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以下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p><p>A. 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 B. 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p><p>C. 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 D. 大熊猫胎生、哺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青蛙的幼体是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叫关节</p><p>B. 关节囊里面和外面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p><p>C. 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p><p>D. 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A错误;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B正确;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拉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C正确;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伸肘和屈肘动作就需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共同完成,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 水螅身体为辐射对称,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p><p>B. 蛔虫消化器官简单,适于在人体消化道内寄生生活</p><p>C. 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p><p>D. 家鸽体内发达的气囊,大大增加了其气体交换面积</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水螅身体为辐射对称,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A正确;蛔虫消化器官简单,适于在人体消化道内寄生生活,B正确;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C正确;家鸽体内发达的气囊,可以储存气体辅助呼吸,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因此气囊不能大大增加其气体交换面积,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行为,下列行为中都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p><p>A. 母鸡孵蛋,鹅看家</p><p>B. 鼠走迷宫,黑猩猩用木棍取食蚂蚁洞里的蚂蚁</p><p>C. 象吃香蕉,狗捡回扔到远处的飞盘</p><p>D. 猫去固定的地方吃东西,蛇蜕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母鸡孵蛋,鹅看家,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A错误;鼠走迷宫,黑猩猩用木棍取食蚂蚁洞里的蚂蚁,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B正确;象吃香蕉是先天性行为,狗捡回扔到远处的飞盘是学习行为,C错误;猫去固定的地方吃东西是学习行为,蛇蜕皮是先天性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气味中,在个体间起通讯作用的是( )</p><p>A. 椿象在受到攻击时释放的臭气 B. 狗走路时,隔不远撒尿留下的气味</p><p>C. 黑尾鹿遇到危险时释放的香草味 D. 老虎在自己的领地周围撒尿留下的气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椿象在受到攻击时释放的臭气,是为了熏走敌害,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A错误;狗沿路撒尿,并不是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或者吸引异性狗前来。实际上狗撒尿是它留下气味做信号,这样它才能沿着气味顺利返回家。B错误;黑尾鹿遇到危险时释放的香草味,释放香气以气味的形式告诉同伴有危险 有利于保护群体的安全,属于用气味交流信息,C正确;当雄虎和雌虎巡视领地时,会举起尾巴将有强烈气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喷在树干上或灌木丛中,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是起警告的作用,非联系通讯作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生物多样性包括环境多样性</p><p>B. 物种多样性就是种内基因组成多样性</p><p>C.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迁地保护</p><p>D.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A错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错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C错误;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白蚁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p><p> A .社会行为 B.取食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p><p>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p><p>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p><p>在白蚁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役,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林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下列食品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不正确的是</p><p>A. 面包一酵母菌 B. 酸奶一乳酸菌</p><p>C. 食醋一醋酸(杆)菌 D. 泡菜—霉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A正确;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B正确;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C正确;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生活</p><p>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p><p>C. 病毒可以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p><p>D. 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身体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生活。</p><p>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寄生,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故A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故B正确;在繁殖时,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把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由一个个体变成了两个个体,所以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故C正确;病毒侵入人体首先要受到第一道防线的阻挡,皮肤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的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一些病毒,但一般不会患病。这主要依赖于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解释中,正确的是( )</p><p>A.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种类越少</p><p>B.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p><p>C.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种类越多</p><p>D. 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群不匹配的是( )</p><p>A. 水螅、海蜇--腔肠动物 B. 涡虫、绦虫一一扁形动物</p><p>C. 河蚌、蜗牛--软体动物 D. 蜈蚣、蚯蚓--环节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按照体内是否有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p><p>水螅和海蜇都是腔肠动物,A正确;<br />涡虫和绦虫都是扁形动物,B正确;<br />河蚌和蜗牛都是软体动物,C正确;<br />蜈蚣是节肢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p><p>①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法律和文件</p><p>②建立自然保护区</p><p>③采取迁地保护</p><p>④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又叫就地保护。有时把濒危物种移入动植物远进行专门的保护,建立种质库等,也叫迁地保护。还相继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依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的要进行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更好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湘潭市教育行政部门将中长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作为中考测试题目,测试中我们需要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才能完成系列运动,如图分别是伸肘动作产生的示意图和关节模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24e57ca6/SYS201904061320574921451276_ST/SYS201904061320574921451276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图1所示的肱二头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________ 。</p><p>(2)图2中中关节之所以牢固,不容易脱出,是因为外面有[ ] _______ 的包绕。当我们做立定跳远时,由于关节面表面覆盖着光滑的[ ]__________,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让关节变得很灵活。</p><p>(3)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__状态,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在________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 肌腱 b关节囊 e关节软骨 舒张 神经</p><p>【解析】试题分析:图中1肌腱,2肌腹,3肱三头肌,a关节头,b关节囊,c关节腔,d关节窝,e关节软骨。</p><p>(1)图1所示的肱二头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1是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2是肌腹;(2)图2中中关节之所以牢固,不容易脱出,是因为外面有b关节囊的包绕,当我们做立定跳远时,由于关节面表面覆盖着光滑的e关节软骨,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让关节变得很灵活;(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资料,回答问题:</p><p>资料一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以山貌雄伟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高等植物有267科1 028属2 466种,野生脊椎动物有5纲35目103科475种,昆虫大约有两万种。</p><p>资料二 保护区内被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三港雨蛙、崇安髭蟾、蝾螈、大头平胸龟、白鹇、白背啄木鸟、毛冠鹿、华南虎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433970409114_ST/SYS201905040934433970409114_ST.001.png" width="159"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资料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多样性。</p><p>(2)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______。</p><p>(3)三港雨蛙和崇安髭蟾属于如图“脊椎动物进化系统树”中的生物类群①,它们是________动物。</p><p>(4)生物类群②特有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p><p>(5)保护武夷山珍稀动植物资源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物种类 种 两栖 胎生 建立自然保护区 </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哺乳动物的特征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p><p>(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资料一中,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高等植物有267科1 028属2 466种,野生脊椎动物有5纲35目103科475种,昆虫大约有两万种以上,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多样性。</p><p>(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p><p>(3)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因此,三港雨蛙和崇安髭蟾属于如图“脊椎动物进化系统树”中的生物类群①,它们是两栖类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温动物。</p><p>(4)生物类群②哺乳类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绝大多数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并由此排出废物,成熟后从母体产出。</p><p>(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因此,保护武夷山珍稀动植物资源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