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13:53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海沧附属学校八年级上学期返校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诗文与谚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p><p>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生物都能生长与发育</p><p>B. 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生物都能繁殖</p><p>C.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p><p>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能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说明生物都能生长与发育,A正确;“穿花蛱蝶深深见”,是蝶类在采食花粉,因此描述了昆虫的取食行为;“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因此描述了昆虫的繁殖行为,B正确;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属于变异,C错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D正确。<br />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有生物生存的圈层</p><p>B.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p><p>C. 生物圈能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p><p>D. 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所以D错误。<br />故选D。</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明饲养了一对兔子,他每天喂养时,把它们的动作习惯以及各种反应都一一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进行分析比较,那么他的这种探究方法是(  )</p><p>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测量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A符合题意;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题干中小明用的是观察法,B不符合题意;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C不符合题意;测量法通过仪器来获得某些参数的方法,D不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北朝民歌《敕勒歌》中名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下列有关草和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p><p>A. 草的营养器官中都含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输导组织</p><p>B.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p><p>C. 根、茎、叶是草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草的生殖器官</p><p>D. 羊的各种系统既独立又互相协调,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草的营养器官中都含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而结缔组织属于动物组织,A错误;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B正确;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根、茎、叶是草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草的生殖器官,C正确;羊的身体由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等系统构成,各种系统既独立又互相协调,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D正确。<br />故选A。</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心脏使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心脏属于(  )</p><p>A. 器官    B. 组织    C. 系统    D. 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心脏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同一株植物上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部位摘取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处理,结果是(   )</p><p>A. 早晨摘取的蓝色最深    B. 傍晚摘取的蓝色最深</p><p>C. 深夜摘取的蓝色最深    D. 一样深</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早晨摘取叶子,由于植物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淀粉,所以这时候叶子中的淀粉最少,滴加碘液颜色最浅;</p><p>傍晚摘取了叶子,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体内的淀粉积累的较多,滴加滴加碘液颜色最深;</p><p>深夜摘取的叶子,由于植物进行了半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淀粉,所以这时候叶子中的淀粉比较少,滴加碘液颜色比较浅;</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里的萝卜放久了,容易出现“空心”现象,这是因为(  )</p><p>A. 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p><p>B. 萝卜进行吸收作用消耗了水分</p><p>C. 萝卜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p><p>D. 萝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由于萝卜在贮存时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是把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加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萝卜由于体内的有机物减少而会出现空心的现象。<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器官里取出少量的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该器官是(  )</p><p>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p><p>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p><p>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小肠内含有的营养物质有:除水、无机盐、维生素等不需要消化的物质外,还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和初步被消化的物质;因此含有葡糖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的消化道是小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p><p>A. 肺泡、支气管、气管    B. 气管、肺泡、支气管</p><p>C. 支气管、肺泡、气管    D. 气管、支气管、肺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医在看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中切脉时感受搏动的血管是(  )</p><p>A. 毛细血管    B. 桡动脉    C. 冠状动脉    D. 肺静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p><p>脉搏是心脏射血时血液对动脉血管产生的压力变化造成的,正常情况下心跳和脉搏次数相等。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切脉的位置是手腕外侧的桡动脉。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001176309055_ST/SYS201904230922001176309055_ST.001.jpeg" width="390"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吸气时胸廓容积扩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不能同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xa0;&#xa0;&#xa0; )</p><p>A. 肺循环和体循环    B. 消化和吸收    C. 生长和发育    D. 吞咽和呼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所以人体不能同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吞咽和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a688bc65/SYS201806202244511537416254_ST/SYS201806202244511537416254_ST.001.png" width="164" height="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p><p>B. 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一定是肾小球</p><p>C. 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p><p>D. 若B为小肠,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如果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流静脉血,C是肺静脉,C内流动脉血,A错误。</p><p>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也可能是心脏(如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和主动脉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B错误。</p><p>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肺静脉,C为主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p><p>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养料多,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泌尿系统的组成是(  )</p><p>A. 肾单位、肾脏、输尿管、尿道</p><p>B. 肾脏、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p><p>C.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p><p>D. 肾动脉、肾静脉、肾脏、肾单位</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器官中,能分泌生长激素的是</p><p>A. 