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鸟类的特征是</p><p>A.能够飞行 B.体温恒定</p><p>C.视觉敏锐 D.胎生、哺乳</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主要理由是:因为它不具有鸟类的一般特征。鸟类的翼是前肢变成的,而它的翼是由前后肢和尾部之间的皮膜连成 的。而且蝙蝠的体表无羽而有毛,口内有牙齿,体内有膈将体腔分成胸腔和腹腔,这些都是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蝙蝠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而不像鸟类那样卵生,这一特征证明蝙蝠是名副其实的哺乳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p><p>A. 河蚌的贝壳﹣﹣游泳 B. 蝗虫的气官﹣﹣呼吸</p><p>C. 蜥蜴的鳞片﹣﹣保护 D. 蝗虫的翅﹣﹣飞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生物界中,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些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p><p>河蚌的贝壳起保护作用,A错误;蝗虫用气管进行呼吸,B正确;蜥蜴的鳞片具有保护作用,C正确;蝗虫用翅飞行,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 )</p><p>A. 鱼类 B. 昆虫 C. 环节动物 D. 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而鱼类共有24600多种,世界现存鸟类9000多种,哺乳动物有5000多种,爬行动物有6300多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我们所吃的水产品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p><p>A.章鱼 B.带鱼 C.墨鱼 D.鱿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章鱼属于软体动物,A错误;带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来游泳,属于鱼类,B正确;墨鱼,属于软体动物,C错误;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青蛙和蜥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青蛙和蜥蜴都属于两栖动物 B. 蜥蜴比青蛙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p><p>C. 青蛙和蜥蜴的体温都不恒定 D. 青蛙的皮肤裸露,蜥蜴的皮肤表面覆盖有角质的鳞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2)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p>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蜥蜴属于爬行动物,故A错误;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蜥蜴完全用肺呼吸,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蜥蜴体内受精,卵生,蜥蜴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因此蜥蜴比青蛙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故B正确;青蛙和蜥蜴都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故C正确;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可以辅助呼吸,蜥蜴的皮肤表面覆盖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连线能正确表达生物与其气体交换的结构或器官的是</p><p>①蚯蚓—体壁 ②蛇—肺 ③鲫鱼—鳃 ④家鸽—肺和气囊</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蚯蚓靠体壁来呼吸,其体壁内表面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其体壁经常保持湿润;蛇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鲫鱼属于鱼类,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鳃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家鸽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扁形动物的是</p><p>A. 草履虫 B. 蛔虫 C. 绦虫 D. 河蚌</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类动物与家兔的心脏结构基本相同 ( )</p><p>A.鱼类 B.爬行类 C.两栖动物 D.鸟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兔子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属于恒温动物,其心脏分为四腔,有二心室和二心房,两条循环路线,即体循环和肺循环,运输氧气的能力比较强,为分解体内的有机物提供充足的氧,有利于保持体温的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水螅的食物消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食物在消化腔里消化</p><p>B. 消化后的养料被内胚层细胞吸收</p><p>C. 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p><p>D. 刺细胞在触手和口的周围分布最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消化后的养料被内胚层细胞吸收,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体外,刺细胞在触手和口的周围分布最多。所以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的主要特点( )</p><p>A. 用肺呼吸 B. 能在地上爬行</p><p>C. 卵生 D. 体内受精</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的成体也用肺呼吸,故A错误;爬行动物能在地上爬行,两栖动物也能在陆地上爬行如蝾螈,故B错误;爬行动物有不完全双循环,两栖动物也是不完全双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故C错误;爬行动物体内受精,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在水中完成,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因此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是真正的陆生动物,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完全用肺呼吸的一组动物是( )</p><p>A.蝗虫和蚯蚓 B.青蛙和金丝猴 C.袋鼠和骆驼 D.家兔和鲫鱼</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蝗虫属于昆虫类,生活在陆地上,其呼吸器官是气管,在胸腹部,蚯蚓是环节动物,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A错误;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B错误; 袋鼠和骆驼都是哺乳动物,生活在陆地上,都用肺呼吸,C正确;袋鼠属于哺乳动物,生活在陆地上,都用肺呼吸,鲫鱼是鱼类,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p><p>A. 蛏 蚯蚓</p><p>B. 河蚌 鲫鱼</p><p>C. 鲸 乌龟</p><p>D. 青蛙 蚯蚓</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蛏用鳃呼吸,蚯蚓用体表呼吸,A错误;河蚌和鲫鱼都用鳃呼吸,B正确;鲸鱼和乌龟都用肺呼吸,C错误;青蛙用肺呼吸,蚯蚓用体表呼吸,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鱼浮头或跳出水面”是因为( )</p><p>A. 鱼具有向光性 B. 为了从空气中吸取氧气</p><p>C. 因为水中太冷了 D. 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绿色植物在白天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能够增加所处环境的氧气的含量。