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28:13

京改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p><p>A. 能生长</p><p>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C. 能繁殖</p><p>D. 要呼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p><p>A. 人    B. 蘑菇    C. 青蛙    D. 电脑病毒</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电脑病毒不是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p><p>A. 不能开花.结果    B. 生殖离不开水</p><p>C. 体内无输导组织    D. 没有根、茎、叶分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最高等、最复杂的植物类群是</p><p>A.被子植物 &#xa0;B.裸子植物     &#xa0;C.苔鲜植物     &#xa0;D.蕨类植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的结构复杂一些,有了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只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只羊    B. 一群羊    C. 草原上所有的羊    D. 草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p><p>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一只羊、一群羊和草原上所有羊属于消费者,缺少生产者,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而一个池塘属于一个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部分。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   )</p><p>A. 珊蝴虫、月季、机器人、鼠妇    B. 长颈鹿、珊瑚、海豚、斑马</p><p>C. 仙人掌、钟乳石、香菇、瓢虫    D. 病毒、丹顶鹤、水杉、蚂蚁</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 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选项A中的机器人,选项B中的珊瑚,选项C中的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选项D中的病毒、丹顶鹤、水杉、蚂蚁都 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p><p>考点:生物的特征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物数量将会(    )</p><p>A. 逐渐减少    B. 相对稳定    C. 稳定不变    D. 逐渐增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一种现象。</p><p>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比例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因子之间,不停地在进行着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中,其中的生物有生有死,有迁进也有迁出,每个物种的数量经常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但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人类的“立足点”是(  )</p><p>A.岩石圈的内部     B.水圈的大部</p><p>C.岩石圈的表面     D.大气圈的底部</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A错误;</p><p>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主要集中于表层和浅水的底层,大部分水圈都有生物生存,B错误;</p><p>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C正确;</p><p>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p><p>A.机器人     B.生石花</p><p>C.珊瑚       D.钟乳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 机器人、珊瑚、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生石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圈II号”实验失败原因的是(    )</p><p>A. 绿色植物的数量相对太多    B. 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越来越低</p><p>C.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    D. 由于环境日益恶化,很多物种逐渐死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种类关系失调,绿色植物的数量相对不是太多,而是绿色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起其他生物的减少和失调,是失败的原因,A错误;氧气减少.生物特别是绿色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会因为光合作用减弱使大气中氧气减少,是失败的原因,B正确;二氧化碳减少.绿色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会因为光合作用减弱使二氧化碳会增多,C正确;由于环境恶化,很多物种逐渐死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气中,近90%的氧气来源于哪类植物</p><p>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藻类植物的数量庞大,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据此答题。</p><p>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生态系统是信息的集散地(    )</p><p>A.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B. 沙漠生态系统    C. 城市生态系统    D. 河流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据此解答。</p><p>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植物能持续生长,造成树木生长密集且长绿,热带雨林是一种茂盛的森林类型,是生物的乐园,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陆地上其他地方所不可比的,A不符合题意;<br />沙漠生态系统气候干旱,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B不符合题意;<br />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信息量大,C符合题意;</p><p>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如热带雨林多,自动调节能力不如热带雨林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现象不属于生物的特征(  )</p><p>A. 长长的冰柱    B. 美丽的鲜花    C. 滚滚的麦浪    D. 飞舞的蝴蝶</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美丽的鲜花指的是被子植物、滚滚的麦浪指的是小麦、飞舞的蝴蝶它们都能够进行呼吸、都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都属于生物,B、C、D不符合题意;</p><p>长长的冰柱不能够生长和繁殖,不属于生物,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B.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p><p>C.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所生活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地球上所有生物仅指生物部分,故A错误;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B错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仅指环境部分,故C错误;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D正确。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银杏与小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p><p>A. 种子有果皮包被    B. 没有果实,种子裸露    C. 种子无种皮包被    D. 果实内无种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据此作答.</p><p>解:由分析可知,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银杏的最外面肉质的部分是种皮,而不是果皮,因此银杏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即没有果实只有种子属于裸子植物.而小麦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生物的是(  )</p><p>A. 病毒    B. 细菌    C. 泥人    D. 鼠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病毒、细菌、鼠妇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都属于生物,A、B、D不符合题意;</p><p>泥人不具有生长和繁殖、不能进行呼吸,不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松树和苹果树这两种植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p><p>A. 