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东县八斗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章节测评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鱼类的是</p><p>A. 海马 B. 章鱼 C. 中华鲟 D. 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海马、中华鲟、鲨鱼都是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是典型的鱼类。<br />而章鱼虽然生活在水中,但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用鳃呼吸,属于软体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特有的又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植物是( )</p><p>A. 银杉 B. 珙桐 C. 人参 D. 满山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动物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p><p>A. 蛔虫 B. 线虫 C. 丝虫 D. 水蛭</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蛔虫、线虫、丝虫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都属于线形动物,A、B、C错误;水蛭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为环节动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脊椎动物是( )</p><p>A. 青蛙和蟾蜍 B. 鲸和蚯蚓 C. 蜗牛和鲫鱼 D. 蛇和蝗虫</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青蛙和蟾蜍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自制的植物标本分戚两类,一类是蕨、葫芦藓、海带、地钱,另一类是黑松、苏铁、侧柏、玉兰,他们这样分类的依据是:有没有(   )</p><p>A. 种子 B. 根 C. 茎   D. 叶</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蕨、海带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黑松、苏铁、侧柏、玉兰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公元1680﹣1800年期间,灭绝了25种鸟;公元1800﹣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378种鸟.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导致( )</p><p>A. 遗传物质多样性的减少 B. 外来物种的入侵</p><p>C. 环境极度恶化 D.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鸟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公元1800至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378种鸟,因此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导致基因(遗传)多样性的减少,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p><p>A.河蚌 B.海葵 C.螃蟹 D.蚯蚓</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河蚌是软体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A错误;海葵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B正确;螃蟹是节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C错误;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中一计,蝉脱掉的“壳”在生物学上称为</p><p>A. 外壳 B. 表皮 C. 皮肤 D. 外骨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蝉脱掉的“壳”是体表的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体现涡虫比水螅高等的特征是( )</p><p>A.有口无肛门 B.无刺细胞</p><p>C.身体左右对称 D.身体背腹扁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有网状神经系统.</p><p>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p><p>解:据分析可见: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级的特征是身体两侧对称,出现中胚层,有器官、系统的分化.</p><p>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而涡虫的身体两侧对称,更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长有藻类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黎明时鱼浮头甚至跳出了水面,而在天亮后就停止浮头的现象,这是因为( )</p><p>A. 藻类释放出有毒物质 B. 有机物腐烂</p><p>C. 水中缺少氧气 D. 水质污染</p><p> </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农户大棚内,平菇在“菌棒”上竞相生长。下列哪项不是蘑菇养殖必需的条件?</p><p>A. 充足的阳光</p><p>B. 适宜的温度</p><p>C. 一定的水分</p><p>D. 合理的营养</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蘑菇的生存不需要阳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我国脊椎动物种类约占世界动物种类的14%</p><p>B. 我们有许多特产珍稀动物,白鳍豚就是其中一种</p><p>C. 我们已有2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到“人与生物圈保护网”中</p><p>D. 易地保护是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仅脊椎动物就有6266种,其中陆栖脊椎动物2404种,鱼类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总数的14%、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我们有许多特产珍稀动物,如:扬子鳄、大熊猫、白鳍豚、扭角羚、金丝猴、朱鹮等,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我们已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盐城自然保护区等共计2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到“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属于就地保护,故该选项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冰箱时,人们就想出了很多办法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下列对食物的处理方法中,哪个与发酵技术无关 ( )</p><p>A. 人们把可可豆和细菌混合在一起,酿制成一种巧克力味的饮料</p><p>B. 用细菌处理后的牛奶,可产生固体的凝乳,再把凝乳加工成千酪</p><p>C. 将大豆、小麦、盐等碾碎,混以细菌等微生物,制成豆酱</p><p>D. 将吃剩的肉食冷冻在雪堆-中</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人们把可可豆与细菌混合在一起,细菌经过发酵使之成为一种有巧克力味的饮料;牛奶中加入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牛奶产生固体的凝乳,再将凝乳加工成干酪;将大豆、小麦、盐等碾碎,混以细菌等微生物,微生物发酵使之成为豆酱;将吃剩的肉食冷冻在雪堆中,利用的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利于食物保鲜,与发酵无关。所以将吃剩的肉食冷冻在雪堆中,与发酵技术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蛔虫病的感染途径</p><p>A. 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 B. 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瓜果蔬菜</p><p>C. 喝了带有蛔虫卵的生水 D. 用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喝了带有蛔虫卵的水,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瓜果蔬菜,用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都有可能感染蛔虫病,但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不可能感染蛔虫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鸟类与人类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p><p>A. 很多猛禽是鼠类的天敌,是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p><p>B. 很多家禽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p><p>C. 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有兴趣可捕捉饲养或制成标本</p><p>D. 禽流感爆发时,某些鸟类会给人类带来传染疾病的威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鸟是动物,是生物圈的消费者,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A正确;</p><p>动物可以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鸡、鸭、鹅等家禽能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B正确;</p><p>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百灵、画眉等,所以要保护鸟类,C错误;</p><p>禽流感爆发时,有些鸟类能传播禽流感,对人类有害,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种子植物中各植物类群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图中的X、Y依次应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27/11/4eec725c/SYS201808271132177839456877_ST/SYS201808271132177839456877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B. 