夜晚绿色植物就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了。生长在的池塘中的较多的藻类白天通过光合作用能增加池塘中的氧气,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到了黎明时分就是池水中氧气含量最少的时候,其中鱼为了能呼吸到足够的氧气只有浮头或跳出水面从空气中吸取氧气了。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p><p>A. 节肢动物 B. 爬行动物 C. 两栖动物 D. 鱼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p><p>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体内有脊柱。爬行动物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儿戏水”描写的是鱼在水中自由游泳的景象,下列有关鲫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身体呈流线型 B. 用鳃呼吸</p><p>C. 体表有鳞片覆盖 D. “鱼儿戏水”的动力来自尾鳍的摆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鱼的体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水的阻力,A正确.</p><p>B、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B正确.</p><p>C、鱼类体表覆盖着鳞片,能分泌黏液,减小游泳时的阻力,C正确.</p><p>D、“鱼儿戏水”,鱼在水中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相互协调来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的以下各种特征与减轻体重无关的是( )</p><p>A. 发达的胸肌 B. 骨骼轻、薄,长骨中空</p><p>C. 消化能力强,直肠短 D. 有喙无齿</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有助于鸟类的飞行,但不能减轻体重,所以胸肌发达与飞行时减轻体重无关,A正确;鸟有喙无齿,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内中空,且直肠极短,粪便很快进入泄殖腔而被排出体外,这些都有助于减轻体重,便于飞行,BC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小组围绕“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问题,讨论并制订了如下计划: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p><p>请你将小组计划的探究内容补全:</p><p>其中,实验数据:</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平均爬行距离(cm)</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玻璃板</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薄木板</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p></td></tr></table><p> </p><p>(1)提出的问题:________? </p><p>(2)作出的假设:________。 </p><p>(3)实验:准备一定数量的蚯蚓,薄木板一块,玻璃板一块。实验A:让蚯蚓在________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实验B:让蚯蚓在薄木板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p><p>(4)实验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可得出如下结论:蚯蚓在________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p><p>(5)本实验中实验A与对照实验B的实验变量是什么?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蚯蚓在光滑(或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玻璃板粗糙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p><p>(1)根据题干内容提出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p><p>(2)假设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此实验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光滑(或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p><p>(3)实验:准备一定数量的蚯蚓,薄木板一块,玻璃板一块。实验A:让蚯蚓在玻璃板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实验B:让蚯蚓在薄木板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p><p>(4)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可得出如下结论: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p><p>(5)实验A与对照实验B的实验变量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在水中游动,有许多器官和生理功能与之适应.其中鱼鳍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鱼的各种鳍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也许通过你的推测和经验知道一些,但你完全相信吗?不如我们自己设计一份研究报告,有机会不妨亲手试一试. </p><p>(1)提出问题:你准备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p><p>(2)作出假设: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根据你已有的经验作出假设________. </p><p>(3)设计实验:以下有3个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p><p>方案1:直接观察,每次只观察一种鳍的动作.</p><p>方案2:研究哪个鳍,就把哪个鳍剪掉,观察鱼所出现的哪些失常表现最能说明问题.</p><p>方案3:可以依照鱼体制作模型,逐一研究每种鳍的作用. </p><p>(4)你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鳍在鱼游泳时有什么作用尾鳍可掌握游动方向(或胸鳍和腹鳍可保持鱼体平衡)选方案3 可以依照鱼体制作模型,逐一研究每种鳍的作用又避免对鱼的伤害尾鳍可掌握游动方向(或胸鳍和腹鳍可保持鱼体平衡)</p><p>【解析】</p><p>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如下: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p><p>(1)由题意“其中鱼鳍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鱼的各种鳍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提出问题:鳍在鱼游泳时有什么作用?</p><p>(2)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作出较确定的假设尾鳍可掌握游动方向或胸鳍和腹鳍可保持鱼体平衡等。</p><p>(3)方案1:直接观察,每次只观察一种鳍的动作.这个方案不好,因为直接观察不行。好几个鱼鳍同时摆动,你怎么能看出每个鳍的作用?这样很难排除其他鳍的干扰;方案2:研究哪个鳍,就把哪个鳍剪掉,观察鱼所出现的哪些失常表现。这个方案也不好,因为对鱼的伤害大,不是自然生活状态,且太残忍了。方案3:用细线或细木条局部捆扎鱼鳍,再进行观察,看似合理,仔细看来也不好,因为木板不好固定,且固定后的鱼体处于不正常状态,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做:可以依照鱼体制作模型,逐一研究每种鳍的作用,或用纱布依次捆扎鱼的鳍,逐一研究每种鳍的作用。