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原始大气中没有的( )</p><p>A.氢 B.氧</p><p>C.水 D.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ACD、氢、水、氨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ACD错误;</p><p>B、原始大气中肯定没有的是氧气,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非常接近的主要原因是</p><p>A. 自然选择的结果 B. 人工选择的结果</p><p>C. 神经调节的结果 D. 激素调节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生物的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 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北极被冰雪覆盖,环 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北极熊的这种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非常接近的主要原因 是环境对动物进行长期的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不能推测的是( )</p><p>A. 生物进化的趋势 B. 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p><p>C. 生物的生存年代 D. 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所以可以根据对生物化石的研究,推测生物进化的趋势,看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估计生物的生存年代,但是通过化石无法知晓无机物能否形成有机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是阜阳地区常见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它身体呈桶形,柔软,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1e255505/SYS201904260925501170543133_ST/SYS201904260925501170543133_ST.001.png" width="146"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线形动物 B. 环节动物 C. 软体动物 D. 节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软体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线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节肢动物的体表具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p><p>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所以,蚯蚓是阜阳地区常见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它身体呈桶形,柔软,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环节动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河蚌、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p><p>A.身体柔软、有贝壳 B.身体柔软、有外套膜</p><p>C.身体由体节构成 D.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河蚌、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清•袁枚的一首诗,这里的“苔”即是苔藓,根据你对植物类群的了解,苔藓植物的生殖方式为( )</p><p>A. 种子繁殖 B. 孢子生殖 C. 分裂生殖 D. 出芽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p>诗句中的苔花极其矮小,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根、花等器官,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起固着作用,体内无输导组织,所以植株通常矮小,能够产生孢子,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原始人捕食毛象的说法,但从未听说过原始人捕食恐龙,原因是( )</p><p>A. 恐龙个体太大又凶猛,原本是人对它近而远之</p><p>B. 恐龙的皮太厚,原始人缺乏有效的武器对付它</p><p>C. 原始人以果实为食,对恐龙不感兴趣</p><p>D. 原始人生存的年代,恐龙早已灭绝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但它们却在距今约六千多万年前神秘地灭绝了。有科学家提出假设: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灭绝的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p><p>有原始人捕食毛象的说法,是因为原始人和毛象生活在同一个年代,可能出现此现象,但从未听说过原始人捕食恐龙,是因为原始人出现的比恐龙晚,原始人生存的年代,恐龙早以灭绝。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将八种生物按某一依据分成两类,结果如下表,该分类依据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border:1.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2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pt; padding-right:4.9pt; padding-left:4.65pt; vertical-align:top"><p> 类群一</p></td><td style="width:51.8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pt; padding-right:4.9pt; padding-left:4.9pt; vertical-align:top"><p> 乌贼</p></td><td style="width:52.5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pt; padding-right:4.9pt; padding-left:4.9pt; vertical-align:top"><p> 螃蟹</p></td><td style="width:51.8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pt; padding-right:4.9pt; padding-left:4.9pt; vertical-align:top"><p> 蚯蚓</p></td><td style="width:51.8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pt; padding-right:4.65pt; padding-left:4.9pt; vertical-align:top"><p> 蝗虫</p></td></tr><tr style="height:17.2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pt; padding-right:4.9pt; padding-left:4.65pt; vertical-align:top"><p> 类群=</p></td><td style="width:51.8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pt; padding-right:4.9pt; padding-left:4.9pt; vertical-align:top"><p> 青蛙</p></td><td style="width:52.5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pt; padding-right:4.9pt; padding-left:4.9pt; vertical-align:top"><p> 蛇</p></td><td style="width:51.8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pt; padding-right:4.9pt; padding-left:4.9pt; vertical-align:top"><p> 海鸥</p></td><td style="width:51.8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pt; padding-right:4.65pt; padding-left:4.9pt; vertical-align:top"><p> 斑马</p></td></tr></table><p>A.是否胎生 B.体温是否恒定</p><p>C.有无脊柱 D.生殖方式的不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解析: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表格中的类群二:眼镜蛇、青蛙、斑马、海鸥;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类群一:乌贼、螃蟹、蚯蚓、蝗虫,故选项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餐桌上流行的各种蘑菇、香菌等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p><p>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消费者 D. 