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生物 7.1.4鱼类 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不是水中生物的是</p><p>A.三角帆蚌 B.珊瑚虫 C.蝗虫 D.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三角帆蚌属于软体动物,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鲸属于哺乳动物,它们都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蝗虫属于昆虫,用气管呼吸,所以只能生活在陆地上。</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体形呈梭形,减少游泳时的阻力</p><p>B. 胸鳍和腹鳍与鱼体平衡无关</p><p>C. 用鳃呼吸</p><p>D. 体表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A正确;用鳍游泳,其中胸鳍和腹鳍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背鳍防止侧翻,臀鳍协调其他鱼鳍保持平衡,尾鳍可以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B错误;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C正确;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p><p>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不做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p><p>B.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做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p><p>C.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p><p>D.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题目有唯一变量--水中的含氧量.故一个中加适量河水,另一个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除去水中的氧气),同时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我们不能取得鱼数量过少,且鱼的大小、活力要相当.</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p><p>A. 海马 B. 章鱼 C. 鱿鱼 D. 鲍鱼</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鱿鱼、鲍鱼和章鱼,它们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p><p>A. 甲鱼 B. 乌贼鱼 C. 鲸鱼 D. 鳙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p><p>A、甲鱼用肺呼吸是爬行动物,故A不符合题意;</p><p>B、乌贼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故B不符合题意;</p><p>C、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p><p>D、鳙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出鱼鳃的水与进入鱼口的水相比,其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p><p>A.氧增多,二氧化碳也增多</p><p>B.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p><p>C.氧减少,二氧化碳也减少</p><p>D.氧增多,二氧化碳减少</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流出鳃的水和进入鳃的水相比,流出的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藻类繁盛的池塘中,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在甚至跳出水面,原因是( )。</p><p>A.水温度低 B.水温较高</p><p>C.水中氧气较多 D.水中氧气不充足</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池塘中的藻类植物白天有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夜晚没有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但仍然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是的氧气。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水中溶解的氧气。黎明时刻,由于生活在水中的鱼和藻类植物进行了一夜的呼吸消耗,会导致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较低,使鱼的呼吸受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鲫鱼的背面呈深灰色,腹面呈白色,这对其生存的意义是</p><p>A. 易被人发现 B. 容易吸收阳光的热量</p><p>C. 不易被敌害发现 D. 容易被同类发现</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背部深灰色,腹部白色)为鱼的保护色,由于我们从水面上方向下看,看到水面下方为深灰黑色,正好与鱼背部的颜色相同,不易发现它;而从水底向上看时,看到的为白色,又恰好与鱼的腹部颜色相同,这样鱼的体色就很好地保护了它,可见选项C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感知水流速度和方向,能保持鱼体前进方向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侧线 尾鳍</p><p>【解析】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用侧线感知水流速度和压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始终是一张一合,交替进行,这实际上是鱼在进行 ,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 含量减少, 含量增加。</p></div></div>
<div><p>【答案】呼吸;氧气;二氧化碳</p><p>【解析】</p><p>试题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从口进出,水中的溶解氧进入血液中,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排入水中,使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水从鳃盖后流出,完成了一次气体交换。</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长满水草的池塘中,常常可以看到黎明时鱼浮头现象,而天亮以后,鱼便停止了浮头,这是什么道理? (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水中缺氧导致的</p><p>【解析】</p><p>试题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身体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能减小运动时的阻力.②躯干和尾部的摆动能产生前进时的动力③背鳍、胸鳍、腹鳍协调,保持身体平衡.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④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⑤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水藻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晚上水藻和鱼争夺氧气,水中氧气减少,鱼浮头呼吸水面新鲜空气,太阳出来后水藻开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鱼停止浮头.</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类是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具有高度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观察鲫鱼形态图,思考分析,尝试完成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9/09/ccf02527/SYS201905090912181282663825_ST/SYS201905090912181282663825_ST.001.png" width="232"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鱼儿离不开水”,这是因为鱼用________呼吸. </p><p>(2)鲫鱼的体表有________覆盖. </p><p>(3)鲫鱼身体两侧大多有________,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p><p>(4)鲫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这种运动方式主要依靠图中所示的________完成. </p><p>(5)体型呈________型,有利于在游泳时减少阻力.</p></div></div>
<div><p>【答案】鳃鳞片侧线鳍流线</p><p>【解析】</p><p>(1)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②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③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④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来获得动力;⑤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p><p>(2)图中:1背鳍,2侧线,3臀鳍,4胸鳍,据此解答。</p><p>(1))因为鱼用鳃呼吸,鳃只能吸收溶解在水里的氧,因此“鱼儿离不开水”。</p><p>(2)鲫鱼的体表有鳞片,鳞片具有保护作用。</p><p>(3)鲫鱼身体两侧大多有2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p><p>(4)鲫鱼的运动方式用鳍游泳,靠1背鳍,3臀鳍,4胸鳍协调作用游泳,以及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来获得动力。</p><p>(5)鱼的体形成流线型,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p></div>
页:
[1]