</p><p>(4)最后的结果是:尾鳍可掌握游动方向或胸鳍和腹鳍可保持鱼体平衡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发展生态农业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某年轻农民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在自家菜园搞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系统:地面养蘑菇 ,空中架箱养蚯蚓,顶上搭架种葡萄,同时用蚯蚓养鸡,鸡粪、猪粪汇集沼气池,沼气作燃料,沼渣当肥料,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物质和能量,使0.25亩的土地产生了年产值几万元的收入。</p><p>⑴蘑菇的营养方式是 。</p><p>⑵在蚯蚓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架箱内一定的湿度,原因是 。</p><p>⑶该农民的“自家菜园”可被称为“生态型菜园”,是因为鸡、猪粪尿先进入沼气池,利用</p><p> 消除人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同时在沼气池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通过 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做饭、照明、发电等;残渣、残液又是很好无公害的有机肥料,可供植物吸收和利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物质资源化。</p><p>⑷生态型农业要求环保.、安全.、无毒害。种植葡萄时,白粉虱会严重危害葡萄,为减轻葡萄虫害,又生产无公害葡萄的 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性外激素来代替农药杀灭害虫,它可以干扰雌雄虫的 ,使雄虫无法辨别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p></div></div>
<div><p>【答案】(1)异养 腐生</p><p>(2)为了保持蚯蚓体表湿润,有利于蚯蚓的呼吸</p><p>(3)细菌)分解者)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的能量释放的高温 发酵)或无氧呼吸)</p><p>(4)通讯</p><p>【解析】</p><p>试题(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蘑菇靠分解棉籽壳等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获取能量、营养维持生存,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又被植物利用,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蘑菇属于分解者,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蘑菇能分解稻壳、棉籽壳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p><p>(2)蚯蚓身体细长,有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故在养殖蚯蚓的过程中,要保持架箱内一定的湿度,目的是为了保持蚯蚓体表湿润,有利于蚯蚓的呼吸;</p><p>(3)该农民的“自家菜园”可被称为“生态型菜园”,是因为鸡、猪粪尿先进入沼气池,利用细菌(分解者)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的能量释放的高温,消除人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同时在沼气池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通过发酵(或无氧呼吸)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做饭、照明、发电等,残渣、残液又是很好无公害的有机肥料,可供植物吸收和利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物质资源化;</p><p>(4)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引诱雄虫前来交配,交配后,雌虫即停止分泌,用性引诱剂诱杀 害虫就是模仿利用雌虫分泌的性外激素来引诱雄虫进行诱杀,属于模仿利用昆虫的通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探究题</p><p>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p><p>(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________组成,所以将蚯蚓称为环节动物。 </p><p>(2)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________端。 </p><p>(3)在探究蚯蚓在粗糙的纸上和玻璃板上运动速度的快慢的实验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p><p>(4)实验步骤如下:</p><p>①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p><p>②将这条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p><p>③分别重复进行3次</p><p>④蚯蚓运动所需平均时间如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粗糙的纸</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分钟</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玻璃板</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分钟</p></td></tr></table><p> </p><p>此次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蚯蚓在糙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速度________。 </p><p>(5)蚯蚓向前运动,主要靠________的收缩和舒张; </p><p>(6)用手指从前到后触摸蚯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蚯蚓的体节上有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叫________,这一结构有________的作用。 </p><p>(7)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不断地用湿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目的是为了维持蚯蚓的________。 </p><p>(8)在探究实验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p><p>A. 随手扔掉  B. 放进垃圾桶中  C. 放回适宜生存的大自然中  D. 用作鱼饵</p><p>(9)蚯蚓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请你写出一条蚯蚓的作用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体节前蚯蚓在粗糙的纸上和玻璃板上运动速度,那个更快快肌肉刚毛协助运动体壁保持湿润,利于呼吸C可以改良土壤,有疏松泥土及增加耕地肥力</p><p>【解析】</p><p>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p><p>(1)蚯蚓身体细长约由许多个环状体节构成,这样的动物被称为环节动物。</p><p>(2)蚯蚓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p><p>(3)探究的是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上运动速度的快慢的问题,因此可提出问题: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的纸上运动的速度快吗?</p><p>(4)对比结果,得出结论: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的纸上运动的速度慢。</p><p>(5)蚯蚓蠕动是通过体壁的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并与刚毛的配合完成的。</p><p>(6)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租糙不平的小突起,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p><p>(7)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在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使蚯蚓的体表湿润。