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你做屈肘动作时,上臂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 )</p><p>A.收缩、收缩  B.舒张、舒张 C.收缩、舒张  D.舒张、收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屈肘时,肱二头肌肌群收缩,肱三头肌肌群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肌群舒张,肱三头肌肌群收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肌肉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1b5e80d/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001.png" width="81" height="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1b5e80d/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002.png" width="69"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1b5e80d/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003.png" width="68" height="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1b5e80d/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004.png" width="71" height="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只是一块肌肉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另一块在同一块骨上,不能准确完成一个动作,AB不符合题意;</p><p>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骨上,不能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活动,C不符合题意;</p><p>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一个关节分别固定在不同的骨上,当骨骼肌收缩时,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一个动作,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几乎所有的灵长目动物,像猕猴、黑猩猩等,都过着等级森严的群居生活,下面与它们群体中“首领”的产生关系最大的动物行为是( )</p><p>A. 贮食行为 B. 攻击行为 C. 繁殖行为 D. 捕食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雄海象为要拥有一群雌海象,而与其他雄海象争斗,是同种动物为了争夺配偶而发生的攻击行为。“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这种管理是通过攻击行为实现的,不服从者将受到严厉的攻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动物“语言”的是( )</p><p>A.蚊叮咬人       B.雌蛾释放性外激素</p><p>C.狗在遛弯时到处撒尿    D.蜜蜂的圆形舞</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例如雌蛾释放性外激素,蜜蜂跳圆形舞,蚂蚁相互碰触角,狗一路走一路撒尿都属于信息交流.蚊子叮咬人也不属于信息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其中脊椎动物的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复杂更高等。下列说法最完整的是( )</p><p>A. 这有利于脊椎动物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p><p>B. 这有利于脊椎动物寻找配偶</p><p>C. 这有利于脊椎动物有效地逃避敌害</p><p>D. 这有利于脊椎动物获得更多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性行为是对后天环境适应的表现,增加了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对种族生存有很大作用。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高等,因此脊椎动物的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复杂更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越有利于脊椎动物获得更多食物,利于脊椎动物有效地逃避敌害,有利于脊椎动物寻找配偶,从而更有利于脊椎动物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德尔运动和行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 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和肌肉组成</p><p>B. 在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相互配合下,动物就能完成各种运动</p><p>C.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但都有利于它们的存活和繁殖后代</p><p>D. 动物的取食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A错误;一个动作需要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共同完成,B错误;动物通过运动能够快速找到食物,也有利于快速躲避天敌,增加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有利于躲避不利环境,如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等,所以动物的运动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C正确;动物的取食行为有些是先天性行为,如刚出生的幼仔会吃奶;有些是学习行为,如大山雀偷食牛奶,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上蛾蝶类害虫利用的原理是( )</p><p>A. 昆虫的取食行为 B. 昆虫之间的通讯 C. 昆虫的学习行为 D. 昆虫的迁徙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不是利用了昆虫的取食行为,故A选项错误;而是利用了昆虫之间的通信,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而使雌雄虫不能交配,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故B选项正确;不是利用了昆虫的学习行为,故C错误;不是利用了昆虫的迁徙行为,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蜘蛛结网 B.猴子骑车 C.谈虎色变 D.