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陈梦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p><p>A. 珊瑚 B. 枯死的树干 C. 珍珠 D. 蘑菇</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珊瑚、枯死的树干、珍珠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是真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 )</p><p>A. 光 B. 温度 C. 水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种植物,只能依靠一种摄取花蜜的蝙蝠为其传授花粉。然而此种蝙蝠却因人类的大量捕捉而灭绝了,则这种植物的数量变化是</p><p>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p><p>C.不受影响 D.先增加后减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通过题中材料分析可得看出该种植物需要摄取花蜜的蝙蝠为其传授花粉,而蝙蝠被人类大量捕捉而灭绝,这样影响了植物的传粉,影响植物的繁殖,导致这种植物的数量变化是持续减少,因此动物影响植物的繁殖和分布。故选项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之间捕食关系的是</p><p>A. 狼与羊</p><p>B. 蜂巢中的两只蜜蜂</p><p>C. 一片树林中的松树与水杉</p><p>D. 狗与其身上的跳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 生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相互影响。生物之间存在着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主要是指同种动物不同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关系,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捕食关系是最常见的关系。种间关系还包括竞争、共生和寄生。狼与羊是一种捕食关系,选项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蜂巢中的两只蜜蜂是同种动物之间的合作关系;一片树林中的松树与水杉属于不同植物之间竞争阳光、营养等;狗与其身上的跳蚤属于寄生关系,故选项BCD均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 )</p><p> 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p><p> 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 D、人类的大量捕杀</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蛙类属于两栖动物,其生殖发育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栖息地的破环、环境污染及破环、人类的大量捕杀等都会造成蛙类数量大量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是反映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p><p>A. 夹竹桃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净化空气</p><p>B. 大树底下好乘凉</p><p>C. 地衣等植物能够分泌酸性物质,对岩石有腐蚀作用</p><p>D. 月球引力等综合作用导致潮汐发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也会适应和影响环境,A、B、C都是体现的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不是反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通常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并以植物的叶和嫩芽为食的是</p><p>A. 麻雀 B. 蚂蚁 C. 蜗牛 D. 骆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麻雀属于鸟类,体表被覆羽毛,翼是飞行器官,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或筑巢于树洞中,食性杂食,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危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冬季和早春,麻雀以杂草种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人类扔弃的各种食物,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蚂蚁属于群居生活,蚂蚁是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而且恋巢性很强,多数种类筑巢于地下,且食性杂,一般植、肉兼有,故选项B说法不符合题意;蜗牛生活于灌木丛、低矮草丛、农田及住宅附近阴暗潮湿地区,主要以植物茎叶、花果及根为食,故选项C符合题意;骆驼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方,吃植物的果实和枝叶等食物,故选项D说法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韭黄、蒜黄的叶片都呈黄色而不呈绿色,是因为缺少下列哪个生存条件( )</p><p>A. 温度 B. 水分 C. 空气 D. 光照</p></div></div>
<div><p>【答案】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洞庭湖水域持续干旱,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 )</p><p>A. 生物不受环境影响 B. 生物能适应环境</p><p>C.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 生物能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因为干旱缺水,所以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说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一只生活在草原上的野兔而言,环境就是( )</p><p>A. 草原上的植物和狼、鹰等动物</p><p>B. 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p><p>C. 草原上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p><p>D. 以上三个选项和草原上的其他野兔</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影响野兔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以及除这只野兔处的其他野兔、其他生物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表示动物与栖息环境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正确的是</p><p>A. 丹顶鹤—湿地 B. 袋鼠—森林</p><p>C. 金丝猴—草原 D. 华南虎—南极冰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A、丹顶鹤的栖息地主要是沼泽和沼泽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和某些植物根茎,故符合题意。</p><p>B、袋鼠以矮小润绿离地面近的小草为生,将长草与干草留给其它动物,个别种类的袋鼠也吃树叶或小树芽,主要栖息在澳大利亚草原,C、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m的森林中,其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带属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以及次生性的针阔叶混交林等四个植被类型,随着季节的变化,它们不向水平方向迁移,只在栖息的环境中作垂直移动,D、华南虎主要生活在华南地区的森林山地,多单独生活,不成群,多在夜间活动,嗅觉发达,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但不善于爬树,故B、C、D都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p><p>A. 生物依赖环境</p><p>B. 生物适应环境</p><p>C. 生物改变环境</p><p>D. 生物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 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p><p>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是来自鲁迅先生所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一段文字,其中涉及到的动物有</p><p>A.8种 B.6种 C.4种 D.3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材料中提到菜、皂荚树、树、菜花、桑树、草等属于植物,石头、云、阳光、空气等属于非生物因素;蝉、黄蜂、叫天子等属于动物。故本题中涉及到的动物有3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p><p>A. 应激性 B. 能生长和繁殖 C. 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 能呼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顽强的野草具有生命周期,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p><p>A. 生长发育 B. 呼吸 C. 需要营养 D. 适应一定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影响生物的因素有阳光、空气、光照、温度、湿度、水份和土壤等,属于非生物因素,同时还有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自然界中有些非生物因素会影响生物,如光照可以使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绽放,可以使牵牛花在每一天不同时段开放,也可以使动物的习性受到影响;土壤条件的差异可使牵牛花呈现不同的色彩。因此,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表现。故选项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果园中养鸡,一般不会出现的影响是</p><p>A. 增强鸡群体质,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p><p>B. 果树的产量降低</p><p>C. 减轻害虫对果树的危害</p><p>D. 提高果园土壤的肥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及非生物因素组成。通过分析,果园中养鸡,果园为鸡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有利于鸡群的运动,增强鸡的体质,同时鸡可以吃果园中的害虫,减少农药使用,减少害虫对果树的危害,还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同时,鸡粪排在果园中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不断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施用化学肥料,大大提高果树产量。