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56:10

重庆市忠县三汇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做的是(    )</p><p>A.提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设计实验  D.表达和交流</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可见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发现和提出问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p><p>A. 下降镜筒时眼睛注视物镜    B. 右移玻片使视野中偏右的物象移到中央</p><p>C. 视野暗时换用高倍镜    D. 左眼观察,右眼睁开方便画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碰到玻片标本。防止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或损伤镜头。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都要同时睁开,我们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及记录。</p><p>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标本和损伤镜头,A不符合题意;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据此可知,右移玻片使视野中偏右的物像移到中央,B不符合题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越小,视野越亮。视野较强时应用小光圈,平面镜,视野较暗时要用大光圈、凹面镜。据此可知,视野暗时要用大光圈、凹面镜,如果换用高倍镜,会更暗,C符合题意;用显微镜观察时,我们要双眼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睁开方便画图,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体温计测量一个人的体温,分别测得口腔温度为37℃ ,腋下温度为36.7℃,用肛肠温度计测得此人直肠温度为37.4℃。此人最准确的体温应是 。</p><p>A. 37.03℃    B. 36.7℃    C. 37.4℃    D. 37℃</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体温通常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测量方法有口测法、腋测法及肛测法。</p><p>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人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因此一般测量体表温度,测量部位主要直肠、口腔、腋下。最接近人体温度、最准确的是直肠处的温度,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但下列镜头上所标注的放大倍数模糊不清(见图5)。现欲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fcde8483/SYS201905110915194130125906_ST/SYS201905110915194130125906_ST.001.jpeg" width="495"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A.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丙D.甲和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要使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那就是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乙和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同学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一根头发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同学发现目镜脏了,于是用卫生纸将其擦干净;丁同学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节细准焦螺旋;戊同学使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他换高倍物镜期望能看到细胞。上述学生操作正确的是(    )。</p><p>A. 甲、乙、丙    B. 乙、丁    C. 乙、丁、戊    D. 乙、戊</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察的是使用显微镜:对光,观察;注意事项:左眼视目,右眼睁,擦拭目镜物镜要用专门的擦镜纸。</p><p>太阳光和进入光圈的光线应该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才能产生白亮光线,对光时要将反光镜偏向光源而不是对着光源(太阳),因此甲的操作不正确;观察时左眼视目右眼睁,右手画图,因此乙的操作正确;卫生纸纤维粗糙容易划伤镜头,因此不能用卫生纸擦目镜要用擦镜纸,故丙的操作不正确;看到细胞后为了更加清晰,可以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因此丁的操作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连续测量叶的周长3次,数值分别为12cm、11.6cm、12.2cm,应记为(   )</p><p>A. 12.1 cm    B. 11.93 cm    C. 12.2cm    D. 12.07cm</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若某同学连续测量叶的周长3次,数值分别为12cm、11.6 cm 12.2 cm,则叶的周长平均值为11.93cm。</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    )。</p><p>A. 达尔文    B. 沃森和克里克    C. 施莱登和施旺    D. 艾弗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故不符合题意;</p><p>B、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故不符合题意;C、施旺、施莱登都是19世纪德国的动、植物学家,他们的性格、经历迥然不同,但共同的志趣和真诚的情感促成了他们的多年合作,共同创立了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细胞学说,故符合题意;D、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原因提纯的DNA分子中含有少量蛋白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p><p>A. 细胞壁    B. 线粒体    C. 液泡    D. 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关系.联系: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区别: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p><p>【解答】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联系: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区别: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和人体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细胞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象主要决定于( )</p><p>A. 细胞质    B. 细胞核</p><p>C. 细胞膜    D. 细胞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p><p>A.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p><p>B.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C.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p><p>D.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了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形成具一定功能的结构是器官;植物体的器官有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营养器官是根、茎和叶,生殖器官是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组成了植物体,在构成上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故选项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水稻根尖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p><p>A. 12条    B. 24条    C. 36条    D. 48条</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 水稻根尖细胞是体细胞,体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母细胞的数量是一样 ,因此染色体的数目为24条。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粒玉米种子能够长成一棵完整的高大植株,一个受精卵细胞在母亲子宫内能生长发育为一个完整的胎儿,这都与细胞的哪些变化有关</p><p>A. 细胞生长    B. 细胞分裂    C. 细胞病变    D. 细胞分裂和生长</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p><p>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所以一粒玉米种子能够长成一棵完整的高大植株,一个受精卵细胞在母亲子宫内能生长发育为一个完整的胎儿,这都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B.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p><p>C.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细胞分化是指分裂的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向着不同方向发展。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时虫 能够观察到(   )</p><p>A. 细胞质静止不动</p><p>B. 正在以出芽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p><p>C. 多个大小不同的食物泡</p><p>D. 正在通过表膜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食物泡会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内部的物质逐渐被消化,因此食物泡的大小不等,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能够观察到多个大小不同的食物泡;草履虫通过表面吸收氧气,排除二氧化碳,此过程在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血液和骨组织属于</p><p>A. 神经组织    B. 肌肉组织    C. 上皮组织    D. 