被子植物、蕨类植物</p><p>C. 双子叶植物、被子植物 D. 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同属于种子植物,二者无同属关系,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同属于被子植物,二者也无同属关系。所以X是被子植物,Y是双子叶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09/10/b8ea660a/SYS201809091007357132227262_ST/SYS201809091007357132227262_ST.001.png" width="216"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B. 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p><p>C. 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p><p>D. 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因此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原始哺乳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不同特点,进化为原始的各类哺乳动物,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主动进化,B错误;生物变异有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这些都是不定向的 但生物进化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进化的方向是有自然选择决定,所以生物进化是定向的,而生物变异不定向。生物的变异通过不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C错误;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不可以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在内因方面,现在的原始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与古代的原始的哺乳动物不完全相同;在外因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原始哺乳动物进化时的情况不同,也就是说,现在不具备原始哺乳动物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的条件,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下列植物的结构示意图,结合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f18786f/SYS201712310152561156928105_ST/SYS201712310152561156928105_ST.001.png" width="459"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为_____植物,大多生活在_____中。</p><p>(2)图_____对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p><p>(3)图乙没有真正的_____,且茎、叶中没有_____组织。</p><p>(4)图丙、丁是_____植物,丙的种子_____,而丁的种子外面有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藻类 水 乙 根 输导 种子 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果皮</p><p>【解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p>(1)衣藻生活在水中,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br />(2)乙图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r />(3)乙图是葫芦藓,有了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br />(4)丙中铁树,丁是向日葵。向日葵和铁树都属于种子植物。不同的是铁树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向日葵的种子有果皮包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562a8d2d/SYS201712310155168627354781_ST/SYS201712310155168627354781_ST.001.png" width="217"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填写各部分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p><p>(2)鲫鱼在游泳过程中,[③]_____控制着身体前进的方向.</p><p>(3)②的下面鳃,它之所以呈_____色,是因为里面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p><p> </p></div></div>
<div><p>【答案】 背鳍 鳃盖 尾鳍 侧线 臀鳍 胸鳍 尾鳍 鲜红</p><p>【解析】鱼在水中生活的特点有:①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③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④用鳍游泳等。</p><p>(1)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图中①是背鳍,②是鳃盖,③是尾鳍,④是侧线,⑤是臀鳍,⑥是胸鳍,⑦是腹鳍;(2)鲫鱼在游泳过程中,③尾鳍可以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3)②鳃盖的下面是鳃,它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里面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是鱼类的呼吸器官。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资料回答问题:</p><p>资料1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使用抗生素时,致病菌和包括有益菌在内的多种细菌被一起杀死。</p><p>资料2在自然界中,噬菌体是细菌的天然“天敌”,一种噬菌体只攻击特定的细菌。科学家正在研发噬菌体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p><p>(1)病毒性疾病能否用抗生素治疗?_______________</p><p>(2)噬菌体的外壳由_____________组成,可以识别特定细菌,使得噬菌体的攻击性具有特异性,因此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的最主要好处是不会感染人类的____________。</p><p>(3)细菌与噬菌体在结构上的最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针对资料一,请你对抗生素的使用提出一个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不能 蛋白质 细胞 细菌有细胞结构,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 慎用抗生素;遵医嘱使用抗生素</p><p>【解析】(1)有的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但不能治疗病毒性疾病。</p><p>(2)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的最主要好处是不会感染人类的细胞。</p><p>(3)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有细胞结构。</p><p>(4)抗生素能济世救人,也会害人。我国是滥用抗生素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所以我们要慎用抗生素,遵医嘱使用抗生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和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20de0705/SYS201904300926534789479454_ST/SYS201904300926534789479454_ST.001.jpeg" width="501"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 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 。</p><p>(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 。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 ;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 ,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p><p>(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 。</p><p>(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 与肺相通。</p></div></div>
<div><p>【答案】(1)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2;鳃;气门;</p><p>(2)鳃里面有鳃丝内含毛细血管,水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水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即BTB液)遇CO2会由蓝变黄</p><p>(3)2;气囊;双重呼吸</p><p>【解析】</p><p>试题(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是草履虫,草履虫通过1表膜进行呼吸,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和吸收,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草履虫是靠表膜来获得水中溶解的氧气。</p><p>(2)B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C河蚌是水生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与体内气管相连。</p><p>(3)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经鳃流出鱼体的水流与由口流入鱼体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验证的方法:把鱼放在BTB液中,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由于BTB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所以注意观察BTB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若没发生这样的改变,则说明鱼没有呼出二氧化碳。</p><p>(4)F属于鸟类,体内有许多气囊,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