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1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花红柳绿,鸟鸣猿啼,生物界如此多姿多彩的原因是( )</p><p>A.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入侵</p><p>C.基因的多样性 D.以上都不对</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 )</p><p>A. 基因的多样性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环境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包括环境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动物中(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8c104ff4/SYS201712302248386153107624_ST/SYS201712302248386153107624_ST.001.png" width="483"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青蛙属于爬行类 B.只有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p><p>C.鲫鱼与鲸都属于鱼类 D.金丝猴与鲸都属于哺乳类</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分类,据此解答.</p><p>解:A.青蛙属于两栖类,故该选项分类错误.</p><p>B.题干中的四种动物金丝猴、青蛙、鲫鱼和鲸鱼都属于脊椎动物,故只有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的分类错误.</p><p>C.鲫鱼属于鱼类,鲸鱼属于哺乳类,故该选项分类错误.</p><p>D.金丝猴与鲸都属于哺乳类.</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在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p><p>A. 家鸽、壁虎、青蛙 B. 蝗虫、蚯蚓、蜈蚣</p><p>C. 鲫鱼、家兔、螳螂 D. 蚂蚁、蜜蜂、鲨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常见的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家鸽属于鸟类,壁虎属于爬行类,青蛙属于两栖类,鲫鱼和鲨鱼属于鱼类,家兔属于哺乳类。因此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选项B中列举的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右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16eba04d/SYS201904280929249639755608_ST/SYS201904280929249639755608_ST.001.jpeg" width="159"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p><p>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p><p>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p><p>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银杏是裸子植物,所以结出的白果,是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662f0444/SYS201904300925470650898657_ST/SYS201904300925470650898657_ST.001.png" width="315"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B. 鳄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p><p>C. 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D. 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狗属于哺乳动物,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鸽子属于鸟类,具有体温恒定和卵生等特征;鳄鱼属于爬行类动物,体温不恒定,用肺呼吸,卵生等特点;鲢鱼属于鱼类,卵生,用鳃呼吸,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是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这表明了( )</p><p>A. 蝗虫属于多种动物类群 B. 蝗虫在不同分类等级中的位置</p><p>C. 说明了生物的多样性 D. 这种分类方法是错误的</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如蝗虫既是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表明了蝗虫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中的位置,不同的类群属于不同的分类等级,可见,同一种动物要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这是生物分类的需要,这样就有利于人们认识生物,了解各个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掌握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规律,为更广泛、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丰富的生物资源提供方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 “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 “春蚕结茧——一丝不苟 “ 、 “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的是( )</p><p>A. 生活环境的不同 B. 体内有无脊柱</p><p>C. 运动方式的不同 D. 呼吸方式的不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我们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如题中的蚯蚓、蚕、蚂蚁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长颈鹿、鳖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用下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53979539/SYS201904191040207538979667_ST/SYS201904191040207538979667_ST.001.png" width="113"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95.58%; margin-left:4.6pt;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45pt"><td style="width:9.1%;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2.62%;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d style="width:16.56%;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17.1%;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3</p></td><td style="width:17.28%;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4</p></td><td rowspan="5" style="width:27.34%;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r><tr style="height:15.45pt"><td style="width:9.1%;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style="width:12.62%;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纲</p></td><td style="width:16.56%;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目</p></td><td style="width:17.1%;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科</p></td><td style="width:17.28%;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种</p></td></tr><tr style="height:15.45pt"><td style="width:9.1%;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d style="width:12.62%;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细胞</p></td><td style="width:16.56%;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细胞核</p></td><td style="width:17.1%;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DNA</p></td><td style="width:17.28%;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染色体</p></td></tr><tr style="height:15.45pt"><td style="width:9.1%;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C</p></td><td style="width:12.62%;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圈</p></td><td style="width:16.56%;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态系统</p></td><td style="width:17.1%;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种子植物</p></td><td style="width:17.28%;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蕨类</p></td></tr><tr style="height:15.9pt"><td style="width:9.1%;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D</p></td><td style="width:12.62%;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动物</p></td><td style="width:16.56%;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脊椎动物</p></td><td style="width:17.1%;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无脊椎动物</p></td><td style="width:17.28%;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节肢动物</p></td></tr></table><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可以从分类单位的大小、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组成、动物的分类方面来切入.