松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B. 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着</p><p>C. 松树比苹果树高大    D. 松树有果实,苹果树的种子裸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据此作答.</p><p>苹果树和银杏都结种子,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但苹果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银杏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p><p>A. 机器人    B. 电脑</p><p>C. 飞鸟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机器人、电脑,不能由小长大,不能由一个变为多个,不具有繁殖现象,因此不是生物;空气不是生物;飞鸟具有生命现象属于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中使江水变绿的生物是( )</p><p>A. 水草    B. 藻类    C. 苔藓    D. 蕨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的内容,分析诗句答题.</p><p>解: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素,池塘中富含有机物,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其中主要是单细胞的绿藻等,因此“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描写的是藻类植物.可见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p><p>A. 遗传和变异    B.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C. 生活需要营养    D. 生长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植物被火烧之后,又能重新生长出来,说明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及某生态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3ccbc4de/SYS201904300927122998828146_ST/SYS201904300927122998828146_ST.001.png" width="441"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补充完善(图一)生态系统组成概念图.____________________    </p><p>(2)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图二)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    </p><p>(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且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div>
<div><p>【答案】生产者动物;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吃与被吃(捕食与被捕食)4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自动调节</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br />(3)根据生态平衡的定义,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p><p>(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A是生产者;B是动物;C是分解者;D是非生物成分。<br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图中的生态系统共有4条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br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由植物、虫、鸟、微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3ccbc4de/SYS201904300927125029875251_ST/SYS201904300927125029875251_ST.001.png" width="163"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上图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________.    </p><p>(2)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________.    </p><p>(3)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________.    </p><p>(4)植物、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植物→虫→鸟    分解者    虫和鸟    增加    植物    鸟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的数法应该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逐条逐条的数,看有多少种走法,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植物→虫→鸟。 <br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植物,由于农药在生物体内不易被分解和排出,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增。据此可以解答。</p><p>(1)(2)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的数法应该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逐条逐条的数,看有多少种走法,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植物→虫→鸟。 <br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依赖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因此,图中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虫和鸟。<br />(3)鸟以虫为食,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因为天敌减少,虫的数量短期内将会增多。<br />(4)在本生态系统中,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其数量最多;由于农药在生物体内不易被分解和排出,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增。鸟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的农药含量最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学习生态系统知识后,小王同学对自家的水稻田进行实地调查,绘制了如图食物网简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3ccbc4de/SYS201904300927127312198023_ST/SYS201904300927127312198023_ST.001.png" width="178"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食物网中,生物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    </p><p>(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稻属于________.    </p><p>(3)该食物网包含________条食物链.    </p><p>(4)图中蛇与田鼠之间是________关系.    </p><p>(5)若人为大量捕杀青蛙、麻雀,导致虫灾爆发,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这是因为稻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p><p>(6)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该食物网中________的体内的有害物质含量最高.</p></div></div>
<div><p>【答案】太阳能    生产者    4    捕食    自动调节    蛇    </p><p>【解析】</p><p>试题</p><p>(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光;</p><p>(2)本题图中有水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p><p>(3)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链有:①水稻→田鼠→蛇,②水稻→麻雀→蛇,③水稻→螟虫→麻雀→蛇,④水稻→螟虫→青蛙→蛇。</p><p>(4)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在该生态系统中蛇捕食田鼠,属于捕食关系。</p><p>(5)若人为大量捕杀青蛙、麻雀,导致虫灾爆发,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p>(6)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而使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中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富集),所以在此生态系统中,蛇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京改版生物七级上册第一章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