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课习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做实验时不慎将菠菜汁滴到了白色的裤子上,去除这污迹的最佳材料是( )</p><p>A. 温水 B. 酒精 C. 沸水 D. 碘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叶绿素能够溶解在酒精中,不小心裤子沾上的菠菜汁,就是含有叶绿素的汁液;涂抹上酒精后,叶绿素就溶解在酒精中。</p><p>植物的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叶绿体在光下形成叶绿素,叶绿素是绿色的色素。将白色的裤子上的菠菜汁除去的最佳材料是酒精,因为裤子上的菠菜汁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植物共有的重要特征是( )</p><p>A. 具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B. 能进行光合作用</p><p>C. 能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D. 都适宜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能够生活在干旱的陆地环境中;因此依据生活环境可将藻类植物归为水生植物,其它的植物归为陆生植物。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p><p>A、衣藻和水绵都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故A不符合题意;</p><p>B、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自养,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共有的一个重要特征,故B符合题意;</p><p>C、孢子植物不产生种子,只有种子植物能开花、结果,产生种子,故C不符合题意;</p><p>D、孢子植物大都适宜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而种子植物能够生活在各种环境中,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用碳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B. 用清水的目的是对照</p><p>C. 用碳酸氢钠溶液的装置产生的氧气多 D. 用清水的装置产生氧气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用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进行实验,可以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中用清水的目的是与碳酸氢钠形成对照。</p><p>A、关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中,使用碳酸氢钠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故A正确;</p><p>B、关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中,用清水的目的是与碳酸氢钠形成对照,故B正确;</p><p>C、关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中,用碳酸氢钠溶液的装置,因为碳酸氢钠分解会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故产生的氧气含量多,故C正确;</p><p>D、关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中,用清水的装置只是与用碳酸氢钠溶液的装置形成对照,并且用碳酸氢钠溶液的装置产生的氧气多,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p><p>A. 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 B. 农作物的合理密植</p><p>C. 在塑料大棚中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D. 多施化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 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p><p>(2)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p><p>A、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故A正确;</p><p>B、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是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故B正确;</p><p>C、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台作用的原料,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C正确;</p><p>D、施用肥料,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多种无机盐,促进植物的生长,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关,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种起重要作用的是</p><p>A. 绿色植物 B. 鱼类 C. 人类 D. 病毒</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碳——氧平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p><p>A.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p><p>C.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氧气分解有机物,并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叶片的主要功能是( )</p><p>A. 吸收水分,运输有机物 B. 制造有机物,蒸腾水分</p><p>C. 贮藏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 D. 运输有机物和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叶片的结构和主要功能,理解作答。</p><p>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和水分散失的门户,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主要通过气孔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叶肉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光合作用主要就是通过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产生氧气,所以说叶片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深秋季节,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树叶( )</p><p>A. 先变黄</p><p>B. 稍晚变黄</p><p>C. 同时变黄</p><p>D. 不变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在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素,叶绿素是绿色的,于是叶呈现绿色,深秋季节,光照不足,叶绿素在逐渐被分解使叶片变黄,夜晚路灯旁的树叶利用灯光的光能合成少量叶绿素,因此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树叶稍晚变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 )</p><p>A. 水 B. 氧气 C. 光 D. 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光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产了淀粉,这主要说明</p><p>A. 淀粉遇碘变蓝 B.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p><p>C. 叶绿体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 D. 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溶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p><p>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二者唯一的变量是光,所以叶片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淀粉有遇到碘溶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溶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淀粉。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溶解叶绿素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452397992062_ST/SYS201905040934452397992062_ST.001.png" width="75"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452397992062_ST/SYS201905040934452397992062_ST.002.png" width="77"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452397992062_ST/SYS201905040934452397992062_ST.003.png" width="78"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452397992062_ST/SYS201905040934452397992062_ST.004.png" width="80"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为了减少叶绿素对观察实验现象的影响,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叶绿素易溶于酒精,据此解答。