结缔组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A错误;</p><p>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B错误;</p><p>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以及呼吸道粘膜等。C错误;</p><p>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如骨组织、血液、肌腱、韧带、淋巴、皮下脂肪等,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的根系属于直根系的是(   )</p><p>A. 狗尾草    B. 小麦    C. 白菜    D. 韭菜</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的根叫主根,主根向土壤深处生长,从主根上生出的根叫侧根,主根与侧根相连,向土壤四周生长;从茎、叶上生出的根叫不定根;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的根系叫直根系,直根系主根发达,长而粗,侧根短而细,如白菜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不定根多而发达,如玉米、小麦、葱的根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p><p>A.玉米    B.小麦    C.柳树    D.狗尾草</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玉米、小麦和狗尾草属于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柳树属于木本植物,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多,质地坚硬,有形成层能逐年加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  )</p><p>A. 阴湿的陆地上</p><p>B. 淡水中</p><p>C. 海水中</p><p>D. 水中</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藻类植物是最低等的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葫芦藓的根状物被称为假根,这是因为</p><p>A.它只能吸收水分而不能吸收无机盐</p><p>B.它只能吸收无机盐而不能吸收水分</p><p>C.它主要起固着作用,而没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p><p>D.它既无固着作用,也无吸收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苔藓植物无根,地下部分只起到固着作用,几乎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因此称为假根,所以苔藓植物一般都长的矮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能说明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的是。</p><p>A. 靠种子繁殖后代    B. 根系发达</p><p>C. 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D. 适应干旱。贫瘠的陆地生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解答时可以从裸子植物的特点和蕨类植物的特点方面来切入。</p><p>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根,茎,叶,并且根,茎,叶里有专门的疏导组织,受精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多数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裸子植物的主要特点: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根、茎、叶发达,并且有发达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维管束中有形成层,茎能无限长粗。因此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的特点是靠种子繁殖后代,受精过程不需要水,根、茎、叶发达。而二者茎内都有输导组织,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松籽和西瓜籽都是人们喜欢的休闲食品,它们有什么本质的区别。</p><p>A. 前者是木本植物,后者是草本植物;    B. 前者没有果皮包被,后者有果皮包被;</p><p>C. 前者没有胚,后者有胚;    D. 前者有果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但这两类植物又有重要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着,据此解答。</p><p>西瓜籽来自草本植物,松籽来自木本植物,A错误;松籽没有果皮包被,西瓜籽有果皮包被,B正确;松籽和西瓜籽都有胚,C错误;松籽属于裸子植物无果皮,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华字典中对“胚”是这样解释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那么胚包括哪几部分</p><p>A. 胚芽、胚轴、胚根、胚乳;    B. 胚芽、子叶、胚轴、胚乳;</p><p>C. 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D. 胚根、胚轴、子叶、胚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p><p>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的组成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胚乳不是胚的组成部分,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珍稀植物所具备的价值的一项是 (    )</p><p>A. 珍稀植物中的活化石植物,对研究植物的进化和探讨自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p><p>B. 植物的形态优美的,可作观赏植物,用来美化环境</p><p>C. 植物的植株直立挺拔的,可作优质的木材或作绿化树种</p><p>D. 部分珍稀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许多珍稀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植物资源,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对研究基因的多样性、发展经济、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A正确;有些珍惜植物的形态优美的,可作观赏植物,用来美化环境,B正确;有些珍惜植物的植株直立挺拔的,可作优质的木材或作绿化树种,C正确;珍稀植物中没有重要的粮食作物,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显微镜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fcde8483/SYS201905110915207241646094_ST/SYS201905110915207241646094_ST.001.png" width="164"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所用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被放大了__________倍。</p><p>(2)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和[    ]___________。</p><p>(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要转换物镜,需要调节[     ]____________。</p><p>(4)若所用显微镜,配有一个目镜C(10×) 和两个物镜A(10×)、B(40×),对光时,应选用的物镜是___________。(填字母)</p><p>(5)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________________使物像清晰。</p></div></div>
<div><p>【答案】④    ②    400    ③    ⑦反光镜    ①转换器    A    细准焦螺旋    </p><p>【解析】</p><p>图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p><p>(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若所用显微镜的④目镜放大倍数为10×,②物镜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被放大了10×40=400倍。</p><p>(2)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③遮光器和⑦反光镜,需要强光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需要弱光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p><p>(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要转换物镜,需要调节①转换器。</p><p>(4)对光时应选用低倍物镜,因此,若所用显微镜,配有一个目镜C(10×) 和两个物镜A(10×)、B(40×),对光时,应选用A。</p><p>(5)细准焦螺旋是用来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fcde8483/SYS201905110915209003774656_ST/SYS201905110915209003774656_ST.001.png" width="129"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将①﹣﹣⑥的名称写出来。①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⑥___________</p><p>(2)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    ]_______内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糖分。</p><p>(3)在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的结构是[    ]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4)图中①﹣﹣⑥中哪些结构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细胞壁       叶绿体    细胞核    细胞质    ⑤液泡    ②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p><p>【解析】</p><p>观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据此解答。</p><p>(1)图中①是细胞壁,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⑥是细胞质。</p><p>(2)植物细胞中的液泡里的液体是细胞液,细胞液里溶解着多种物质,是多种物质的水溶液,西瓜甘甜可口就是因为⑤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p><p>(3)②细胞膜是紧贴着细胞壁的一层透明薄膜,在低倍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p><p>(4)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市忠县三汇中学七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