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24:20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蛋、奶、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这是因为蛋白质是(  )</p><p>A. 主要的储能物质    B. 主要的供能物质</p><p>C. 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D. 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酸雨对生物直接危害的是(    )</p><p>A. 危害植物的芽和叶&#xa0;    B. 使河流、湖泊酸化,鱼虾受到影响</p><p>C. 造成水土流失&#xa0;    D. 使土壤养分变化,植物不能吸收利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A错误;.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B错误;水土流失不是酸雨造成的,C正确;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十指连心”,是说人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哪怕是手指尖受到了伤害,都会感觉很疼。“十指连心”的原因是(  )</p><p>A. 指间与脑的距离较近    B. 指尖与心脏的距离较近</p><p>C. 指尖的皮肤太薄    D. 指尖的皮肤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种刺激。由于身体各部分的感受器的分布不同,因而感觉的敏感性不同,指尖处的感觉神经末梢最多,因而对外界的敏感性最强。所以,也就有了“十指连心”之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誉为“神州试管婴儿之母”的张丽珠教授运用下列哪种现代技术培育出试管婴儿,给许多不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p><p>A. 物理    B. 化学    C. 生物    D. 数学</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管婴儿,是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再将早期胚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而诞生的婴儿,因此试管婴儿必须需要生物技术,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青春期生理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身高迅速增长,体重突增</p><p>B. 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显著增强</p><p>C. 男孩比女孩更早进入青春期</p><p>D. 开始性发育至逐渐性成熟</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体重突增,A正确;青春期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显著增强,B正确;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1~2年,而不是男孩比女孩更早进入青春期,C错误;<br />青春期开始性发育至逐渐性成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腺体分泌的消化液中,消化酶种类最多的一组是(  )</p><p>A.肠腺和胃腺    B.胃腺和胰腺</p><p>C.胰腺和肠腺    D.唾液腺和胃腺</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的消化腺有五个: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能够乳化脂肪;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胰腺可以分泌胰液,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有消化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在进食前与进食后,其分泌量发生显著变化的激素是(  )</p><p>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激素</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进食后,人体内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分泌胰岛素的腺体是胰岛,胰岛位于胰腺上,分泌胰岛素,调节糖代谢。胰腺在腹腔上部、胃的后下方,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体。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因此,人在进食的前后,其分泌量发生变化的激素是胰岛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如图表示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有关说明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c3049bb9/SYS201904270921198141355921_ST/SYS201904270921198141355921_ST.001.png" width="190"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水果、蔬菜只为人体提供水和无机盐两类营养</p><p>B. 粮谷类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p><p>C. 肥胖患者应减少粮谷类及肉类的摄入量</p><p>D. 营养不良的原因是水果、蔬菜摄入量较粮谷类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水果、蔬菜主要为人体提供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营养,A不符合题意;<br />蛋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豆类和谷类等食物中获得;而粮谷类食物中含的淀粉比较多,B不符合题意;<br />从图形可知,肥胖患者的饮食中粮谷类和肉类的摄入量较正常人偏多。各占44%和15%,粮谷类含较多的淀粉,在体内转化成糖,肉类含较多的脂肪,多吃易导致肥胖。因此,肥胖患者应减少粮类谷及肉类的摄入量,C符合题意;<br />人体需要的水果蔬菜和粮谷类的量是不一样的,在同一层面,不能单纯比较,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人类的一些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p><p>B. 人类的一些活动改善了生态环境</p><p>C. 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p><p>D. 人类的活动不必关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等,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而地球上所有生物间又是以各自的生物圈相互串成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人类要想更好的生存就要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我们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    )</p><p>A.鼻黏膜分泌黏液过多    </p><p>B.气管、支气管分泌黏液过多</p><p>C.鼻黏膜充血膨胀     </p><p>D.扁桃体肿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人体患感冒时,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的学生吃饭总爱偏食,导致体内缺少维生素C和含铁的无机盐,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此类学生可能患有</p><p>A. 夜盲症、贫血    B. 坏血病、佝偻病</p><p>C. 干眼病、佝偻病    D. 坏血病、贫血</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无机盐对人体也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如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缺少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缺乏含碘的无机盐,会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br />因此,缺少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华从广州到西藏拉萨后,出现头晕、乏力、眼睛经常会发黑等一系列高原反应。主要原因是(    )</p><p>A. 温度太低,保暖不足</p><p>B. 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p><p>C. 营养补充不及时,能量不足</p><p>D. 血红蛋白跟氧的结合减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p><p>海拔高的地方大气压低,影响到氧气溶解到血液中的量,气压越低,溶解量越低.