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56:57

陕西省富平县蓝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p><p>A. 珊瑚    B. 石头    C. 机器人    D. 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题干中的珊瑚、石头、机器人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 鱼具有生物的特征是生物.</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不属于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                                     (     )</p><p>A. 收集和分析资料    B. 设计探究实验</p><p>C. 临摹细胞图    D. 观察和调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p><p>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A正确;<br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正确;<br />临摹细胞图不属于探究的方法,C错误;<br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p><p>A. 生长</p><p>B. 都具有细胞结构</p><p>C. 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p><p>D. 能排出代谢废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解:A、C、D都属于生物的共同的特征,A、C、D错误;</p><p>B、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黑暗房间内的植物经常朝窗户方向弯曲生长,对植物产生这种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 )</p><p>A. 温度    B. 土壤    C. 光照    D. 水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称为生物的应激性,题文中的植物在黑暗中向着有光的窗户生长,这说明植物的生长受到光照的影响。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是:</p><p>A.问题→假设→ 实验→结论    B.假→设问题→实验→结论</p><p>C.问题→实验→假设→结论    D.问题→结论→假设→实验</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设计对照组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p><p>A. 所有实验参数都相同    B. 所有实验参数都不同</p><p>C. 所有实验变量都不相同    D.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实验参数相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      )</p><p>A.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p><p>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生物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A不符合题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B符合题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C不符合题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  )</p><p>A.空气  B.水    C.温度    D.湿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05年10月12日9时,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飞船载着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升入太空,并在太空遨游数日,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请问下列哪项不是宇航员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p><p>A. 鲜花    B. 淡水</p><p>C. 营养物质    D. 氧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宇航员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解答时可以从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方面来切入.</p><p>解:动物植物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宇航员进入太空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是氧气、营养物质(食物)、淡水、(宇航服保温).</p><p>故选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了动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p><p>A. 竞争    B. 合作    C. 寄生    D. 捕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海洋中的植物进行调查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而在深海处没有绿色植物生存,这是因为那里缺少(      )</p><p>A. 阳光    B. 温度    C. 水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毒箭蛙有鲜艳的体色,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黄鼠狼可通过排放臭气避敌,这说明( )</p><p>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p>B. 生物会对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p><p>C.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p><p>D.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 毒箭蛙有鲜艳的体色,可以吓唬敌害;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黄鼠狼可通过排放臭气避敌是对环境的适应。</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12054880818_ST/SYS201905110913512054880818_ST.001.png" width="321"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12054880818_DA/SYS201905110913512054880818_DA.001.png" width="247"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生物的生命特征是(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泄);(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与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动物的取食是因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向日葵朝向太阳是(植物)生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植物的开花结果是(植物)生物能繁殖,人体的排汗是(人)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泄),蘑菇由小长大是生物的生长。</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13576432305_ST/SYS201905110913513576432305_ST.001.png" width="304"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13576432305_DA/SYS201905110913513576432305_DA.001.png" width="204"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生物直接关系方面来切入。</p><p>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老虎吃野猪,是老虎为了获取食物维持自己的生存需要属于捕食关系;蜂群中蜜蜂,有工蜂、蜂王、雄峰,需要彼此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才能维持蜂群的正常生活,因此属于合作关系;蝴蝶为花传粉,花为蝴蝶提供花蜜,属于共生;跳蚤吸食猫的血生存属于寄生;狮子和老虎抢夺猎物属于竞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         ,一类        。生物是指                                 。</p><p>&#xa0;</p></div></div>
<div><p>【答案】生物;非生物;具有生命特征的物体</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一类是非生物。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地球上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_________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学    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p><p>【解析】</p><p>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p><p>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还有我们人类自己的身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茎肉质化,叶变态成刺是对________的适应。蚯蚓的钻穴运动能改良土壤是对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鼠妇是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 _的环境中的。</p></div></div>
<div><p>【答案】环境    环境    阴暗潮湿    </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的特点、生物怎样适应环境方面来切入。</p><p>沙漠中干旱缺水,仙人掌的茎肉质化,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叶变态成刺减少了叶的表面积降低了仙人掌的蒸腾作用,有了利于保持水分适应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蚯蚓的钻穴运动能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粪便能增加土壤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鼠妇保水能力较弱必须是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非生物因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阳光     温度    水分    空气    土壤    </p><p>【解析】</p><p>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当环境中一个或同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p><p>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除了这个变量外,其它条件必须相同,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水分     光照    温度    空气    </p><p>【解析】</p><p>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就要以这种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其它条件都相同;即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p><p>当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唯一变量是水分,其它条件都相同,如光照、温度、空气等均相同。</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空气湿度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时,有利于某些致病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p></div></div>
<div><p>【答案】过大    过小    </p><p>【解析】</p><p>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当环境中一个或同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p><p>“空气湿度”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或传播。经科学测定,当空气湿度高于65%或低于38%时,病菌繁殖滋生最快,相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死亡快。</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研究可以解决癌症,艾滋病等的防治问题,却不能解决能源危机。(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学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生物学的研究不仅可以解决癌症、艾滋病等困扰人类的一些疾病,还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如人类正在研究的生物能源。</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袁隆平认为,通过人工杂交技术培育高产水稻是不可能的。(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袁隆平通过实践证明通过人工杂交技术培育高产水稻是可能的,并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变量是指实验中可以变化的因子。在一个实验中,一般存在两到三个变量。(_____)</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p><p>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一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单一实验变量。因此,实验中可以变化的因子称为变量。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所以“在一个实验中,一般存在两到三个变量”的说法是错误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两只蚂蚁的触角互相碰撞,是两只蚂蚁在打斗。</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通是依靠气味,即利用了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故不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25737579492_ST/SYS201905110913525737579492_ST.001.png" width="229" height="2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2)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 </p><p>(3)转动_________可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显微镜镜筒内。若室内光线较暗,应选用_________同时转动________,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直到出现_______视野。然后把观察的玻片放在_______上使标本正对________的中心,用_______压住玻片两端。</p></div></div>
<div><p>【答案】镜筒    粗准焦螺旋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镜臂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凹面镜    遮光器    白亮    载物台    通光孔    压片夹    </p><p>【解析】</p><p>观图可知:①目镜;②镜筒;③转换器;④物镜;⑤载物台;⑥通光孔;⑦遮光器;⑧压片夹;⑨粗准焦螺旋;⑩反光镜;11细准焦螺旋;12镜臂;13镜柱,据此解答。</p><p>(1)图中2是镜筒,9是粗准焦螺旋、10是反光镜、11细准焦螺旋、12是镜臂;<br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br />(3)转动反光镜可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显微镜镜筒内。若室内光线较暗,应选用凹面镜同时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直到出现白亮视野。然后把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 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两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西省富平县蓝光中学七级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