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的生命现象的是( )</p><p>A. 铁锅生锈 B. 电脑死机</p><p>C. 水分进入细胞 D. 种子发芽</p><p> </p></div></div>
<div><p>【答案】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特征与“沙漠之舟”的骆驼不相符的是( )</p><p>A.体温升高到46℃才会出汗 B. 骆驼具有储存脂肪的结构</p><p>C.足有厚弹性垫,适合沙漠行走 D.尿液很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p><p>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p><p>C. 州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p>D. 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因捕食关系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丁会大量增加,甲会大量减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A正确;“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分解者,B正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动物、植物只是生物部分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食物链: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丁缺少天敌,短时间内会大量增加,而甲因缺少食物会大量减少,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没有动,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依然没有动,由此推断,污点在</p><p>A. 反光镜上 B. 目镜上</p><p>C. 物镜上 D. 玻片标本上</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仍没有动,那么可以判断污点在物镜上,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的生物与其栖息地不相符的是( )</p><p>A. 鲨鱼-淡水湖泊 B. 灰喜鹊一松林果园</p><p>C. 企鹅一南极冰原 D. 大熊猫一高山竹林</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鲨鱼生活在海洋中,不是淡水湖泊中,生物与其栖息地不相符,A正确;灰喜鹊,栖息于开阔的松林及阔叶林,公园和城镇居民区。杂食性,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主要吃半翅目的蝽象、鞘翅目的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植物果实及种子。灰喜鹊生活在松林果园,B错误;企鹅生活南极冰原,生物与其栖息地相符,C错误;大熊猫喜欢吃竹子,因此生活在高山竹林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西瓜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p><p>A. 一个叶肉细胞 B. 一层叶上表皮 C. 一片叶 D. 一株植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一个叶肉细胞属于细胞这个层次,A错误;叶的上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组织,不是器官,B错误;叶是绿色植物营养器官,C正确;一株植物属于植物体这个结构层次,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组织的是</p><p>A. 神经组织 B. 结缔组织</p><p>C. 营养组织 D. 肌肉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或动物的组织是根据分布和特点来划分的,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组织;植物的组织是根据功能来划分的,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因此,不属于动物组织的是营养组织。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可用于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红豆杉细胞内得导紫杉醇形成的控制中心是</p><p>A. 液泡 B. 细胞核 C. 细胞质 D. 细胞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等结构,其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代谢和遗传的中心,因此红豆杉细胞内得导紫杉醇形成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阳阳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入一粒小麦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适宜温度下放在暗处,结果不萌发。对实验的下列分析与评价不合理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55a5a46f/SYS201904161039384137536056_ST/SYS201904161039384137536056_ST.001.png" width="191"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实验缺乏对照,不具说服力</p><p>B. 种子太少,偶然误差增大</p><p>C. 结果证明种子正处在休眠期</p><p>D. 水分、氧气满足种子萌发要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A、阳阳只设计了一个实验,缺少对照,不具有说服力,A正确;</p><p>B、实验过程中只放入了一粒种子,实验数据太少,偶然性太大,应该增加种子的数量。B正确;</p><p>C、阳阳探究的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其结果的差异应该是由光照引起的,不能说明种子是否处于休眠期。C错误;</p><p>D、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和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因此实验过程中除了光照条件,其他条件都要满足种子的萌发要求,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p><p>A. 有无根、茎、叶的分化</p><p>B. 根、茎、叶中有无输导组织</p><p>C. 能否产生种子</p><p>D.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胚珠是否裸露,有无子房壁包被。</p><p>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 的无机盐、含 的无机盐和含 的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氮;磷;钾;</p><p>【解析】</p><p>试题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p><p>故答案为:氮;磷;钾。</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一朵豆角花里有6个胚珠,6个胚珠都能发育成种子,那么至少需要花粉粒和精子的个数分别是( )</p><p>A. 1个6个 B. 6个12个 C. 6个1个 D. 12个6个</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在一朵花中能否发育成果实的是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种子的是胚珠,一个果实中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多少,在传粉充分的情况下,一个胚珠发育成一粒种子,需要两个精子,一粒花粉。因此,若一朵豆角花里有6个胚珠,6个胚珠都能发育成种子,那么至少需要6个花粉粒和12个精子,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桃花的结构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d6cdba0e/SYS201905060917512443971097_ST/SYS201905060917512443971097_ST.001.png" width="151"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过程①表示传粉的过程</p><p>B. ②受精后可发育成桃树种子的胚</p><p>C. 花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组织</p><p>D. 桃花的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传粉是成熟花粉从雄蕊花药中散出后,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才能结成果实产生种子,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观图可知:①表示传粉,②表示卵细胞,解答即可。</p><p>A、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过程①表示传粉的过程,故A正确;</p><p>B、受精卵发育成胚,所以②卵细胞受精后可发育桃树种子的胚,故B正确;</p><p>C、花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故C错误;</p><p>D、桃花的花是由花芽发育的,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5c842b1a/SYS201904210924268104948217_ST/SYS201904210924268104948217_ST.001.png" width="179"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代表的是氧气</p><p>B. A代表的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p><p>C. 