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一中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你认为杨利伟携带的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是</p><p>A. 食物、氧气、水、保暖衣服 B. 食物、氧气、水、眼镜</p><p>C. 食物、氧气、食盐、香烟 D. 食物、饮料、啤酒、氧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方面来切入。</p><p>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太空没有氧气、温度变化极大,辐射非常强,因此杨利伟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是食物、氧气、水、保暖衣服,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结束后,对蚯蚓的处理方法得当的是</p><p>A. 留下来玩 B. 放回大自然 C. 把它解剖 D. 可以吓胆小的同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蚯蚓是有益动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放回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p><p>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结束后,对蚯蚓处理方法得当的是放回大自然,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p><p>A. 水中</p><p>B. 干燥的陆生环境</p><p>C. 潮湿、阴暗环境</p><p>D. 土壤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要了解广东省中学生的近视情况,应采用( )</p><p>A. 观察法 B. 测量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不合题意;<br />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B不合题意;<br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C不合题意;<br />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是调查,这就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要了解某地青少年的近视率,应采用调查法,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调查中,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p><p>A. 避开不喜欢的动物 B. 飞檐走壁,采摘高处的野果</p><p>C. 如实记录 D. 采摘新鲜的野果,趁鲜品尝</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A错误; <br />调查时,防止调查中断或发生危险,飞檐走壁,采摘高处的野果,易发生危险,不可取,B错误;<br />调查过程中,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要如实记录,C正确;<br />采下新鲜的野果,趁鲜品尝,应预防食物中毒,D错误。</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中主要体现了生物的哪项基本特征(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7ef283c/SYS201712310149272526722279_ST/SYS201712310149272526722279_ST.001.png" width="146"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需要营养 B. 能进行呼吸 C. 生长和繁殖 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鲸鱼喷出高高的水柱,说明生物能够进行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时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p><p>B.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并作好观察记录</p><p>C. 观察时比较直接,所以一般不需要很长时间</p><p>D.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p><p>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使观察更加全面和典型,ABD正确;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有时观察需要很长时间,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p><p>A. 引起禽流感的病毒 B. 会说话、会做家务的机器人</p><p>C. 正在冬眠的青蛙 D. 腐烂的木头上长出的木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据分析可知,会说话、会做家务的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都不是生物,B符合题意;而引起禽流感的病毒、正在冬眠的青蛙、腐烂的木头上长出的木耳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都属于生物,A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是</p><p>A. 阳光 B. 水 C. 空气 D. 温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p><p>根据分析可知: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夏天正午温度较高蝉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广西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陕西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p><p>A. 海洋 B. 阳光 C. 温度和水 D. 土壤和空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p><p>在寒冷、干旱地区与温暖、潮湿的地区,不同的主要发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温暖潮湿的地区,温度适宜、水分充足,适宜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在寒冷、干旱的山西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要比温暖、潮湿的广西要少,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种现象说明草和豆苗的关系是</p><p>A. 捕食 B. 寄生 C. 竞争 D. 合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2)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维持生活的方式,对寄主造成伤害。</p><p>草与豆,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杂草与豆苗的关系是竞争,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沙漠中绝大部分是不毛之地,有的地方却出现了绿洲,这说明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植物的分布</p><p>A. 阳光 B. 温度 C. 水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这说明非生物因素水分影响生物分布,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月中旬,八步区贺街镇李花绽放;富川油菜花金黄一片;四月上旬,贺州大道羊蹄甲花开烂漫;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花开有先后,这是因为植物的开花</p><p>A. 受光照、温度的影响 B. 为了繁殖后代</p><p>C. 满足不同环境的入欣赏 D. 能影响、改变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地方,别样的花开,有不同的风景。这是因为植物的开花受光照、温度的影响,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p><p>A. 蝉→螳螂→黄雀 B. 水稻→蝗虫→青蛙→蛇</p><p>C. 水→草→兔→狐 D. 啄木鸟←松毛虫←松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p><p>蝉→螳螂→黄雀中没有生产者,A错误;水稻→蝗虫→青蛙→蛇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B正确;水→草→兔→狐中起点不应是非生物,C错误;啄木鸟←松毛虫←松树中箭头方向错,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片森林 B. 一块农田 C. 一群蚂蚁 D. 一个池塘</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p><p>“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农田”,这些里面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ABD错误;“一群蚂蚁”是动物,在生态系统属于消费者,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天傍晚19:00的新闻联播,都会呈现一个转动的地球,上面有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p><p>A.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B.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p><p>C.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绿色是地球上的植物颜色,代表岩石圈;白色是大气在阳光下的白茫茫的颜色,代表大气圈;蓝色是海水的颜色,代表水圈,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p><p>C. 海洋生态系统 D. 生物圈</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在生物圈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流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p><p>A. 热带雨林 B. 温带草原</p><p>C. 农田 D. 