西藏是高原地区,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小华初到西藏,体内的红细胞及其血红蛋白的含量都是与平原地区的氧含量相适应的,使血红蛋白跟氧的结合减少,因此会出现头晕、乏力、眼睛经常会发黑等缺氧症状;一段时间后,人体会作适应性调整,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会增加,从而提高了血液的供氧能力,高原反应会减弱或消失.</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脊蛙(剪去头部,去除了大脑)的脊髓破坏后,再在其背部贴浸过稀硫酸的纸片,出现的实验现象时(   )</p><p>A. 出现搔扒反射    B. 反射不准确    C. 无任何反应    D. 反应非常缓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实验中将蛙在没有脑、脊髓又损伤的情况下,不能出现搔扒反射,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中的血液在各种血管中流动的速度是(  )</p><p>A. 动脉&gt;静脉&gt;毛细血管</p><p>B. 毛细血管&gt;静脉&gt;动脉</p><p>C.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p>D. 静脉&gt;动脉&gt;毛细血管</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动脉血管壁最厚,血流速度最快;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静脉血管壁薄,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xa0;&#xa0;&#xa0;&#xa0; )</p><p>A. 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p><p>B.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一定比单细胞生物大</p><p>C. 心脏只有肌肉组织构成</p><p>D. 生物即受环境的影响,也能影响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A错误;<br />根据构成生物的细胞的数目不同,我们可以把生物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不一定比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大,细胞的大小和是否是多细胞生物无关,同为多细胞生物,其个体上不同功能细胞大小也各不相同,B错误;<br />心脏不仅仅是由肌肉组织构成,还有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C错误;<br />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也会影响环境,同时环境也能影响生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班兴趣小组外出活动,一学生(血型为A型)发生意外导致大量出血。该小组中有甲、乙、丙、丁等4位同学主动为他献血,其血型鉴定结果如下表。你认为最适合为该受伤同学献血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f2d1ea48/SYS201904280926419020540501_ST/SYS201904280926419020540501_ST.001.png" width="480"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    B. 乙    C. 丙    D. 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早在1990年,有人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他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叫做A型;只含有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同时,从调查研究中还证明,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A型血的人的血管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O型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全有。<br />已知,发生意外的学生是A型血,从表中可看出,甲是B型血,乙是A型血,丙是AB型血,丁是O型血.所以最适合为该受伤同学献血的是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排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排泄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来完成的</p><p>B. 排泄是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p><p>C. 排泄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p><p>D. 排泄是通过肾脏、皮肤、肺等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p><p>排泄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来完成,A正确;<br />食物残渣不是人体的代谢产物,其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而不是排泄,B错误;<br />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C正确;<br />排泄的途径有三个: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二、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命现象与激素分泌无直接关系的是( )</p><p>A. “植物人”只有呼吸和心跳    B. 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正常</p><p>C.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D. 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防止大脖子病</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人体患相应的疾病.</p><p>A、“植物人”只有呼吸和心跳,是脑干未受损伤,与激素无关,符合题意.</p><p>B、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不符合题意.</p><p>C、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与激素有关,不符合题意.</p><p>D、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体内长期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防止大脖子病,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p><p>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防止汽车尾气污染,鼓励骑电动车</p><p>C.杜绝污染物的随意排放            D.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重视新能源开发</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A错误;防止汽车尾气污染,鼓励骑电动车.此种做法固然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但是骑电动车也会消耗电能、化学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也不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B错误;污染物的随意排放,会给造成空气、水、土壤等造成不同层次的污染,从而影响了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因此杜绝污染物的随意排放,C正确;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重视新能源开发.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p><p>A. 草履虫对刺激作出反射</p><p>B. 冬天冷得发抖</p><p>C. 植物根的向地性</p><p>D. 用电刺激蛙离体腓肠肌,肌肉收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没有神经系统参与的生理活动就不是反射,选项中冬天冷得发抖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属于反射,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右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f2d1ea48/SYS201904280926431111970389_ST/SYS201904280926431111970389_ST.001.jpeg" width="184" height="161" alt="../../Local%20Settings/Temp/ksohtml/wps15D.tmp.jpg"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A.a是动脉        B.c是静脉</p><p>C.L是毛细血管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血管内血流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所以为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较慢;b血管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所以为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c血管内的血流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血流速度最快,所以为动脉血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卵细胞、胚泡、受精卵、胎儿、胚胎几个生理名词,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p><p>A. 