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11:25

广西省田东县田东中学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四位同学在实验室的表现,其中正确的是</p><p>A. 甲同学实验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征询了指导老师的意见</p><p>B. 乙同学遇到不熟悉的化学药品,使用鼻闻、手摸、嘴尝</p><p>C. 丙同学在实验间隙吃饼干、喝饮料</p><p>D. 丁同学把实验室剩余的化学药品用嘴吹在地板上</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生物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违背实验规则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实验前要认真预习,按实验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检查仪器用品,实验中要互相配合、完成实验;未经老师认可,不能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若出现异常或意外事故,要告诉老师,千万不要自行处理。</p><p>甲同学实验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征询了指导老师的意见,能够保证实验的有序进行,故A正确;未经老师允许不得摸、尝、闻化学药品,因为许多药品有毒,故B错误;实验药品有毒,不能在实验室吃东西和饮料,故C错误;实验后剩余的化学药品应该集中进行处理,防止对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显微镜对光时,应首先( )</p><p>A. 转动低倍物镜,使其对准通光孔</p><p>B. 转动高倍物镜,使其对准通光孔</p><p>C.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p><p>D.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太弱,应选用(  )。</p><p>A. 大光圈、凹面镜 B. 小光圈、凹面镜</p><p>C.大光圈、平面镜 D. 小光圈、平面镜</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暗,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让显微镜的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p><p>A. 目镜    B. 物镜    C. 反光镜    D. 转换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要看着物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p><p>A. 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变亮</p><p>B. 目镜选用5×,物镜选用1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50倍</p><p>C. 调节粗准焦螺旋----大范围升降镜筒</p><p>D. 调节细准焦螺旋----物像更清晰</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转动粗准焦螺旋能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视野越暗;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视野越亮。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p><p>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此时进入视野的光线减少,视野就变暗,故A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目镜的放大倍数是5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故B正确;转动粗准焦螺旋能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故C正确;转动细准焦螺旋能调节物象的清晰度,使镜筒升降幅度较小,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某玻片标本时,欲将下图所示视野中的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13631d57/SYS201904151036208459630855_ST/SYS201904151036208459630855_ST.001.png" width="130"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右下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题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王芳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第一次测出是1.42cm,第二次测出是1.41cm,第三次测出是1.43cm,那么这枚硬币的长度应为(     )</p><p>A. 1.41cm    B. 1.42cm    C. 1.43cm    D. 1.44cm</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解决此类题时应注意,求平均值前一定要先去除错误的测量结果,并在最终的结果后保留与原结果相同的小数位数。</p><p>在长度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常用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由题意知:则所测量的硬币的长度为:(1.42+1.41+1.43)÷3=1.42cm。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的几种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90f4f22e/SYS201905060919204968557736_ST/SYS201905060919204968557736_ST.001.png" width="408"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p><p>在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直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p><p>A. 刻度尺    B. 温度计    C. 电子秤    D. 秒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测量温度、面积、长度、质量等要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如温度计、刻度尺、天平等,分析解答。</p><p>能直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温度计测量体温,电子秤称物体的重量,秒表记录实验需要的时间。故选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那么他读出的数据与实际相比(  )</p><p>A. 偏低    B. 偏高    C. 正确    D. 以上都不对</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读数比实际较高,是俯视的结果;读数比实际偏低,是仰视的结果;读数正好,是平视的结果,因此,某同学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那么他读出的数据与实际相比偏高,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表述正确的是( )</p><p>A. 只要测量人认真,设备精良,误差和错误都能够完全消除</p><p>B. 误差和错误都能减少,但不能避免</p><p>C. 错误是由于人造成的,而误差是由于设备造成的,与人无关</p><p>D. 误差是不能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A、B错误;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与人有关,C错误;误差是不能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D正确,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p><p>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表达交流  ④制订计划   ⑤实施计划   ⑥得出结论</p><p>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③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①②④⑤③⑥</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先是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是②作出假设,接着是④制定计划,故A错;然后是⑤实施计划,故C错;继而是⑥得出结论,故D错;最后是③表达交流,故此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研究“响尾蛇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了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看法。这应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步骤</p><p>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p><p>C.收集相关信息               D.分析实验现象</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1)发现并提出问题: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3)作出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4)设计实验方案:拟订实验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p><p>(5)实施实验并记录: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作成的玻片标本,叫做 (     )</p><p>A. 切片    B. 装片    C. 涂片    D. 永久切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玻片标本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根据取材的不同分为切片、装片和涂。</p><p>根据玻片标本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根据取材的不同分为切片、装片和涂片,其中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从生物体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装片;由生物体内的液体物质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所以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临时装片。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制作临时装片时,尽可能少出现气泡,与此无关的操作是 (     )</p><p>A. 载玻片上的液滴要滴在中央    B. 撕取的洋葱表皮要薄</p><p>C. 撕取的洋葱表皮要展平在载玻片    D. 先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液滴再缓缓放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p><p>制作洋葱叶片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与防止气泡的产生无关,故A符合题意;为了能够清楚的去观察撕取的洋葱内表皮要尽量的薄,防止气泡的产生,有利于观察,故B不符合题意;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目的是没有重叠,防止气泡的产生,便于观察,故C不符合题意;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制成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进行染色的正确方法是</p><p>A.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p><p>B.直接将碘液滴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上</p><p>C.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同侧吸引            </p><p>D.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的方法是在载玻片上,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所以要把制成的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最准确的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大蒜收获的季节,有些家庭爱腌制一种食品﹣﹣“糖醋蒜”,吃起来酸甜爽口,下列有关“糖醋蒜”腌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糖和醋没有进入大蒜细胞内</p><p>B.大蒜细胞能控制糖醋物质的进出</p><p>C.大蒜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糖醋物质进出的能力</p><p>D.糖和醋都是细胞需要的物质,所以都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细胞质中有细胞器,如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其中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质中液泡的细胞液里;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糖醋蒜头有酸甜味,说明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能力,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绘制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位的正确画法是</p><p>A. 用铅笔涂黑    B. 用铅笔点较多的细点    C. 用铅笔画斜线    D. 