老马识途</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猴子骑车、谈虎色变、老马识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p><p>①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 </p><p>②不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 </p><p>③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p><p>④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p><p>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p><p>A. 黑猩猩通过堆叠箱子摘下悬挂在高处的香蕉</p><p>B. 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p><p>C. 蜘蛛结网捕捉昆虫</p><p>D. 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选项B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C蜘蛛结网捕捉昆虫、D燕子在屋檐下筑巢的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而A黑猩猩通过堆叠箱子摘下悬挂在高处的香蕉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动物“尝试与错误”的行为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动物学习行为</p><p>B. “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后天性行为</p><p>C. “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p><p>D.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那么“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时,需要从菜青虫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同学们讨论这样做的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 )</p><p>A. 这样才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p><p>B. 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p><p>C. 有利于给菜青虫提供安静的环境</p><p>D. 探究结果更具有可信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时,需要从菜青虫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目的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故选项C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①小鸟喂鱼 ②大山雀喝牛奶 ③黑猩猩钓取食物 ④鸡的绕道取食</p><p>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小鸟喂鱼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②大山雀喝牛奶③黑猩猩钓取食物 ④鸡的绕道取食均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学习行为;①小鸟喂鱼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的动物具有许多复杂的行为,其中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是 ( )</p><p>①蚂蚁 ②蜜蜂 ③青蛙 ④蝴蝶 ⑤猴 ⑥象</p><p>A. ①②⑤⑥ B. ②③⑤⑥</p><p>C. ①④⑤⑥ D. ①②④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①蚂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②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峰、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⑤猴的群体内有等级次序和分工,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青蛙和蝴蝶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这些动物的行为中,都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一组是( )</p><p>①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 ②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③蚂蚁相互碰触角④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⑤遇到猎豹追捕,瞪羚会急转变⑥狗一路走一路撒尿</p><p>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⑥</p><p>C. ①②③⑥ D. ①②③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信息交流.解答时可以从动物通讯的方式方面来切入.</p><p>解: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p><p>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动物语言</p><p>是同种动物之间相互交流信息而产生的,因此④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⑤遇到猎豹追捕,瞪羚会急转弯,不属于动物语言.</p><p>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和工蚁.蚁后的主要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蚁的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能是筑巢、觅食、护卵、饲喂幼蚁、保卫等.根据动物的行为为特点,分析回答.</p><p>(1)蚁群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繁殖后代的是_____.</p><p>(2)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蚂蚁不会发声,他靠_____传递信息.</p><p>(3)小明说:“像蚂蚁这样的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你认为小明说的对吗?答:_____</p><p>(4)像蚂蚁一样营社群生活的队伍很多,请举出其中一例.