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p><p>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p><p>C.我市通川区莲花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p><p>D.“黄花之乡” 渠县境内的所有黄花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如阳光、空气、土壤、水分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所以D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洞庭湖水域持续干旱,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 )</p><p>A. 生物不受环境影响 B. 生物能适应环境</p><p>C.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 生物能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因为干旱缺水,所以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说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39c92226/SYS201905010927508132398230_ST/SYS201905010927508132398230_ST.001.png" width="533"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2组,温度、消毒棉球</p><p>B. 2组,温度、空气</p><p>C. 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p><p>D. 2组,温度、细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解:此题是关于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探究题,探究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其它条件要都一样.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甲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温度;甲的瓶口不做处理,有细菌进入,丙的瓶口用消毒棉球塞住,无细菌进入,可见甲和丙只有有无细菌这一个条件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细菌;</p><p>乙和丙的温度不一样,有无细菌也不一样,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条件,不是一组对照试验.可见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生物小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他们设计对照实验的时候,把下列哪项作为单一变量</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39c92226/SYS201905010927509873526791_ST/SYS201905010927509873526791_ST.001.png" width="503"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温度 B. 空气</p><p>C. 土壤湿度 D. 光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光照。从表格中看出,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如温度、空气、土壤湿度等都相同且适宜。所以他们设计对照实验的时候,把光照作为单一变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不应采取的做法是( )</p><p>A. 设置对照实验</p><p>B. 控制单一变量</p><p>C. 增加重复次数</p><p>D. 修改实验数据</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科学探究中,如何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实验法是常用的方法;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分析与判断证据和数据等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p><p>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关键问题,A不符合题意;<br />控制变量唯一是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B不符合题意;<br />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C不符合题意;<br />分析数据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不能随便修改实验数据,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p><p>①蝴蝶 ②珊瑚 ③黑木耳 ④智能机器人 ⑤青苔 ⑥流星</p><p>A. ① ③ ⑤ B. ① ② ③ ⑤</p><p>C. ② ④⑥ D. ④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能力.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p><p>解: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①蝴蝶、②珊瑚虫、③黑木耳、⑤青苔,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④智能机器人、⑥流星,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一项是( )</p><p>A、蚁穴溃堤 B、森林净化空气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鱼离不开水</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蚁穴溃堤,主要意思是蚂蚁这种生物影响堤岸,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森林净化空气,是森林中的植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错误;鱼儿离不开水,是受水环境条件的影响,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影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基础</p><p>B. 科学探究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p><p>C. 金鱼鳃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2次</p><p>D. 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5℃至10℃以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结合实验具体分析解答。</p><p>A、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其中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关键.所以进行一个科学探究的前提和基础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A正确。</p><p>B、科学探究中,需要不断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相互帮助,取长补短,B正确。</p><p>C、;金鱼的鳃盖或口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1次,不是2次,C错误。</p><p>D、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有影响,温度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5℃至10℃以内,D正确。</p><p>故选:C</p><p>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这说明( )</p><p>A. 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 环境能够影响生物</p><p>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p><p>解: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这说明生物能适应(寒冷)环境.</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p><p>B.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p><p>C.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p><p>D. 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A错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B正确;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C正确;生物圈包括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调查完毕,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所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下列归类方法中不当的是( )</p><p>A. 依据个人的喜好来分类 B. 依据生物生活环境不同来分类</p><p>C. 依据生物形态特征不同归类 D. 依据生物的不同用途来分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调查完毕,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所调查的生物进行科学归类,以利于学习研究。归类时可以依据生物生活环境不同来分类如陆生、水生等;可以依据生物形态特征不同归类,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还可以依据生物的不同用途来分类,如家禽、家畜、宠物、农作物、野生动植物等。但不能依据个人的喜好来分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p><p>A. 蚯蚓改良土壤 B. 森林净化空气</p><p>C. 滥砍树木,水土流失 D. 企鹅生活在南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滥砍树木,水土流失,是人类(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企鹅体内有很厚的脂肪层,有浓密的羽毛,保温能力强,适应在寒冷的南极生活,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如图为生物部分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以下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选项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39c92226/SYS201905010927522565322646_ST/SYS201905010927522565322646_ST.001.png" width="271"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绿色植物→昆虫→鸟</p><p>B. 