</p><p>解: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故符合题意;<br />B、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故不符合题意.<br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不属于种子植物.故不符合题意;<br />D、动物界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是并列关系,无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有A、B、C、D四种动物,其分类情况是:A和B同目不同科;B和C同科不同</p><p> 属;D和A不在同一个目中.你认为哪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多</p><p> A.A和B B.B和C C.D和A D.都相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结合题意可知,A和B同目,B和C同科,D和A不在同一个目中,其中科比目小,因此B和C的共同特征最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基因的多样性的各种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p><p>A. 基因的多样性实质上是由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的</p><p>B.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的多样性</p><p>C. 基因的多样性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无关</p><p>D. 多种生物的基因组成一个基因库</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一种生物的基因组成一个基因库。</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我国目前有2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海阳市小孩儿口湿地公园是其中之一。以下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p><p>A. 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p><p>B. 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p><p>C.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p><p>D. 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功能,思考解答.</p><p>解: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此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生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可见C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了油蟠桃,其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原理的是</p><p>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B. 基因的多样性</p><p>C. 环境的多样性</p><p>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了油蟠桃,其利用的是遗传的多样性。</p><p>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p><p>A. 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 B. 偷猎和过度放牧</p><p>C. 栖息地的丧失 D. 自然条件的恶化</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生物必须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食物、水才能生存,若栖息环境被破坏,生物不能获得食物将无法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故A、B、D错误, 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黑龙江省建立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 )</p><p>A. 棕头鸥 B. 丹顶鹤 C. 朱鹮 D. 白天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p><p>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如我们黑龙江省建立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是中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褐马鸡分布在我省西部、山西省北部和北京西部山区。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褐马鸡濒危灭绝的主要原因是</p><p>A. 自然选择 B. 人类对动植物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p><p>C. 用进废退 D. 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污染和破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大面积砍伐森林,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环境污染等使环境不在适和褐马鸡的生存,使褐马鸡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褐马鸡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褐马鸡越来越少,濒危灭绝。</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中,不科学的是( )</p><p>A.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 建立自然保护区</p><p>C. 建立频危动物繁育中心 D. 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人们有时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可以有效的保护濒危动物。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叙述错误的是( )</p><p>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p><p>B. 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基因库的多样性</p><p>C. 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p><p>D. 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内容,据此答题。</p><p>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A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错误;人们有时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如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C正确;人们有时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D正确。</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动物与其生活的生态系统用线连在一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9959286/SYS201712310108272037878073_ST/SYS201712310108272037878073_ST.001.png" width="368" height="2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div></div>
<div><p>【答案】①-C ②-E ③-A ④-B ⑤-H ⑥-D ⑦-F ⑧-G</p><p>【解析】丹顶鹤适宜生活在湿地生态系统;蝗虫适宜生活在农田生态系统;骆驼适宜生活在沙漠生态系统;金丝猴适宜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人适宜生活在城市生态系统;藏羚羊适宜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白鳍豚适宜生活河流湖泊生态系统;大白鲨适宜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暑假,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考察时,拍摄了如下一些植物照片,请你协助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解决如下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9959286/SYS201712310108270997928150_ST/SYS201712310108270997928150_ST.001.png" width="406" height="2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植物分类图解的横线上,填写上对应植物的字母。</p><p>(2)水绵、葫芦藓、肾蕨都不能产生种子,它们用___繁殖后代。</p><p>(3)上述六类植物中,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_____填字母)。</p><p>(4)B类植物的花因为没有____,不能形成果皮。因此,我们把这类种子无果皮包被的植物叫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1)F C A B E D (2)孢子 (3)C (4)子房壁 裸子植物</p><p>【解析】(1)①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图中F水绵属于藻类植物;②有茎叶分化的植物是苔藓植物,图中的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③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是蕨类植物中的A肾蕨;④有种子,种子无果皮包被的是B油松;⑤有种子、种子有果皮包被、有一片子叶的是E玉米;⑥有种子、种子有果皮包被、有两片子叶的是D向日葵。