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28:15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态系统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xa0;&#xa0;&#xa0;&#xa0; )</p><p>A. 寄生关系    B. 捕食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合作关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属于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A→B→C→D→E表示一条食物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xa0; )</p><p>A. A为生产者,E为分解者,BCD为消费者</p><p>B. BC为消费者,ED为分解者,A为消费者</p><p>C. BCD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E为消费者</p><p>D. A为生产者,BCDE为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链是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因为食物链体现的是食物关系,所以其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生产者。</p><p>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因此E不能为分解者,A错误;</p><p>分解者是不参与构成食物链,因此ED不能为分解者。B错误;</p><p>分解者是不参与构成食物链,因此BCD不能为分解者。C错误;<br />食物链体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A为生产者,B、C、D、E为消费者,符合食物链的概念,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xa0;&#xa0;&#xa0; )</p><p>A. 草→昆虫→青蛙→蛇    B. 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p><p>C. 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 草→兔→狼→细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捕食关系,A正确;蚱蜢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错误;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最高级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C错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不符合食物链要求,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湖泊生态系统中的草食鱼以水草为食,属于消费者;肉食鱼以草食鱼为食,应属于(  )</p><p>A. 生产者    B. 消费者</p><p>C. 分解者    D. 消费者和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并释放能量;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草食鱼以水草为食,属于消费者;肉食鱼以草食鱼为食,也属于消费者.</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能调节区域小气候</p><p>B. 能净化水源</p><p>C. 能蓄洪抗旱</p><p>D. 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p><p>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此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生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把一片草地用网子全罩起来,结果导致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叶几乎被吃光,这是因为破坏了</p><p>A.物质循环   B.生态环境    C.生态系统   D.食物链</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旦破坏则失去了生态平衡。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因食物关系形成的链状联系。本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草→昆虫→食虫鸟,结果是鸟不能吃昆虫,则昆虫失去了天敌,引起昆虫大量繁殖,造成草叶几乎吃光。故选项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能反应次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p><p>A. 乌鱼←鲫鱼←螺蛳    B. 水草→鲫鱼→乌鱼</p><p>C. 乌鱼←水草←草鱼    D. 水草→草鱼→鲫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根据题干的叙述,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4/09/a2b31172/SYS201904240924479836252135_DA/SYS201904240924479836252135_DA.001.png" width="231"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即该池塘中存在下列三条食物链:水草→草鱼;水草→鲫鱼→乌鱼;水草→螺蛳→鲫鱼→乌鱼.因此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池塘中食物链的是水草→鲫鱼→乌鱼.</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t)推移而发生的数量(n)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7/10/04b86ee3/SYS201903171003496838910162_ST/SYS201903171003496838910162_ST.001.png" width="468"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共生、捕食、竞争</p><p>B. 竟争、捕食、共生</p><p>C. 竟争、共生、捕食</p><p>D. 捕食、竟争、共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数量曲线呈平行关系。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数量曲线分析有时相反,有时平行。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竞争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会被消灭。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则(   )</p><p>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p><p>②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少</p><p>③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p><p>④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简单</p><p>⑤生态平衡容易被破坏</p><p>⑥生态平衡不容易被破坏</p><p>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越不容易遭到破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组成应包括(     )</p><p>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p><p>B.生产眷、消费者和分解者</p><p>C.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p><p>D.非生物部分和生产者、消费者</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较,森林生态系统(    )</p><p>A.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p><p>B.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简单</p><p>C.动植物种类和营养结构单一</p><p>D.动植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复杂</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因为草原的生态分布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其生物成分以草本植物为主,缺少高大的乔木,动物种类比较少,大多是草食肉食性动物,鸟类种类比较少,植物大多为草和很少种类的植被;而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不仅有种类繁多的植被而且还有多式多样的动物,森林生态系统由于成分繁多,所以结构复杂.所以A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杭州西湖是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杭州西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杭州西湖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p><p>B.生活在杭州西湖中的所有藻类构成一个生物群落</p><p>C.杭州西湖中的分解者不止是细菌和真菌</p><p>D.杭州西湖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是那里的工作人员</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杭州西湖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是消费者,错误.</p><p>B、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简称群落.生活在杭州西湖中的所有藻类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错误.</p><p>C、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杭州西湖中的分解者不止是细菌和真菌,正确.</p><p>D、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指植物,而不是指工作人员,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最近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p><p>A.硅藻    B.浮游动物   C.鲱鱼     D.鳕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分)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下列各项可表示食物链的是( )</p><p>A. 兔子→狼→狮子    B. 阳光→草→兔子→狼</p><p>C. 昆虫→青蛙→鹰→草    D. 草→昆虫→青蛙→蛇→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食物链的起始点是生产者。</p><p>A、兔子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A不正确;</p><p>B、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不正确;</p><p>C、昆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草开始,C不正确;</p><p>D、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D正确</p><p>考点定位: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由        部分和          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         、       、        。</p><p>&#xa0;</p></div></div>
<div><p>【答案】生物;非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 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p></div></div>
<div><p>【答案】物质循环能量流动</p><p>【解析】</p><p>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p><p>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主要表现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_________越多,_________和_________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p></div></div>
