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p><p>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p><p>C. 保护生态系统 D. 保护入侵物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有利于改善我市环境质量的是</p><p>①使用乙醇汽油 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③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  ④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⑤向护城河里排放废水⑥植树种花,搞好绿化</p><p>A. 只有①④⑥ B. 只有⑥ C. 只有②③⑤ D. 只有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只要对环境无污染,不能污染空气,不能污染水体,不能造成白色污染等有利于环境保护,就有利于改善我市环境质量。</p><p>①由于乙醇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br />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br />③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污染空气;<br />④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不产生有害物质,太阳能属于新能源;<br />⑤向护城河里排放废水污染了水体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br />⑥植树种花,搞好绿化能净化空气,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改善环境。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临沂)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p><p>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p><p>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说罢有效的措施</p><p>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多样性,A正确;</p><p>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正确;</p><p>C、 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C正确;</p><p>D、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是(    )</p><p>A. 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p><p>B. 为增加农业产量,把森林、草原、荒山都开垦为良田</p><p>C. 为了蔬菜增产,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p><p>D.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使有毒藻类死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态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致使环境效能受到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草原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破坏、物种资源的破坏等。因此,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据此解答。</p><p>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A符合题意;<br />把大片的沼泽地开垦成农田,破坏了生态环境,B不符合题意;<br />农民喷洒大量农药杀死害虫,污染了环境,破坏生态环境,C不符合题意;<br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一般情况下工业废水也可以引发赤潮,如果工业废水能让有毒藻类死亡的话,同样对海洋中其它生物也是一种毒害,当然对保护生态环境不利了,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做法可能危害生物多样性的是</p><p>A. 封山育林 B. 减少排污 C. 引进新物种 D. 禁止猎杀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选项A、B、D使生物的种类增加,保护了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可见,C符合题意。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p><p>A. 自然灾害</p><p>B. 天敌过多</p><p>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p><p>D. 物种退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p><p>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和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因此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位于广东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p><p>A.卧龙自然保护区 B.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C.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D.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四川的卧龙、王朗、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等生物;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的白头山地区,主要珍稀动植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钱豹、红松、长白落叶松等;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17000亩,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距离广州市西南100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宝库”和“基因储存库”;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位于青海东部的湿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p><p>A. 自然灾害 B. 天敌过多 C. 生态环境被破坏 D. 动物瘟疫</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至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死绝,而一种生物的死绝会造成原来的生物链的断裂,一方面导至更多的生物种生存受到威胁,另一方面使无天敌的生物,失去控制,还有外来物种的侵入,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系统会失去平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造成我国某些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p><p>A.物种退化</p><p>B.温室效应</p><p>C.人类的开发和利用</p><p>D.栖息地的丧失</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如乱砍滥伐、过度 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在适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 越来越少。</p><p>考点: 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金丝猴是我国“国家级保护动物”,为保护金丝猴,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p><p>A. 制定法律,禁止人们狩猎和买卖</p><p>B. 迁出原地,在动物园中保护</p><p>C. 建立自然保护区</p><p>D. 建立金丝猴的精子库,以保护金丝猴的遗传资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p><p>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动物多样性人们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_____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在各项保护措施中_____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因为它既保护了野生动物又保护了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p></div></div>
<div><p>【答案】生态环境就地</p><p>【解析】</p><p>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很多.写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p><p>(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工业污染及生活污染 外来物种的入侵 人类生活侵占生物的栖息地等</p><p>【解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其中主要的是栖息地的丧失。乱砍乱伐森林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再适应环境而死亡;生物入侵,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沅水、澧水是流经我市的两大水系,几十年前,那里的水质清新、水产丰富.但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捞以及水质污染等因素,使两大水系受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水产资源日渐枯竭.而与此形成鲜叨对比的是,我市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自从上世纪80年代建立自 然保护区、进行封山管理以来,区内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现在的壶瓶山已成为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乐园、人间的仙境.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p><p>(1)沅水、澧水两大水系中的物种正在减少,说明两水域生态系统中生物的________ 正面临威胁,它主体现在物种________的加快上. </p><p>(2)壶瓶山的生态与物种能得到很好的保持,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那里实施了________保护措施,其中建立________是实施这种保护的重要手段.</p></div></div>
<div><p>【答案】多样性灭绝速度就地自然保护区</p><p>【解析】</p><p>(1)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br />(2)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此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解答即可。</p><p>(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沅水、澧水两大水系中的物种正在减少,说明两水域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正面临威胁,它主体现在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上。<br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壶瓶山的生态与物种能得到很好的保持,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那里实施了 就地保护措施,其中建立 自然保护区是实施这种保护的重要手段。</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 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保护、异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等。</p></div></div>
<div><p>【答案】物种 就地</p><p>【解析】</p><p>试题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所有的生物及生存环境。生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各自的遗传物质决定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其中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最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保护了珍稀野生动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因此,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异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 法制教育和管理 </p><p>【解析】</p><p>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p><p>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br />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植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p><p>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取得的成就有:(1)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多部法律;(2)规定每年 3 月 12 日为“植树节”(3)启动了以“三北”防护林为代表的十多项生态工程等</p><p>【解析】针对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取得的成就有:(1)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多部法律;(2)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3)启动了以“三北”防护林为代表的十多项生态工程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p><p>材料二: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p><div><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right:auto; margin-left:auto;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因</p></td><td style="width:5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偷猎</p></td><td style="width:74.4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栖息地丧失</p></td><td style="width:90.8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外来物种的影响</p></td><td style="width:57.3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其他原因</p></td></tr><tr><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鸟类</p></td><td style="width:55.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d style="width:74.4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0%</p></td><td style="width:90.8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p></td><td style="width:57.3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p></td></tr><tr><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哺乳类</p></td><td style="width:5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1%</p></td><td style="width:74.4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2%</p></td><td style="width:90.8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7%</p></td><td style="width:57.3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r></table></div><p>材料三: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消失时间,而且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病。</p><p>(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 。</p><p>(2)由材料二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有效的措施是 。</p><p>(3)由材料三可知,“垃圾袋装化”难于被分解的原因是 。</p><p>(4)结合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如何参与保护环境: (答一条即可)</p></div></div>
<div><p>【答案】⑴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p><p>⑵栖息地丧失 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p><p>⑶它不易被土壤中的分解者分解 </p><p>⑷做好垃圾分类、节约用电等等</p><p>【解析】</p><p>试题⑴、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生物种灭绝的数度越来越快,这是生物面临的威胁的主要体现。</p><p>⑵、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散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p><p>⑶、塑料袋很难被微生物降解,因此,用塑料袋装着的垃圾,微生物首先要降解了塑料袋,才能开始降解袋内的垃圾,因此,“垃圾袋装化” 不仅延缓了垃圾消失时间,而且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p><p>⑷、保护环境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做到随手关上水龙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随手关灯,做到节约用电等。</p><p>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