肾上腺    B. 甲状腺    C. 性腺    D. 垂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肾上腺的功能是分泌肾上腺素,甲状腺的功能是分泌甲状腺激素,性腺的功能是分泌性激素;垂体的功能是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p><p>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肾上腺的功能是分泌肾上腺素,甲状腺的功能是分泌甲状腺激素,性腺的功能是分泌性激素;垂体的功能是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因此分泌生长激素的器官是垂体。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均为免疫器官的是(  )</p><p>A. 淋巴结和胸腺</p><p>B. 脾脏和溶菌酶</p><p>C. 淋巴细胞和脊髓</p><p>D. 脾和白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主要有脾脏、淋巴结和胸腺等。</p><p>人体的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器官有脾、扁桃体、淋巴结、胸腺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  )</p><p>A. 看到漫画哈哈大笑    B. 听到铃声走进教室</p><p>C. 看到杨梅分泌唾液    D. 品尝枇杷分泌唾液</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p><p>品尝枇杷分泌唾液、看到杨梅分泌唾液、听到铃声走进教室,都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看漫画时哈哈大笑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属于人所特有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蝙蝠是哺乳类而不是鸟的原因是</p><p>A. 胸肌发达    B. 心脏有四腔    C. 体温恒定    D. 胎生、哺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蝙蝠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猴子骑车    B. 鹦鹉学舌    C. 蜘蛛结网    D. 老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猴子骑车、鹦鹉学舌、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p><p>A. 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果实、种子</p><p>B. 能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p>C. 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D. 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为了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制作了动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图图1和图2为显微镜和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c0f9750c/SYS201905010928564103105852_ST/SYS201905010928564103105852_ST.001.png" width="432"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显微镜对光时,转动图1中的 [   ]________,使镜筒上升,某同学在低倍镜下看到的字母为d,玻片上写的字母应该是________。</p><p>(2)观察图2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_____、[  ]______和[  ]________。结构[      ]_________能进行_______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p><p>(3)西瓜甘甜可口是因为图2中的[     ]___________内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糖分。</p><p>(4)动、植物细胞的[     ]____________中储存着遗传信息。</p></div></div>
<div><p>【答案】⑤粗准焦螺旋    p    ①细胞壁    ③叶绿体    ⑤液泡    ③叶绿体    光合作用    ⑤液泡    ④细胞核    </p><p>【解析】</p><p>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c0f9750c/SYS201905010928564103105852_DA/SYS201905010928564103105852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观图可知:图1中①是转换器、②是物镜、③是遮光器、④是目镜、⑤是粗准焦螺旋、⑥是细准焦螺旋、⑦是反光镜,图2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解答即可。</p><p>(1)显微镜对光时,转动图1中的[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某同学在低倍镜下看到的字母为d,玻片标本上写的字母应该是P。</p><p>(2)观察图2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和[⑤]液泡。结构[③]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p><p>(3)西瓜甘甜可口是因为图2中的[⑤]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糖分。</p><p>(4)动、植物细胞的[④]细胞核中储存着遗传信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的一个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14/10/0aae91af/SYS201807141007101130732309_ST/SYS201807141007101130732309_ST.001.png" width="460"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作用.</p><p>(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应选取的实验装置组合是图__,从而得出结论:__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p><p>(3)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三部分,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D中的[]__,它的开闭受__的控制.</p></div></div>
<div><p>【答案】  蒸腾  A和C  叶  ②上表皮  ④下表皮  ③叶肉  ⑤气孔  保卫细胞</p><p>【解析】试题分析:该题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叶片是植物的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设计的A、B、C三个实验装置,D是植物叶片的结构,图①是海绵组织,②是上表皮、③是叶肉细胞、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据此解答。</p><p>(1)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出来,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蒸腾作用,所以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br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因此必须选带叶的植物,而B图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故选A图;而我们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所以探究实验我们设计对照时应有唯一变量--有无叶。同时我们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图B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因为把花盆中的土壤也扎在里面,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的水分,只有A和C可以进行比较最好。<br />(3)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②]上表皮、[④]下表皮、[③]叶肉三部分。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D中的[⑤]气孔,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它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资料,回答问题</p><p>资料1  荔枝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曾于1993年发行一套蜜蜂邮票,其中一枚名为“授粉”,描绘了蜜蜂为荔枝传粉的景象(图1)。</p><p>资料2  福建省是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各地广泛建设生态果园。某地荔枝生态果园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科学配置,以及园区光、水、土、养分等合理利用,建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通畅的生态系统。</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c0f9750c/SYS201905010928566935284490_ST/SYS201905010928566935284490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传粉角度看,荔枝花属于______花,荔枝的传粉方式是______。图2是荔枝花的一种,其分叉的[    ]______容易接受花粉;受精后的[    ]______发育成果实;图3中的[    ]______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p><p>(2)荔枝生态果园中,影响荔枝的生态因素,既有蜜蜂等______因素,也有温度、______等______因素。</p><p>(3)荔枝生态果园中科学配置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不同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仅有助于提升该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还能使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更符合人类的需要。</p></div></div>