<div><p>【答案】种类,食物链,食物网</p><p>【解析】</p><p>试题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链和食物网就越复杂,即生态结构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越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___。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的。</p></div></div>
<div><p>【答案】有限的   相对稳定</p><p>【解析】</p><p>试题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大量杀鼠后会使蛇缺少食物而饿死,引起狐鹰的数量发生巨大变化。当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打破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使生态系统崩溃。</p><p>故答案为:有限的;维持相对稳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指_________)、消费者(主要指_________)和分解者(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环境动物植物细菌真菌</p><p>【解析】</p><p>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其中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植物体利用,因此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如果草原生态系统中过度放牧,草场会遭到破坏说明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一定的自动调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p>【解析】</p><p>根据生态平衡的定义,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p><p>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如果草原生态系统中过度放牧,草场会遭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__和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其中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主要类型有_________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_________生态系统,但它们还可以继续再分。生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其中___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p></div></div>
<div><p>【答案】生物环境生物圈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应激性遗传和变异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新陈代谢</p><p>【解析】</p><p>(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存的环境二者形成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如:一片麦田就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br />(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也能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叫生物圈,它包括了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主要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p><p>(3)生物的特征包括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其中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p><p>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组成的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也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叫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生态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br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br />①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②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③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④新陈代谢: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格里芬湖美洲短吻鳄大批神秘死亡,科学团队经过6年时间的调查才了解真相。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使湖水富营养化,致使蓝藻大量繁殖、疯狂生长,导致大量的水生植物、鱼类死亡,水质恶化;只有美洲真鰶喜欢这种环境,短吻鳄长期的单一以美洲真鰶为食,会造成维生素B1缺乏,进而损伤了大脑导致几百条短吻鳄死亡。下图是格里芬湖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46f8a6a8/SYS201808081126427653952508_ST/SYS201808081126427653952508_ST.001.png" width="242"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短吻鳄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顶级________,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摄食从食物中获取物质和_______________。</p><p>(2)水质恶化是生态因素中的____________因素。</p><p>(3)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 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xa0;。</p><p>(4)格里芬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p></div></div>
<div><p>【答案】  消费者  能量  非生物  6  水生植物→小虾→鲈鱼→美洲短吻鳄  自我调节  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p><p>【解析】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其营养级别越高,数量就越少,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满足自身的需要是生产者,而动物大多直接或间接的以生产者为食是消费者;(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1)根据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可以判断出水生植物和蓝藻是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而其余的为消费者,短吻鳄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消费者,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食物中获取物质和能量;(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材料中的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使湖水富营养化,致使蓝藻大量繁殖、疯狂生长,导致大量的水生植物、鱼类死亡,水质恶化,其中水质恶化是生态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3)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生植物→小杂鱼→蓝鳃太阳鱼→美洲短吻鳄;水生植物→小杂鱼→鲈鱼→美洲短吻鳄;水生植物→小虾→蓝鳃太阳鱼→美洲短吻鳄;水水生植物→小虾→鲈鱼→美洲短吻鳄;水生植物→鲈鱼→美洲短吻鳄;蓝藻→美洲真鰶→美洲短吻鳄,生物种类最多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生植物→小虾→鲈鱼→美洲短吻鳄;(4)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格里芬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造成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右图和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p><p>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在敢“桑、蚕、气、鱼”的新技术开发区型农业结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3ccbc4de/SYS201904300927089307513996_ST/SYS201904300927089307513996_ST.001.jpeg" width="231"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         关系。</p><p>(2)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p><p>(3)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p><p>(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率。</p><p>(5)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                      。</p></div></div>
<div><p>【答案】(1)捕食 (2)细菌 (3)太阳光</p><p>(4)能量利用率  (5)鱼(人)</p><p>【解析】</p><p>本题是综合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首先明确的是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的特点。</p><p>(1)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蚕以桑叶为食,所以桑与蚕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r />(2)腐生微生物可以把动物的尸体、死去的植物还有其他的一些物质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还有氮气,重新回归自然参与物质的循环,如果没有腐生微生物,物质就不能循环。所以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br />(3)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桑。太阳能首先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然后,逐级被各种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腐生生物利用,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生物圈中,所以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p><p>(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br />(5)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的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生物的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所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人(或是鱼)。</p><p>(6)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10分)下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3ccbc4de/SYS201904300927090989385435_ST/SYS201904300927090989385435_ST.001.png" width="339" height="2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上图的食物网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p><p>(2)上图所示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这些生产者的               作用进入食物链。</p><p>(3)当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通常每一环节只能把所获得能量的         %传递给下一个环节,因此,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据此推测。图中储存能量最少的生物种类应该是             。</p><p>(4)该森林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          ,但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           ,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             能力,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p></div></div>