</p><p>(2)水绵、葫芦藓和肾蕨都不能产生种子,属于孢子植物,它们是用孢子繁殖后代。</p><p>(3)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p><p>(4)B是油松,属于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中较低级的一类,花单性,无花被,少数高等者仅具假花被;胚珠外无子房壁包被,受精后发育成的种子均裸露,不形成果实,故称裸子植物,这是裸子植物最明显的特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对图中所示动物进行的分类,请分析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662f0444/SYS201904300925478567334335_ST/SYS201904300925478567334335_ST.001.png" width="374"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662f0444/SYS201904300925478567334335_ST/SYS201904300925478567334335_ST.002.png" width="469" height="3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图中A、B、C、D、E、F、G所代表的动物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_、E____、F____、G____。</p><p>(2)请将以上动物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_______(用字母排序)。</p></div></div>
<div><p>【答案】蚯蚓蜜蜂鱼蛙蜥蜴鸟猫A、B、C、D、E、F、G</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动物分类和进化过程。动物分类的依据是除了要比较外部的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如: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结合图中的分类索引解题。</p><p>(1)由图中的分类索引可知,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蜜蜂属于节肢动物、C鱼属于鱼类、D蛙属于两栖类、E蜥蜴属于爬行类、F鸟属于鸟类、G猫属于哺乳类动物。<br />(2)动物的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蜜蜂属于节肢动物、C鱼属于鱼类、D蛙属于两栖类、E蜥蜴属于爬行类、F鸟属于鸟类、G猫属于哺乳类动物。因此,它们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是:A、B、C、D、E、F、G。</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收集了下列几种常见的动物,欲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请你结合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662f0444/SYS201904300925480129782849_ST/SYS201904300925480129782849_ST.001.png" width="427"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某同学将蚯蚓、蜜蜂划分为一类,蟾蜍、蜂鸟、猫划分为一类,他进行分类的依据是__。</p><p>(2)猫在生殖发育方面的主要特点是____。</p><p>(3)蟾蜍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进行_______发育,有此发育特点的还有图中的____。</p><p>(4)蜂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____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体内有无脊柱胎生、哺乳变态蜜蜂气囊</p><p>【解析】</p><p>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生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鸟类和哺乳类有保温和散热的结构,体温恒定。</p><p>(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蟾蜍、蜂鸟、猫属于脊椎动物,分为一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蚯蚓、蜜蜂属于无脊椎动物,分为一类。<br />(2)猫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 <br />(3)蟾蜍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是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湿润能够辅助呼吸,属于变态发育。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br />(4)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等作用。气囊还可以减轻器官间的摩擦。</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p><p>材料一:螳螂在昆虫界享有“温柔杀手”的关誉。由于螳螂平时总是把两个前臂收于胸前,像是在祈祷,因此法布尔等西方学者把螳螂称为“祈祷者”。其实,螳螂这种虔诚姿态的背后却暗藏杀机,这是它捕虫前做准备的标准姿势。螳螂捕食的大多是害虫,对庄稼有益,是人类的好朋友。 </p><p>材料二:白鳍豚是长江流域的特有物种。2006年,曾对长江白鳍豚进行一次全江调查,结果却没有发现一只活的白鳍豚。这预示着一个令人悲伤的结果。或许人类将永别长江女神白鳍豚。 </p><p>(1)螳螂的运动靠___________,它的体表覆盖着的坚韧外壳是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p><p>和鲨鱼不同,白鳍豚虽然也生活在水中,但它属于___________动物;和螳螂不同,鲨鱼和白鳍豚又因为体内有脊柱,故称___________动物。 </p><p>(2)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无论是飞行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动物,还是陆地生活的动物,它们的生存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我们应该尽快行动起来,保护好它们的___________,让人和动物和谐相处。</p></div></div>
<div><p>【答案】 足和翅 外骨骼 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哺乳 脊椎 栖息地(生存环境)</p><p>【解析】(1)螳螂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足和翅是其运动器官,它的体表覆盖着坚韧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使之适于陆地生活。<br />(2)鲨鱼属于鱼类,卵生,白鳍豚虽然也生活在水中,但其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鲨鱼和白鳍豚的体内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二者都属于脊椎动物。<br />(3)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环境,使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应该尽快行动起来,保护好它们的栖息环境,让人和动物和谐相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p><p>材料一 武河湿地位于临沂城南,属于沂河水域的一部分,是临沂市最大的湿地公园。政府十分重视湿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目前,湿地内水质清澈,水草丰富,水岸两侧芦苇、香蒲等长势旺盛,水中鱼虾成群,引来大量野鸭、白鹭等喜食鱼虾的鸟类在此捕食栖息。</p><p>材料二 云南滇池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面积1 000多公顷,以前湖水清澈,水生植物丰富,是许多鱼类和鸟类的栖息地,被誉为“高原明珠”,后因水质污染,水葫芦疯长,几乎覆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水葫芦,原产南美洲,20世纪70年代作为猪饲料引入我国,现广泛分布于华北、华南、华东大部分省市河流、湖泊和池塘中。上海崇明岛也已成为水葫芦重灾区,不仅鱼类、贝类大量死亡,岛上的鸟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锐减。</p><p>(1)请你写出材料一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作为一个完整生态系统在材料一中并没有呈现的成分是_______。</p><p>(2)材料二显示,云南滇池和上海崇明岛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水葫芦的疯长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直接影响着生物的多样性,请你结合实际,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出三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植物→鱼→野鸭分解者(或细菌、真菌)水葫芦疯长使得其他水生生物失去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环境污染</p><p>【解析】</p><p>(1)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r />(2)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br />(3)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p><p>(1)通过资料一可知,食物链是植物→鱼→野鸭、水草→鱼→白鹭、植物→虾→鱼→野鸭等。在资料一中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未被提及的生物成分是细菌、真菌等分解者。<br />(2)云南滇池为了净化污水,从国外引进了叫做“水葫芦”的植物,由于这种植物迅速疯长,很快就遮盖了整个滇池,致使滇池内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表明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由于引进水葫芦时没有引进它的天敌,致使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水中生物见不到阳光,影响其它生物的生长。使得其他水生生物失去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只要表述合理体现出生存竞争的含义即可)<br />(3)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应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动植物资源;加强对入境生物的检疫;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