答:如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工蚁 蚁后 气味 对 蜜蜂、狒狒、猴群</p><p>【解析】试题分析:(1)营社群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式,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蚂蚁鲫鱼社会行为,蚁群中数目最多的是工蚁,繁殖后代的是蚁后;</p><p>(2)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蚂蚁靠气味传递信息;</p><p>(3)蜜蜂、狒狒、猴群等动物像蚂蚁一样有明确的分工,前提是必须能随时就行交流,故正确;</p><p>(4)蜜蜂、狒狒、猴群等动物像蚂蚁一样有明确的分工,森严的等级制度等的社群生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p><p>(2)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p><p>(3)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El去吞,不过,大野蜂螫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p><p>(4)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p><p>(5)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了。</p><p>(6)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p><p>根据以上现象回答问题:</p><p>实验l、2、3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____行为。</p><p>实验4说明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_行为</p><p>实验5说明了蟾蜍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仍较____.</p><p>实验6证明了蟾蜍在实验3、4、5中确实建立起新的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先天性行为 学习 低 学习行为</p><p>【解析】试题分析:(1)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是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p><p>(2)实验④中,没有吃饱的蟾蜍对于大野蜂不予理睬,是因为以前被大野蜂蛰过舌头,这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p>(3)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等动物的能力低。</p><p>(4)实验⑥证明了蟾蜍在实验③④⑤中确实建立起了学习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树林中,一只小鸟正飞来飞去忙着找吃的。突然,它发现树上有一个色彩艳丽的小动物慢慢移动,便迅速飞了过去,将小动物一口吞入口中。就在同时,小鸟觉得口中刺痛难当,赶快把它吐了出来。原来这只小动物是舞毒蛾的幼虫,既有艳丽的色彩,又有毒毛,毒毛会粘在捕食它的动物的口腔黏膜上,使捕食者痛苦不已。</p><p>(1)如果今后这只小鸟再看见艳丽的舞毒蛾幼虫可能会怎样做?请说明你这种推测的理由。</p><p>(2)这只小鸟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哪种行为?请说明理由。</p></div></div>
<div><p>【答案】将不再捕食它;由经验得知,捕食它会让自己受伤属于学习行为;因为小鸟生来并不知道艳丽的舞毒蛾幼虫有毒,只是经过捕食后,由生活经验得知它会伤害自己,今后不能吃它,所以不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属于后天的学习行为</p><p>【解析】</p><p>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p><p>(1)鸟类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小鸟第一次误食舞毒蛾的幼虫而受到伤害后,会把这一生活经验留存下来,当再次遇到舞毒蛾的幼虫时,将不再捕食它;由经验得知,捕食它会让自己受伤。<br />(2)小鸟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学习行为。因为小鸟生来并不知道艳丽的舞毒蛾幼虫有毒,只是经过捕食后,由生活经验得知它会伤害自己,今后不能吃它,所以不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属于后天的学习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阅读资料后回答问题。</p><p>在某地生活着几种鸟。鹰就是其中一种,它的脖子较短,能捕食刚孵出不久的其他鸟的幼鸟;而鹅不捕食这些幼鸟,它的脖子较长。当刚刚孵出的幼鸟看到任何鸟类的影子时,它们就马上将身体蜷缩起来。随着幼鸟逐渐长大,当它们看到鹰的影子时仍然会将身体蜷缩起来,但它们看到鹅的影子时却不再蜷缩。</p><p>(1)刚刚孵出的幼鸟看到任何鸟类的影子时,它们就马上将身体蜷缩起来。幼鸟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什么决定的?</p><p>(2)请你预测一下,当看到下图A.B两种鸟的影子时,稍大一些的幼鸟将有怎样的行为?这种行为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试着解释。</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662f0444/SYS201904300925131194405558_ST/SYS201904300925131194405558_ST.001.png" width="450"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属于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看到A影子时,幼鸟将身体蜷缩起来;看到B影子时,幼鸟的身体不再蜷缩;说明鸟类具有学习行为,较大的鸟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可以知道某种鸟的影子是否代表有危险,以及是否需要躲避</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br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刚刚孵出的幼鸟看到任何鸟类的影子时,它们就马上将身体蜷缩起来”,幼鸟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幼鸟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br />(2)看到A影子时,幼鸟将身体蜷缩起来;看到B影子时,幼鸟的身体不再蜷缩;说明鸟类具有学习行为,较大的鸟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可以知道某种鸟的影子是否代表有危险,以及是否需要躲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者将一只母鸡关在笼内(见下图),只许它伸出头来啄食。再用观察鸡的学习行为木板、铁丝等做一个食物槽,准备观察和研究鸡的学习行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662f0444/SYS201904300925132305355482_ST/SYS201904300925132305355482_ST.001.jpeg" width="253"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食物槽上的有色塑料插片(一个为红色,一个为黑色)可以通过铁丝的拉动将食物杯盖住。食物杯为一凹窝,可放母鸡吃的谷粒。在实验前,让母鸡饿36小时,然后在一只上面有红色插片的食物杯里放上几粒谷子,再把杯子靠近母鸡,母鸡欲啄食时,迅速将红色插片盖上。当母鸡啄黑色插片时,拉开插片,杯里无谷粒。当母鸡再啄红色插片时,拉开插片,便可吃到谷子。通过多次训练后,母鸡就会只啄红色插片,而再也不去啄黑色插片了。</p><p>(1)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p><p>(2)在做上述实验前,为什么要使母鸡挨饿? 。</p><p>(3)研究人员用了哪些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p></div></div>
