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19:15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p><p>A. 恐龙化石    B. 机器人    C. 宠物狗    D. 钟乳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④生物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以此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p><p>恐龙化石、机器人、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B、D错误;宠物狗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江泽民签署,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主要成就是(     )。</p><p>A. 培育出克隆羊“多莉”</p><p>B. 研制出水稻基因组框架</p><p>C. 培育出杂交水稻</p><p>D. 与其他国家的科技人员一起制定了人类基因组计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培育出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杂技水稻之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指其周围对生物有影响的                        (     )</p><p>A. 非生物因素    B. 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p><p>C. 一切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D. 以上都不是</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因此单一说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或者所有生物都具有片面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p><p>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    )</p><p>A. 生物能适应环境</p><p>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p><p>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p><p>D.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水葫芦”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表明水葫芦适应滇池的环境;水葫芦后,水葫芦适应滇池的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表明生物又能影响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夹竹桃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说明</p><p>A. 环境能适应生物    B. 环境不能影响生物</p><p>C.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生物不能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而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p><p>阳光是从上往下照射的,若叶片相互遮挡,下面的叶片就不能接受阳光的照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会减少,不利于树木的生长。因此树木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地接受阳光照射,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这使它更适合生存在什么地方?</p><p>A. 阴湿草原    B. 寒冷荒漠    C. 干燥沙漠    D. 温暖雨林</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下降镜筒时为什么眼睛要注视物镜                      (    )</p><p>A. 观察物镜是否对准通光孔    B.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p><p>C. 观察物镜是否对准反光镜    D. 可以在视野中找到物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或弄破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家为证实自己所提的假设,常以什么为重要的支持依据</p><p>A. 观察    B. 实验    C. 推论    D. 考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应选择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p><p>A. 目镜10X;物镜10X    B. 目镜10X;物镜40X</p><p>C. 目镜15X;物镜10X    D. 目镜5X;物镜40X</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100倍,B选项放大400倍,C选项放大了150倍,D选项放大200倍。A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最小数目最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508e572c/SYS201904280927439209295958_ST/SYS201904280927439209295958_ST.001.png" width="194"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p><p>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p><p>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p><p>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靠昆虫传粉的花一般具有鲜艳的颜色,这说明      ( )</p><p>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p><p>C.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根据传粉媒介不同,植物的花可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依靠昆虫等传粉的花叫虫媒花。</p><p>虫媒花的特点是:花大,花被具有鲜艳的颜色,有芳香的气味和蜜腺,蜜腺能够分泌甘甜的花蜜,有利于招引昆虫,一方面蜜蜂采蜜,同时也可以帮助植物完成传粉,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体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p><p>A. 火山爆发    B. 开水沸腾    C. 雨后春笋    D. 潮起潮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雨后春笋,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开水沸腾是物理现象;火山爆发、潮起潮落属于自然现象。</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只眼睛观察,另一只眼睛闭起来才能看得清楚。       (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误</p><p>【解析】</p><p>用显微镜观察时正确的方法是:用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便于边观察边作图。</p><p>一般人习惯右手书写,所以观察时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便于记录作图。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些毒蛇具有醒目的体色或斑纹,很容易被天敌发现,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_____)</p></div></div>
<div><p>【答案】正确</p><p>【解析】</p><p>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p><p>毒蛇有醒目的体色或斑纹,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表现。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_____)</p></div></div>
<div><p>【答案】正确</p><p>【解析】</p><p>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种生物都能永远适应环境。                                             (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误</p><p>【解析】</p><p>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因此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同时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巨变时有些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因此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p><p>适者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鸟有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蝗虫有外骨骼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所以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巨变时有些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如鱼有鳃适应水中生活,但是当水葫芦疯长时一些鱼就会死亡,是因为不再适应这里的环境了,因此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正确</p><p>【解析】</p><p>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因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并荣获了2001年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p><p>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蚁穴溃堤”这一成语主要揭示了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些毒蛇具有醒目的体色或斑纹,很容易被敌害发现,这是对环境的不适应。</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毒蛇有醒目的体色或斑纹,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表现。</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为证实自己所提的假设,常以实验为重要的支持依据。                (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正确</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p><p>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所以“科学家为证实自己所提的假设,常以实验为重要的支持依据”说法是正确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是指______________的物体。</p></div></div>
<div><p>【答案】有生命</p><p>【解析】</p><p>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生物是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观察实验</p><p>【解析】</p><p>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p><p>生物学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br />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充分地控制实验的环境,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以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选择目镜是5,物镜是10,物象放大的倍数就是__________倍。</p></div></div>
<div><p>【答案】50</p><p>【解析】</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选择目镜是5×,物镜是10×,物像放大的倍数就是5×10=50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______和________上。</p></div></div>
<div><p>【答案】生理;行为</p><p>【解析】</p><p>试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方面,如鸟类的迁徙。</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七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