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p><p>D. 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绿叶细胞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气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绿叶是光合作用造成有机物的主要器官;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A正确;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由图可知,A代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B正确;由图可知,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C正确;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只有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才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就不含叶绿体,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p><p>B. 上表皮气孔少,可减少水分的散失</p><p>C. 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p><p>D. 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减少干旱。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p><p>A、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发出去,故A错误;</p><p>B、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故B正确;</p><p>C、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故C正确;</p><p>D、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p><p>B. 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p><p>C. 不同组织的细胞都有分裂能力</p><p>D.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故A正确;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经过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故B正确;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具有分裂了的细胞形成分生组织,只有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故C错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结果是:叶片遮光部分遇碘液不变色,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p><p>①光合作用需要光</p><p>②光合作用需要水</p><p>③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p><p>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p><p>⑤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p><p>A. ①④ B. ①③④</p><p>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结果是:叶片遮光部分遇碘液不变色,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色,由此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草原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所谓稳定,指的是物种和数量的相对稳定,只有D图中的狼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状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山上植物多,赛过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的谚语,说明森林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p><p>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p><p>B. 防风固沙,调节气候</p><p>C. 净化空气,杀灭细菌</p><p>D. 绿化环境,消除污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保护了水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怀远石榴是我省的特色水果,在很久之前就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并以其艳丽的色彩,端正的果形,晶莹剔透的籽粒,佳美的风味,赢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评。如图是一个石榴的果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d6cdba0e/SYS201905060917518058428374_ST/SYS201905060917518058428374_ST.001.png" width="194"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分类上石榴属于________植物,石榴树枝繁叶茂,其枝条由________发育而来。</p><p>(2)石榴花中对石榴繁衍后代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石榴花要结出石榴必须要经历传粉和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p><p>(3)石榴花中籽粒众多,鲜红的籽粒汁多饱满,十分诱人,其中的籽粒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的。</p><p>(4)构成一株石榴树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动物体相比,石榴树缺少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一个石榴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被子叶芽花蕊受精子房细胞→组织→器官→石榴树系统器官</p><p>【解析】</p><p>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涉及植物的结构层次、植物的分类、植物的传粉受精、光合作用、发酵技术的应用、食品的保存,逐一分析解答。</p><p>(1)石榴是果实,果实是六大器官之一,也可以从器官的概念上来分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石榴的最外面是果皮,属于保护组织,里面的果肉等部分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可见石榴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石榴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因此属于被子植物。我们知道植物由种子发育而来,种子里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那部分。在长出的茎和叶上也有许多芽,能发育成茎和叶的芽是枝(叶)芽。故枝条都是由叶芽发育而来的。</p><p>(2)石榴花中对石榴繁衍后代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石榴花要结出青梅必须要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p><p>(3)胚珠发育成种子,1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石榴的子房中有多个胚珠,因此能发育成多粒种子。</p><p>(4)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石榴是果实,一个石榴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图一表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p><p>(1)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_____。</p><p>(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p><p>(3)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种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植物→昆虫→蜘蛛→X→蛇→鹰”,X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_____。</p><p>(4)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_____。