</p><p>(8)蚯蚓是有益动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放回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所以要把蚯蚓放回大自然。</p><p>(9)蚯蚓对人类的益处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 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水螅纵切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662f0444/SYS201904300925435888204767_ST/SYS201904300925435888204767_ST.001.png" width="126"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水螅属于______动物.经过其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 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为___对称体形。</p><p>(2)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_____构成,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__________________。食物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______排出。</p></div></div>
<div><p>【答案】腔肠 辐射 外胚层 消化腔 口 </p><p>【解析】</p><p>(1)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体型呈圆柱(筒)形,图中结构名称:①触手口,②口,③内胚层,④外胚层,⑤消化腔。</p><p>(1)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经过水螅身体的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辐射对称。</p><p>(2)水螅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外层是外胚层,内层是内胚层,两层细胞之间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体壁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在消化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鲫鱼的形态图,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662f0444/SYS201904300925437490653280_ST/SYS201904300925437490653280_ST.001.png" width="225"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会看到墨汁从鱼的________流出. </p><p>(2)轻轻掀起鳃盖,发现鱼鳃的颜色是________色,原因是鳃丝上布满了________. </p><p>(3)鱼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________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________. </p><p>(4)岸上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水中的溶氧量要高得多,鲫鱼离开水为啥会死?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鳃盖后缘鲜红色毛细血管游泳呼吸鳃丝离开水后,会粘连,鳃进行呼吸时必须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p><p>【解析】</p><p>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图中①背鳍,②鳃,③尾鳍,④侧线,⑤臀鳍,⑥胸鳍,⑦腹鳍,看图结合题意答题。</p><p>(1)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会看到墨汁从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完成气体交换。</p><p>(2)轻轻掀起鲫鱼的鳃盖,发现鳃丝的颜色是鲜红色,原因是鳃丝上布满了毛细血管,这种特点有利于鲫鱼完成呼吸。</p><p>(3)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有:①一是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p><p>(4)一旦鱼离开水后,鳃丝就相互黏结在一起,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鱼会缺氧窒息而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的A、B两幅图分别是家兔和狼的牙齿,请根据下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662f0444/SYS201904300925438841778870_ST/SYS201904300925438841778870_ST.001.png" width="305"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________图是家兔的牙齿. </p><p>(2)家兔的牙齿有________适于切断植物纤维,有________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道上还有发达的________,这些都与家兔吃________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p><p>(3)狼的牙齿比家兔的牙齿多了锋利的________,可用于撕裂食物,这与其吃________的生活习性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A门齿臼齿盲肠草犬齿肉</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图中1和5是门齿,2是犬齿,3和4是臼齿。</p><p>(1)家兔属于草食性动物,牙齿分为1门齿和4臼齿,所以图A是家兔的牙齿。</p><p>(2)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p><p>(3)狼的牙齿比家兔的牙齿多了锋利的2犬齿,可用于撕裂食物,这与其吃肉的生活习性相适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虾和鲫鱼骨骼图片,请识图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662f0444/SYS201904300925440083151718_ST/SYS201904300925440083151718_ST.001.png" width="386"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虾的体表包着坚韧的①________,不仅起保护作用,还能起防止体内________ 的作用.虾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称为________动物. </p><p>(2)鱼的骨骼在身体内部,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②________,称为脊椎动物. </p><p>(3)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一是能靠________来获取食物和________敌害;二是能在________呼吸. </p><p>(4)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________的摆动以及_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p></div></div>
<div><p>【答案】外骨骼 水分散失无脊椎脊柱游泳防御水中躯干部鳍</p><p>【解析】</p><p>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等,据此解答。</p><p>(1)虾的体表包着坚韧的①外骨骼,外骨骼起保护作用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p><p>(2)鱼的骨骼在身体内部,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②脊柱,体内具有脊柱的动物称为脊椎动物。</p><p>(3)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p><p>(4)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