<div><p>【答案】(1)食物    草→鼠→蛇→鹰 等  (2)草树  光合(3)10~20   鹰  (4)减少  减少    自我调节              </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给植物和动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和人,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或是遗迹;非生物因素是指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和湿度等。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因捕食系形成的链状联系,许多条食物链就形成了食物网,一般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向后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至少由2—3个环节组成,在食物链中起点生产者,生物数量最多,越向后生物的数量越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的。物质的传递是循环往复的,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方式进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每一个环节向后传递的能量是10—20%,在食物链中的最高级生物体内贮存的能量最少。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具有蓄积作用,在生态系统中最高消费者体内的蓄毒是最多的。通过分析生态系统图,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图中所有的动物,分解者是细菌和真菌,此外还有还有阳光、空气、水分等非生物因素,图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蛇→鹰,草→鼠→鹰,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其中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种类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p><p>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稳定状态破坏。因此,(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上图的食物网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完整的食物链草→鼠→蛇→鹰等。(2)上图所示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草树,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这些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食物链。(3)当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通常每一环节只能把所获得能量的10—20%传递给下一个环节,因此,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据此推测。图中储存能量最少的生物种类应该是鹰。(4)该森林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减少,但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温带草原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3ccbc4de/SYS201904300927092391981207_ST/SYS201904300927092391981207_ST.001.png" width="422"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食物网中含有____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p><p>(2)该生态系统被有害农药污染,那么,生物体内含有的农药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p><p>(3)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____________能力。</p><p>(4)图中,如果大量捕捉蟾蜍,一段时间内,会导致蝗虫数量____________,使水稻减产。</p><p>(5) 图中的水稻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者,其余的动物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p><p>(6)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____________部分外,还有____________部分。</p></div></div>
<div><p>【答案】4    水稻→鼠→ 猫头鹰 或水稻→昆虫→蟾蜍→蛇→猫头鹰 或&#xa0; 水稻→鸟→蛇→猫头鹰或水稻→鸟→猫头鹰    猫头鹰    调节    增加    生产    消费    生物    非生物    </p><p>【解析】</p><p>试题</p><p>(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该食物网有4条食物链,分别为:水稻→鼠→猫头鹰,水稻→昆虫→蟾蜍→蛇→猫头鹰,水稻→鸟→蛇→猫头鹰,水稻→鸟→猫头鹰;</p><p>(2)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即猫头鹰体内含有毒物质最高。</p><p>(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所以人类的活动一定按对策办事,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p><p>(4)如果大量捕捉蟾蜍,一段时间内,会导致蝗虫缺少天敌,数量增加,使水稻减产。</p><p>(5)(6)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能够为生物提供营养能量和生存空间.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故答案为:</p><p>(1)4 ,水稻→鼠→猫头鹰或水稻→昆虫→蟾蜍→蛇→猫头鹰或水稻→鸟→蛇→猫头鹰或水稻→鸟→猫头鹰;</p><p>(2)猫头鹰;</p><p>(3)调节;</p><p>(4)增加;</p><p>(5)生产;消费 ;</p><p>(6)生物;非生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xa0;</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66.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编号</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小鱼(条)</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草(棵)</p></td><td style="width:199.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结果</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6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态瓶1号</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p></td><td style="width:19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小鱼存活8天</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6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态瓶2号</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p></td><td style="width:19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小鱼存活6天半</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6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态瓶3号</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p></td><td style="width:19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小鱼存活3天半</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6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态瓶4号</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19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小鱼第二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6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态瓶5号</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p></td><td style="width:19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p></td></tr></table><p>&#xa0;</p><p>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xa0;</p><p>(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__是分解者。</p><p>(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p><p>(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___(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xa0;</p><p>(4)生态瓶l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_____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________能力比较差的缘故。</p><p>&#xa0;</p></div></div>
<div><p>【答案】  小鱼  水草  细菌、真菌  长  植物  小于  少  自动调节</p><p>【解析】(1)通过分析知道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动物小鱼,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绿色植物水草,池水、沙子中的细菌等微生物的营养方式是腐生,所以是分解者。<br />(2)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越稳定,如果没有绿色植物,动物就能死亡。比较生态瓶1号与2号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br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植物数量多于动物数量。<br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了,原因可能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少,自我调节能力较差。</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生物七级上册1.2.2生态系统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