</p><p>(5)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p><p>(6)若一段时间内鼠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会引起植物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地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d515ecd8/SYS201904171036392529677848_ST/SYS201904171036392529677848_ST.001.png" width="260"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食虫鸟 昆虫、鼠 鹰 自动调节</p><p>【解析】试题(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p><p>(3)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食物链有:植物→昆虫→蜘蛛→青蛙→蛇→鹰,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蛇→鹰,所以X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食虫鸟。</p><p>(4)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鼠、昆虫。</p><p>(5)有毒物质随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图二中的甲有毒物质最多,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最高级别的是鹰。</p><p>(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水稻”是一种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的、耐盐碱强的特殊水稻。如图一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图二是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用到的不同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以及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d6cdba0e/SYS201905060917521091284088_ST/SYS201905060917521091284088_ST.001.png" width="420"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d6cdba0e/SYS201905060917521091284088_ST/SYS201905060917521091284088_ST.002.png" width="439"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图一中A表示细胞,经过过程a形成B1~B5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过程a为____________。</p><p>(2)“海水稻”能阻止多余盐分进入细胞,这是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的功能。</p><p>(3)B5细胞群具有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的功能,属于________组织。</p><p>(4)“海水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结构是根尖的__________。</p><p>(5)出现图二中A情况的原因是_若想将图二B中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______移动。</p><p>(6)要想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组合______。</p><p>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p></div></div>
<div><p>【答案】细胞分化细胞膜输导成熟区盖盖玻片时,没有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液滴,出现了气泡左C</p><p>【解析】</p><p>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观图可知:①②是物镜,③④是目镜,解答即可。</p><p>(1)图中的A细胞经过细胞的不断分化形成B不同的组织。</p><p>(2)水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能阻止多余盐份进入细胞。</p><p>(3)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 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p><p>(4)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p><p>(5)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若想将图B中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方移动;</p><p>(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较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①②有螺纹为物镜,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所以要在视野内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分别是①和④的组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一是小马同学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有关实验后绘制的效果图,图二是他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探究实验过程。请结合图示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d6cdba0e/SYS201905060917525345444029_ST/SYS201905060917525345444029_ST.001.png" width="347" height="3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的[ ]________细胞构成了叶的营养组织。Ⅱ侧表示叶片的__________(选填“向光面”或“背光面”)。</p><p>(2)菠菜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图甲中的[ ]________进行;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图乙中的[ ]__________。</p><p>(3)图二的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图二中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实验。</p><p>(5)图二中处理一段时间后,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你认为是什么物质溶于酒精?__________。</p><p>(6)图二中滴加碘液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液。预期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色,不遮光部分将变为______色。</p></div></div>
<div><p>【答案】3叶肉背光面4气孔6线粒体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吗设置对照叶绿素蓝</p><p>【解析】</p><p>(1)观图可知:1是上表皮、2是叶脉、3是叶肉、4是气孔、5是下表皮、6是线粒体、7是液泡、8是叶绿体,解答即可。</p><p>(2)本题是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示意图,识图作答。一是考查学生图识图作答能力,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分析、理解图示信息,获得解题线索;二是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要点:光是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制造淀粉。</p><p>(1)图甲叶肉细胞构成了叶的营养组织。I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排列紧密,II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排列疏松,所以Ⅱ侧表示叶片的背光面(向光面/背光面);</p><p>(2)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菠菜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图甲中的气孔进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图乙中的线粒体。</p><p>(3)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提出问题: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是淀粉吗?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p><p>(4)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p><p>(5)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这样处理后,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片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因此,是叶绿素溶于酒精。</p><p>(6)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液,遮光部分缺少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预期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色;不遮光部分,液片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滴加碘液后将变为蓝色。</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