<div><p>【答案】(1)母鸡形成了新的学习行为 (2)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3)实验法、观察法</p><p>【解析】</p><p>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和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据此解答。</p><p>(1)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母鸡啄食的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尝试与错误)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母鸡只啄红色插片的行为。<br />(2)如果实验前,将母鸡喂饱实验时会因鸡没有食欲,影响实验效果。因此要使母鸡挨饿,使实验效果明显。<br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就是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例如,研究母鸡在自然状态下的啄食行为,运用的是观察法。研究母鸡啄红色插片或啄黑色插片的行为,运用的是实验法。</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请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662f0444/SYS201904300925133616628329_ST/SYS201904300925133616628329_ST.001.png" width="312"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A表示_________动作,图B表示动作_________。</p><p>(2)①表示________,在图A中处于_______状态;②表示______则同时处于_______状态; 图B中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和_____。</p><p>(3)刘春红是奥运会举重冠军,当她抓起杠铃时,她上臂的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是[ ]______,处于舒张状态的是[ ]____,当她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的那一刻,处于收缩状态是[ ]_____,处于舒张状态的是[ ]______.</p><p>(4)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比较轻松,是因为①②均处于_____状态.</p><p>(5)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都反映出各种肌群之间的___________关系.</p></div></div>
<div><p>【答案】屈肘伸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舒张收缩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②]肱三头肌①]肱二头肌舒张协作</p><p>【解析】</p><p>图A表示屈肘动作,图B表示伸肘动作,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1)图A表示屈肘动作,图B表示伸肘动作。<br />(2)①是肱二头肌,在图A中处于收缩状态;②是肱三头肌,在图A中处于舒张状态;图B表示伸肘动作,此时图B中①肱二头肌和②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舒张和收缩。<br />(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举重运动员抓起杠铃时,是做屈肘动作,上臂的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是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当运动员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的那一刻,是做伸肘动作,处于舒张状态的是①肱二头肌,收缩状态的是②肱三头肌。<br />(4)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比较轻松,是因为①肱二头肌和②肱三头肌均处于舒张状态。<br />(5)图A和图B两个动作说明,人体的任何动作都是由多组肌群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都反映出各种肌群之间的协作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大白菜、卷心菜、小油菜等疏菜的叶上,常能看到一些深绿色的小肉虫,即菜青虫。该虫可危害疏菜。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p><p>材料用具:敞口的玻璃缸2个、疏菜、天平</p><p>实验步骤:①用天平称取新鲜的同样质量(a克)的菜叶两份,分别放入A.B玻璃缸。②A缸放置青虫3只,B缸不放置菜青虫。③一天后,将两缸的菜叶取出分别称重:A缸菜叶的质量为b克,B缸菜叶质量为c克。④计算:(a—b)/3克即为一只菜青虫一天的食量。</p><p>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p><p>(1)菜青虫是________的幼虫。长大后先变为________,再羽化为成虫。</p><p>(2)一天后,B缸中的菜叶称重为c克,请你推测A.c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用字母和“>、<、=”表示),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的计算是:____________</p><p>(3)“(a-b)/3克即为一只菜青虫一天的食量”,你认为是否科学严密?理由是:____ </p><p>(4)实验中B缸的装置是否可有可无?________。它有说明作用?________。</p><p>(5)菜青虫总是取食________科植物的蔬菜,从获得途径看,这种行为是________,是由动物体内________所决定的。</p></div></div>
<div><p>【答案】菜粉蝶蛹c﹤a菜叶在空气中失去了水分或有机物被呼吸作用消耗掉不,菜叶重量减少部分还应包括空气中失去的水分或有机物被呼吸作用消耗的部分(c﹣b)/3克否(B缸必须有)起对照作用十字花先天性遗传物质</p><p>【解析】</p><p>此题考查探究菜青虫取食的特点,据此答题。</p><p>(1)菜青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菜粉蝶是其幼虫,长大后,先变为蛹,再羽化成虫。<br />(2)一天后,B缸中的菜叶称重为c克,推测a、c二者的关系是c<a,因为菜叶在空气中失去了水分或有机物分解消耗了一部分。<br />(3)“a-b/3克即为一只菜青虫一天的食量”,我认为不科学,因为菜叶重量减少的部分还应包括在空气中失去的水分或有机物分解消耗的部分。<br />(4)实验中B缸的装置必须有,因为B缸起对照作用,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单一实验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br />(5)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