沙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p><p>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符合题意;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B不符合题意;湖泊属于水域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原因使得湖泊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使之自动调节能力减弱,C不符合题意;荒漠地区干旱缺水,不适于植物生长,因此荒漠地区植物种类稀少,以植物为食的动物也就较少,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照片。</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5/09/750cae59/SYS201904250923307957885028_ST/SYS201904250923307957885028_ST.001.png" width="440"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如海洋、淡水水域、陆地等)___________________?</p><p>(2)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p><p>写出你的分类依据:________</p><p>列出你的分类结果: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淡水水域 形态、结构或生活习性 根据形态、结构:动物和植物;根据生活习性: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p><p>【解析】</p><p>试题(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有:老虎、树、蘑菇等,可知该同学是在陆地环境中开展调查的;从拍摄的照片中可知这里的生物种类繁多,并且生长旺盛,可见这里的水分富足,温度适宜。</p><p>(2)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很多,如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动物和植物,图中的树是植物,鸟、老虎是动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兴趣小组和老师在野外进行了调查,并进行记录,发现了以下生物:</p><p>1牵牛花; 2马鞭草; 3蝗虫; 4蜘蛛; 5含羞草; 6蚊子; 7蘑菇;</p><p>(1)调查的方法一般分两种,全面调查和_____。</p><p>(2)按形态结构特点,可把生物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p><p>(3)上述生物中,属于动物的是_____。(填序号)</p></div></div>
<div><p>【答案】抽样调查植物动物其他生物3蝗虫,4蜘蛛,6蚊子</p><p>【解析】</p><p>对野外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等,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解答即可。</p><p>(1)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分,可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着_________的有机物,从而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p><p>(2)在自然界,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_________为食,通过_______________,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p><p>(3)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它们在自然界中营腐生生活时,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使之回归大自然,</p></div></div>
<div><p>【答案】光合作用能量植物消化和吸收分解者</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动物属于消费者,植物属于生产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分析解答。</p><p>(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的来源,从而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p><p>(2)在自然界,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p><p>(3)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在自然界中营腐生生活时,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使之回归大自然,又成为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原料。可见,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DDT是一种不易分解、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杀虫剂。当进入生物体后,与脂肪结合不易排出。一般来说在受DDT 污染的同一生态系统中,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捕食者体内积累的DDT 含量总是比被捕食者体内积累的DDT含量高。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DDT含量。</p><p>请回答下列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343.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3.25pt"><td style="width:71.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名称</p></td><td style="width:38.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海水</p></td><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A</p></td><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B</p></td><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C</p></td><td style="width:35.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D</p></td><td style="width:25.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E</p></td></tr><tr style="height:23.25pt"><td style="width:7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DDT含量(×10-6)</p></td><td style="width:38.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0005</p></td><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0.5</p></td><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05</p></td><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3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4</p></td><td style="width:25.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75.5</p></td></tr></table><p> </p><p>(1)如果该生态系统中的几种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请写出由这几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__________。</p><p>(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B→D→A→C→EBE</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p><p>(1)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几种生物体内DDT含量/PPM由少到多依次是B 0.006、D 0.08、A 0.6、C4、E 85.5.因此,它们所组成的食物链:B→D→A→C→E。</p><p>(2)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一开始是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能是生物B。  </p><p>(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几种生物中E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可能是生物E。</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5/09/60a3dc60/SYS201905050929332893990349_ST/SYS201905050929332893990349_ST.001.png" width="179"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___________。</p><p>(2)图一的食物网由_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p><p>(3)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图中猫头鹰和兔的关系是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分解者4草→鼠→蛇→猫头鹰捕食</p><p>【解析】</p><p>(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p><p>(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一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图中有4条食物链:草→兔→猫头鹰;草→兔→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p><p>(3)生物种类最多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p><p>(4)图中猫头鹰和兔的关系是捕食关系。</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