<div><p>【答案】虫媒异花传粉①柱头②子房④种子生物光照非生物自我调节</p><p>【解析】</p><p>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c0f9750c/SYS201905010928566935284490_DA/SYS201905010928566935284490_DA.001.png" width="312"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p><p>(1)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包括风力传粉和昆虫传粉,依靠风力传粉的花是风媒花,依靠昆虫传粉的花是虫媒花。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综上分析可知,从传粉角度看,荔枝花属于虫媒花,荔枝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图2是荔枝花的一种,其分叉的[①]柱头容易接受花粉;受精后的[②]子房发育成果实;图3中的[④]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p><p>(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荔枝生态果园中,影响荔枝的生态因素,既有蜜蜂等生物因素,也有温度、光照等非生物因素。</p><p>(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相反,自我调节能力越弱。因此,荔枝生态果园中科学配置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不同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仅有助于提升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还能使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更符合人类的需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肾功能衰竭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采用肾透析仪代替肾析出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甲图为人体尿液形成示意图,乙图为肾透析仪示意图。观察图解,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c3049bb9/SYS201904270921579335774514_ST/SYS201904270921579335774514_ST.001.png" width="434" height="2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图中,②、③和④共同组成的结构是_____,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p><p>(2)⑤中的液体成分与②_____中的液体相比,成分中缺_____等。</p><p>(3)乙图中,血液中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可通过半透膜析出。甲图中,与乙图半透膜作用相似的结构是[③]_____。和紧贴它的_____,此处发生_____作用。与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比较,透析仪的工作过程中没有_____作用。</p></div></div>
<div><p>【答案】肾单位原尿葡萄糖肾小球肾小囊内壁滤过重吸收</p><p>【解析】</p><p>观图可知: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⑤是收集管。</p><p>(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从功能上看肾单位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br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⑤中的液体成分是尿液与②原尿中的液体相比,成分中缺葡萄糖等。<br />(3)肾透析仪中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相似的结构是半透膜,半透膜的作用是相似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所以乙图中,血液中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可通过半透膜析出。甲图中,与乙图半透膜作用相似的结构是[③]肾小球和紧贴它的肾小囊内壁,此处发生滤过作用。与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比较,透析仪的工作过程中没有重吸收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c3049bb9/SYS201904270921582207166059_ST/SYS201904270921582207166059_ST.001.png" width="149" height="2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正常人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膝跳反射实验,迅速的叩击膝盖下方的_____,小腿的反应是_____。</p><p>(2)完成膝跳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请按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顺序写出该结构的五个环节_____(填序号)。</p><p>(3)某人因意外导致图中的③受损。他_____(选填:能/不能)产生膝跳反射,理由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韧带迅速前伸反射弧①→②→⑤→③→④不能反射弧不完整</p><p>【解析】</p><p>如图所示: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抠、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p><p>(1)正常人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膝跳反射实验,迅速的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小腿的反应是迅速前伸。<br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当用橡皮锤敲击图中膝盖下方的韧带处时,完成膝跳反射的途径①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②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⑤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是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③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射;④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所以完成膝跳反射的顺序是①→②→⑤→③→④。<br />(3)某人由于意外导致图中的③传出神经受损断开,反射弧不完整,因此膝跳反射不能发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的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c0f9750c/SYS201905010928570188864537_ST/SYS201905010928570188864537_ST.001.png" width="399"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心脏四个腔中,流静脉血的是和[ ______]。心脏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_。</p><p>(2)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______。生理过程a被称为______,请写出该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一个特点:______。</p><p>(3)血管②与血管①相比,②中血液内含量明显降低的代谢废物主要是______。</p><p>(4)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4条途径中,属于排泄的有______。(填序号)</p></div></div>
<div><p>【答案】ABD小肠吸收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氧气和尿素1、2、3</p><p>【解析】</p><p>血液循环图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c0f9750c/SYS201905010928570188864537_DA/SYS201905010928570188864537_DA.001.png" width="543" height="2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与此相适应,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图示中,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1-4条途径中,4为排出粪便,属于排泄的是1、2、3;A是心脏的右心房、B是右心室、C是左心房、D是左心室。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b二氧化碳;c氧气。</p><p>(1)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即流动脉血的是: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肺静脉;流静脉血的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上下腔静脉。心脏的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因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心脏壁最厚的腔是D左心室。因此,心脏四个腔中,流静脉血的是右心房和右心室。心脏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p><p>(2)图中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与此相适应,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小肠。生理过程a被称为吸收,该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一个特点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p><p>(3)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而且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消耗氧气。因此从①肾动脉经过肾脏后,流入②肾静脉的血液氧气和尿素减少。</p><p>(4)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1-4条途径中,4为排出粪便,属于排泄的是1、2、3。</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以来,已造成多数人感染和死亡……目前,好消息传来,有些国家已研制出埃博拉疫苗。为检验疫苗的效能,科学家用小白鼠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c0f9750c/SYS201905010928573261720251_ST/SYS201905010928573261720251_ST.001.png" width="343"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述实验过程中:①应填写__;②应填写________________</p><p>(2)在实验中,设置A组小白鼠的作用是_。</p></div></div>
<div><p>【答案】21天注射埃博拉疫苗形成对照</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探究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其它条件要都一样。本实验的变量是埃博拉疫苗,其它条件要完全相同,所以①是21天,②是注射埃博拉疫苗。</p><p>(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所以A组是形成对照。</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海沧附属学校八级上学期返校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