非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蘑菇、香菌属于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数百年前,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是林木茂盛的地方,如今却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p><p>A. 受过第四纪冰川地浸袭</p><p>B. 长期干旱</p><p>C. 过度砍伐林木,破坏生态平衡</p><p>D. 地壳运动频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黄土高原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渐渐恶化,如植被减少,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然而,要把环境恢复到原来状态,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很难做到。</p><p>北方寒流的侵袭不是导致黄土高原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黄土高原没有出现长年旱灾,植被死亡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黄土高原因人们对植被的过度开垦,使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才变成荒山秃岭的,故C符合题意; 地壳运动繁殖,不是造成黄土高原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绘出了5种鱼的耐盐范围和耐温范围.在这5种鱼中哪一种的分别最广泛?(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1e255505/SYS201904260925507835283039_ST/SYS201904260925507835283039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1 B. 5 C. 3 D. 2</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识图能力,了解纵坐标、横坐标的意义。</p><p>根据图示可知,1生活在温度最高,盐分最低的水域,2生活在盐度最高,温度最低的水域,3生活在盐度最高,温度适中的水域,4生活在温度较低,盐分较低的水域,5生活在盐度和温度都适中的水域。所以,5分布最为广泛。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改善家具环境的措施,你认为错误的是( )</p><p>A. 增加室内换气次数 B. 室内不养宠物</p><p>C. 室内长时间密闭以便开空调 D. 室内不进行豪华装修</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室内空气中存在500 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 20 多种,致病病毒 200 多种。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氡、甲醛、苯、氨以及酯、三氯乙烯等。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证实,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 2-5 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 100 倍。 据统计,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换气频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换气的次数.。</p><p>增加室内换气频度是减轻污染的关键性措施.一般家庭在春、夏、秋季都应留通风口或经常开“小窗户”,冬季每天至少早、中、晚开窗10分钟左右.开窗通风10分钟就可使室内氨浓度下降一半,对一些有害气体的居室除通风外,还要安放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同时,室内不养宠物,宠物身上有寄生虫,尤其是孕妇更不能接触猫狗等动物,容易造成胎儿畸形,容易造成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污染。室内不进行豪华装修,一些装饰材料、化纤地毯、涂料等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甲醛气体,而使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家庭中使用的能源,你认为最清洁的是( )</p><p>A. 太阳能 B. 电能 C. 煤 D. 煤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解答此题可从环境污染对环境或生物的影响方面切入。</p><p>大力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燃煤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二氧化硫形成酸雨,对生物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因此煤电不属于清洁能源。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面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p><p>A. 味精 B. 面粉 C. 海带 D. 色拉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根据白色食品的含义判断,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p><p>味精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是白色食品,故A正确;面粉是小麦种子研磨而成的,没有经过微生物发酵,是绿色食品,故B错误;海带是海洋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生长而成的,是蓝色食品,故C错误;色拉油是一种陆生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生长而成的,是绿色食品,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甜酒的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p><p>A. 要将糯米蒸熟后再用</p><p>B. 将酒曲碾成末后与糯米均匀地混合在一起</p><p>C. 将容器尽量盖好</p><p>D. 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防止杂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A、在酿酒时要先将糯米蒸熟,是为了杀菌,避免了其它杂菌的污染。</p><p>B、制酒时要将酒曲碾成末后与糯米均匀地混合,使酒曲能充分分解糯米,以产生较多的甜酒。</p><p>C、酵母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所以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装置要始终保持密封。</p><p>D、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酒曲,酒曲中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经过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冰箱中温度太低,不利于酵母菌发酵,影响产酒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主要是哪种微生物发酵的结果( )</p><p>A. 酵母菌 B. 醋酸菌 C. 乳酸菌 D. 大肠杆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据此解答。</p><p>果酒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乳酸菌就会发酵产生乳酸,而出现一种特殊的酸味。制醋要用到醋酸菌,制馒头、面包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酱要用到曲霉。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抗虫烟草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将苏云金杆菌和普通烟草生活在一起获得的</p><p>B. 将苏云金杆菌全部基因导人普通烟草获得的</p><p>C. 将苏云金杆菌杀虫毒蛋白基因导人普通烟草获得的</p><p>D. 是普通烟草自己变异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p><p>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抗虫烟草是将苏云金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入到普通烟草细胞中,使普通烟草也能产生杀死该虫的毒素,表现出抗虫性,得到了抗虫效果良好的抗虫烟草,因此抗虫烟草就是一种转基因植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开发生物能源</p><p>B. 