用铅笔点较少的细点</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有: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一般用3H的削尖的铅笔;(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p><p>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绘生物细胞图时,图中暗的地方要用削尖的3H的铅笔在暗的地方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民网北京8月12日电,2016年世界月季洲季大会将在北京大兴举办,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它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p><p>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叶    D. 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月季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但是动物,微生物没有有叶绿体。叶是植物的器官。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张帆在实验课上制作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该装片时发现,有一个很重要的结构看不见,它是 (     )</p><p>A. 细胞壁    B. 液泡    C. 细胞膜    D. 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90f4f22e/SYS201905060919217079704923_DA/SYS201905060919217079704923_DA.001.png" width="196"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由于细胞膜是紧贴着细胞壁的一层透明薄膜,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溶液,该溶液的成分和滴加该溶液的目的分别是 (     )</p><p>A. 0.5%的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 1.0%的生理盐水,使细胞皱缩</p><p>C. 0.9%的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 0.1%的生理盐水,使细胞膨胀</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0.9%的生理盐水,目的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p><p>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0.9%的生理盐水,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便于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右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你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90f4f22e/SYS201905060919219430482152_ST/SYS201905060919219430482152_ST.001.png" width="248" height="1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取镜与安放、_______________、安放装片、_____________、观察和收放等。</p><p>(2)转动[    ]____________,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简内。</p><p>(3)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当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   ]__________________,使其下降到接近玻片。然后转动[   ]__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p><p>(4)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p><p>(5)把玻片标本放在[     ] _________,要用[   ]_______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p><p>(6)用A、B两台显微镜观察花粉粒。A的目镜是10×,物镜为40×;B的目镜是5×,物镜是10×分析回答:</p><p>①A、B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p><p>②此时,观察到花粉粒细胞数目较多的显微镜是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光    调焦    ⑨反光镜    ④物镜    ⑭粗准焦螺旋    ⑬细准焦螺旋    ⑤载物台    ⑧压片夹    400    50    B    </p><p>【解析】</p><p>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首先是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并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对光,用低倍镜和大光圈,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视野对光就完成,最后观察。</p><p>(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观察时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因此,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取镜与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调焦、观察和收放等。</p><p>(2)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简内,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因此,转动[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简内。</p><p>(3)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要看着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反方向转到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时,眼睛看着目镜内寻找物象。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当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④]物镜,使其下降到接近玻片。然后转动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p><p>(4)镜臂上有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大的叫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可以细调焦距。因此,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的结构是13细准焦螺旋。</p><p>(5)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要用压片夹压住,并且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因此,把玻片标本放在[⑤]载物台,要用[⑧]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p><p>(6)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A的目镜是10×,物镜为40×;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B的目镜是5×,物镜是10×,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10=50。所以,A、B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400倍和50倍。 </p><p>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像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物像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此时,观察到花粉粒细胞数目多的显微镜是B,原因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90f4f22e/SYS201905060919222583485124_ST/SYS201905060919222583485124_ST.001.png" width="406"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xa0;</p><p>(1)属植物细胞的是______图,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填字母)_______,其中含有遗传物质_________。</p><p>(3)图中结构E名称是___________,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p>(4)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_______(填字母)中含有大量细胞液。</p><p>(5)[    ]______________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p></div></div>
<div><p>【答案】甲    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C    DNA    叶绿体    F    B细胞膜    </p><p>【解析】</p><p>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90f4f22e/SYS201905060919222583485124_DA/SYS201905060919222583485124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有线粒体,而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属植物细胞的是甲图,你判断的依据是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p><p>(2)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因此,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C细胞核,其中含有遗传物质DNA。</p><p>(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所以,图中结构E名称是叶绿体,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p><p>(4)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色素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所以,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 F液泡中含有大量细胞液。</p><p>(5)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内,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内,并排出代谢产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探究</p><p>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危害吗?下面是一个同学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按照探究实验的思路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作答。</p><p>实验材料:修正液 , 小白鼠6只 , 老鼠的食物——米饭 , 水,关小白鼠的笼子。</p><p>(1)提出问题:                                                     </p><p>(2)作出假设:                                                     </p><p>设计方案:</p><p>①取食物两份,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没有拌修正液,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笼子中;</p><p>②将6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人以上的两个笼子中;</p><p>③观察甲乙两组老鼠进食的情况;</p><p>④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其他的方案也可)</p><p>(3)这种设计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p><p>(4)出现的现象:吃了拌有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正常。 </p><p>(5)你认为的结论是:                             。</p></div></div>
<div><p>【答案】(1)修正液会对动物(或小白鼠)有伤害吗?</p><p>(2)修正液会对动物(或小白鼠)有伤害;</p><p>(3)有拌修正液的一组;没有拌修正液的一组;</p><p>(5)修正液对动物有伤害。</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p><p>(1)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修正液对人体是否有伤害,所使用的材料是小白鼠,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修正液会对动物(或小白鼠)有伤害吗?<br />(2)假设不能随便作出,应有一定的依据,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本探究可作出下列假设:修正液会对动物有伤害。<br />(3)两组中有拌修正液的一组为实验组,没有拌修正液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形成对照,有唯一变量--有没有拌修正液。<br />(4)由于吃了拌有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正常。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说明修正液对动物有伤害。</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省田东县田东中学七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