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58:1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单元巩固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活动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p><p>A. 植物的呼吸作用    B. 焚烧秸秆</p><p>C.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火力发电</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正确表达光合作用的公式是(&#xa0;&#xa0; )</p><p>A. 二氧化碳+氧气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3511e2b2/SYS201905100916301671625371_ST/SYS201905100916301671625371_ST.001.png" width="40" height="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二氧化碳+水+能量    B. 水+二氧化碳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3511e2b2/SYS201905100916301671625371_ST/SYS201905100916301671625371_ST.001.png" width="40" height="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氧气</p><p>C. 水+氧气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3511e2b2/SYS201905100916301671625371_ST/SYS201905100916301671625371_ST.001.png" width="40" height="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能量+二氧化碳    D. 有机物+二氧化碳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3511e2b2/SYS201905100916301671625371_ST/SYS201905100916301671625371_ST.001.png" width="40" height="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水+氧气+能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p><p>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3511e2b2/SYS201905100916301671625371_DA/SYS201905100916301671625371_DA.001.png" width="47" height="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发生洪涝灾害后,一些植物往往会发生烂根而死亡。其主要原因是洪涝灾害……(&#xa0;&#xa0; )</p><p>A. 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抑制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C. 破坏植物的组织器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p><p>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洪涝灾害后,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导致植物就会死亡,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学校的生物课外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每棵重约4Kg。请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 )</p><p>A. 土壤中的无机盐</p><p>B. 土壤中的有机物</p><p>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p><p>D.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 在储存粮食时,往往需要给粮仓做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加二氧 化碳可延长贮存时间,原因是(    )</p><p>A.二氧化碳杀菌            B.二氧化碳抑制呼吸</p><p>C.二氧化碳降低温度        D.二氧化碳促进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了,二氧化碳产生于(  )</p><p>A. 肺泡    B. 血液    C. 组织细胞    D. 组织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呼吸的意义是有效地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p><p>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3511e2b2/SYS201905100916309097788284_DA/SYS201905100916309097788284_DA.001.png" width="429"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青藏高原农区小麦产量高是由于当地( )</p><p>A、昼夜温差大,太阳光照强</p><p>B、二氧化碳浓度高</p><p>C、雨量充沛</p><p>D、气温低,水分蒸发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我国青藏高原农区的昼夜温差要比内陆地区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分解有机物少,积累有机物。所以,我国青藏高原农区的小麦产量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是为了降低( )</p><p>A. 光合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吸收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最长期限,超过这个期限,种子的生活力就丧失,也就失去萌发的能力。不同植物种子寿命的长短是不一样的,种子的贮藏条件,对种子寿命的长短起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最微弱,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有可能渡过最长时间的休眠期。如果湿度大、温度高、氧气充足,种子的呼吸作用强,种子内贮存的有机养料将会通过种子的呼吸作用而大量消耗,种子的贮藏期限也就必然会缩短。因此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的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要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p><p>A. 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p><p>B. 使叶片内的淀粉贮存到叶绿体中</p><p>C. 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贮存在叶肉细胞中</p><p>D. 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要先将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以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处,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情况。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53e77370/SYS201904210922111752108304_ST/SYS201904210922111752108304_ST.001.png" width="198"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    B. 乙    C. 丙    D. 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因此组织细胞处的氧气浓度低,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导致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下降,故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越低,呼吸作用越旺盛.图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最低的是甲.因此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主要应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p><p>A. 在准备移栽的蔬菜幼苗根部带一小块土坨</p><p>B. 在温室大棚中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p><p>C. 在我国北方早春播种后,用透光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p><p>D. 春季植树,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可以从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所采取措施的目的方面来切入。</p><p>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指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br />在准备移栽的蔬菜幼苗根部带一小块土坨,是防止根部受损,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根的吸水能力,A不符合题意;<br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能增产,是利用了光合作用的原理,B不符合题意;<br />北方早春温度较低,播种后,用透光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提高温度,利于种子的呼吸作用,C符合题意;<br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在白天表现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晚上则表现为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是因为()</p><p>A. 