</p><p>叶绿素易溶于酒精,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脱色一步要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原因酒精燃点低,易燃,直接加热酒精容易发生危险,所以,要隔水加热。<br />A.直接加热加热清水,B.隔酒精加热清水,C.直接加热酒精,D.隔水加热酒精,故D装置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p><p>A. 水 B. 氧气 C. 淀粉 D. 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叶片的见光郎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 )</p><p>A. 淀粉 B. 蛋白质 C. 脂肪 D. 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天竺葵的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可概括如下:①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②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置于阳光下照射;③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c86f5cc6/SYS201901041721504832918364_ST/SYS201901041721504832918364_ST.001.png" width="144"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步骤①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p><p>B. 脱色的方法是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p><p>C. 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p><p>D. 该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步骤①(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正确;<br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脱色的方法是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B正确;<br />未遮光部分有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所以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C正确;<br />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该实验能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天竺葵叶子经过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脱色和漂洗,然后用碘液进行染色,再用清水冲掉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p><p>A. 遮光部位 B. 见光部位</p><p>C. 叶片边缘 D. 整个叶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将天竺葵黑暗饥饿处理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用黑纸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淀粉遇碘变蓝色。见光的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即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被遮光的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该实验可以证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94de65a1/SYS201904141944242202963884_ST/SYS201904141944242202963884_ST.001.jpeg" width="214"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p><p>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p><p>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未遮光的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生成了淀粉,遮光的部分不变蓝,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意义( )</p><p>A. 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p><p>B. 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能量来源</p><p>C. 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来源</p><p>D. 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营养和食物来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二是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可见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f2d1ea48/SYS201904280926475261218655_ST/SYS201904280926475261218655_ST.001.png" width="89"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f2d1ea48/SYS201904280926475261218655_ST/SYS201904280926475261218655_ST.002.png" width="93"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f2d1ea48/SYS201904280926475261218655_ST/SYS201904280926475261218655_ST.003.png" width="87"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f2d1ea48/SYS201904280926475261218655_ST/SYS201904280926475261218655_ST.004.png" width="92"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酒精可以破坏叶绿素,但由于酒精的着火点低,所以一定要隔水加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步骤与对应的目的不相符的是</p><p>A. 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让淀粉运走耗尽</p><p>B. 用黑纸片遮盖叶片的一部分----抑制叶绿素的形成</p><p>C. 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p><p>D. 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检验有无淀粉生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光照为变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发现,接受光照的部分会产生淀粉,未接受光照的部分则不产生淀粉。植物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会积累部分有机物,因此,在实验前需要将植物中原有的有机物消耗完,避免干扰实验。</p><p>A、在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可以将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耗尽或转运走,A正确;</p><p>B、实验过程中,用黑纸片遮盖叶片的部分与未遮住的叶片部分,形成对照实验,B选项错误。</p><p>C、酒精是有机溶剂,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可以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C选项正确;</p><p>D、碘液可以检验淀粉的有无,因此,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检验有无淀粉生成说法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盆栽天竺葵黑暗处理是为了耗尽运走叶中原有的淀粉</p><p>B. 利用碘液可以鉴定食物的成分中是否含有淀粉</p><p>C.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染色的方法是掀开盖玻片,滴入染液</p><p>D. 观察血液分层实验中,加入抗凝剂是为了防止血液凝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盆栽天竺葵要放在黑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耗尽叶中原有的淀粉,以证明绿叶在光下是否制造淀粉,A正确;淀粉遇碘液变蓝,因此,利用碘液可以鉴定食物的成分中是否含有淀粉,B正确;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染色的方法是在盖玻片一侧滴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而不是掀开盖玻片,滴入染液,这样无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C错误;在观察血液分层实验中,加入抗凝剂是为了防止血液凝固,以便观察血液的成分,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7/e446fd82/SYS201904121755061169414602_ST/SYS201904121755061169414602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7/e446fd82/SYS201904121755061169414602_ST/SYS201904121755061169414602_ST.002.png" width="221"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将银边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②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③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A、B;④将叶片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⑤把脱色后的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滴加试剂,进行产物检验。