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54:11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蟠龙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  )</p><p>A. 燕子育雏    B. 子女与父母不同</p><p>C. 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 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燕子育雏说明生物能够繁殖,A不符合题意;子女与父母不同说明生物都能遗传变异,B不符合题意;种子萌发长成幼苗说明生物能够生长,C不符合题意;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体现了生物</p><p>A. 需要营养    B. 能进行呼吸</p><p>C. 能生长繁殖    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br />(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p><p>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p><p>A. 生石花    B. 奔驰的汽车    C. 电脑病毒    D. 恐龙化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石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奔驰的汽车, 电脑病毒,恐龙化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p><p>B.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p><p>C. 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便于让光线透过</p><p>D. 观察物象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p><p>A、根据需要使用光圈、反光镜以调节视野的亮度。大光圈:光线强,视野亮,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小光圈:光线弱,视野暗。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弱,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凹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强,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因此光线较弱时,需要用大光圈、凹面镜对光。A正确;</p><p>B、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因此,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B说法错误。</p><p>C、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光透过凸透镜成像,故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求被观察的材料一定是薄而透明的,这样有利于光透过,能使观察到的像更清晰。C说法正确。</p><p>D、观察物象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便于将观察到的内容在纸上画出来。D说法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具有许多特征,下列哪一项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  )</p><p>A. 需要营养和自由运动</p><p>B. 由细胞组成和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p><p>C. 生长和繁殖</p><p>D. 能进行呼吸和自由运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p><p>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但植物不能自由运动,A不符合题意;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不符合题意;能够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的都具有的特征,C符合题意;生物能够进行呼吸,但植物不能自由运动,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阳春三月,樱花、桃花、梨花等竞相绽放,人们难以区分。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下列未运用的科学方法是</p><p>A. 观察    B. 比较    C. 生物分类    D. 对照实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可采用观察法,明确花的颜色,花瓣、萼片、雄蕊,雌蕊的数目等,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从而进行分类。可见该过程没有用是实验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探索与付出。其中,彼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     )</p><p>A. 孟德尔    B. 巴斯徳</p><p>C. 爱德华兹    D. 袁隆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央视315晚会上,对学生常用的橡皮擦和涂改液发出了消费预警,称质量不好的橡皮擦和涂改液中含有有毒物质,容易影响学生们的健康.某学校兴趣小组为验证这一预警是否正确,需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p><p>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模拟实验    D. 观察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质量不好的橡皮擦和涂改液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会不会影响学生们的健康,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实验设计中,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p><p>A. 有光和无光    B. 温度和水分    C. 0℃和25℃    D. 有水和无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作为对照性的探究实验,我们要注意变量的惟一性.A、“有光和无光”唯一变量是:光;B、“温度和水分”变量有两个--温度和水分;C、“0℃和25℃”变量是温度;D、“有空气和无空气”变量是空气;所以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组为:B。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p><p>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B. 生物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p><p>C.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p><p>D.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动物一般能运动,植物一般不能运动,A错误;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C正确;动物和微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  )</p><p>A. 珊瑚虫、萝卜、机器人、鼠妇    B. 长颈鹿、珊瑚、海豚、斑马</p><p>C. 仙人掌、钟乳石、香菇、瓢虫    D. 病毒、丹顶鹤、水杉、蚂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br />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br />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不符合题意;<br />病毒、丹顶鹤、水杉、蚂蚁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实验法研究的一般顺序是(&#xa0;&#xa0;&#xa0; )</p><p>①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②发现并提出问题;③实施实验并记录;④设计实验方案;⑤做出假设;⑥得出结论;⑦分析实验现象</p><p>A. ②④①⑥⑦③⑤    B. ②①⑤④③⑦⑥    C. ④②①⑦⑥⑤③    D. ①②③④⑤⑥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实验法研究的一般顺序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假设、设计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与仿生对应关系的实例中错误的是( )</p><p>A. 萤火虫---冷光    B. 蝙蝠---雷达</p><p>C. 长颈鹿---吊车臂    D. 乌龟---薄壳建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模仿乌龟的背甲制造了薄壳建筑;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造了冷光 灯;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制造出可以保持宇航员血压的抗荷宇航服。</p><p>考点:仿生技术应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危机不能直接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的是(  )</p><p>A. 能源匮乏    B. 粮食短缺    C. 地震海啸    D. 环境污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粮食短缺,这三者都是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好的趋向,为了解决这种不利,我们利用生物学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开发,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生物燃料、吃石油细菌、杂交水稻等等),所以这三者能够直接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地震海啸不能直接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不是生物学研究范畴的是(&#xa0;&#xa0;&#xa0; )</p><p>A. 大雁南飞</p><p>B. 月季开花</p><p>C. 潮涨潮落</p><p>D. 身体长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大雁南飞、月季开花、身体长高,都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是生物学研究范畴;潮涨潮落不属于生命现象,不是生物学研究范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国际上赞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p><p>A. 米秋林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袁隆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p><p>A. 生命现象    B. 生物的活动规律</p><p>C. 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D. 一切生物的组成</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还有我们人类自己的身体,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中描述的生物生存的环境是</p><p>A. 浅底、霜天    B. 长空、浅底</p><p>C. 长空、浅底、霜天    D. 长空、霜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鹰击长空,鹰前肢特化为翼,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体内有气囊,适于空中飞翔;鱼翔浅底,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因此“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体现了生物对各自环境的适应.</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野外调查植物种类时,为了更详细记录,可以尝一尝野菜的味道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调查时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品尝野菜不仅损伤植物,也有可能有毒,出现中毒事故。因此题干的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会变暗.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会变暗。高倍镜视野窄,进入的光线少。</p><p>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越多.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个数越少,细胞越大。