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20:10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同步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是一种细菌。大肠杆菌不具有(  )</p><p>A. 细胞膜    B. 成形的细胞核    C. 细胞质    D. 细胞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体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是一种细菌,细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可见,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p><p>A. 孢子生殖    B. 分裂生殖    C. 出芽生殖    D. 有性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细菌的生殖方式都是孢子生殖    B.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C. 细菌都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    D. 细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A错误;</p><p>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p><p>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属于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属于消费者,化能合成型细菌属于生产者,C错误;</p><p>细菌都是单细胞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关于大肠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p><p>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B. 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p><p>C. 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p><p>D. 繁殖速度很快,主要靠分裂方式繁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大肠杆菌属于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p><p>大肠杆菌属于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错误;大肠杆菌属于细菌,为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C正确;大肠杆菌属于细菌,能进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很快,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医疗器械灭菌的过程中,只有彻底破坏细菌的哪一结构,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p><p>A. 荚膜    B. 芽孢    C. 鞭毛    D. 细胞膜</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细菌在不良环境中形成芽孢,芽孢具有极强抵抗能力,所以医院的手术器械在使用前,都要进行高温消毒,目的是为了杀灭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孢,只有彻底破坏细菌的芽孢结构,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p><p>A. 细菌有细胞壁    B.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p><p>C.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    D. 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能形成孢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只能依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p><p>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实验设计:李明同学很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总想探究这些现象的本质。当他观察到医生打针前总是用一个含酒精的棉球涂拭皮肤,他猜想这种棉球有杀菌作用。你认为他的猜想是否合理?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李明的猜想。</p><p>(1)作出假设:_____。&#xa0;</p><p>(2)设计实验方案:</p><p>①制备两个____的培养基并编号为甲、乙;&#xa0;</p><p>②把两个培养基同时________;&#xa0;</p><p>③取一个消毒棉签擦拭一下________,并在____________上涂几下;用另一个________擦拭一下没有用含酒精的棉棒涂抹的皮肤,并在乙培养皿的_______上涂几下;&#xa0;</p><p>④把两个培养皿放在________ ,&#xa0;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菌落的情况。</p><p>(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 。&#xa0;</p><p>(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带酒精的棉球有杀菌作用相同高温灭菌用带酒精的棉棒涂抹过的皮肤甲培养皿的培养基消毒棉签培养基同一恒温箱内培养甲培养皿中出现的细菌菌落数比乙培养皿中出现的细菌菌落数少带酒精的棉球有杀菌作用</p><p>【解析】</p><p>(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br />(3)培养细菌、真菌的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恒温培养。</p><p>(1)作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带酒精的棉球有杀菌作用。<br />(2)设计实验方案:<br />①制备两个相同的培养基并编号为甲、乙;<br />②把两个培养基同时高温灭菌;<br />③取一个消毒棉签擦拭一下用带酒精的棉棒涂抹过的皮肤,并在甲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涂几下;用另一个消毒棉签擦拭一下没有用含酒精的棉棒涂抹的皮肤,并在乙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涂几下;<br />④把两个培养皿放在同一恒温箱内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菌落的情况。<br />(3)结果预测:甲培养皿中出现的细菌菌落数比乙培养皿中出现的细菌菌落数少。<br />(4)实验结论:带酒精的棉球有杀菌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险,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险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所示),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8/10/06f71bc3/SYS201807081005517601139366_ST/SYS201807081005517601139366_ST.001.png" width="252"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⑴甲图中肉汤仍保险的是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进入瓶内。</p><p>⑵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__。</p><p>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温度的高低</p><p>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p><p>⑶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A  细菌  B  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  是</p><p>【解析】试题分析: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解答时从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分析,并结合图形解答。</p><p>(1)甲图中的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A瓶是无菌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2)甲图中A瓶与B瓶对照,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因此A瓶内无菌,而B瓶不作处理,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实验变量是细菌,甲图中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将瓶颈打断,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肉汤,因此乙图的实验变量也是细菌;(3)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增加实验的重复次数,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所以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生物八级上册5.4.2细菌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