故选项B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通常要经历6个基本步骤:①实施计划;②通过仔细观察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 )</p><p>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①②④⑥⑤</p><p>C. ②④③①⑥⑤ D. ②③④①⑥⑤</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科学探究具有比较严格的基本步骤,科学探究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p><p>解: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是关键的一步,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有利于探究实验的进行.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回答.然后再设计实验,包括准备实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步骤等;确定好实验步骤后就要实施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结论进行表达交流.A、B、D三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实验中如果结果和假设不符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p><p>A. 修改结果,使其与假设相符 B. 依据实验结果下结论</p><p>C. 修改实验过程,使其与假设相符 D. 修改假设,重新做试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一个统一的而且是正确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取具体经验和方法训练,因此探究性实验必须强调过程训练,具体要求是:观察要仔细、客观,根据观察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假设是经过周密的思考,针对问题得出的一种结论,用来解释观察的现象,实验要设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实验常常要重复多次,结果才可靠,得出结论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3bff208f/SYS201905110916056816119461_ST/SYS201905110916056816119461_ST.001.png" width="251"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1)一C(2)一A(3)一B</p><p>【解析】</p><p>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指生物与生物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合作(指生物为完成某一任务而分工合作)、竞争(指生物之间为某种利益而发生的冲突)。</p><p>老虎吃野猪属于捕食关系;企鹅相互喂食属于互助关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争夺水分、养料、阳光和生存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3bff208f/SYS201905110916057767922279_ST/SYS201905110916057767922279_ST.001.png" width="249"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l)一C(2)一A;(3)一D;(4)一E;(5)一B</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1)牛吃草,是摄取营养;<br />(2)向日葵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br />(3)植物开花结果,说明生物能繁殖;<br />(4)人流排汗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br />(5)老虎由小长大属于生物生长现象。</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cedaf13c/SYS201712310117105579869081_ST/SYS201712310117105579869081_ST.001.png" width="337"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cedaf13c/SYS201712310117105579869081_DA/SYS201712310117105579869081_DA.001.png" width="409"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林奈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p><p>沃森和克里克因构建DNA双螺旋模型获得诺贝尔奖金;</p><p>哈维由于发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确立为科学; </p><p>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出版了《物种起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生存的环境多种多样,理论上讲,地球上各种不同的环境中都存在着千姿百态的生命(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这三大生态系统又可以细分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每一类生态系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生物。故本题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校园生物生存的环境时,不要去那些阴暗潮湿的角落里。(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观察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计划的进行,决不能随便看一下就行。并且观察要全面细致,因此,观察校园生物的生存环境时,要观察校园的所有环境,不要去哪些阴暗潮湿的角落的说法是错误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蛇和蜥蜴进行冬眠是对环境的适应(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由于变温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变温动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吃不动进行冬眠,故冬眠是变温动物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探究得出结论后,不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体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运动。(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 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而生物体受到刺激后作出的反应是应激性,适应体内外环境的表现,故本题说法不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都必须从生存的环境获取所需的食物、水和其他物质,以满足生存、生长和繁殖后代的需要。(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 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因此,每一种生物都必须从生存的环境获取所需的食物、水和其他物质,以满足生存、生长和繁殖后代的需要。故本题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都是科学探究的方法。</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试题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观察: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调查:①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③要如实记录,④要进行整理和分析,⑤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资料:①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②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所以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调查和收集和分析资料法是常用方法。</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了要准备研究的因素以外,其他条件可以不作考虑。(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六个环节;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均应相同,以遵循变量惟一原则;探究实验可以设置多组实验组,但变量是唯一的。故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p><p>(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就不动了?_______________</p><p>(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_______________</p><p>(3)还有哪些非生物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说出两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p><p>(4)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p><p>(5)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乙;</p><p>(2)水;</p><p>(3)光、温度、空气等;</p><p>(4)湿润的体壁;</p><p>(5)对照;水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1)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呼吸作用,所以乙瓶中由于缺少水而使蚯蚓无法完成呼吸,最后窒息而死。</p><p>(2)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水。</p><p>(3)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水、光、温度、空气等。</p><p>(4)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p><p>(5)本实验的实验组为乙组,甲组起到对照作用,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水。</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