利用生物技术可以生产治疗人体疾病的昂贵药品</p><p>C. 生物技术可以对工厂排出的“三废”进行净化处理</p><p>D. 目前已经能够克隆出人体的组织和器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p><p>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是基于对植物、动物基因学和蛋白质学的认识,很多专家认为只有依靠生物技术,发展中国家才能战胜饥饿,全球因人口增长而产生的食品短缺才有望得以缓解;生物技术应用于工业制造和环境管理,是为了推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生物技术除主要在人类健康、农业、工业与环境中应用外,在其它领域也有一些应用,如利用甘蔗、玉米渣生产酒精,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综上分析,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开发生物能源,利用生物技术可以生产治疗人体疾病的昂贵药品,生物技术可以对工厂排出的“三废”进行净化处理等,但是生物技术可以克隆生物体,也能克隆生物的器官,克隆器官是“定向发育”技术。如用克隆技术培育的皮肤已可供临床使用。最近,英国科学家培育出一个没有头的青蛙胚胎。研究人员称,这项技术可能用于人类,培育无头克隆体,用于移植人体器官和组织。故选D。</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_____、由_____到_____.</p></div></div>
<div><p>【答案】高等水生陆生</p><p>【解析】</p><p>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p><p>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而来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结构简图,据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1e255505/SYS201904260925519396214336_ST/SYS201904260925519396214336_ST.001.png" width="234" height="1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这个食物网有食物链_____条。</p><p>(2)在这个食物网的生产者是_____。</p><p>(3)如果某种原因,蜥蜴的数量大量减少,那么蚱蜢的数量短期内将会_____;兔的数量将会_____。</p><p>(4)该食物网最短的食物链是_____,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3 绿色植物增加减少绿色植物→兔→鹰绿色植物→蚱蜢→蜥蜴→蛇→鹰</p><p>【解析】</p><p>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据此答题。</p><p>(1)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对食物链写法的正确认识是解题的关键,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因此,绿色植物→兔→鹰;绿色植物→蚯蚓→相思鸟→鹰;绿色植物→蚱蜢→蜥蜴→蛇→鹰,共有3条食物链。</p><p>(2)生态系统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光照,温度,土壤等。因此,在这个食物网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p><p>(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因此,如果某种原因,蜥蜴的数量大量减少,那么蚱蜢的数量短期内将会增加;兔的数量将会减少,因为鹰需要兔提供食物来源。</p><p>(4)通过(1)分析可知,该食物网最短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兔→鹰,最长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蚱蜢→蜥蜴→蛇→鹰。</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把下列发酵食品与微生物名称用线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1e255505/SYS201904260925520867233032_ST/SYS201904260925520867233032_ST.001.png" width="345"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1e255505/SYS201904260925520867233032_DA/SYS201904260925520867233032_DA.001.png" width="351"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某些真菌发酵可以产生抗生素,如从青霉中能提取出青霉素;制作豆腐乳要用到曲霉菌。</p><p>乳酸菌发酵时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乳酸,常用乳酸菌制作酸奶、酸泡菜等,所以制作光明酸奶需要乳酸菌。酵母菌发酵时能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常用来酿酒、制作面包、发面等,所以制作茅台酒需要加入酵母菌;利用霉菌制作老干妈豆腐乳等;利用醋酸杆菌可以香醋等。故,</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下列生物和它在生态系统的角色地位用线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1e255505/SYS201904260925522139505880_ST/SYS201904260925522139505880_ST.001.png" width="344"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1e255505/SYS201904260925522139505880_DA/SYS201904260925522139505880_DA.001.png" width="364"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等来维持生活。综上分析可知,田鼠属于动物,是消费者;菁苔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霉菌是真菌,属于分解者。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运用学到的生态系统的知识,小明设计并制作一个小生态瓶(如图),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1e255505/SYS201904260925523400778728_ST/SYS201904260925523400778728_ST.001.png" width="131"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材料准备:有盖大罐头瓶一个、水生植物若干、水生动物若、河沙、卵石。</p><p>将瓶洗净然后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将3株金鱼藻(或其他水草)定植在瓶底沙石中,在瓶底铺上2cm厚的沙石,装三分之二的河水,待水澄清后,放人两条小鯽鱼、两只小虾,盖紧瓶口密。将装置放在阳面窗台上,不要再移动。每天观察1次生态瓶中动植物的生活状况,并做好记录。记录几种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p><p>(1)观察水的颜色是否清澈,若变浑浊思考原因是什么?_____</p><p>(2)本组制作的生态瓶中哪种生物最先死亡?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p><p>(3)根据生态瓶中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分析如何改进实验装置以延长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的持续时间?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小鲫鱼动物生活需较多资源,如氧气等</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p><p>(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该生态瓶制作好后,应该放在阳光适宜地方,金鱼藻在有光照的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促进了其生长繁殖。因此,观察水的颜色若变浑浊,原因是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p><p>(2)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但是生态瓶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减少,光合作用减弱,释放氧气减少,这样小鲫在生活过程中需要吸收氧气,氧气不能满足其呼吸的需要。因此,本组制作的生态瓶中小鲫鱼最先死亡,主要原因是动物生活需较多资源,如氧气等。</p><p>(3)根据生态瓶中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延长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的持续时间,采取的措施有如增多水草等生产者。</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