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p><p>(1)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 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靠近身体前端B有一个宽大且光滑的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为身体的前端。因此 如图所示B端是蚯蚓身体的前端,理由是肥厚且无节间沟的环带靠近身体的该端。 </p><p>(2)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在蚯蚓体表来回轻轻抚摸时, 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这些小突起叫刚毛,刚毛具有辅助运动的功能。 </p><p>(3)用手指轻轻触摸蚯蚓体壁,你会发觉它的体表有粘液,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所以,观察蚯蚓时,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使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用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p><p>(4)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实验完毕后应注意:把蚯蚓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a2f036f8/SYS201904210923540539562081_ST/SYS201904210923540539562081_ST.001.png" width="451"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______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________.</p><p>(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在市场上买鱼,如果鳃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则是新鲜的鱼,这是由于鳃里面___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p><p>(3)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______呼吸,________辅助呼吸.</p><p>(4)D具有双重呼吸与其体内结构_______________有关.</p><p>(5)E与D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6)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p></div></div>
<div><p>【答案】外骨骼水分蒸发鳃鲜红鳃丝鳃肺皮肤气囊胎生哺乳AD、E</p><p>【解析】</p><p>图中:A蝗虫,B鲫鱼,C青蛙,D鸟,E兔,据此解答。</p><p>(1)A蝗虫以禾本科的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br />(2)B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在市场上买鱼,如果鳃的颜色是鲜红,则是新鲜的鱼。这是由于鳃里面的鳃丝进行气体交换,含氧多的缘故。<br />(3)C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属于变态发育。<br />(4)E鸟类体内有气囊,与肺相通,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br />(5)E家兔与D鸟类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鸟类是孵卵育雏。<br />(6)上述类群中A蝗虫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鱼类、C青蛙、D鸟类、E家兔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蝗虫、B鱼类、C青蛙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D鸟类、E家兔,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有小鲤鱼数条,金鱼缸、凉开水(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已经除去)、池塘水等。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p><p>(1)提出问题: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p><p>(2)作出假设:________。</p><p>(3)设计探究方案:</p><p>①取两个相同的金鱼缸,编号为甲、乙,分别向甲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向乙中加入________的池塘水。</p><p>②分别取5条小鲤鱼放入甲、乙两金鱼缸中,观察一段时间并记录小鲤鱼的不同表现。</p><p>(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甲金鱼缸中的小鲤鱼死亡,而乙金鱼缸中的小鲤鱼正常生活。</p><p>(5)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p><p>(6)实验中每个金鱼缸各放5条小鲤鱼,而不是1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凉开水等量鱼在水中呼吸时需要利用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p><p>【解析】</p><p>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p><p>(2)此实验探究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因此实验时首先提出问题: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吗?根据问题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假设: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br />(3)对照实验是指除了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具有说服力。探究方案为:①取两个相同的鱼缸,编号为甲、乙,分别向甲中加入足量的凉开水,向乙中加入等量的池塘水。②分别取5条种类和大小相同的小鲤鱼放入甲、乙两鱼缸中,观察一段时间并记录小鲤鱼的不同表现。<br />(5)根据(4)提供的实验现象,不难得出实验结论是:鱼在水中呼吸时需要利用溶解在水中的氧气。<br />(6)在实验时,实验中每个金鱼缸各放5条金鱼,而不是1条,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人类的好朋友。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8cafe4be/SYS201904171037404660997626_ST/SYS201904171037404660997626_ST.001.png" width="128"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青蛙按照动物类群归类,属于____。 </p><p>(2)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是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 的基本特征。 </p><p>(3)在水草丛生池塘里的青蛙,体色是____的;而在无绿草的水沟里的青蛙,体色是___ 的,这对青蛙生活的意义是__________ 。 </p><p>(4)“一只青蛙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歌谣。近几年,许多地区惊现五条腿,甚至六条腿的青蛙,请你分析一下畸形青蛙产生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两栖动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草绿色灰棕色保护自身,不被敌害发现青蛙生活的水环境受到污染</p><p>【解析】</p><p>(1)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p><p>(2)生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如草履虫的应激性、人的条件反射、鸟的迁徙、植物的向光性、植物根的向水性和向地性、炎热夏季中午植物的萎蔫现象、含羞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因此,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了,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繁殖就是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蛙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过程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基本特征。<br />(3)在水草丛生的池塘里的青蛙是草绿色的,在无绿草的水沟里的青蛙是灰棕色的,这有利于青蛙保护自身,不被敌害发现,这是青蛙生活的意义。<br />(4)青蛙是水陆两栖的动物,其幼体的发育必需在水中进行,水域环境污染会影响青蛙幼体的发育,从而导致畸形蛙的出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6分)以下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5/09/df4da42d/SYS201904250922412240915765_ST/SYS201904250922412240915765_ST.001.png" width="513"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成形的 ;请写出图甲中序号6所指的结构名称: </p><p>(2)图丁中的a是 ,图中的乙、丙、丁都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p><p>(3)上图中的 (填序号)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p><p>(4)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p><p>(5)图中的乙能产生 ,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p></div></div>
