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p>B. 地形和气候的变化,使古猿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p><p>C. 能人的脑容量和现代人相当</p><p>D. 从森林古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到促进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森林古猿生活在丛林中,是由于地形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大量消失导致一部分古猿从树栖到陆地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B正确;能人的脑容量大约在630毫升,智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已经达到了现代人的大小,C错误;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祖先不同 B. 运动方式不同</p><p>C. 脑发育程度不同 D.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森林古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B正确。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C正确。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D正确。<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p><p>A. 海豚 B. 森林古猿 C. 鲸 D. 猴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达尔文在发表的著作《人类的由来》中提出,人类也是进化的产物,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家鸽、蚯蚓、青蛙、鲫鱼和草履虫是同学们已经了解和熟悉的动物,它们都有学习行为,按照其学习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排序,正确的是( )</p><p>A. 草履虫﹣蚯蚓﹣青蛙﹣鲫鱼﹣家鸽</p><p>B. 草履虫﹣蚯蚓﹣鲫鱼﹣青蛙﹣家鸽</p><p>C. 草履虫﹣青蛙﹣蚯蚓﹣鲫鱼﹣家鸽</p><p>D. 草履虫﹣鲫鱼﹣青蛙﹣蚯蚓﹣家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学习行为与生物的神经系统有关。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更无神经系统,学习行为很简单;蚯蚓虽然有神经系统但不发达,且无脊椎;鲫鱼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学习行为不强;青蛙较鲫鱼高等但比家鸽低等,其学习行为也居中。所以学习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草履虫→蚯蚓→鲫鱼→青蛙→家鸽。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成堆的灰烬,有被烧过的动物骨骼、木头等,这说明北京猿人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p><p>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已经分工明确,会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采集和狩猎,并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北京猿人是猿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还不能称之为现代人,能直立行走,所以属于直立人,</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由猿进化到人的关键第一步是</p><p>A.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制造工具 D.产生语言</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p><p>A. 黑猩猩 B. 猴子 C. 森林古猿 D. 以上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距今6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少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你黑猩猩、猩猩、6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少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中,你认为错误的观点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8/09/8cb5e33c/SYS201905080913377923945245_ST/SYS201905080913377923945245_ST.001.png" width="302"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p><p>B. 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和产生语言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过程</p><p>C. 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p><p>D.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并能制造复杂工具</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和类人猿不同之处是,“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够制造简单工具,还不能够用火,所以说D“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并能制造复杂工具,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出现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人和黑猩猩都是从类人猿进化来的 B. 仅有环境的变化,就能使猿进化成人</p><p>C.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D. 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唯一本质区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劳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据此解答。</p><p>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是近亲,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A错误;<br />古猿原来是过着树栖生活,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适应环境的古猿继续过着树栖生活,另一部分古猿被迫从树上到了地面,改营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B错误;<br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劳动过程中慢慢会使用和制造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育,慢慢产生了语言,进化成人类,C正确;<br />语言中枢是人特有的中枢,语言是人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之一,人和动物具有本质的区别:人会制造工具,动物不会制造工具,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人类进化形成的环境条件?(    )</p><p>A. 气候由温暖湿润变得干燥寒冷 B. 茂密的森林变得稀疏</p><p>C. 气候由干燥寒冷变得温暖湿润 D. 稀树草原取代大片的森林</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了解人类的起源,明确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由于地形和气候等环境条件的改变,据此解答。</p><p>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A不符合题意;<br />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B不符合题意;<br />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C符合题意;<br />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故稀树草原取代大片的森林的说法是正确的,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将人类的进化发展分为了4个阶段,和现代人类最相似的是_________ . 而在人类进化过程中_________的逐渐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 智人 脑容量</p><p>【解析】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脑容量不断增加。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于________的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________的变化和自身形态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________着的方向发展,________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________逐渐变得灵巧.</p></div></div>
<div><p>【答案】森林气候直立行走上肢臂和手</p><p>【解析】</p><p>人类和现代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p>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约1000万年~2 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起源于_____地区.</p></div></div>
<div><p>【答案】非洲</p><p>【解析】</p><p>人类起源于非洲。</p><p>根据人类进化史,6500万年前出现原猴类,5000万年前出现猿猴类,500万年前非洲猿类进化为人科动物,即开始人类的起源。古人类源于非洲的说法,基于那里发现了73万至400万年前直立人类化石。一些学者根据基因检测认为,现代人20万年前出现在非洲,13万年前从非洲迁徙到欧亚,取代当地的古人类。1997年德国慕尼黑大学专家对欧洲尼安德特人化石的基因分析也支持这一假说。</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森林古猿</p><p>【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________和智人阶段.</p></div></div>
<div><p>【答案】直立人</p><p>【解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没有高等的生物。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而低等的生物化石相对较少.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是7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细胞色素C的组成差异,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已知人的细胞色素C是由104个氨基酸组成)</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名称</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黑猩猩</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猴</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马</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鸡</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金枪鱼</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小麦</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酵母菌</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差别</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1</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12</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3</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21</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35</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44</p></td></tr></table><p> </p><p>(1)基于这些数据,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组成差异________, 人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差别是________, 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________ </p><p>(2)从表中看,人和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________ . </p><p>(3)上述研究采用了分子生物学法,为生物的________提供了证据.</p></div></div>
<div><p>【答案】越小 小近酵母菌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大是44进化</p><p>【解析】</p><p>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与人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小,与人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大。</p><p>(1)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色素C,这说明这些生物之间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br />(2)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酵母菌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大是44,因此人类与酵母菌的亲缘关系最远。<br />(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比较,是从分子生物学方面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p><p>美国《科学》周刊刊登了该杂志评出的2000年十大科学成就,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名列榜首.</p><p>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主要由美、日、德、法、英等国科学家共同参与.1999年9月,中国作为唯一发展中国家加入了这一研究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在 2000年6月26日 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之后,2001年2月12日,六国科学家又联合宣布,他们又绘制出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图谱.基因测序结果表明:人类大约包含3万到4万个基因.这一重大成果标志着生命科学又向纵深迈进了一步,其重要性不亚于人类登上月球的“阿波罗计划”.</p><p>研究人员曾经预测人类约有14万个基因.但科学家这次研究确定了人类基因约为3万~4万个,只有酵母菌的4倍,果蝇的2倍,比线虫也仅多1万个基因,数量少得惊人.研究表明,人类蛋白质有61%与果蝇同源,43%与线虫同源,46%与酵母菌同源.人类17号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几乎都可以在老鼠11号染色体上找到,85%~95%的人类基因构成都与老鼠的基因构成相似.但人类基因的机能却远比其他动物复杂,人类基因是以命令人体制造特定蛋白质而行使其功能的,每个基因都可制造出十多种不同的蛋白质,简单生物便不能做到这一点.同时人类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活性也比其他生物强. </p><p>(1)“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类的24条染色体的基因和碱基顺序,为什么不是测定23条染色体? </p><p>(2)“人类蛋白质有61%与果蝇同源,43%与线虫同源,46%与酵母菌同源”这一事实可以从________ 水平说明生物之间存在________ 关系.</p></div></div>
<div><p>【答案】 是22条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因为X、Y染色体具有不相同的基因,所以一共要测24条染色体 分子 亲缘(或远或近的)</p><p>【解析】(1)“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类的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共24条染色体的基因和碱基顺序。因为每对常染色体的分染色体是相同的,只有X、Y染色体之间具有不相同的基因和碱基顺序,所以一共测定24条染色体。<br />(2)“人类蛋白质有61%与果蝇同源,43%与线虫同源,46%与酵母菌同源”,这一事实可以从分子水平说明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