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p><p>B. 植物在夜间的呼吸作用远强于光合作用</p><p>C. 植物的叶片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p><p>D. 在白天光合作用远强于呼吸作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正常情况下,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在夜间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p><p>植物在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由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反的两个过程,在白天光合作用远强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就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给消耗掉了,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光合作用能大量产生,所以植物的呼吸作用表现不显著。因此植物白天表现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在夜间,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在白天光合作用远强于呼吸作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能制造淀粉,说(  )</p><p>A.缺少了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p><p>B.缺少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不能进行</p><p>C.缺少了光,叶绿素不能合成</p><p>D.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银边天竺葵叶片的结构特点:就是叶片的边缘是白色,中间部分是绿色.可知,银边天竺葵的边缘没有叶绿体,中央部分有叶绿体.</p><p>解: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不能制造淀粉,而绿色部分能够制造淀粉.而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与绿色部分的主要区别就是有无叶绿体.可以推断出,有叶绿体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没有叶绿体就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p><p>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首先将天竺葵进行一定处理后按图1所示装置好,光照几小时.取下叶片甲和乙,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漂洗后用碘液分别检验.(提示:25%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7188b82e/SYS201806202243459679111194_ST/SYS201806202243459679111194_ST.001.png" width="544"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将天竺葵进行的处理方法是__.</p><p>(2)图2装置中能够使叶片脱去叶绿素且科学安全的是__.</p><p>(3)实验中,设置甲叶片和乙叶片的作用是__.</p><p>(4)用碘液分别检验后,__(填“甲”或“乙”)叶片不变蓝,说明该叶片没有进行__作用.这一实验证明__是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原料.</p><p>(5)如果实验时将此装置用黑布罩住,实验结果将是__,原因是__.</p></div></div>
<div><p>【答案】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B  进行对照  甲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甲、乙叶片都不变蓝  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p><p>【解析】试题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将天竺葵进行的处理方法是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r />(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图2装置中能够使叶片脱去叶绿素且科学安全的是B。<br />(3)实验中,设置甲叶片和乙叶片的作用是进行对照。<br />(4)叶片甲和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瓶中的二氧化碳,导致叶片甲因此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叶片乙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用碘液分别检验后,甲叶片不变蓝,说明该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这一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原料。<br />(5)如果实验时将此装置用黑布罩住,实验结果将是甲、乙叶片都不变蓝,原因是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为验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用天竺葵作如下实验,请你回答问题:<br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3511e2b2/SYS201905100916316053872712_ST/SYS201905100916316053872712_ST.001.png" width="495"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p><p>(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    </p><p>(2)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目的是________,然后移到________下,照射3至4小时.    </p><p>(3)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将叶片放在盛有________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变成________色.    </p><p>(4)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________,目的是检验是否有________产生,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见光部分 呈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    </p><p>(5)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将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形成对照光酒精黄白碘液淀粉蓝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淀粉碘变蓝叶绿体</p><p>【解析】</p><p>(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p><p>(2)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目的是形成对照,然后移到光下,照射3至4小时。</p><p>(3)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因此叶片逐渐变成黄白色。</p><p>(4)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目的是检验是否有淀粉产生,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见光部分呈蓝色,原因是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p><p>(5)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实验设计:</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3511e2b2/SYS201905100916317955678349_ST/SYS201905100916317955678349_ST.001.png" width="358" height="2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据图分析回答:</p><p>(1)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分析,甲、乙是一组          实验,实验变量是             。</p><p>(2)请比较甲、乙装置中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是                                      。</p><p>(3)以上实验最好重复多次,目的是                            。</p><p>(4)实验时,如果乙装置用黑布罩住,与之前没有用黑布罩住的相比较,蜡烛燃烧时间将            (选填“延长”、“不变”或“缩短”),原因是                       。</p><p>(5)根据以上的实验探究,写一条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p></div></div>
