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单元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的动物是 ( )</p><p>A.水螅 B.涡虫 C.蛔虫 D.蚯蚓</p><p> </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p><p>试题分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附着在物体上的一端称为基盘。身体呈指状,肉眼可以看见,上端有口,另一端有口,口的周围有6-10条细长的触手,满布刺细胞,用以捕获食饵。有些种类的水螅体能缩入水螅鞘内,水螅鞘是围鞘的扩展部分,但有的无水螅鞘。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两侧对称的体型是从______开始出现的( )</p><p>A. 软体动物 B. 腔肠动物 C. 扁形动物 D. 原生动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A错误;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简单、辐射对称、消化道有口无肛门,内有消化腔,B错误;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左右对称,也叫两侧对称,C正确;原生动物整个身体只有1个细胞组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观察蚯蚓时,下列判断蚯蚓前后端或背腹面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p><p>A. 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 B. 朝向运动方向的一端是前端</p><p>C. 用手触摸时比较粗糙的一面是背面 D. 蚯蚓运动时朝上的一面是背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摸时比较粗糙的一面是腹面,那是刚毛,运动时朝上的一面是背面,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判断蚯蚓前后端的方法是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离环带远的另一端是后端,可见,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据青岛新闻报道:岛城市民郭先生从一个海蛎子里吃出了60余颗珍珠,专家称很少见。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p><p>A. 贝壳 B. 外套膜 C. 足 D. 鳃</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蛤、蚌类等软体动物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当我们掰开一个河蚌的壳后就可看到贴在贝壳上的这一片状结构。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从以上可看出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 当蚌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恰好有沙粒或寄生虫等异物进入蛤、蚌那坚硬的小房子,处在了外套膜与贝壳中间,没办法把它排出来,沙粒等异物就会不断刺激该处的外套膜,则该处外套膜的上皮组织就会赶快分泌出珍珠质来把它包围起来,形成珍珠囊,包了一层又一层,久而久之,就在沙粒等异物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珍珠质,于是就形成了一粒粒的珍珠。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蛤、蚌自己的有关组织发生病变,导致细胞分裂,接着包上自己所分泌的有机物质,渐渐陷入外套膜,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珍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昆虫的是( )</p><p>A. 蜘蛛 B. 蜈蚣 C. 家蚕 D. 河蟹</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两分、有4对足,属于节肢动物的蛛形纲.</p><p>BCD、蝗虫、家蚕、孑孓(蚊子的幼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纲.</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与其对应的结构,不匹配的是什</p><p>A.蛔虫一角质层 B.蚯蚓一皮肤</p><p>C.缢蛏一外套膜 D.瓢虫一外骨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蛔虫的身体细长如线,体壁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A正确;</p><p>B、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而不是皮肤,B错误;</p><p>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保护体内柔软的身体,缢蛏属于软体动物,有外套膜,C正确;</p><p>D、瓢虫属于节肢动物,其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体内柔软器官的作用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都具有贝壳 B.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p><p>C.柔软的体表有外套膜 D.运动器官是足</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软体动物一般具有贝壳,但是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退化,例如乌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p><p>A. 河蚌、鲨鱼、鲫鱼 B. 鲸、蛇、乌龟</p><p>C. 青蛙、青鱼、蝌蚪 D. 珍珠蚌、鲫鱼、大鲵</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河蚌是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鳄鱼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A错误;鲸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蛇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B错误;青蛙是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鱼是鱼类用鳃呼吸,C错误;珍珠蚌是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鲫鱼是鱼类用鳃呼吸,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一种动物体表有鳞片覆盖,雌性产下受精卵,卵外有壳保护,据此我们可初步判断此动物属于( )</p><p>A. 鱼类 B. 爬行类 C. 两栖类 D. 鸟类</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鱼类体表有鳞片覆盖,卵生,卵外没有卵壳保护,A错误;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雌性产下受精卵,卵外有卵壳保护,B正确;两栖类的体表没有鳞片,卵外没有卵壳保护,C错误;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而不是鳞片,卵外有卵壳保护,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不正确的是( )</p><p>A.家鸽-肺和气囊 B.鲫鱼-鳃</p><p>C.蚯蚓-体壁 D.家兔-肺</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而气囊有储存气体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A错误.鲫鱼用鳃呼吸,B正确;蚯蚓靠体壁来呼吸,其体壁内表面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其体壁经常保持湿润,C正确;家兔是哺乳动物,有肺呼吸,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关下列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a9239c7/SYS201712310100450297560995_ST/SYS201712310100450297560995_ST.001.png" width="436" height="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蛔虫依靠刚毛辅助运动 B. 鱼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游泳</p><p>C. 蝗虫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蜕皮现象 D. 兔子是恒温动物</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蚯蚓依靠刚毛辅助运动,A错误;鱼生活在水中,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游泳,B正确;蝗虫属于昆虫,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此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蜕皮现象,C正确;在动物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兔子属于哺乳动物,因此是恒温动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下列关于诗词中所述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p><p>A. 两种生物体内都有脊柱 B. 鹰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p><p>C. 尾鳍能控制鱼的前进方向 D. 它们都是恒温动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鱼和鹰的背部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正确;鹰属于鸟类,体内有气囊,能进行双重呼吸,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B正确;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其中尾鳍具有控制鱼的前进方向的作用,C正确;鹰是恒温动物,鱼是变温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p><p>A. 青蛙捕食农业害虫保护庄稼 B. 虾、蟹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p><p>C. 果蝇使水果腐烂,没有利用价值 D. 