绿色植物→昆虫→鸟→分解者</p><p>C. 阳光→绿色植物→昆虫→鸟</p><p>D. 绿色植物←昆虫←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绿色植物与消费者昆虫、鸟的捕食关系,能表示正确食物链,A符合题意;<br />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表示正确食物链,B不符合题意;<br />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不能表示正确食物链,C不符合题意;<br />食物链箭头反了,鸟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不能表示正确食物链,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生态平衡的示意图,你认为哪些观点正确( )</p><p>①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鼠→蛇</p><p>②当生态系统平衡时,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稳定不变的</p><p>③在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是最多的</p><p>④该生态系统中蛇的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39c92226/SYS201905010927523636802540_ST/SYS201905010927523636802540_ST.001.png" width="271"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③</p><p>B. ②④</p><p>C. ①②</p><p>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p><p>①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每一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开始,直到没有其他消费者吃他为止,故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鼠→蛇,正确;<br />②在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错误; <br />③在该生态系统中,草位于食物链的首端,是食物链的开始,根据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表明在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草,正确; <br />④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该生态系统中蛇的数量越多,老鼠的数量就会越少,草的数量就会增多,由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生态平衡会遭到破坏,错误。</p><p>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p><p>A. 生物的生长发育 B.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p><p>C. 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专家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生物消化道内食物和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如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39c92226/SYS201905010927526979482587_ST/SYS201905010927526979482587_ST.001.png" width="381"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 几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C→E→B→D→A</p><p>B. 汞和某种杀虫剂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p><p>C. 河蚌和水蚤构成的关系是捕食关系</p><p>D. 小鱼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小球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p><p>由图表中,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可以看出河蚌和水蚤都以小球藻为食,所以图中生物构成食物链:C→E→B→D→A;C→B,共有两条,组成一个简单食物网,A错误;<br />汞和某种杀虫剂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毒素越多,B正确;<br />河蚌和水蚤都以小球藻为食,同时河蚌还捕食水蚤,所以河蚌和水蚤是捕食和竞争关系,C错误;<br />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小鱼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能为多数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是( )</p><p>A. 太阳</p><p>B. 土壤</p><p>C. 动物</p><p>D. 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据此作答。</p><p>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br />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br />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br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br />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巢湖享有“鱼米之乡”的盛誉,下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湖中的水</p><p>B. 湖中的大闸蟹</p><p>C. 湖中的芦苇</p><p>D. 湿地风景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据此解答.</p><p>解:A、湖中的水,只包括了非生物部分的水,没有其它部分,也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p><p>B、清水大闸蟹,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p><p>C、湖中的芦苇,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p><p>D、湿地风景区,既包括了湿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一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39c92226/SYS201905010927531343212712_ST/SYS201905010927531343212712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X、Y、Z都是草食动物</p><p>B. 图中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p><p>C. 从数量上分析,X+Y+Z>蝗虫</p><p>D. 草是生产者,其他为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给植物和动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其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和人,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或是遗迹;非生物因素是指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和湿度等。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因捕食系形成的链状联系,许多条食物链就形成了食物网,一般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向后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至少由2—3个环节组成,在食物链中起点生产者,生物数量最多,越向后生物的数量越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的。X是草食动物,Y是杂食动物,Z是肉食动物,选项A不正确;能量的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但是物质的循环是往复的,选项B不正确;从图中可以分析Y的数量少于蝗虫,Z的数量少于蝗虫,X与蝗虫没有可比性,不能推测出X+Y+Z大于蝗虫,选项C不正确;草是生产者,蝗虫等图中所有的动物是削消费者,选项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大量捕杀青蛙,使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其原因是</p><p>A. 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B. 破坏了水稻的生长</p><p>C. 破坏了青蛙的繁殖 D. 破坏了青蛙的生活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题干中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水稻→害虫→青蛙,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破坏了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增加,水稻减产,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是( )</p><p>①水 ②空气 ③温度 ④光 ⑤其他鼠妇</p><p>A. ①②</p><p>B. ②③</p><p>C. ②③④</p><p>D. ①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p><p>根据分析可知,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是①水、②空气、③温度、④光和⑤其他鼠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p><p>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p><p>C. 环境影响生物 D. 生物依赖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换句话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环境淘汰了.