请分析回答:</p><p>(1)步骤⑤中滴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滴加试剂后,图中①处不变蓝,②处变蓝;③处________,原因是塑料袋中缺少二氧化碳,不能产生_______。</p><p>(2)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在无光条件下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将贮存的有机物消耗殆尽。</p><p>(3)塑料袋内壁会有水珠出现。这主要是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表皮上的气孔以气体形式散失出来的,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碘液 不变蓝 淀粉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p><p>【解析】(1)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因此为了检验叶片的光合作用是否制造了淀粉要用碘液。所以步骤⑤中滴加的试剂是碘液,图中①处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处有叶绿体和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处缺乏原料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滴加试剂后,图中①处不变蓝,②处变蓝”;③处不变蓝,“原因是塑料袋中缺少二氧化碳”,不能产生淀粉。<br />(2)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在无光条件下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贮存的有机物消耗殆尽。<br />(3)“塑料袋内壁会有水珠出现”,这主要是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表皮上的气孔以气体形式散失出来的,这个过程叫做蒸腾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甲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7/10/3578ed65/SYS201904071031124084642927_ST/SYS201904071031124084642927_ST.001.png" width="357"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生理活动是________。(填字母) </p><p>(2)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_,它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相对应,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________。 </p><p>(3)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________生理活动。(字母) </p><p>(4)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通常采用________方法(答一种即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________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p><p>(5)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我们该做些什么?请提出你的建议。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氧气 A、B Ⅰ C 叶绿体 B 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碳-氧 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大力植树造林;③发展新型的环保能源</p><p>【解析】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1)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在光照充足时,植物体光合作用旺盛,掩盖了呼吸作用,因此,图甲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只能白天进行,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br />(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乙中曲线I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I曲线表示光合作用;II曲线表示呼吸作用,与图甲C中的生理活动相对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面。<br />(3)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B蒸腾作用生理活动。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r />(4)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br />(5)空气中含氧丰富才清新,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就要想办法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让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光合作用当做原料利用,多植树造林可以让大量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更多的氧气,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我们的传统能源一般是燃煤、沼气等,它们燃烧的最终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蒸气,含硫的煤燃烧后还有二氧化硫放出,这样大大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使空气变的污浊,而风能、太阳能则无此弊端,它们属于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故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大力植树造林③发展新型的环保能源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图,请仔细观察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小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7/09/8d499812/SYS201905070911464413108358_ST/SYS201905070911464413108358_ST.001.png" width="237"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一方面检验了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 ;另一方面证明了_________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p><p>(2)该实验中的第二步是“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我们之所以要对一片完整的叶片部分遮光,主要是起______作用。</p><p>(3)根据这个实验思考:在农作物的生长期间,如果叶片被害虫吃掉了很多,你认为农作物的产量将会________ ,原因是因为叶片无法进行_______________作用,影响了有机物的制造。</p></div></div>
<div><p>【答案】淀粉光对照减产光合</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的要点:一是验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利用的原理是淀粉遇碘液变蓝;二是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中主要采用对照的实验方法。</p><p>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p><p>a、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p><p>部分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p><p>b、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p><p>c、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淀粉遇碘变蓝色;</p><p>d、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p><p>所以:(1)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一方面检验了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另一方面证明了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p><p>(2)由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根据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见光的部分由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所以变蓝,而遮光的部分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制造淀粉,所以不变蓝,我们之所以要对一片完整的叶片部分遮光,主要是起对照作用。</p><p>(3)因为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如果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大部分的叶片被害虫毁掉了,则植物将无法正常进行有效地光合作用,无法储存足够的有机物,结果农作物的产量将减产。</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