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右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f2d1ea48/SYS201904280926453642804575_ST/SYS201904280926453642804575_ST.001.jpeg" width="220"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Ⅰ、Ⅲ阶段种子的鲜重显著增加</p><p>B. Ⅰ、Ⅱ阶段种子的干重显著减少</p><p>C. 第Ⅲ阶段种子的胚根已发育成幼根</p><p>D. 第Ⅲ阶段种子增加的重量主要是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继续发育为幼根,胚芽发育为幼苗的茎和叶,胚轴初期伸长明显,但很快停滞下来,以后发育成根和茎之间的连接部分,贮存养料的胚乳或是子叶逐渐萎缩,待其贮存的养料耗尽时,幼苗开始从外界吸收营和进行光合作用,成为独立的植株。图中种子萌发首先要吸足水分,鲜重开始快速增加,但是干重变化不化,在第Ⅲ阶段有机物被大量消耗,种子的干重减少。在第Ⅰ和Ⅲ吸水而鲜重明显增加;Ⅰ和Ⅱ种子萌发时不是很明显,种子的干重减少不明显;Ⅲ阶段种子突破种皮,长出幼根。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是小丽探究“光照是否影响种子萌发”时的有关操作和现象:</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2/09/568038f0/SYS201905020932563713405231_ST/SYS201905020932563713405231_ST.001.png" width="510"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p><p>A. 环境温度太高 B. 种子无生命力</p><p>C. 光照不适宜 D. 实验时间太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把种子放在25℃环境条件下,温度适宜,A错误;把种子放在浸水的棉花上,并且定时喷水,具备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光照环境和黑暗环境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说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都具备,不是外界条件引起的,而是由于种子的自身条件造成的,比如种子无生命力,胚已死亡,B正确;光照环境和黑暗环境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说明不是光照不适宜,C错误;连续观察2周,不是时间太短,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下图所示,下面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266974cf/SYS201712310040356208282416_ST/SYS201712310040356208282416_ST.001.png" width="452"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受精卵中储存着遗传物质 B. 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存在于① </p><p>C. 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 D. ②过程必需在适宜温度下完成</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受精卵中有细胞核;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的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将来发育新植物的幼体,即大豆豆芽是由胚发育成的;种子要想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为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的部分操作,他探究的环境条件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2/09/568038f0/SYS201905020932565494533792_ST/SYS201905020932565494533792_ST.001.png" width="432"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水分,所以探究的环境条件是水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的描述,正确的是</p><p>A.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由伸长区的根毛吸收</p><p>B.植物的茎都能逐年加粗</p><p>C.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铁、磷、钾的无机盐</p><p>D.植物的枝条及绿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由成熟区的根毛吸收</p><p>B.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使茎不断长粗.草本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没有形成层.</p><p>C.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p><p>D.枝芽的结构和发育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2/09/568038f0/SYS201905020932567115662354_DA/SYS201905020932567115662354_DA.001.png" width="140"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图中乙是由甲发育而来的.其中乙中的【b】叶由甲中的【3】幼叶发育而来,乙中的【a】茎由甲中的【4】芽轴发育而来,乙中的【c】侧芽由甲中的【5】芽原基发育而来.所以枝芽是一个未发育的枝条,将来发育成枝条和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所说的“绿丝绦”是下列哪一结构直接发育成的</p><p>A. 种子 B. 芽 C. 叶 D. 花</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的枝条是由叶芽发育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岱庙里的千年古树,有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p><p>A. 全部韧皮部 B. 部分韧皮部 C. 全部木质部 D. 部分木质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所以又有“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说法。因此,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部分木质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被子植物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种子萌发,需要满足自身条件和适宜的外界条件</p><p>B.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p><p>C.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成熟区</p><p>D.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份、充足的空气,阳光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p><p>B、植物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p><p>C、根尖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分生区。</p><p>D、在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即花蕊,有的植物的花只有雌蕊或雄蕊,叫单性花。</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7分)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公认的黄金食品。玉米成熟快,产量高,耐寒能力强,且极具营养价值。世界卫生组织( WHO)将玉米巧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请解释玉米种植过程中的一些问题:</p><p>(l)农业生产上,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原因是种子的 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p><p>(2)我们选择光照充分、空气流通、早涝适宜、肥力较好的地点进行播种,这些影响玉米生活的环境因素统称为 因素。</p><p>(3)玉米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 发育成茎和叶,长成幼苗。</p><p>(4)在玉米幼苗长出三片叶子之前进行移栽补苗,补苗一般选在傍晚或阴天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 提高成活率。</p><p>(5)在苗期要及时清除田问杂草,并合理施肥、灌溉。杂草与幼苗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等,它们之间是 关系。</p><p>(6)完成受精后, 发育成果实;收获时,果穗上往往有缺粒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这种情况,我们要给玉米进行 以提高产量。</p></div></div>
<div><p>【答案】(1)胚乳(2)非生物 (3)胚芽 (4)降低蒸腾作用(或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5)竞争 (6)子房 植物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p><p>【解析】</p><p>试题(1)玉米种子的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p><p>(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玉米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3)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p><p>(4)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p><p>(5)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水稻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p><p>(6)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如农耕工具和耕种方法等农业技术的出现,将人类从狩猎时代带入了农耕时代。技术的发明需要依据科学原理,虽然人类社会早期的农业技术在今天看来极其简单,但它们却是成千上万年经验的积累。下面,就让我们找出这些农业技术对应的生物学原理。</p><p>(1)用尖的木棍在田地划沟,以埋下种子,这主要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p><p>(2)犁是一种用来翻耕土地的农具。犁的发明和使用使种子在萌发时能够获得更为充足的_____。</p><p>(3)将庄稼成行成垅种植,主要有利于农作物获得更多的_____。</p><p>(4)清除田间杂草,是因为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有_____关系。</p><p>(5)用动物的粪便作肥料,是因为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可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_____。</p><p>(6)以上使用的技术中,能够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有_____(填题目序号);与植物呼吸作用有关的有_____(填题目序号)。</p></div></div>
<div><p>【答案】一定的水分空气光照竞争无机盐(3)(4)(2)</p><p>【解析】</p><p>(1)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3)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p><p>(1)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用尖的木棍在田地划沟,浇水以埋下种子,这主要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p><p>(2)犁是一种用来翻耕土地的农具,用犁翻耕土地,保证土壤疏松,满足种子萌发所需的充足的空气。</p><p>(3)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p><p>(4)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在获取养分、阳光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p><p>(5)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用动物的粪便作肥料,是因为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可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无机盐。</p><p>(6)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将庄稼成行成垅种植、清除田间杂草等措施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用犁翻耕土地,保证土壤疏松,保证植物根的呼吸作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