</p><p>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不易被天敌发现,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沙漠中的骆驼刺根扎得很深,是生物对沙漠缺水的适应,因此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3年9月8日,日本东京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但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造成日本近海含放射性物质铯的阴影仍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p><p>A. 鲱鱼 B. 浮游动物 C. 硅藻 D. 鳕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鳕鱼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铯含量最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谈起宠物(如狗、猫)你一定很感兴趣,你所居住的小区或村庄内有一定数量的宠物存在,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证它们不向人类传播疾病等问题,也许你并非十分清楚.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广泛的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相关内容告诉身边养宠物的人.那么,你(或你们小组)打算怎样做这个调查呢?</p><p>(1)调查目的:______.</p><p>(2)调查方式:______.</p><p>(3)调查对象:______.</p><p>(4)调查范围:本小区或村庄内的______.</p><p>(5)调查方案:</p><p>①______;</p><p>②分组,确定组长;</p><p>③______;</p><p>④做好调查记录;</p><p>⑤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搞清楚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如何防止宠物向人类传播疾病采用访谈法、查阅资料等饲养的宠物所有的宠物制定调查计划设计合理的调查路线归类、整理分析</p><p>【解析】</p><p>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p><p>要搞好调查就要确定调查的目的,或根据要求确定调查的目的;然后确定调查的方式;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范围。最后确定调查的方案。<br />根据本题的要求:</p><p>(1)调查的目的:搞清楚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如何防止宠物向人类传播疾病;</p><p>(2)调查的方式:访谈法或上网查资料等;</p><p>(3)调查的对象:饲养的宠物;</p><p>(4)调查的范围:小区内的所有宠物。</p><p>调查方案可分成如下几步完成:<br />①制定调查计划;</p><p>②分组,确定组长;</p><p>③设计合理的调查路线;</p><p>④做好调查记录;⑤归类、整理分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某研究小组对一数千人学校的学生进行校园环境满意度的调查.其中对校园绿化质量和空气质量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39c92226/SYS201905010927539880855518_ST/SYS201905010927539880855518_ST.001.png" width="415" height="2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研究小组采用的是(填“抽样调查法”或“普查法”).调查表明学生对绿化质量的满意率达到了%,(填“高”或“低”或“等”)于对空气质量的满意率.</p><p>(2)图1中纵坐标y代表.</p><p>(3)请在图2中按图示要求补充完善学生对空气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39c92226/SYS201905010927539880855518_ST/SYS201905010927539880855518_ST.002.png" width="470"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抽样调查法96高参加调查的学生人数<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39c92226/SYS201905010927539880855518_DA/SYS201905010927539880855518_DA.001.png" width="147"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此题为资料分析题,一是考查资料分析的能力,读懂统计图表,二是考查的是对抽样调查的认识和绘制扇形统计图。</p><p>(1)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法和普查法,一般来说,对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由表可知,学生对绿化质量的满意率为96%,空气质量的满意率为86.7%,对绿化质量的满意率高于对空气质量的满意率。<br />(2)由图1中可知,该图是学生对校园绿化质量调查问卷结果直方图,横坐标代表满意程度,纵坐标y代表参加调查的学生人数。<br />(3)根据学生对校园空气质量调查问卷结果绘制成扇形图,如下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39c92226/SYS201905010927539880855518_DA/SYS201905010927539880855518_DA.002.png" width="159"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简图,请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39c92226/SYS201905010927541892231338_ST/SYS201905010927541892231338_ST.001.jpeg" width="172"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l)光、二氧化碳、水等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部分,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p><p>(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写出图示中的食物链:</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__________和食物网流动的。</p></div></div>
<div><p>【答案】(1)非生物;绿色植物</p><p>(2)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p><p>(3)自动调节能力</p><p>(4)食物链</p><p>【解析】</p><p>试题(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因此图中太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2)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因此图中所包含的完整食物链是: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p><p>(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4)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沙漠中植树时,必须选用耐干旱的树种,否则难以成活;当沙漠上的树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使一定区域内的气候有所改善.请分析回答:</p><p>(1)沙漠中影响树成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该事实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正常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__.</p><p>(2)以上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水生态因素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p><p>【解析】</p><p>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首先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生物。</p><p>(1)沙漠中影响树成活的主要因素是水。该事实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正常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p><p>(2)以上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丰草美蕈菇鲜,银鹤凌霄浪里翻。”黑龙江不仅有广袤的黑土地,而且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如扎龙湿地、兴凯湖湿地、七星河湿地等等。每年四月,大量候鸟成群结队来此繁衍生息,以鱼为食,鱼以虾为食,而虾则以植物为食,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p><p>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39c92226/SYS201905010927545045811385_ST/SYS201905010927545045811385_ST.001.png" width="230"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湿地生态系统素有“ ”之称,有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的作用。</p><p>(2)写出上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p><p>(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此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污染,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在 的体内积累最多。</p><p>(4)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div></div>
<div><p>【答案】(1)地球之肾</p><p>(2)食物链的起点为植物,终点为鸟,中间内容合理即可,如:草→虾→鱼→鸟</p><p>(3)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 鸟</p><p>(4)生物圈</p><p>【解析】</p><p>试题(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食物链的起点为植物,终点为鸟,中间内容合理即可,如:草→虾→鱼→鸟</p><p>(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某些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即鹰体内含有毒物质最高.</p><p>(4)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