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正确的方法是用左眼观察右眼闭合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在初中阶段,我们使用的一般都是单筒显微镜,观察时,两眼自然张开,一只眼注视目镜观察标本,另一只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像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我们习惯上是用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的。</p><p>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应双眼同时睁开,左眼往目镜内注视。但有不少同学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喜欢用手捂住右眼或干脆闭上右眼,这是不符合实验的观察要求的,这种不良习惯会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能做到边观察边画图。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直接把一株小草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能看到清晰的物像。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p><p>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的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一株小草不是薄而透明的,不能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像。因此直接把一株小草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因此题干的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的。(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试题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猪笼草不属于动物的主要原因是她没有腿.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表现在:①细胞构造方面:植物有细胞壁,有叶绿体,有中央大液泡,动物则没有这些结构;②生理活动方面: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而动物能够运动;③植物由于具有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则不能;据此解答。</p><p>猪笼草属于植物,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动物能够运动,但这不是植物与动物区分的最根本依据。故“猪笼草不属于动物的主要原因是她没有腿”的说法是错误的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调查法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人口普查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判断对错)</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生物上常用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等.</p><p>2、调查法是指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p><p>解: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其中调查法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人口普查属于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类环志是获得鸟类迁徙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属于实验法。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分类、文献、实验等方法。</p><p>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所以科学家利用鸟环志对鸟类的迁徙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实验法。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法需要以观察为基础。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观察法和和实验法的区别: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的。</p><p>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所以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的。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是有_____的,包括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命     新陈代谢    生长和繁殖    遗传和变异    </p><p>【解析】</p><p>生物的生命特征是(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泄);(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与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生物是有生命的,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这些是小明在校园调查时记录的生物名称:蚂蚁,万寿菊,小鸟,蘑菇,柳树,山桃,红蜘蛛,蚊子,丁香,鼠妇,狗尾草,灵芝,松树,榆树,请你帮他归成三类。</p><p>植物:__________ </p><p>动物:________</p><p>其他生物: __</p></div></div>
<div><p>【答案】万寿菊、柳树、山桃、丁香、狗尾草、松树、榆树    蚂蚁、小鸟、红蜘蛛、蚊子、鼠妇    蘑菇、灵芝<br />    </p><p>【解析】</p><p>试题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蚂蚁、蚯蚓、小鸟、红蜘蛛、蚊子、鼠妇属于动物;万寿菊、柳树、山桃、丁香、狗尾草、松树、榆树属于植物;蘑菇属于微生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观察;实验(顺序不限)。</p><p>【解析】</p><p>试题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显微镜成的像是________&#xa0;像.</p></div></div>
<div><p>【答案】倒</p><p>【解析】</p><p>试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粗略计算方法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显微镜看到的是一个倒立而放大的虚像。</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2/09/009b25df/SYS201905120908551304574687_ST/SYS201905120908551304574687_ST.001.png" width="244"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小狗由小长大﹣﹣生长发育;向日葵朝向太阳﹣﹣应激性;植物的开花结果﹣﹣繁殖;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遗传变异</p><p>【解析】</p><p>生物的生命特征是(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泄);(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与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小狗由小长大是生物的生长发育;<br />向日葵朝向太阳是(植物)生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即应激性;<br />植物的开花结果是(植物)生物能繁殖;<br />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说明生物能够遗传变异。</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连线。</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2/09/009b25df/SYS201905120908552455154581_ST/SYS201905120908552455154581_ST.001.png" width="239"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2/09/009b25df/SYS201905120908552455154581_DA/SYS201905120908552455154581_DA.001.png" width="234"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向日葵向太阳是植物对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动物的取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开花结果,说明生物能繁殖;人体的排汗,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蘑菇由小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匹配</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2/09/009b25df/SYS201905120908553616204658_ST/SYS201905120908553616204658_ST.001.png" width="197"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1)﹣B;(2)﹣A;(3)﹣C</p><p>【解析】</p><p>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p><p>(1)蜻蜓--直升机,直升飞机利用螺旋桨搅动气流是模仿的蜻蜓的翅。<br />(2)国家体育馆是人类模仿鸟巢的结构原理而建的建筑。<br />(3)核潜艇的外形像海豚,海豚的游泳速度每小时可达一百多千米,轻而易举地超过现代潜艇的航速。仿生学家模仿海豚的皮肤,用富有弹性的有机材料制成一种多层的潜艇外壳,潜艇穿上这层人造“皮肤”航行,可以提高航速,因此核潜艇模仿的是海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2/09/009b25df/SYS201905120908555087656143_ST/SYS201905120908555087656143_ST.001.png" width="395"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在操作显微镜时,如果物像不够清晰,一般应调节[]_____。</p><p>(3)某次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使用的物镜是40×,若要使观察的物像放大600倍,则应选用的目镜是_____×。</p><p>(4)如图乙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若把视野①转到视野②,需要把玻片标本向_____方移动。</p><p>(5)若在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可以判定污点在_____上。</p><p>(6)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的结构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取镜和安放    对光    放置玻片标本    观察调节    收镜    ②细准焦螺旋    ③    15×    左上    物镜    粗准焦螺旋    </p><p>【解析】</p><p>观图可知:①是粗准焦螺旋、②是细准焦螺旋、③是目镜、④是转换器、⑤是物镜、⑥是遮光器、⑦是反光镜。</p><p>(1)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调节、收镜。<br />(2)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②]细准焦螺旋。<br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已知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600倍,求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600÷40=15(倍),所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5×。所以应选用的③目镜是15×。</p><p>(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①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br />(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若在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可以判定污点在物镜上。<br />(6)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蟠龙中学七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