卵细胞、胚胎、胚泡、受精卵、胎儿</p><p>B. 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p><p>C. 卵细胞、胚泡、受精卵、胚胎、胎儿</p><p>D. 受精卵、卵细胞、胚泡、胚胎、胎儿</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成受精卵,是新生命发育的起点;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阴道是胎儿产出的通道。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f2d1ea48/SYS201904280926434584136191_ST/SYS201904280926434584136191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p><p>B. b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p><p>C. a内血液来自心脏的左心房</p><p>D. b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心房</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A.a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A错误;</p><p>B.b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B错误;</p><p>C.a内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C错误;</p><p>D.b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心脏的左心房,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f2d1ea48/SYS201904280926437417857553_ST/SYS201904280926437417857553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顺序是:[  ] ____________、咽、食道、胃、________、大肠和肛门。</p><p>(2)[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淀粉的酶。</p><p>(3)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 ____________;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____________;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____________。</p><p>(4)可在短时间内容纳大量食物的是[  ] ____________,能蠕动;不能进行消化的是[  ] 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口腔小肠5唾液腺3胰腺7肠腺1口腔2胃7小肠2胃4大肠</p><p>【解析】</p><p>图中1是口腔,2是胃,3是胰腺,4是大肠,5是唾液腺,6是肝脏,7是小肠。</p><p>(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顺序是:1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br />(2)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1口腔,在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麦芽糖;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肠腺分泌的肠液都流入小肠内,里面都含有消化淀粉的酶,能够将淀粉消化成葡萄糖。<br />(3)淀粉最最先被消化,在1口腔中5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在7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葡萄糖;蛋白质在2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脂肪只能在小肠中被消化,在小肠内,在肝脏分泌的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为脂肪微粒,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甘油和脂肪酸。<br />(4)2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可在短时间内容纳大量食物,4大肠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5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餐桌上食品的安全问题逐渐担忧起来。继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瘦肉精、牛肉膏等食品安全问题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瘦肉精能促进猪的骨骼肌(瘦肉)蛋白质合成和减少脂肪沉积,明显增加瘦肉率。人体对“瘦肉精”十分敏感,食用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等症状。它还能降低人体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特别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请分析回答:</p><p>(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消化道内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  ▲  ,它们能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到绒毛的  ▲  。</p><p>(2)瘦肉精被小肠绒毛吸收后,首先被运输到肝脏进行分解,不能分解的有毒物质至少要经过心脏  ▲  次才能到达人体的肌肉组织?</p><p>(3)瘦肉精能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血红蛋白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  ▲  。</p><p>(4)如果瘦肉精在肝脏能被分解成含氮废物,则该废物在下列部位中含量最少的是  ▲  。</p><p>A.出球小动脉     B.厡尿       C.肾静脉     D.肾小管</p></div></div>
<div><p>【答案】(5分)</p><p>(1)氨基酸           毛细血管        (2)2         (3)分离         (4)C</p><p>【解析】:(1)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能在胃和小肠中被消化.胃对它只是进行初步消化,在小肠中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可以吸收的氨基酸,它们能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到绒毛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p><p>(2)瘦肉精被小肠绒毛吸收后,首先被运输到肝脏进行分解,不能分解的有毒物质要经过肝静脉心脏到达人体的肌肉组织必须经过体循环的终点右心房(进)、肺循环起点右心室(出)、终点左心房(进),体循环的起点左心室(出),即从肝脏开始,经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体动脉→肌肉组织.因此至少要经过心脏2次,附图.</p><p>(3)瘦肉精是一类药物,而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药物,任何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动,有手抖甚至不能站立,头晕,乏力,原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应,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电图示S-T段压低与T波倒置.在中国,通常所说的瘦肉精是指克伦特罗.瘦肉精能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血红蛋白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p><p>(4)如果瘦肉精在肝脏能被分解成含氮废物,排出含氮废物则该废物主要的途径是泌尿系统,经过肾脏后,含氮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含氮废物最少,因此在下列部位中含量最少的是C肾静脉.</p><p>故答案为:</p><p>(1)氨基酸;毛细血管;</p><p>(2)2;</p><p>(3)分离;</p><p>(4)C.</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八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