<div><p>【答案】(1)细胞核 鞭毛 (2)孢子(3)丙(4)分解者(5)青霉素</p><p>【解析】甲是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6是鞭毛,细菌借助鞭毛进行运动,图丁中的a是孢子,乙是青霉,丙是酵母菌,丁是大型真菌,乙、丙、丁属于真菌,真菌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后代,酵母菌的发酵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的尸体及腐烂物质分解,参与物质循环,从青霉中可提取青霉素,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5/09/df4da42d/SYS201904250922413401435872_ST/SYS201904250922413401435872_ST.001.jpeg" width="427"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片中 B的结构是由 和_____________组成。</p><p>(2)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 ]____________。</p><p>(3)A与C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的细胞内没有 。</p><p>(4)当字母A所指的生物细胞壁增厚时,能够形成休眠体叫 ,以抵抗不良环境。</p><p>(5)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D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 噬菌体 蛋白质外壳 和 内部的遗传物质</p><p>(2)[ C ]__酵母菌_____ 无氧</p><p>(3)成形的细胞核</p><p>(4)芽孢</p><p>(5)分裂生殖 自我复制 孢子生殖</p><p>【解析】</p><p>试题⑴,图中的B是病毒,病毒结构十分简单,只有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p><p>⑵、在酿酒、制作面包和蒸馒头的时候,需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图中的C表示的是酵母菌。</p><p>⑶、A是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域,C酵母菌是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p><p>⑷、细菌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以此来度过不良环境。</p><p>⑸、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分裂生殖,D是霉菌,霉菌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孢子生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年前在英格兰,一只大山雀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的盖,它偷喝了牛奶,过了不久,其他地区的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7/e446fd82/SYS201904121755203298420666_ST/SYS201904121755203298420666_ST.001.png" width="109"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盖偷 饮了牛奶,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 行为。</p><p>(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__ 行为。</p><p>(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方式偷饮牛奶,这属于________ 行为。</p></div></div>
<div><p>【答案】 先天性; 学习; 学习 </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喜鹊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喝到牛奶,是大山雀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p><p>(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去偷饮牛奶是它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p>(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后天性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螳螂外部形态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9ae59b43/SYS201904201034026489469204_ST/SYS201904201034026489469204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螳螂的腹部涂抹大量不透水、不透气的凡士林,一段时间后,螳螂的生命活动会停止,这是因为螳螂用于呼吸的器官分布在[]________。 </p><p>(2)螳螂的运动中心是[________。这一部位有3对________,从形态上看,该结构和触角都是________的,所以螳螂属于节肢动物;螳螂还有2对________,可以飞行。 </p><p>(3)螳螂的体表有外骨骼,该结构可以________,适于螳螂在干燥的陆地生活。</p></div></div>
<div><p>【答案】③腹部 ② 胸部 足 分节 翅 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p><p>【解析】</p><p>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和单复眼,其中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胸部一般有两对翅和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足和触角分节,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昆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气体通过气门进出,识记昆虫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气管,而不是气门,位于腹部。</p><p>(1)在螳螂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螳螂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 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螳螂身体的门户,但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气管,所以在螳螂的腹部涂抹大量不透水、不透气的凡士林,一段时间后,螳螂的生命活动会停止,这是因为螳螂用于呼吸的器官分布在③腹部。</p><p>(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和单复眼,其中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胸部一般有两对翅和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因此,螳螂的运动中心是【②】胸部。这一部位有3对足,从形态上看,该结构和触角都是分节的,所以螳螂属于节肢动物;螳螂还有2对翅,可以飞行。</p><p>(3)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能够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螳螂的体表有外骨骼,该结构可以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螳螂在干燥的陆地生活。</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