<div><p>【答案】(1)对照 绿色植物</p><p>(2)乙比甲长 乙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p><p>(3)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p><p>(4)缩短  没有光照绿色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氧气释放</p><p>(5)延长光照时间(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合理密植”等)</p><p>【解析】</p><p>试题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首先明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p><p>解:(1)由于甲、乙两装置除了绿色植物这一个条件以外,其他的条件均相同,所以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绿色植物.</p><p>(2).乙装置内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供给蜡烛燃烧,所以蜡烛能燃烧较长时间;甲装置没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乙燃烧的时间比甲长</p><p>(3)实验重复多次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4)如果乙装置用黑布罩住,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与之前没有用黑布罩住的相比较,蜡烛燃烧时间将缩短(5)为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可延长光照时间(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合理密植”等).</p><p>故答案为(1)对照   绿色植物</p><p>(2)乙比甲长 乙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p><p>(3)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其它合理答案均可)</p><p>(4)缩短    没有光照绿色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氧气释放</p><p>(5)延长光照时间(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合理密植”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班同学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进行如下研究,据题意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3511e2b2/SYS201905100916319977631244_ST/SYS201905100916319977631244_ST.001.png" width="570"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小宁同学用图一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各插一支温度计,密封三四个小时后,观察结果:甲中温度比乙中温度高,由此得出实验结论是:      .能正确反应图一甲保温瓶中种子的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是图三中      (填序号).</p><p>(2)小静同学用图二装置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将四组相同装置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环境中,记录不同温度环境下每分钟产生气泡个数(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氧气的释放量越多,气泡数目越多),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实验变量      .为了保证该实验科学性,除了多次重复实验,还要注意实验中只许一个变量,其它的条件要相同,如      等都要相同(写一个即可).</p></div></div>
<div><p>【答案】(1)种子萌发放出了能量;C;</p><p>(2)环境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环境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等。</p><p>【解析】</p><p>试题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p><p>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①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光照强度越强;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小,光照强度越弱。②水,水越多,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强;水越少,光合作用越弱。③光照强度,一般情况下,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④温度,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温度越低,光合作用越弱。</p><p>(1)甲瓶内是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甲瓶的温度会升高。由此得出实验结论是:种子萌发放出能量。种子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与图三中图示C对应相同。</p><p>(2)图二装置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将四组相同装置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环境中,记录不同温度环境下每分钟产生气泡个数,告诉我们探究的是环境因素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的影响,本探究实验惟一的变量即为环境温度,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为了保证该实验科学性,除了多次重复实验,还要注意实验中只许一个变量,其它的条件要相同,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等都要相同。</p><p>故答案为:(1)种子萌发放出了能量;C;</p><p>(2)环境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环境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研究发现,同一朵牵牛花的花瓣在一天之内可能出现颜色变化.清早,由于细胞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而形成碳酸使细胞液(pH)呈酸性.细胞中的花青素变红,所以花的颜色为红色;上午随着光照不断增强,细胞液(pH)逐渐呈中性,细胞中的花青素颜色慢慢加深,最后花的颜色为紫色.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p><p>(1)清晨,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    </p><p>(2)上午,随着光照不断增强,细胞液(pH)逐渐呈中性的原因是________.    </p><p>(3)请根据上述材料信息,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p><p>(4)请你设计并完成实验,验证提出的问题.</p><p>①清早,选取A、B两组开花且生长状况相同的牵牛花.</p><p>②________.</p><p>③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实验现象:________.</p><p>④实验结论: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植物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的贮存量逐渐减少光照影响牵牛花花瓣颜色的变化吗?(或光照影响牵牛花花瓣花青素的形成吗?)将A(或B)组植物放置在光下,将B(或A)组植物放置在无光照的环境中,其它培养条件均相同放置在光下的植物花的颜色变为紫色,放置在无光照环境中的植物花的颜色仍为红色光照影响牵牛花花瓣颜色的变化(或光照是影响牵牛花花瓣颜色变化的因素)</p><p>【解析】</p><p>解答此题要联系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p><p>(1)清晨,牵牛花经历了一个晚上,由于没有光,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清晨的牵牛花含二氧化碳较多。</p><p>(2)上午,随着光照不断增强,牵牛花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3511e2b2/SYS201905100916321568182731_DA/SYS201905100916321568182731_DA.001.png" width="47" height="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可以看出牵牛花不断消耗二氧化碳,所以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二氧化碳在牵牛花体内的贮存量逐渐减少。</p><p>(3)由于是光照原因导致牵牛花的颜色的改变,所以可以提出的问题是:光照影响牵牛花花瓣颜色的变化吗?(或光照影响牵牛花花瓣花青素的形成吗?)</p><p>(4)根据提出的问题,光照是所要探究的条件,所以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以光照为唯一变量,其他所有条件相同的对照组,将A(或B)组植物放置在光下,将B(或A)组植物放置在无光照的环境中,其它培养条件均相同,这样就形成了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实验的结果应该是:放置在光下的植物花的颜色变为紫色,放置在无光照环境中的植物花的颜色仍为红色。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影响牵牛花花瓣颜色的变化(或光照是影响牵牛花花瓣颜色变化的因素)。</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七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单元巩固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