蝗虫是农业害虫,造成粮食减产</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对人类益处多,如果没有青蛙,农作物受害,减少产量,人类生存也会受到影响,A正确;虾蟹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B正确;果蝇虽然使水果腐烂,但能维持生态平衡,有利用价值,C错误;蝗虫是农业害虫,造成粮食减产,D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珊瑚虫、涡虫、线虫、蛔虫都属于扁形动物。(___)</p><p>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珊瑚虫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有两个胚层,属于腔肠动物;线虫属于线性动物,有口有肛门;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鱿鱼、鳄鱼、金鱼、章鱼、甲鱼、鲨鱼都属于鱼类。(___)</p><p>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金鱼、鲨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来游泳,都属于鱼类;章鱼、鱿鱼身体柔软是软体动物,甲鱼、鳄鱼属于爬行动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类依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___)</p><p>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1对起平衡作用; 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1对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所以鱼在游泳时,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飞的动物一定是鸟类。(___)</p><p>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鸟类属于脊椎动物,除了少数鸟类外,绝大多数鸟类会飞,但不是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比如蝙蝠也是会飞的动物,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动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都分节。(___)</p><p>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如蝗虫等。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用刚毛辅助运动,如蚯蚓等,可见,二者的共同点为:身体分节。</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试题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代的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温都恒定。(___)</p><p>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在动物界中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温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爬行类的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a9239c7/SYS201712310100438035855441_ST/SYS201712310100438035855441_ST.001.png" width="286"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蝗虫的身体分为[一]_____、[二]______、[三]______三部分,其中足和翅都长在[ ]_______。</p><p>(2)仔细观察蝗虫的结构和,会发现它们有许多_____,这也是节肢动物的一个共同特点。</p><p>(3)与蝗虫呼吸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p><p>(4)根据蝗虫的呼吸特点,你认为可采取怎样的灭蝗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 </p></div></div>
<div><p>【答案】 (1)头部 胸部 腹部 二 胸部 (2)节 (3)5气门 (4)可将有毒气体或能散发毒气的药物喷洒在已发生蝗灾的环境中,使有毒气体由气门进入其体内,将其毒杀</p><p>【解析】(1)图中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 蝗虫的胸部生有足三对,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节,3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另外蝗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p><p>(2)蝗虫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除躯干外,蝗虫的触角和足也都分节。分节使蝗虫的身体运动更灵活这也是节肢动物的一个共同特点。</p><p>(3)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图示5表示的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不断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p><p>(4)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可将有毒气体或能散发毒气的药物喷洒在已发生蝗灾的环境中,使有毒气体由气门进入其体内,将其毒杀。</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班学习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如下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a9239c7/SYS201712310100454041479539_ST/SYS201712310100454041479539_ST.001.png" width="532" height="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a9239c7/SYS201712310100454041479539_ST/SYS201712310100454041479539_ST.002.png" width="556"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涡虫和蛔虫分别属于 _________、 ____________。(填动物类群)</p><p>(2)蜘蛛、蜜蜂属于同一类群,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 __________;身体和______都分节。</p><p>(3)蚯蚓身体分节,靠______辅助运动。</p><p>(4)猫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_______的分化。</p><p>(5)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差异:鱼适于水生,用鳃呼吸;青蛙水陆两栖,呼吸器官为_____和______;鸟适于飞行,有______辅助______呼吸。</p><p>(6)对以上动物进行分类:①鸟、青蛙、猫、鱼为一类,其他动物为另一类;②猫、鸟为一类,其他动物为另一类。①和②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是______(填序号)。</p><p>A.生活环境的不同 B.脊柱的有无 C.生殖方式的不同</p><p>D.生活方式的不同 E.体温是否恒定 F.呼吸方式的不同</p><p> </p></div></div>
<div><p>【答案】 (1)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2)外骨骼 附肢 (3)刚毛 (4)臼齿 (5)肺 皮肤 气囊 肺 (6)B、E</p><p>【解析】(1)涡虫和蛔虫分别属于扁形动物、线形动物。</p><p>(2)蜘蛛、蜜蜂属于同一类群,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p><p>(3)蚯蚓身体分节,靠刚毛辅助运动。</p><p>(4)猫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p><p>(5)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差异:鱼适于水生,用鳃呼吸;青蛙水陆两栖,呼吸器官为肺和皮肤;鸟适于飞行,有气囊辅助肺呼吸。</p><p>(6)对以上动物进行分类:①鸟、青蛙、猫、鱼为一类,其他动物为另一类;②猫、鸟为一类,其他动物为另一类。①和②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是脊柱的有无、体温是否恒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p><p>“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a9239c7/SYS201712310100452883206691_ST/SYS201712310100452883206691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2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p><p>(2)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将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哪一组更科学,更严谨?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结合本实验,你推测金鱼吞入的水从鳃流出时,其成分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1)水温 (2)金鱼的鳃盖交替张开与闭合的次数(或金鱼张口吞水与吐水的次数)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烧杯③④组设计更严谨;烧杯①②组由于加入热水增加了水量,导致变量不唯一(或①②组变量不唯一,只要意思对即可) (4)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p><p>【解析】(1)对照实验的基本要求是唯一变量:在本实验中,我们要保持除水温以外的其他条件一样。<br />(2)根据金鱼的鳃盖交替张开与闭合的次数或金鱼张口吞水与吐水的次数来测定金鱼的呼吸次数。<br />(3)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由于烧杯①②由于加入热水增加了变量,导致变量不唯一,因此烧杯③④组更严谨。<br />(4)鱼吞入的水从鳃流出时,完成了气体交换,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水的成分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